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导语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有着怎样的礼仪规范?很多人都有一个穿越梦,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古代体验完全不一样的历史。你知道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他们是如何穿衣打扮的?有着怎样的饮食文化?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构造的?出行还算方便吗?如果你的这些问题连连摇头,没关系,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

今天我们分别从服装、配饰、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和车马交通入手,还原古人关于衣食住行的整个历史场景,并看看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一、中国古代的服饰,古人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服饰来区分年龄、性别和身份的。

古代服饰按照装饰身体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头衣体衣、足衣。顾名思义,头衣是指我们现在所常见的帽子和头饰体,指的是穿在身上的上衣和下衣。而足则包括鞋和袜子。古代服饰的种类多样,穿着规矩叫多。因为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除了受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之外,还会受到身份、财富、阶级和社会地位的约束。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我们先来看看头衣。细分起来,古代男子的头一大致有冠、弁、冕、帻4种,其中冠、弁、冕属于贵族阶级,而帻则归为平民阶级。

具体来说,如果你是普通贵族,就要带一种名为冠的帽子,《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说男子到了20岁叫行冠礼,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18岁成人仪式差不多,但相比之下行冠礼的仪式礼节要多很多。除了要带冠之外,还要另取别名。比如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中字太白的确立就是行冠礼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行冠礼成之后,少年就等于向社会宣告我已经成年,从此会按照成年人的标准为人处事,一举一动都会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如果你是比较尊贵的贵族,就要带一种名为弁的帽子,它主要是使用鹿皮拼接而成,并且在连接的位置,制以五彩玉石,华丽的外表彰显身份地位的尊贵。如果你站在权力金字塔的塔尖,贵为天子或诸侯交代一种名为冕的帽子,其垂留胆矿,尽显帝王之气。和贵族繁杂的利益相比,平民的头衣就显得简单多了,只要用布盖住发髻就可以了。通常称其为帻,这就是古代男子的4种头衣。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那么女子的头衣有什么不同呢?古代女子通过不同的头饰彰显身份,

古代女子十五而笄,什么意思呢?这和男子二十而冠相似,都是一种成人仪式。十五而笄是指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将头发盘起来,并且使用一种名为笄的簪子,插住挽起的头发,从发型上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进行婚配了。后来我们就将到了结婚的年龄称为及笄之年。当然笄也有阶级之分,尊贵女子是用镶有宝石的玉笄,还可以在其根部这有珠玉,而平民则只能用竹条、荆条做笄。古代男子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意思就是缘于此。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体衣。古人的体衣分为上衣和下衣,常见的上衣有襦和深衣之分,襦是平时所穿的短外套,而深衣则是贵族上朝或者是祭祀的时候所穿的中长款外套、上衣的穿着方式,还有很多规范。

第一:衣领要连接左右衣襟。

第二:衣襟要向右眼在右,腋下用两根细带系上。

第三:衣袖要是臂长的1.5倍,保证双臂下垂的时候手不能露出来。

第四:上衣外面要系衣带,用来束腰和佩戴饰物。

相比上衣的繁复,下衣则显得比较简单。常见的下衣有纨绔和蔽膝两种类型。纨绔是指有这两个直筒的裤子,现在多指代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贵族子弟。蔽膝则指的是用于遮盖大腿和膝部的长方形布料,它的功用主要是御寒。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最后来看足衣。古人的足衣和现代人相同,分为鞋和袜子,其中鞋大都称为履。按照材质不同,可以分为草履和木履。现在日本流行的木屐就是一种木履,古人的袜子是用布勃或者是树皮做成的,穿着并不服帖,需要用带子系在脚踝处加以固定。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古人对食物有哪些选择偏好?

众所周知,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古代的主食、肉食、饮酒以及用餐时间。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先来看主食,古代通常将粮食作物称为五谷——稷、黍、麦、菽、麻。稷能是指小米,古代社会中稷为五谷之长,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由此可见小米在古代粮食中的重要位置。黍是指北方的一种黄米,在粮食中的地位仅次于稷。麦就是现在的大麦和小麦的统称。菽是指豆子儿是麻子,贫苦农民可以用于充饥。我们都知道五谷皆硬没有办法直接来吃,古人是如何来吃五谷的呢?

