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将病毒传染至人群的来源指向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他分析说,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竹鼠。1月24日,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朱怀球团队发表研究文章,指出蝙蝠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个潜在的宿主,其中水貂可能为中间宿主。野生动物成为病毒传染源引发了强烈关注,那么,野生动物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人类餐桌的呢?


史前岩画:恐惧与敬畏

实际上,人类狩猎、捕食野生动物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说,野生动物的肉、皮毛、骨骼甚至内脏,都是史前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他们通过描绘和记录狩猎场景,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远古人类生活的真实记录。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法国拉斯科洞窟

位于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由一条长长的、宽窄不等的通道组成,壁面装饰有大量的岩刻和绘画,其中的“野牛大厅”最为壮观,厅顶画有众多大型动物形象,如马匹、红鹿、5米多长的巨大野牛等。在洞窟的地面上,还发现了作画用的木炭、颜料和雕刻工具等遗存。这里的绝大多数作品绘于公元前1.5万年,线条粗狂、气势磅礴、动态强烈,让我们很难相信它们出自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之手。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2017年,法国建立史前洞穴壁画拉斯科洞窟4号(Lascaux 4)复制展览馆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野牛·人》,旧石器时代

有人认为该鸟人是伪装成动物的猎人,有人认为是巫师正在祈求狩猎的丰收施行巫术。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旧石器时代

野牛倒在地上两腿无法站立起来,却低着头来保护自己,是极为生动的一个画面,表现了动物的尊严与力量,以及它为生命最后的挣扎。原始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具活力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一一得以体现。

拉斯科洞穴内壁画约有100多幅,其中以马最多,还有牛、驯鹿、洞熊、狼、鸟等。根据对拉斯科岩洞绘画布局的研究发现,凡是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如虎、豹、豺、狼等,大都绘制在朝外的岩壁上;而温顺的牛、马、鹿等,大都绘制在朝里的岩壁上。而唯一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不难想见,这些野生动物代表着神秘莫测的自然力量,他们危险而恐怖,很有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在这些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心中,对野生动物的描绘,并没有表现出征服或获取资源的一面,而更多的是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敬畏。

古典时期:惩罚与庇佑

进入文明曙光初绽的古典时期,狩猎成为世界各地原始信仰的一个重要元素。人们对庇护狩猎活动、保佑猎物丰收的地方神祇的信仰逐步增强,使他们逐渐被尊为某一信仰体系中的主要神祇。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在罗马神话中称其为狄安娜),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亦被视为野兽的保护神。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阿尔忒弥斯雕像,在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见到。如果再见到带箭、鹿/猎犬的女战神,就可以基本判断是阿尔忒弥

在林莽和山野间,她手持弓箭,由众犬伴随,与众女仙及少女侍从一起以狩猎为戏,有时乘坐两牡鹿所曳之车出行。阿尔忒弥斯心胸狭隘,报复心强,许多冒犯她的人或忘了膜拜她的人都会被处以死刑或惨遭惩罚。比如,卡吕冬国王俄纽斯在给众神献祭时,不小心把献给阿尔忒弥斯的祭品给忘了,于是阿尔忒弥斯就派遣了一头凶残无比的野猪去践踏俄纽斯的国土。不过,她作为带有保护一面的女神,也有着温柔善良的一面,鼓励狩猎、女权主义和巫术传统。许多女巫会将阿耳忒弥斯或狄安娜尊为“三位一体女神”(即月神、养育神和保护神)。

在这一时期,人类已经基本完成了对猪、牛、羊等家畜的驯养,以狩猎采集为主要手段的生存方式逐渐萎缩,对野生动物的捕食也较史前时代有所减少。狩猎女神所具有的二元性也在世界各地的神祇上有所体现:一方面,它们是为危险的化身,如果触犯神的禁忌就会遭受惩罚;而另一方面,也是对狩猎活动的保护和庇佑。在这种二元性中,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不再单一地表现出史前时代对野生动物的恐惧,而是把人类自身和各种动物都看作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宫廷猎宴:王权的隐喻

