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不嫌恶心吗?

历史小跟班


都别抢,我来答。

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史,不过虽然是野史传闻,但还是有一点历史依据。另外说一下紫禁城里是没有厕所的,皇帝和皇后解决卫生问题都是依靠便盆,或叫恭桶、官房。

那这个红枣肯定不是拿来给皇帝上厕所时打磨时光的零食,皇帝们的精致生活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理解的,那种奢侈夸张有时虽然看来十分荒诞。但却显现出贵族生活的精致到夸张的地步。

这个红枣的唯一用处就是祛除异味,这不是因为皇帝们有洁癖,仅仅只是人家在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之下养出来的一种习惯。

烧焦的红枣能够分泌一种奇异的果香味,因此能够掩盖排泄物的臭味。同时也能作为一种空气清新剂,就像慈禧很喜欢房间里有苹果的香味,所以放置了大量不吃的苹果,仅仅只是让房间里时刻弥漫果子的香味。

东晋时期的权臣王敦就曾经闹过这样一个笑话,《世说新语·纰漏》记载说: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司马炎把自己爱女襄城公主下嫁给王敦以后,由于两人生活方式的不同让王敦闹了笑话。襄城公主时刻在厕所里放置一大筐干枣,这个干枣就是拿来塞在鼻子里祛臭味的。王敦不知道,结果就把这些枣子拿来吃掉了。

侍女把澡豆(粉状)泡在水里用来洗手,以便增香,王敦不知道还以为是拿来吃的,就把澡豆和水都吃了。结果闹出了一个“澡豆为饭”的笑话。实际上这也不能怪王敦,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公主的生活奢侈夸张到这种地步。

一个公主尚且如此,那清朝皇帝在如厕时用干枣来祛味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实际上那些皇族们养尊处优的生活是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譬如末代太监孙耀庭在自传《末代太监》中回忆婉容洗澡时的情景说:

在孙耀庭看来,皇后的宫里还有件怪事儿,那就是没有厕所。她大小便都在屋里头,由下屋的宫女随时给她倒马桶。在太监堆儿里,说起皇后洗澡有意思极了。通常她洗澡,就在梳头的那个屋内,从全身衣服脱光,到洗完再穿上,她不动一点儿手,全由宫女伺候。她挑了两个年岁大一点儿的宫女为她擦背、搓澡,搓脚、剪脚指甲,无论哪样,她都是坐在那儿,始终纹丝不动。

孙耀庭是为太监,怎么会知道婉容洗澡时的情景呢?其实就是这些太监和宫女在私底下聊天时知道的,毕竟皇宫作为一个封闭的社会,每天都围绕着皇族传,八卦内容无非也是关于这些皇族。

像孙耀庭后来专门负责在婉容来月事的时候去向溥仪告假。

而像皇帝在饮食上的浪费则更加夸张了,皇帝每一顿的菜品多达三十多种,但是这些精致美观的食物并不是拿来吃,而是用来彰显皇家排场的工具。

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根在火上等候着的。他们也知道,反正从光绪起,皇帝并不靠这些早已过了火候的东西充饥。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我的前半生》溥仪

另外像皇族们的便盆都是有专人打扫清理的,每次使用完以后都会洗的干干净净,然后铺上香木屑、炭灰或者花瓣祛臭。

另一个是整个宫里没厕所,把炭灰积存起来,解大溲用便盆盛炭灰,完了必须用灰盖好;解小溲用便盆,倾倒在恭桶里。每天由小太监刷洗干净,所以无论冬夏,宫里绝没有臭气味——《宫女谈往录》

总之这一切看似夸张的举动背后,实际上都是奢侈无度生活的一种讲究。就像王思聪一样,人家不是都说了他家煮饭的水都是从国外空运过来的吗?

实际上这就是生活层次不一样了,追求的也不一样了。老百姓只是要求吃得饱,但有钱人讲究的是吃得好,至于这个好究竟是怎么体现的,咱也不知道啊。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大家好,我是观史鉴今,作为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非常荣幸有机会交流这个话题。

清朝皇帝上厕所时用烤焦的红枣,当然是有大用处。

一、 古代清宫里的马桶当然不像现在咱们自家用的马桶不一样,不是冲水的马桶,所以在上厕所时的味道是很难忍受的。再加上皇帝吃的东西都是山珍海味,排便的味道更是难闻。所以太监就会想办法,让味道小一些,这时烤焦的红枣就派上了用场。

