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教孩子寫作業要崩潰的感覺嗎?

情感八毛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曾經基本每天晚上和早晨都處於崩潰狀態,即使我是做教育培訓的,我也真的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寫作業時的狀態。我清楚的知道不應該這樣,但還是不行。

每天晚上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基本都是因為兩件事崩潰

第一,寫作業磨嘰,一個小時只寫幾個字,一旦不盯著,就不知道在想什麼,在幹什麼,一拖拖很晚才能把作業寫完

第二,在考生字的時候,經常提筆忘字,做數學的時候經常落題。每次考完試都因為落題或者前面生字寫對了,後面就不會寫了等事情,讓我非常的憤怒

早晨也是,天天早上起來之後,怎麼催也不著急。永遠保持在上學遲到與不遲到的邊緣。

我後來是怎麼解決的呢?我主要用了以下兩步

首先,我跟他講作業都是自己的事情,上學時遲到也是自己的事情,把道理講清楚,然後跟他說你已經大了以後再不催你了。

後面幾天真的沒有再催他,結果就造成了有一天作業寫到了11點還是沒寫完,非常的困,第二天早晨也遲到了,被老師說了

從此就好了

至於落題,我是靠打的

提筆忘字,我靠的是讓孩子大量練習

我的方法有效嗎?後來我想明白了,不是方法好用,是孩子大了,所以各位現在還在處於腦出血邊緣的家長們,等等也許就好了。


教培行業於盼


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個家長說說我的看法,孩子剛上一年級時輔導作業(主要是數學作業)我也是很崩潰的。有時候也是又吼又叫,但是越吼孩子越不會!甚至很多時候因為吼了孩子看著小情人梨花帶雨的模樣兒,真的會很心疼。

曾經有一次,輔導數學作業,是誰比誰多多少的問題。孩子就是不明白,我試了很多方法連舉例子帶比劃的。結果孩子就是不會,我立馬崩潰,控制不住的連吼帶罵,老師對別人家孩子和風細雨不敢打不敢罵,對自己家孩子真的是連吼帶罵。結果孩子被我嚇到了,看著孩子瑟瑟發抖,我一下子冷靜下來。結果晚上孩子就發燒,那一刻真的就覺得孩子成績什麼的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什麼學習都去一邊吧!相信很多家長跟我一樣,孩子不會的時候恨鐵不成鋼,孩子有點病的時候又學習什麼的都去一邊吧!

其實教育孩子真的就是牽著蝸牛散步,他們的步伐跟不上大人。一加一等於二對我們來說就像潛意識一樣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感覺好難!現在很多家長反對輔導作業,各種原因各種理由,對老師各種指責。我覺得家長對孩子真的要多一點關注,你自己的孩子都不關注你讓別人去關注?家長們要多珍惜陪伴孩子的瞬間!看著孩子的進步,家長們一定也會感到自豪,孩子的成績裡有我的陪伴!


跟我學生物


輔導孩子作業,有崩潰的感覺嗎?有呀!當然有了。



記得孩子上小學時,識記生字是他的一個難點 ,那些方方正正的生字,對於他來說,好像就是一個符號,密碼。每次聽寫生字,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劃,不是錯字就是別字。為了幫他記憶,我把生字做成卡片,貼在家裡的門上,牆上,桌上,凡是能貼的都貼上,沒事的時候讓他讀一讀。還買了一塊小黑板,每天讓他寫寫新學的生字。過一段時間,新卡片換舊卡片。可是,在一次聽寫時,我徹底崩潰了。當時聽寫的詞語是“守株待兔”,你知道我的孩子寫成啥樣了嗎?“手竹帶免”。天啊!地啊!神啊!四個字錯兩對,我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當時,理智戰勝了衝動,我沒有拳打腳踢,但生無可戀地說:“寶 ,你先吃飯吧!媽媽不舒服,先躺會。”我躺在床上,蒙上被子,哭了好長時間。

面對這樣的孩子 ,作為家長,同時也是一名小學老師,我該怎麼做呀?怎麼輔導孩子呀?



