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上周,有个粉丝跟姜Sir咨询来天津买房落户的问题。

问了几个项目的情况后,马上就想下决定。说自己老公已经有点坐不住了,怕疫情过了会涨价。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而且,深圳自媒体大V樱桃,在她公号文末也看到了类似的留言。

很多人说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延迟开工、交付,房源少了,成本高了,而买房的人又多,疫情结束后会不会大涨?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真没想到,现在这么多人都在担心房价会报复性反弹。

现在不都应该发愁经济因为疫情受到重创,自己的工作岗位难保、收入下滑吗?

也难怪,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知名自媒体人张大伟统计,

2020年2月,全国超过60个城市发布了不同程度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次数已经高达75次,创新历史记录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其中,最能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当属首付信贷政策是否有变化了。

2月24日,网传商银行调降非“限购”城市首套房贷首付比例最低至20%。

25日,网传绍兴工行也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到两成、二套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到三成。

27日,融360发布数据,41个重点城市中,首套房主流首付比例为3成的城市数量最多,8个城市的首套房主流首付比例为2成。

同一天晚上,深圳各大自媒体又开始疯传,深圳建行二套房首付降到三成。

真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再看土地市场。

即便在如此严峻的疫情之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却迎来土拍小阳春,甚至上海还诞生了中国总价新地王,就连天津中新生态城的一块地溢价率都达到13%。

这么多信息汇总在一起,自然会引起广大销售和某些自媒体的YY高潮,以及很多购房人的恐慌——

你看,房企在这个时候依然在抢地,金融政策已经开始放松,各地纷纷出台救市政策……

仿佛,人们已经闻到了2003年熟悉的味道——救市!救市!刺激经济,房价报复性反弹!

不知道哪个“有心人”,还制作了一个“自2000年以来6次绝佳的抄底买房机会”,把2020年与2003年非典、2008年经济危机并列。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真相果真如此么?

我们先来看看那75项楼市调控政策。

基本上,政策主要都集中在为房企纾困、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减少交付违约等方面

个别有契税减免、购房补贴的,但只是个别三四线城市,而且还都被喊停了。

再来看看近期土地成交的盛况。

上海的310.5亿历史地王,属于勾兑好的地块。其余的,多数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且主角多以国企跟资金链宽裕的民企为主。

最后看看网传的各种首付比例降低的消息。

关于浙商银行的消息,《国际金融报》核实属实,但执行地主要集中于部分三四线非热点的中小城市,其余城市仍严格执行原信贷政策。

关于绍兴工行的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工行浙江省分行,回复是目前维持原有政策不变。

关于融360的数据,张大伟表示,那8个城市,甚至还有更多城市,一直执行的都是首套房2成首付,从没变过。

比如南宁,广西户口首次购房,首付2成;广西外户口,首付3成;广西外户口但在南宁工作,缴纳2年以上社保,首付2成;有过贷款卖房再买,首付3成。

关于深圳建行的消息,第二天已经辟谣,这实际上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配套经营贷,一直都有。

2016年2月,央行、原银监会曾发布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浙商银行的动作并不犯规,无非是把政策空间用足,有银行早就这么做了;融360的数据只是描述了目前市场中政策执行的情况。

截止到目前,商业贷款政策没有变化,也没有一个城市出现首付比例上的变化。

你当然也可以把这些统统看作政策进一步放宽的信号,盼望着后面能有更多城市和银行跟进。

但是,你也必须注意下面这些信号。

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执行报告,在谈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在此重申: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2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银行贷款要真正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违规流向房地产、违规流向资本市场。

近日,银保监会就针对中信银行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等19项违法违规事实,重罚2020万元。

2月28日,河南省委、省政府约谈出台了17项稳楼市政策的驻马店,重申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实现三稳目标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太多人都喜欢把今年的新冠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提并论。

以此类推,也相信2003年之后发生在中国楼市中的一切,也会发生在2020年。

姜Sir已经讲过很多遍,2020年不是2003年

就好像同样是遭遇了一场大病,住院1个月,40岁的你和23岁的你能一样吗?