二、 首先这种红枣很大,肯定不是为了堵鼻孔的,如果塞进鼻孔肯定就是弄脏了鼻子。当然,更不是为了冲龙沟的,冲龙沟也不会十分干净的。皇帝作为天下的主人,自然在上厕所的时候不想闻到这种臭味了,所以太监就想到了一种方法,但创始人已经无法考证。而是,红枣炒焦后,会发出一种香甜的味道,这种香甜的味道会掩盖住拉粑粑的味道,这才是为什么用烤焦的红枣的原因。

三、 当然,这种方式既便利了主子,同时也便利了奴才。毕竟皇帝如厕时,太监肯定是鞍前马后,一直在皇帝身边伺候着。比如,奴才给皇帝擦屁股,还有陪着皇帝唠嗑等等,有了这个烤焦的红枣,太监也不用忍受粑粑的味道了,真是一举多得。古代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大,只要肯想,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佩服佩服!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观史鉴今


《还珠格格》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小燕子第一次在宫里上厕所,宫女给小燕子拿来了一盘红枣,结果小燕子就把这枣给当饭后水果吃了。此时,刚好皇后与容嬷嬷来看小燕子,小燕子不小心把枣核从纸糊的屏风后吐到容嬷嬷头上,容嬷嬷大惊,有刺客!红枣是个很好的东西,口味香甜可口,今天我们也经常在做粥的时候放入一些红枣。但作为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他们会在上厕所拉屎时使用红枣,而且还是用烤焦的红枣,难道说他们是在拉屎时吃点烤红枣解解闷?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大家可以分析看看,其实清朝的皇帝拉屎是非常有讲究的,不是和一般人一样啊,不是自己去茅厕拉的,而且有专门的人伺候的,还有一个流程要讲,具体是什么流程呢?接着往下看。皇帝在有了屎意之后,会招呼太监,太监意会之后就会吩咐其他的用人把皇帝专用的“恭桶”抬过来,然后就是给皇帝脱裤子啊,还有拿纸巾的啊,还有擦屁股的啊,提裤子的啊,所以这皇帝拉个屎都这么享受,真的让人羡慕啊,但是就算这样也没有用到烤焦的枣子啊。

其实还没完呢,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老百姓吃窝窝头野菜什么的拉屎其实就比较臭了,这皇帝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就更加臭了,但是皇帝拉屎臭你太监得解决啊,要不不得被杀头,所以这个时候的太监就想出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把这个大枣啊给烤糊了,烤到散发香味为止,然后把大枣给捣碎了,然后扔到“恭桶”里,再加入热水,这样一来就幽香无比了,皇帝拉屎再臭也都是可以掩盖的。

看来皇帝真是会享受生活,古代的科技水平有限,他们创造条件也要享受生活。为了拉屎不会太臭,没有抽水马桶,他们就在马桶里铺红枣遮臭味,但是普通百姓别说红枣这种滋补品了,可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说皇帝穷奢极欲也不为过啊,毕竟国家是人家的,就算以倾国之力供养他一个人,他们也不会觉得不正常。


大老二爷


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先说个小故事。

有人去当地最有钱人家去做客,如厕时,被侍婢领进间非常考究的屋子里,如厕人还以为进错门了,可待婢说没错。

如厕人忐忑不安,见屋子里竟有红红的红枣,觉得这有钱人上个厕所还吃枣,这习惯太令人惊讶,遂把红枣吃了。

再回去时忽然听到,才知自己刚吃的那红红的红枣,可不是放在厕所里吃的,而是用来塞鼻孔,隔阻如厕异味的,此人得知大窘,幸好自个当时吃了,没人知道,也没跟任何人说,却对这有钱人任性还真是只窥一斑。

而清朝皇帝上厕所,更讲究,还把红枣烤焦,只闻焦枣味,掩盖异味。



6293228045君君


说起这个,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世说新语.纰漏》里说的一件趣事:西晋时候,权臣石崇奢侈至极,这位老哥在有钱人里论会玩儿绝对敢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日大将军王敦来访,直肠子,武人心性,酒足饭饱后,突然来了感觉想找个地方一泻千里。于是被石崇派人领到了一间香喷喷的小房子里,那里面办事儿的玩意儿不是蹲着的,而是用檀香木制成个箱子模样坐着的。边上还有精致地不得了香喷喷的焦干枣。石崇下面出,顿感腹中饥饿,看到干枣不由赞叹老大哥石崇会玩儿,连完事儿后可能会饿这样的事都想到了,于是一口一个,只把便椅旁边的干枣吃了个囫囵。


(上石崇,下王敦)




要说他吃了也就算了,还非得回大厅里对着满堂宾客对石崇老大哥一番感恩戴德地说:“石崇大哥,您家厕所的干枣简直不要太好吃了吧?!真贴心,为您点赞哦!”