一、調整好心態,一心輔導,不看結果。

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有的,老師稍稍點撥,學生便心領神會。有的,老師三番五次講解,學生仍是一團漿糊。而我的孩子便是後者。孩子是自己親生的,打了,罵了,管了,孩子學習還是不見起色,你能怎樣?放任不管?不行。我給自己立下三條規矩,輔導孩子作業時:1、不打,不罵。2、不說諷刺挖苦的語言。比如:“看你真笨!昨天講了,今天就忘了?”3、當控制不住自己時,出來喝水。當然,在六年小學和三年初中的日子,我出來喝水的時候很多很多,你和他一塊背誦古文,你背過了,他才背過兩段。自己還得裝模作樣地說,“你都背過兩段了,媽媽才背過一段。繼續努力。”都說家長教不會自己的孩子,初中我也給他找了一對一的輔導,報了老師偷偷辦得輔導班,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別明顯。我多麼想,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到孩子身上,化腐朽為神奇。然而,那只是我的痴心妄想。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沒有成正比,最終兒子沒有考上普高,進入一所三加二的學校學習。



二、尋找孩子閃光點,家長多鼓勵少批評。

我的孩子智商不高,情商還是蠻高的。我家住六樓,每次上樓,孩子都挑最重的東西提上,特別有擔當地說:“媽媽,我是男子漢,我幫你。”在親友聚會時,難免會說到孩子成績,當著眾親友,我總是說,孩子文化知識不是最好的,但在同齡人中 ,懂事有擔當卻是數一數二的。孩子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更是表現的異常懂事。初中三年,孩子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參加學校的義務勞動 ,從未打架。班主任經常誇我的孩子,特別懂事,除了學習,別的都好。此外,我特別有意培養他的生活自立能力,擦地,洗自己的衣服,包餃子,做飯,這些日常家務活,他都會做,而且樂意做。

不以分數評價孩子,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我的教育理念。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北大學子一樣與家庭失聯20年,我也不希望逼著孩子考大學,因壓力大而輟學。各位家長,在輔導孩子的路上,努力吧!不要讓自己一次次崩潰了!


綠意正濃1969


教孩子寫作業要崩潰這個問題,我的感覺還好。我是三個娃的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我日常工作,經歷過想把孩子扔出家門的衝動,記得女兒上二年級時,開始學寫日記,有一次我教得特別冒火,我說一句她寫一句,我不說她就看著我,教了幾個晚上都是那樣,我氣得拿起本子敲她頭,怎麼這麼不上心啊!動腦啊!自己想啊!別等著我說你才寫。然後婆婆看見我這樣就勸我說:別這樣,讓孩子自己願意寫就寫,不願意寫彆強迫她,別人家的小孩也不用像你一樣教,不是一樣考上重點大學,村裡就有一個媽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爸爸成天在外面打小工,一樣考上航天大學。把我哀怨的,這樣的神童為什麼我沒有呢?但心裡還是開始反思自己的暴力行為。


在我們希望孩子能理解我們的同時,我們作為父母的也要懂得愛護孩子的天性,上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滿6週歲,還沒有自我控制學習的能力,其實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難專注於做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寫字確實非常枯燥無趣,還要端端正正的坐著一筆一劃的寫,不能不說對孩子是一種挑戰。此時孩子會出現身體扭來扭去,一會這裡癢一會那裡癢,總之各種小動作,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看著孩子這樣,家長的耐心一點點被磨掉了,就開始打罵責罰,然而一味的指責,打擊和懲罰只是會加劇孩子的學習挫敗感和恐懼感,從而更牴觸寫作業和學習。


輔導 六歲的小朋友做作業最重要的是耐心引導,用心鼓勵,讓孩子建立學習的意願和學習方法以及養成自我學習的能力。


建立學習意願指的是:孩子對學習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並願意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讓孩子有意願的學習那主要是看家長如何引導,用有趣的方法,使孩子有想去破解和戰勝問題的動力,比如數學,那日常生活有意識的和孩子數數,今天媽媽買了蘋果和梨,我們數數有幾個蘋果幾個梨啊,那麼它們加起來有多少個呀!以此來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潛力。為建立孩子學習意願打下基礎。