大体上古人的主食主要分为糗、饼、粥、饡,其中糗是指炒熟的米、麦的谷物,因为便于携带,虽是古人远行时的必备口粮,古代也有饼,但并不是像现在那样烙成的,而是把弄熟的谷物捣成粉状,再加水团成的。粥相当于现在的稀饭用水熬制而成,饡是一种盖浇饭,和今天的盖饭相似。

再来看肉食,人肉食主要有牛羊猪、狗肉,古人以牛羊猪为三牲,礼记中记载、祭祀或举办宴会时三牲齐备叫太牢。太牢是最隆重的礼。由于牛在农业社会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牛肉并不常出现在饭桌上,而羊和猪并没有这一顾忌,所以羊和猪是比较普通的肉食。此外狗肉也深受古人喜爱,这一点可以从屠狗职业的流行可见一斑。比如史书记载刘邦的大将樊哙、刺杀秦王的荆轲等人物,他们曾经都是以屠狗为生的。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然后看饮酒。历史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酒量惊人的人物事件,比如说在鸿门宴上樊哙斗卮酒,其中这个卮是指古代盛酒的一种器皿,大约有一斗的容量,相当于现在的12.5斤重。项羽赐樊哙卮酒,樊哙毫无压力的干掉了这10多斤重的酒,豪爽的壮士形象让人钦佩。相对现代人,古人为什么酒量如此之大?

此中的奥秘在于古代的酒并不是烈性的,因为古代的酒一般都是谷物煮烂之后加上酒母酿成的,成酒的过程很短,而且没有经过蒸馏,它所含的酒精量并不高。如此看来,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在斗酒过程中诗兴大发也在情理之中。少量的酒精的确能让人精神振奋,灵感爆发。但如果按照如今烈性酒的标准来,估计李白早就大醉如泥呼呼沉睡了,哪里还有什么酒中诗仙呢?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最后来看用餐时间。相对于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古人的一天就只有两顿饭,第一顿饭叫朝食,是在太阳在天空中的东南方向之前进行,大概相当于上午9点。第二顿饭叫餔食,一般是在下午4点吃,因为一日两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论语中孔子的一个弟子宰予就因为白天睡觉被训斥,因为白天睡觉了,必定是在两餐之间进行,吃完了睡,睡起来又吃,一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三、中国古代的居所,古人的室内陈设有哪些标准和习惯?

通常情况下,古人居所的主要形态是庭院,庭院是指由墙垣围成的四方形院落,庭院的大门一般是三开间的,中间的被称为民间是主要人物的出入之门。左右两侧的小门类似于如今的传达室,是仆人等人的出入之门。门内为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院子。庭中要种树,树的品种一般是以槐树和枣树为主,从大门走到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之上,而且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古代居所中古人有着怎样的室内陈设规范和习惯?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你或许很难想象南北朝以前是没有桌椅凳的,古人通常都是席地而坐,也就是无论睡觉还是聊天铺张席子就可以了。稍微讲究一点的,在大席子上铺上一张小席子就可以接待贵宾了,这称之为重席。突出宾客的重要地位,表示对来访宾客的尊重。南北朝之后,室内出现了名为“几”的小炕桌,形态类似于现代的小茶几,但它的功能和小茶几完全不同,只要是为了坐着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依靠,相当于靠枕的功能。然而古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不能够依靠的,比如说诸侯之间对话的时候,应该是正襟危坐,表示互相尊重。宾客相见的时候,如果依靠就会显得十分懒散,不严肃。既然古人经常席地而坐,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坐姿呢?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古人做的时候两膝着地,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这种坐姿和日本的坐法相似,如果将臀部抬起来,上身挺直就叫跪,这也是将要站起身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现。古人还有一种不规矩的坐法叫箕踞,姿势是两腿平身,上身和腿呈直角,形似簸箕。这种坐姿一般是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如果说有他人在而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甚至是表示对他人的轻蔑。

此外,席地而坐的位次也有很多讲究,如果只有一张席子,坐在中间的人是长者,尊卑不同不能同坐一席,只能分来而坐。已经坐在席上,如果有尊者进来或者是离席走到跟前来,就用避席的办法,自表谦卑,而且要扶地。席子在食堂中要放正,也就是说席子的四边要和室内的四面墙壁平行,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最后是坐东向西的位置。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举个例子,实际当中记载鸿门宴的位次,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就是说项羽在军中地位最高,所以项羽和他的叔叔一同向东而坐。范增向南而坐,比向北而坐的沛公刘邦地位还要高。从此处可以看到项羽根本就没把刘邦当成重要的宾客来对待。张良向西而坐,此处的地位最低。这种通过位次来区分宾客的身份地位的习惯,在当今社会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四、中国古代的交通,古人乘坐交通工具有哪些礼仪规范?