顿时,满堂无语,几个呼吸过后,人人心里不禁心生作呕之意,石崇也对王敦心生满满的嫌弃之意,以后死活不愿意让这个乡巴佬再迈入家门半步。

原来这玩意儿叫做厕枣,是石崇命人放在那里,靠着香气掩盖出恭时候的味道的玩意儿,怎么看也不是适合拿来吃的吧?!!这玩意

到了清朝,如果和出恭有关,我想大抵也是往这方面的作用靠拢。

大家知道,故宫有两大奇,一无烟囱,二无厕所。

前面一个咱们今天先不说,拎后面的说。

大家料想,作为天子居所,如果设了厕所,那不就是个藏污纳垢臭气熏天的所在,加上北京城里夏天简直不要太闷,指不定那阵风把这味儿熏到皇帝寝殿里,那简直不要太销魂。

所以,清朝的厕所几乎是人手一个。怎么说呢?人家是移动式的便盆与马桶,每日一清理,由下等宫女太监收集到一块连夜拉出宫外去倒掉,这也是“夜香”的由来。


而我记得曾看过阿城很嘚瑟地在他的文章《厕所》里说,他曾经就故宫没有厕所,皇帝是如何出恭的专门请教过一个老太监。老太监说皇帝都有专门用的香喷喷的便桶,桶底铺上炒焦了的枣儿,屎砸下去,枣儿轻,会转圈儿,屎就沉到底下。焦枣儿又香,拉什么味儿的都能遮住。

为了佐证他的观点不是一家之言,他还煞费苦心地又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与查建英对谈》里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也曾与他讨论过这个话题,于是他如是说,结果张光直先生点头如捣蒜,表示赞同。


当然,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按道理说,却存在极度的合理性。毕竟枣确实轻,焦枣也确实香。

只不过这玩意若是用来遮臭的话,除了有点浪费,倒也别有一番格调,只要不要像西晋王敦那样拿来吃,恶心倒也不至于哈!

不过据我考究,除了焦枣外,能用来遮臭的手段很多,比如下等宫女都用草木灰,高大上的慈禧太后则是用的檀香灰,凤翔一出便被香灰覆盖连带扑腾起一片芳华,这架势,应该臭不了。

至于石崇,人家的花样就更多了,据说是鹅毛加干枣,双管齐下,只是那枣被王敦吃了,只是不知那桶里的鹅毛王敦拿来作什了。


不书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小燕子第1次进入皇宫之中,四处找厕所,在上厕所的时候,有宫女给小燕子端上来一盘红枣,小燕子还以为是有钱人家讲究,上厕所前要吃点东西,拿起枣来就填到嘴里吃起来。

这个枣是干什么用的呢,为什么上厕所前宫女要给小燕子端了一盘枣?


枣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一种干果,主要产于中国北方地区。早在战国时期,苏秦便对燕文侯说,燕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可见枣子在古代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粮食作物。

但是中国古代的土豪们,还开发出了枣子的另一个作用。


比如有的贵族就把枣子晒成干放在漆盒里,然后放在厕所里一边,家人上厕所时用来塞住鼻子,省得闻出厕所的臭味。

世说新语里就提到一则小故事,相传王敦和要当时的公主结婚,来到皇宫里见公主的时候,顺便上了个厕所,在厕所里看到了红枣,就顺手取出来拿着吃了,他的这个举动反而被皇宫里的下人们耻笑。

至于清代皇宫的厕所里是否也有枣子用来塞鼻孔,小编暂时还没有找到文献证据,不过从历史的传承来看,或许是有的吧。


一盘拉条子


当时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是为了遮盖气味。而且就是因为觉得恶心,才用它的。

我们都知道,红枣香甜,特别是经过烤制的红枣,更是将水分烤制出去,让红枣的味道散发的更加彻底,干脆的红枣因其香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清朝时期,皇帝用烤的又干又脆的红枣却不是来吃的,而是来上厕所遮盖气味用的。

用烤红枣怎么遮盖气味

红枣香甜可口,而且用红枣来遮盖上厕所的气味这一方法,并不是清朝发明的,具体时间已不可查证,但是早在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而且还有人因此闹出了笑话。