教孩子學習方法和技巧:做作業之前先複習一下,再開始做作業,這樣孩子對學習過的東西加深了印象,完成作業就輕鬆很多,而且花費的時間也會比較短,要讓孩子自己定一個完成作業的時間,提醒孩子做下對比,這次比上次用的時間多了還是少了,讓孩子有控制時間的概念。預習新課程和複習已經學習過的課程都很重要,要養成習慣。

自我學習模式的建立:完成作業應該是孩子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的,這點要讓孩子切身體會到,低年級的孩子教育起來相對還是容易些,因為不管是老師或者是家長在這個時段對孩子還 是有震懾力,如果在這個期間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在去督促就比較艱難了。輔導孩子做作業只要給孩子思路,讓孩子做到充分的思考,自己去理解。檢查作業主要是看字體是否工整端正,發現錯誤可以讓他自己先檢查一偏,如果孩子沒有看出錯誤在那裡,家長在說出錯誤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分析錯的原因。對有些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屢教不改的可以給他一點教訓,比如:孩子在不願意做作業的情況下,找次機會家長不要去強求他完成作業,但跟老師溝通好,在第二天上學時由老師給予批評和懲罰,晚上回來不要去罵他,而是幫他分析然後鼓勵她,給予她能做好作業的肯定。


除此之外父母有時候要學習和自己和解,用平常心去接受自己有一個特別平凡的孩子,有的孩子在輔導他做作業時,只要稍微的講解一下他就明白了,但有的孩子可能同一個問題反反覆覆講十幾次,他還是雲裡霧裡的,說明孩子對學習的理解能力是不擅長的。這就需要家長的足夠耐心和包容。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輔導孩子做作業應多些耐心,多點包容,用心的和孩子共同成長。


穎兒媽媽


很多中國父母有一種痛叫陪著孩子寫作業。不管是年長的,還是年輕的父母,一定對孩子做作業抱有一定的痛處。

父母總有一方每天晚上的時間就是陪著孩子做作業。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原因拖拉著,絕對不會馬上去做。即使是媽媽陪著也會出現讓媽媽崩潰的時候,也會輻射到各家老人的譴責。

作為父母每天在外接受著工作的煎熬,回家還要迎接孩子的考驗。有位鄰居媽媽說:累的連懷疑人生的力氣都沒有了。

對於孩子的做作業困難的情況,很多教育專家也給出了一些高招。

首先父母應該擺正心態,不能有情緒,也不要當做是負擔。只要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就好,不要另加作業。這樣可以克服拖拉的情況。孩子做作業父母一定不要在旁嘮叨,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空間,必須要使空間安靜。

再一個就是寫作業之前,父母應該與孩子溝通一下,瞭解老師佈置的作業量,這樣父母才能考慮孩子的自由時間需要多少。

總之,孩子的作業情況是父母最為關心的,陪伴孩子完成作業也是父母的責任,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庭每一位成員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支柱。(圖片來自互聯網)



養生老朽


深有同感。我家有一個一年級一個二年級,有時一個問題講上10遍孩子還是茫然的看著你,第一天教說懂了,第二天又不會,好不容易弄懂了,第三天又不會了,那種崩潰的感覺讓我不知道是該打孩子還是該打自己好。

猶記得大寶學拼音那會,學到dtnl的時候,第一天讀了半個小時,就記住一個l;第二天大寶又不會讀了,又是一個半小時,終於會念了;然後第三天又不會了,緊接著第四天第五天……整整一個星期,還是做不到翻開書就會讀。那天我終於崩潰了,我居然哭了,搞不明白自己是怎麼生下如此不開竅的孩子的。

老師教了一個月的拼音,我帶著學了一個學期,後來不知道哪天莫名其妙開竅了,聽寫默寫開始每天都全對。

大寶是小班的時候開始認識數字1的時候,我想很多小朋友都是一學就會吧,我家小寶就是一學就會。可是我家大寶,整個小班下來都不認識這個1,更別說其他的數字了,我曾嘗試讓大寶寫了100遍1,邊寫邊讀,結果過了一天又不認識了。那種無力感估計很多家長沒有嘗試過吧。