说到古代的交通工具,我们最常想到的就是马车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马车的构造。马车的车厢叫舆,舆的前方有个扶手叫轼,行车途中对所遇之人表示敬意,就服轼低头。车舆中有一根固定的绳子,有一上车时拉手叫绥,驾马的一根植物叫辕。辕的后端连着车轴,辕的前端连着一根连接马的横木,车的运转部分与今天的车轮相似,包括轮、毂、幅、轴等构件,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古代的车马一般以四匹马最为常见,其中驾辕的是中间两匹马叫服马,两侧的马叫骖马。古人尚佐,如果需要解下马来另作他用,要解左侧的骖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既然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那么肯定少不了交通规则的约束。一般来说马车的乘车礼仪有三个方面,一是驾驶马车的人要站着驾车。二、是乘车之人的位置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三是路过有值得尊敬的人生活的地方时,左右乘车的人要以跳下车、跳上车的方式表示敬意。

我们先来说说关于驾驶马车的人的规范。古代驾驶马车的人是要站立,驾车的位置在舆和轼之间,绑在马身上的绳子叫辔。驾驶马车的人把辔握在手中,从而驾驭马车前行。诗经有云:执辔入组,两骖如舞,意思就是辔绳虽然多,而在驾车者手中就像一根组绳,用力均匀,使得两边的餐马跑起来如同跳舞一般,极为优美协调。古人十分重视御马的技术,《孟子》一书中详细记载了驾车比赛、打猎时的行为规范。具体来看,驾车追赶猎物时,马车不能越过猎物,而要在猎物的左后方与猎物平行奔驰。

如果驾车者射出的箭,从猎物的腹部进入,穿过心脏,直达右肩,这样的猎物血很快流进,这样的肉还没来得及充血,肉质十分美观,这被称为上杀,可以用于祭祀;如果驾车的人射出的箭并没有穿过猎物的心脏,而是直达右侧的耳朵,这称为刺杀,可以用于招待来访的宾客;如果驾车的人射出的箭,从猎物的臀部射入直达它右侧的肋骨,这被称为下杀,只能供自己食用。客家无论是驾车方式还是射杀方式,都有着严格的利益规范。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乘车人的规范,古代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一般情况下三人的位次是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车又在右。也就是说乘车三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边,驾驭马车的人坐在中间,而另一位陪同乘坐的角色坐在右边的座位上,叫做骖乘。但如果马车中的尊者是国军或者是主帅顺序就变了,尊者应当居于中间,而御者在左,骖乘在右。这种顺序的变化主要是由环境决定的。因为站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人,可能时刻受到周围环境的威胁,所以他们需要坐在中间,可以得到两边人的有效保护。

举个例子,《左传》有记载,晋国与齐国一次交战过程中,齐侯作为主帅应当做中间,但是其骖乘逢丑父作为齐侯的重要卫士,他为了保护齐侯周全,主动与齐侯交换了位置,自己坐在了中间。这场战争齐国战败,晋国主帅韩厥最终错把骖乘逢丑父当作齐侯,并将其俘虏,齐侯从而幸免于难。骖乘逢丑父正是利用了乘车位次的规范来桃代李僵,最终拯救了齐侯。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最后我们来看“超乘“的礼节,超就是跳的意思。为了表示对路过之人的敬意,车上站在左右两侧的人在马车行进过程中要跳下去,随后再跳上来,这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勇气。如今看来,“超乘“这一礼节规范就是一种杂技。我们想象一下啊,春秋时期秦国攻打西戎,秦国军队战士纷纷乘着马车跳上跳下,场面甚是壮观而华景。这就是自带喜剧色彩的超常理解。

总结

首先我们说了古人的服饰可以分为头衣、体衣、足衣,其中头衣有冠、弁、冕、帻之分,体衣有上衣和下衣之分,足衣有鞋和袜子之分。成人和孩子、男子与女子、贵族与平民的服饰装扮又严格区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主要来源于头衣和体衣。上半身的服饰规范最为严谨,缜密,礼仪最为繁复多样,阶级属性也最为浓厚。

其次我们说到了古人以五谷——稷、黍、麦、菽、麻为主食,以猪、牛、羊三牲为辅助肉食,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古人也偏爱吃狗肉,由此滋生了一大批以屠狗为生的职业。我们还了解到古人酒量惊人,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酒大多没有经过蒸馏提纯,酒精含量较低,因此喝酒吟诗深受文人的喜爱。此外我们还知道了古人并非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分别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没有午休的习惯。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

然后我们说了古人居所的主要形态是庭院,古人室内有着和现代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因为古代没有桌椅凳,所以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如果是尊贵之人,则席上加席,以表尊重。席子上安放一个用于依靠的“几”,但在会见重要宾客时要正襟危坐,此时倚靠“几”是一种极为无礼的行为。古人的坐姿和现代日本的类似,座位的排列顺序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现在酒桌上的位子排列就延续了古人席地而坐的尊卑位次习惯。

最后我们说了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乘坐马车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规范:一是驾驶马车的人要站着驾车;二是乘车之人的位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三路过有身份尊贵的人的住处,或者是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左右乘车的人要以跳下车跳上车的方式来表示敬意,这一行为被称为“超乘”。三大规范,共同影响和制约着古人乘坐马车的交通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