作为表达皇权的重要元素,统治者对野生动物的捕杀成为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一种隐喻。宫廷狩猎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因而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中。

以印度莫卧儿王朝为例,其艺术文化的上层建筑是穆斯林的,而基础则是印度教的。这一时期,莫卧儿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其保障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对武力的崇尚和炫耀一以贯之。宫廷狩猎作为宫廷军事训练的一种,以绘画形式记录下来,逐渐成为彰显王权实力和威力的重要手段。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被阿克巴大帝惩罚的哈米德·巴卡利》,16世纪末

表现的是阿克巴大帝惩罚朝臣哈米德·巴卡利一事,这个被羞辱的朝臣背着身坐在一头骡子上。巴卡利的耻辱,折射出皇帝的绝对权威。

印度宫廷狩猎最终演变成为仪式化的战场,庞大的猎队,包括随行朝臣、士兵、助猎者等,无情猎杀正在逐渐消失的犀牛、老虎、野猪、野鹿和鳄鱼。随着印度教宫廷绘画的兴起,狩猎绘画主题也倾向于炫耀猎杀得来的战利品。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阿克巴大帝狩猎》,16世纪末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莫卧儿国王马哈拉那·贾万·辛格狩猎图》,乌代浦尔画派

相同题材的宫廷猎宴场景也广泛出现在中国、日本、中亚等世界各地。在这些画面中,野生动物已经沦为人类的猎物,可以肆意捕杀,用来体现人类强有力的军事实力和对自然的驾驭能力。狩猎,甚至成为各国贵族的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而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也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取肉食、皮毛、药材等实用价值,而更多的是为了炫耀武力和战功。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公主猎鹿图》,19世纪

静物美食:富足与享乐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野生动物——作为食物,被正式搬上了人类的餐桌。16世纪中后期,表达世俗生活和饮食的绘画作品陆续问世,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题材。从这时起,野生动物开始正式以食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他们不再是攻击人类的史前猛兽、不再带有变化无常的原始神性,甚至不作为能跑能跳的猎物出现在画面中,而是作为食材,与柠檬、柑橘、甜点、盛着美酒的玻璃杯、闪闪发亮的银盘一起,被精心地摆放在画面当中。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伦勃朗《静物:两只猎禽和一个女孩》,1639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阿尼巴尔·卡拉齐《肉铺》,1582—1583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阿尼巴尔·卡拉奇《肉铺》,1580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约阿希姆·布克莱尔《厨房场景》,1566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彼得·爱尔森《肉铺和圣家施舍》,1551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胡安·桑切斯·科坦《静物:野禽、蔬菜和水果》,1602年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约阿希姆·布克莱尔《基督在以马忤斯的厨房场景》

食物的充足丰盛意味着“风调雨顺”,体现着社会的繁荣与贸易的昌盛。食物题材在绘画中的出现,往往也表达着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现实的赞扬。同时,野生动物也在人类艺术史中进一步沦落,从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的化身,变为餐盘中毫无生命的肉食。


在人类历史中,野生动物们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餐桌。至今,仍有很多野生动物,如蛇、乌龟、果子狸、各种鸟类、野猪、山鸡等等,被人们视为野味,不断遭到猎杀。

然而,人类的口舌之欲、征服欲和贪婪本性也为大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了无尽的灾祸。CITES数据显示,过去21年,中国穿山甲数量减少了90%,面临“商业性灭绝”。大量亚洲野生黑熊被捕猎者活生生砍下双爪,伤口流血致死,已被列入极危物种。有“壮阳”奇效的禾花雀,仅仅17年的时间,从无危变成极危......研究人员统计,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

野生动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类餐桌的?

让我们保护野生动物,抵制非法捕杀,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让野味远离餐桌

爱生活,爱艺术——梦娜丽莎两位小姐姐带你嗨逛海外博物馆,第一时间饱览全球艺术品资讯,快来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