红枣遮盖排便的气味其实只是皇宫里才能这么用,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用法,比如和晋武帝女儿舞阳公主结婚的大将王敦,王敦刚和舞阳公主结婚之后,去厕所里面上大号,发现便器旁边有一个漆黑的箱子,里面装着很多烤焦的红枣,王敦还以为是舞阳公主喜欢吃大枣,就连上厕所都备着。

于是王敦就一边上厕所一边吃红枣,吃的不亦乐乎。

但是真实的皇宫里,皇上上厕所烤焦的红枣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要铺在便器里面的。

皇帝上大号之前,太监抓一把烤红枣,均匀的铺在便器里面的水上,因为皇帝也是人,排便排出来的东西和老百姓一样,红枣漂浮在水上,皇帝排出来的东西会沉到水底下,气味被密密麻麻的红枣挡住很多,所以臭味会少很多,因此红枣特别是烤焦的红枣是用来遮盖气味的。

为什么烤焦的红枣能够遮盖住大号的气味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上厕所的,而且排出来的东西都很臭,那为什么皇帝会选择用烤焦的红枣遮盖这种气味呢?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红枣体积小,红枣体积小,这样才不会阻挡皇帝的排泄物沉到水底下,试想如果用烤苹果,烤榴莲什么的,那么大的物体飘在水上,排泄物还怎么下去,那要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还不如什么都不放呢。

第二点就是红枣漂浮能力强。我们洗红枣的时候都知道,红枣会漂浮在水面上,烤焦了的红枣更是如此,浸泡许久都不会沉下去,而等到烤红枣沉到水里面,皇帝早就上完厕所了。

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红枣气味比较大,而且是香甜的气味。很多水果烤干之后都没有什么味道,但是红枣不同,越烤越香甜,特别是烤的半焦不焦的时候,味道散发的更是明显,而负责皇帝起居的太监们,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用红枣的味道来遮盖皇帝上厕所的味道的。

结语

皇帝每天上厕所,太监们需要拿着手纸等等工具在旁边等着,但是即便闻到了臭味也不能捂住鼻子或者屏住呼吸什么的,不然让皇帝看到了不是就以为你嫌弃他吗,清朝时期你敢嫌弃皇帝,那走到尽头的可不仅仅是你的职业生涯哦。

因此用红枣遮盖气味,不仅方便了皇帝,避免了皇帝尴尬,因为太监不能堵住鼻子,所以味道也十分清晰,这样一来皇帝也就十分尴尬了吗,红枣缓解了皇帝的尴尬,也让太监们能够正常呼吸,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红枣,在远古时期就被人利用了。

《战国策》中指出:“北有枣栗……足食于民”在中国北方可谓是大有用处,《韩非子》更是道出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故事。

随着后人们的不懈努力,在《神农本草经》中对其养生疗病的认识不断加生,这个既可食用又可当药材的红枣,为何清朝的皇帝会拿着它进入到厕所当中呢?

这不免让大家心生好奇,但是既然有问题所在我们当然要一探究竟。

贵为九五至尊的清朝皇帝,早就结束了在关外那种风霜雪冻,乔迁不定的日子,这是大清的皇帝们都开始讲究起来了。

首先是从衣着打扮,然后到生活品质。

从这就引起了一个大家值得关注的问题了,生活上除了餐桌礼仪和行为规范外,还有一项最为头痛的就是如何解决大小便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在当时的平民百姓当然不值得关注,因为在古代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在王朝盛世之时也仅仅是吃饱喝足罢了。

所以在达官贵人之间,才能时刻注意这些细小的问题,更别说皇帝了。

小便在当时肯定是夜壶了,方便快捷,但是在拉屎这件事上可就颇有意思了。

拉屎大家都知道很臭,但是关烤红枣什么事呢?

在当时,太监们都很怕主子对任何事情不满意,在任何事情上都瑕疵必究,对皇帝拉屎这件事上可就更不能怠慢。

他们发现,红枣本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在被烤熟之后,香味更浓,这时就为皇帝解决了拉屎臭鼻的问题了。

只要把这烤红枣往鼻子上一堵,就能遮住那上厕所的不雅之味了。

中国古人在对待实用性问题上可是下足了功夫的,就单单这烤红枣都能解决这生活上的一些小麻烦。

但是这也仅限于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之间了,平民百姓可不敢这么骄纵奢淫,毕竟长时间的劳动只能填饱肚子。


