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但為何在中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繞不過的一個人物,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成為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間的周旋者,這時袁世凱開始充當兩面派角色,一方面嚇唬清政府,一方面要挾革命黨,最後逼迫清帝退位,而他也如願當上了大總統。但袁世凱野心不減,於1916年1月悍然登上了帝位,開元建國,袁世凱稱帝之後,引起全國人民的不滿,紛紛組成“討袁陣營”,袁世凱這個皇帝僅僅只做了83天就慌忙下臺,不久去世。

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但為何在中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袁大頭是袁世凱當政時期發行的一種貨幣,全稱叫做“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袁世凱在當時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所以發佈的第一套銀幣上面印著袁世凱的頭像。民國建立之後,國內通用的貨幣還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發佈的貨幣,而且各地軍閥還擅自打造和發行自己的貨幣,從中謀取暴利,百姓到一個地方就得換當地的貨幣,極為不方便。

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但為何在中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民國建立後,為了展示共和國和舊封建社會的不同,民國政府打算髮布一套新的通用貨幣,當時袁世凱想效仿歐美國家,直接用紙幣代替在中國流通多年的銀子,但是遭到了國內經濟專家的否定,理由是紙幣沒有銀元的支持很難取信於民,一旦新貨幣的信譽建立不起來,就會喪失在民眾中的地位,國民政府就會喪失威信,所以為了長久之計,必須鑄造銀幣。

袁世凱採用了國內經濟專家的意見,開始在國內鑄造銀幣,並於1914年1月開始鑄造和發行新的銀幣,即使袁世凱死了,袁大頭還在繼續流通,所以銀幣就繼續鑄造。一直到1927年袁大頭銀幣才停止鑄造,而這時,袁大頭已經發行了7.5億枚,在當時的國內平均每人兩個。

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但為何在中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雖然1927年袁大頭就已經停止鑄造了,但是這並不妨礙袁大頭之後在繼續國內流通。當時軍閥割據,各個勢力都發行自己鑄造的貨幣,有的雖然是銀幣,但裡面摻假嚴重,銀含量極少,有的乾脆就是紙幣,百姓認可度低。即使是蔣介石統一了國內,發佈了新的國民政府法定貨幣,這依舊無法撼動袁大頭在當時的地位,因為蔣介石發行的也是紙幣,而袁大頭是正兒八經的銀幣,民眾認可性高,所以袁大頭算是當時公認的硬通貨。

袁世凱僅僅做了83天皇帝,但為何在中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新中國宣佈人民幣才是法定貨幣,袁大頭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