别看企业挣的多,其实都是假利润

关于经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但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一致认为,现金流是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

中国目前有将近7000万家中小微企业,但都逃脱不了“721”的宿命:70%的亏损,20%在收支持平,只有10%稍有盈利。

今天我们来聊聊和企业命脉息息相关的话题——利润。


— 1 —

什么是“自由现金流”


股神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对于什么是好生意作过一段精彩阐述: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每年可以赚12%的利润,年底时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生意也可以赚12%,但是需要把赚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我们先来了解财报中的“自由现金流”概念。

所谓自由现金流,指的是企业产生的、在扣除了公司经营与发展需要之后剩余可供分配的现金,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可支配收入。

假设一个白领每个月到手工资2万元,扣去房租3000元,吃饭、交通等费用4000元,再将5000元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8000元才是可以随意支配的钱。


企业也是如此,一年辛苦经营挣的钱,在保留一定比例的钱用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后,剩下的钱,才是它们的“可支配收入”。

它的值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来表示: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

— 2 —

卖酱油的市值超过做地产的

8月29日,今年以来一路上涨的海天味业市值达到2938亿元,超过万科当天的收盘市值2910.96亿元。

虽然最近万科很争气,市值又重新超越了海天味业,但既然海天味业曾经追上过万科的市值,以后同样还有机会。

我们知道,市值往往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如果单纯从收入和利润来看,海天味业和万科好像不属于同一个量级。

那么,比起万科,投资者对海天味业的信心来自于哪儿?我们看看它们各自的自由现金流。

从2014年到2018年,万科的净利润自157.45亿元增长至337.73亿元,增长了1.14倍;海天味业的净利润从20.90亿元增长至43.65亿元,增长了1.09倍。

粗略来看,5年时间里,两家公司的利润都增长了一倍,但在现金流上,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万科近5年合计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为264.77亿元,海天味业近5年的自由现金流总和为127.54亿,虽然万科的自由现金流还是比海天味业高,但差距并没有利润那么大:海天味业近5年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达到了万科的48%。

根据两家公司历年财报数据整理,仔细分析,你还可以发现,海天味业每年的自由现金流皆为正数,而万科的自由现金流在5年里却有3年为负。


其实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酱油作为日常消费品,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黄豆、盐、糖等原材料也不稀缺。卖酱油这门生意的资本支出并不大,只要抓住消费者的胃,利润便滚滚而来。

但在房地产业,获取土地要经过激烈的竞争,甚至出现“面粉价格贵过面包”,即拍下的土地价格比当下房价还高的情况。因此,地产业对资金非常饥渴,以至于入不敷出。

所以,虽然在自由现金流上,海天味业与万科还有差距,但相对于不稳定的万科,投资者觉得海天味业更令他们有安全感,而海天味业的市值一度超过万科也就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 3 —

什么是真正的利润呢?


什么叫做利润?一般人都会算,这简单啊,收入减掉成本,剩下来的,不就是利润嘛。


别看企业挣的多,其实都是假利润

接下来我们拿一个身边随时都在发生的案例做说明。


假如一件商品,把它生产出来需要花5块钱,现在把它40块钱卖出去。40-5=35,这35元,就是你的利润。

可是,请你仔细想一想,这35元,真的是你的利润吗?


有人说,除了商品的制造成本,还有营销成本、渠道成本、折旧损耗成本、公司的运营成本(比如员工工资、办公室开销、管理成本)等等,把所有的成本都扣除,剩下来的,才是利润。


没错!那假如这5块钱,已经涵盖了你所说的所有成本,我现在再问,这35元,到底是不是你的利润?其实,这35元,并不是你真正的利润,为什么?


假如你刚进入一个新市场,一件商品,生产成本是5块钱,你能把它卖到40块。卖出一件,就能赚35块,你觉得世界特别美好。

可是,这样的状态能稳定下去吗?这个时代藏不住秘密,任何行业都几乎是透明的,当有人发现,5块钱生产的东西,居然可以赚35元!


付出同样的努力,在这个新市场居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那就一定会有新人杀进市场。新人杀进市场,同样也是5块钱的成本,他发现你已经把市场占领了,怎么办?


他是不是只要比你卖得便宜一点,就有优势?于是,他卖35块,这就打响了价格战的第1枪。

别人卖35块,你卖40块,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也只能跟着降价,降得比他更低,你才能卖出更多的商品。于是,你开始卖30……


一旦降到30,对手发现生意都跑到你碗里去了,他会怎么办?他会接着降价,反正还能挣到钱,于是,他开始卖20块。卖20块,还能赚到15块,虽然比刚开始的35块要少很多,但这15块,只要超过了社会的平均利润,这个生意就一定会有人继续做。

这个时候,对手卖20块了,你怎么办呢?那就继续降价吧,10块......


慢慢地,你的心里开始害怕了,这个行业的利润被迅速拉平。当降到5块5的时候,你一算,我就剩10%可赚了,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就要亏本了。你的对手也说,不能再降了,再降我就不干了。

于是,你们的价格最终稳定在了5块5。


这个时候,你们都只能赚5毛钱,那这5毛钱,是你的利润吗?其实不是,这5毛钱,其实只是社会付给你的辛苦费,我们把它叫做社会工资。


— 4 —

信息差的趋势红利已经结束


别看企业挣的多,其实都是假利润


什么叫做社会工资?如果你赚的钱比5毛还低,你就不干了,你的公司就要解散。可是,社会是需要你的商品的,于是,社会告诉你,别解散,别解散,我给你出5毛钱,你要继续干下去呀。

这5毛钱,是社会付给你的辛苦费。


你想赚得更多,也赚不到了。这是社会发给你的工资。并不是你真正的利润。而你一开始进入市场,把5块钱卖到40块,40块和最终的稳定价格5块5,这中间的差价34.5块,其实是市场给你的趋势红利。


拿到趋势红利,是你的运气,你应该心存感激。因为总有一天,当市场趋于饱和,红利就会被别人拿走。刚开始进入行业,赚到的钱,其实是市场红利,并不是你的利润。


竞争几年之后,收入只能勉强覆盖成本,这是因为他挣的是社会工资,是社会给他的辛苦费,也不是真正的利润。

只有通过创新,在整个行业成本都是5块的时候,能够把成本做到3块,做到2块,而别人学不会,也做不来。这个时候,他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护城河,才会拥有真正的利润。


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任何一个行业,所有的红利,最终都会被竞争拉平,最后大家都只能赚社会工资,这个时候,只能通过创新,来创造利润空间。否则,说句扎心的话,你以为你在创业,其实你只是在为社会打工。


老板靠开店卖货赚差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今天赖以盈利的产品,明天就变成别人免费用来引流的产品;你今天绞尽脑汁研发的爆品,明天就在网上铺天盖地低价出售。


所以,问问你自己,你今天所赚到的钱,是趋势红利,是社会工资,还是创新利润呢?

别看企业挣的多,其实都是假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