一直到了大班,別人開始學算術了,他才認識數字,所幸到了一年級之後開竅了,要不然我都要懷疑是不是當初生他時在醫院抱錯了,畢竟我和他爸爸小時候學習都還是不錯的。

從大寶的身上我學到兩點,對待孩子,要慢慢來,就像臺灣作家張文亮在作品《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裡寫到: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霍金曾被老師認為“無可救藥”,歌德曾被三個學校退學,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奇慢,被老師認為沒有學習能力……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步快並不代表什麼,從來就沒有輸在起跑線的說法。


樺霖媽媽


真沒有,孩子很獨立,都是自己寫作業,有一次他做錯題了,還不聽我的,不肯改,我急了,說:“我也是研究生,明明你錯了,你怎麼就不聽我的?”兒子哭著說,“老師這麼教的”。我轉念一想,老師不應該錯,可能是孩子聽錯了,或理解錯了,我也改變態度,溫和地說,“這樣吧,咱倆打賭,你明天再問問老師,如果我錯了,我給你10塊錢,如果你錯了,拖地一週。賭不賭?”,兒子不哭了,說,“賭”。過了幾天,才想起來打賭的事,問兒子,老師怎麼說的,兒子不好意思地說,“你說的對。”,我也不客氣,“拖地一週吧”。後來當然他也是意思意思,因為他還沒拖把高呢。我覺得應該寓教於樂吧,總在孩子寫作業時吼叫,孩子在驚嚇,不安,恐懼,委屈的情緒下,學習效率也不會高,換言之,你要學習一門陌生的課程,你家長不停說教,挖苦,喝斥,拍桌子,你還不得崩潰?家長總覺得自己要崩潰,其實,孩子更崩潰!


戲如人生123456


1.瞭解孩子,家長要了解孩子平時的學習進度,找到孩子目前能夠理解的一種方式來給孩子講題,千萬不要直接給出答案,鍛鍊孩子動腦的能力。

2.不要發脾氣,不要催促孩子,仔細觀察孩子的解題思路,如果發現不合適的地方要及時的糾正,監督而不是監視,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找到答案。

3.適當的安慰,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肯定是容易急躁的,但切記不可以,同時家長還要適當的給出安慰,比如孩子一道題完成的非常棒的時候,給予極大的肯定,這樣就會增加孩子寫作業的動力,完成的速度也會提高很多。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學習時期的他們有很多不懂都是正常的,此時就需要家長調整心態,站在孩子的立場幫他,用孩子的想法去考慮問題。急躁,發脾氣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鼓勵才會讓孩子更有信心和有動力好好寫完作業,以便得到稱讚的。


果莓媽媽


我家大寶今年上幼兒園大班,每天放學以後開始寫筆畫,還有計算題。

第一次崩潰是大寶寫數字3,先是描寫。開始寫時,她就有點不想寫,因為她當時得狀態就是拿著筆不寫,說不會寫。讓我教她寫,

當時我握著她的手寫了兩個,並教她是怎麼寫的。但是握著她的手教她的時候,她的手完全不用力,都是我在寫。給她說的時候,她也不聽,一直在嘻嘻哈哈的笑。把我氣得火冒三丈,說她再不聽,就不教她了。她聽後又因為自己不會寫而難過的哭起來。最後的結果就是哭了一頓,吵了一頓,最後作業沒寫成,哭著哭著睡著了。

後來,我發現每次教她寫作業時,因為我太急躁,看她寫得慢不自覺會催促她快寫。看她寫的不對,也會不自覺的幫她擦了,握著她的手重寫。也許她是發現了什麼,就故意寫錯,或者是寫著玩的。總之就是想辦法讓我握著她的手寫。

我發現在輔導大寶的過程中,自己會不由自主的控制孩子,讓孩子形成依賴。所以我就讓爸爸去輔導大寶。當大寶說不會寫時,爸爸就跟她講一次,不催促,也不會因為她寫的不好,而要求她重新寫,更不會握著她的手寫。而這樣的輔導方式的結果就是孩子在爸爸面前不會拖拉作業,也不會說不會寫。

後來,我也就學習爸爸的方式,陪著孩子寫作業,不催促,不幫忙。完全讓她自己決定自己的寫作業情況。不想寫就不寫,第二天老師會批評她。那麼第二天下午回來時就會告訴我因為沒有寫作業,老師沒有表揚她。她就會主動想著寫作業。



而且通過輔導大寶的學習還有教學過程中輔導學生的作業,我發現什麼情況下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容易崩潰呢?