2003年,天津GDP2386.94亿元,增幅14.5%;商品房成交面积786.5万㎡,成交金额202.3亿元,均价2572.16元/㎡。

2019年,天津GDP总量增长将近6倍,增幅却只有4.8%;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长近1.77倍、成交金额增长近3倍,均价增长6倍多。

2003年,我们的居民单位杠杆率18%;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3.1倍。

尽管所有人都说: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永远看政策。

但姜Sir认为,归根结底,还是看信心和预期

从长远来看,楼市的走势一定是一座城市经济的晴雨表——城市蒸蒸日上,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才愿意去贷款买房。

别的城市不讨论,只说天津。

天津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预计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将达到约1800万㎡,比2019年增长20%。

广义库存量接近6000万㎡,如果按照月均去化率115万㎡计算,整体去化周期将会高达约52个月。

再来看看天津的整体经济形势。

引用官方口径:新旧动能转换、滚石上山。

有多难?应该不用姜Sir多说,相信各位都有亲身体验。

反正姜Sir几位大学同学,年前聚会时都是一肚子苦水。他们可都是工作近20年、从事财务、金融、审计等工作的公司中高层。

今天,天津国资委又推出60个国企混改项目,涉及金融、医药、装备制造、建筑、商贸、能源、视频、房地产、仓储物流等行业。

天津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提速加力,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就像姜Sir一直所述:天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问题

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时间,也不能指望着楼市在短短一两年内就实现快速反弹。

有人此时期盼着救市政策的到来,那么,姜Sir倒是很想问:

如果真的会出台这种政策,那么得达到怎样的力度,才能让市场恢复到2003年时的信心?

进一步放开落户么?难道不怕更多的高考移民涌入?

降低首付、取消限贷么?人们还能不能背得动更高的月供?

取消限购么?有多大比例的中等收入家庭,还有信心去加杠杆进行一次置换?

再进行一次大规模城市拆迁改造么?地方债压力怎么办?

更何况,河南对“打响楼市松绑第一枪”的驻马店进行的约谈,必定会让很多城市的松绑步伐放缓。

当然,中央和地方一直在博弈,只做不说的胆大分子肯定有。但姜Sir相信,天津绝对不会做那个出头的椽子。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说了这么多,你们以为姜Sir是在唱衰后市吗?

错!

姜Sir只是看不惯某些人在这样的疫情中,还忍不住出来忽悠人的嘴脸。张嘴就来,毫无逻辑。

比如那个“自2000年以来6次绝佳的抄底买房机会”,居然把2014年和2016年并列在一起。

2014年跟2016年是一个周期好嘛!

2014年下半年开始政策松绑,经过2015年积蓄力量,2016年才会有一个爆发。等到2016年底,周期基本到了尾声,接下来就是2017年初的“史上最严厉调控了”。

看看在2016年中加杠杆投资买房的,现在有多少已经被深度套牢?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具体到真有打算买房的各位朋友,心放肚子里,稳定依然是主旋律

需求没有消失,只是推后了。

疫情警报解除、市场逐步恢复后,刚需也许会有一个集中爆发,节点估计会在6月以后。

但在近1800万㎡的新入市货量面前,供需很快还会达到一种平衡。

即便天津有可能会出台一些松绑政策,但姜Sir相信,应该也都是以鼓励自住为目的的简单擦边球,力度有限。

大家不要因为疫情打乱自己的节奏,该看看、该买买。

记住6个字:买不买,看个案!

最近,很多项目为了加速回笼资金,都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如果你一直关注的项目,近期推出了特价房源。或者你心意的小区,出现了一套特别合适的二手房源。

那么这个时候,你当然要赶紧下手!

姜Sir说不可能大涨,可也没说肯定会大跌啊!

考虑到疫情后大家的恐惧需要缓解、心理需要恢复,各项目售楼处开放后,客流量是逐渐恢复的。

一直到4月或者5月份,可能会出现一个

成交的空窗期

2月中旬开始的、因线上售房而出现的各种折扣,有可能也会延续。

这个时候,多数人可能还在观望价格,担心疫情影响,甚至没有具体目标,也许就是真正想买房的你的机会。

至于对天津的未来,姜Sir依然有信心。

这次疫情,也充分体现出天津在城市管理水平、医疗水平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再加上我们的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天津没必要妄自菲薄。

只是,还需要天津上下的艰苦努力,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最后,姜Sir想看看大家的想法,你认为2020年楼市,会重复2003年的历史吗?

- END -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2020·3·2

听说2月楼市出了75项调控,有人恐慌了,有人高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