楚国八百年


这涉及皇家养生秘闻,一般不收于文字,需口口相传

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舆论宣导,在普通人心中,皇帝高高在上,吃的是仙珍,喝的是琼浆,和话本小说中那些高来飞去的仙女们一样,压根就不需五谷轮回。

还有佐证,比如皇宫里就没有厕所便房……

这种认知一直持续到王朝灭亡后,但就算王朝灭亡,皇帝跌落云霄,宫里头消息也是扑朔迷离,谁也不知真假,从早期皇帝不拉屎撒尿,传到皇帝如厕要用红枣

现在人看来,真是脑洞大开……

真相到底如何,直到最近几十年,才有当年知情人透露:其实皇帝也是人,皇家也是平常人家,是人就有生老病死之忧患,他们家得上厕所是真,个别人上厕所用红枣也是真

为何呢?有一句话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皇家养生,信佛信道,在佛道两家中有一个词,叫无漏。对于无漏理解,个别皇帝认为是无漏真身,在这种认知下,他们以为拉屎撒尿都是漏,有漏就得补

用什么补呢,烧焦的红枣补血止血,用它最好!

于是乎,个别皇帝入厕时,就会拿了点烤焦红枣,有时用蜂蜜茶汤泡,有时候干食

具体看心情……


灵石蕴珠宝


在《还珠格格》中有一个片段,小燕子第一次在宫中上厕所的时候,宫女拿来了一盘红枣给她,结果她把这些枣给当成是饭后水果了。当时皇后和容嬷嬷恰好来看她,她一不小心把枣核从屏风后面吐到了容嬷嬷的头上,容嬷嬷就大喊有刺客。红枣是个很好的东西,味道香甜可口,我们现在做粥的时候也会往里放一些枣,对于女生来说,枣是可以补血养颜的,红枣的用途其实非常多。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在上厕所大便的时候也会使用红枣,并且还是烧焦的红枣,难道说他们是边上厕所边吃红枣解闷吗?

皇帝大便流程


清朝的皇帝如厕的时候是很有讲究的,跟普通人不一样,自己去厕所解决。皇帝是有专人伺候的,还有一套流程。皇帝在想拉屎的时候,就会找来太监,太监明白之后就找人拿来皇帝专用的“恭桶”,然后给皇帝脱裤子,还有人拿纸巾,有人帮忙擦屁股,提裤子,让人不禁感叹,上个厕所流程都这么多,还有人专门伺候着,但是并没有提到烤焦的红枣啊。

其实这样还没有结束,皇帝是九五之尊,百姓们平常吃馒头野菜等,排出的大便就比较臭了,但是皇帝每天吃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就更臭了。这件事情就要交给太监来解决了,否则就会被杀头,于是太监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红枣烤糊了,一直烤到散发出香味,然后把红枣给捣碎了,放到“恭桶”里边,再倒入热水,这样一来就比较香了,就算皇帝的大便再臭也能够掩盖住。

原来枣的作用是除臭的,当时紫禁城没有下水道,宫里的人上厕所都是在便盆里,还有的叫官房,然后用碳灰盖住,每天都有太监负责清洗,清洗完之后再放上一些香料,免得气味污染了整个紫禁城。例如《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就是被打发到了洗便盆的地方去干活,又苦又脏又累。

皇帝的身份十分高贵,自然不能用碳灰这样的物品,所以才选择红枣,把红枣铺好,一旦有粪便落下,因为粪便很轻,红枣会转圈,让粪便沉到下面去,这样红枣就把粪便盖住了,臭味也被红枣的香甜盖住了,皇帝就闻不到臭味了,不得不说太监是很聪明的。

根据记载,有个宫女也说过,慈禧太后的如厕也是这样,只不过她的官房李曼放的是蓬松的香木细粉,作用和红枣的作用一样,遮盖气味的同时还能盖住排泄物,很是方便。不过用红枣来除臭难免有些让人心有余悸,因为红枣毕竟是一种吃食,在宫中是每天都要消耗的果品,皇帝、皇后、嫔妃等都要吃枣,乾隆时期,他还规定每人每天要吃够多少枣,定量摄取。

总结


皇帝是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古代的技术水平有限,他们也要创造条件去享受生活,因为没有抽水马桶,为了不让拉得屎太臭,他们就在马桶中放上红枣来掩盖气味,但是普通百姓就没这个待遇了,有的时候饱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有红枣这种补品了,要说皇帝穷奢极欲也不为过,但毕竟整个国家都是他的,倾尽全国的力量来养他一个人,他们也会认为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