一是因為家長自身的原因,沒有耐心,愛控制,愛指責。特別是孩子才進入一年級時,因為孩子不會念題,做題慢。而有的家長沒有耐心,在看孩子不寫作業乾瞪眼時,沒有問清楚瞭解孩子不寫的原因,就開始指責孩子,寫作業慢,什麼都不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才進入小學寫字慢,家長看著孩子慢悠悠的寫字也著急上火。還有就是一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不停地擦字,因為寫的少,容易寫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才開始寫字,字體不好,有的家長就會不停地讓孩子擦了重新寫,力求孩子字寫得工工整整。卻不明白孩子才進入學校,一切都要有適應的階段。至於字寫的不好,只要平時字的筆順正確,寫的多了,字體慢慢就好了。

所以針對家長自身愛控制,愛指責而引起的崩潰,家長要明白的就是孩子年齡小,不會寫,易寫錯,字體不工整都是最常見的。

瞭解孩子以後,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耐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孩子不會念題,那麼家長就多點耐心,每次都給孩子耐心讀題,並認真解讀。孩子字體不工整,那麼就鼓勵孩子一次比一次寫的好,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進步。

二是學生本身的情況,不會寫。一般家長容易崩潰的原因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拉,拖拉的原因基本就是不會。

針對孩子不會,家長要做的就是針對孩子的不會認真講解。如果覺得自己講不好,可以上網查一查視頻講解,或者是請教老師。

千萬不能因為孩子不會而大呼小叫,不會就針對不會解決問題不要為難孩子。

總之,學習的主體是孩子。家長千萬不要把學習變成自己的責任,讓孩子學習由主動變被動。要相信孩子,給孩子學習的空間,把學習完全交給孩子。


暖萌肉肉


父母教孩子寫作業到崩潰,我想這樣的情況多數都經歷過。新聞、電視等媒體也聽聞過,大家感同身受的多。

我也說說我崩潰的經歷吧。

孩子讀低中年級時,這種感覺沒有太突出。因為知識點相對簡單,輔導起來也不那麼費力。



今年上了五年級後,功課難度加大了,進入青春期前期的孩子,心理上在發生變化。孩子對學習沒有以前上心了,自然輔導起來也感覺費勁。

一個週末孩子在寫作業,拿著不會的題來問我。我一看,這些題都做了好多遍了,題型一樣樣,竟然都說不會。一時情緒就上來了,覺得自己不懂怎麼教她了。再看看,計算題6題錯了4題。那一刻,真感覺無助,無奈,心底的那點信心也瞬間崩塌了。

可是,崩潰歸崩潰,不能把氣發洩在孩子身上。還是得自己收拾好情緒,繼續做好父母的角色。



崩潰了怎麼辦?

(1)與孩子保持距離

當大人崩潰後,心裡會有太多的情緒要發洩。這時候,往往孩子會成為發洩的工具。 為了讓孩子不成為無辜的發洩對象,我們要有敏銳的警醒力,知道情緒要爆發,頭腦裡要有提醒自己趕快離開的意識。 找個地方讓自己鎮定下來,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及時梳理出來,比如:任自己大哭一場,或找個閨蜜朋友訴說一番。



(2)穩定後要安撫孩子

我在崩潰時,對孩子也不那麼客氣,說話聲音會高八度。孩子會覺得自己莫名其妙的被訓,因為他覺得他就是不懂,為什麼要訓他。 當自己穩定後,要告訴孩子自己哪裡做不對了,解釋自己為什麼崩潰,讓孩子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驚嚇。

大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我們能理解。但當情緒崩潰後,要及時處理情緒,安撫孩子,讓孩子的心靈不要無辜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