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浙江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電網運維與電力供應不容有失。艱難時刻,一群國網浙江電力人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深入醫院、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等阻擊疫情最重要的場所,保障電力的可靠供應,讓浙江電力供應經受住了考驗。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發出表揚信,對國網浙江電力黨委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的工作表示肯定,並點名表揚了該公司系統內兩個集體和三名個人


昨天,小e為大家講述了兩個集體的戰“疫”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西湖供電分公司員工周志仁、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松門供電所副所長江文劍、國網溫州供電公司龍灣供電服務部城東公司副總經理王展的戰“疫”故事。


周志仁


最美共產黨員,逆行的老兵



“他平時不太響的,任務來了總說‘沒問題’,每次都乾得很漂亮”。


“他做什麼都很拼,做什麼都像樣,我佩服”


……


在周志仁同事眼裡,老周思想好、工作勤,是個好黨員。而一場疫情,更加深了他在同事心中的這種印象。


和周志仁見面,不高的個頭,皮膚黝黑,說話不超過三四句,一隻大口罩讓閃閃發光的雙眼顯得更加突出。這個有著23年黨齡的質樸退伍軍人,總是在非常時刻顯示出非常品格。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這個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全國。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第一時間部署疫情防控保障體系,在宜興老家過年的周志仁年初一大清早就離開了妻子和兩個小孩,在大雨中飛馳150公里趕到單位。


“我最瞭解設備,我報名保電。”他主動申請去了最前線——西溪醫院和浙醫一院之江院區,前者是杭州疫情防控定點醫院,而後者是浙江省重症病例定點醫院。


“設備異響!請求支援!”1月30日正月初六,難題來了:浙醫一院之江院區設備出了狀況,醫院電工曹春源束手無策,急得冒汗。


“我是黨員,我去看!”周志仁嗖地起身。他心知肚明:之江院區的配電房離重症隔離病房只有20米,一旦變壓器故障,重症病人的呼吸機可能停運、負壓病房的空氣可能溢出……這無疑是全市疫情防控中最前線、最關鍵、最危險也是最不容有失的地方。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曹春源帶著周志仁七拐八彎繞過隔離區,全副武裝走進配電房。他們對14臺變壓器一一做了外觀檢查和測溫,沒發現故障,但噪音還在耳邊。


周志仁聞聞空氣中沒有焦味,判斷大概率是有源濾波器出了問題。這讓曹春源更著急了,如果濾波器過度充電,可能會引起設備炸裂,不但本級和上級電源都保不住,在場的人都會有危險。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全部濾波器和無功補償都退出來。”周志仁也在冒汗,他冷靜下來,努力用沉穩的語氣指導曹春源操作,一步,再一步;一臺,又一臺。兩人用20分鐘隔離了故障,重症病房關鍵負荷重回安全。


黨員沒有躲在後面的道理。周志仁這麼說,也是一直這麼做的。


疫情發生以來,周志仁已經連續39天工作在一線了。他不僅要守住浙醫一院之江院區和西溪醫院這兩座關鍵的“橋頭堡”,還要服務轄區內的10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為了讓客戶隨時找到他,周志仁手機24小時不關,還調大了音量,避免自己睡覺時候聽不到。


非常時期,周志仁還專門建了一個名為“帶老周巡視”的微信群,客戶電工都在群裡,碰到設備有疑難雜症的,彈個視頻就能拉上週志仁巡視配電房,隨時隨地可以請老周“幫忙看看”。


翻開周志仁幾年來的工作安排,全是硬骨頭。有一次為了保障重大活動供電,周志仁愣是在應急發電車副駕駛上住了兩天,吃飯都在車上,發電車隨時能用他才放心。然而這些,都是周志仁一次次向領導申請來的。


有人說他是不是傻,喜歡“挑硬的”。周志仁說,黨員像樣,就是別人吃不消乾的你得衝上去,別人頂不住的你要扛得起。


江文劍


一場疫情,兩個戰場,夫妻並肩作戰



從溫嶺市區到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18公里,30分鐘。再從醫院到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松門供電所,23公里,35分鐘。這就是江文劍和妻子胡海霞從家到“疫”線的距離。


江文劍,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松門供電所副所長兼營銷班班長,疫情期間,他始終奮戰在防疫保電第一線,上班35天,盡心盡職地守護著電網安全運行。


江文劍的一天從查看用電信息採集系統開始。他所在的松門鎮有溫嶺市第四人民醫院和兩個醫學觀察點,“通過系統可以查看電流、電壓是否正常,有無缺餡。”他說,這樣就可以知道“前方”有無故障。在醫院和醫學觀察點,他逐一排查設備隱患,確保設備時刻處於最優運行狀態。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共產黨員就是要帶頭衝在前,為疫情防控保電護航。”隨著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作為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退伍軍人,江文劍再一次衝在了最前沿,服務轄區內的800多家企業做好復工復產。


“江所,我們公司停電了,你快來看看,這眼看著就要復工了。”2月16日下午,江文劍接到了溫嶺市康濤自動化公司的“求助”電話。沒有片刻耽擱,他喊上同事迅速趕了過去。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江文劍和同事來到配電房後,二話不說投入檢查中。最後發現是一根計量壓變熔絲管燒燬,他立即聯繫調配物資,進行緊急更換。20分鐘後,溫嶺市康濤自動化公司的大門終於打開了,江文劍那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這只是江文劍連續35天工作中非常平凡的一天。談到連續工作這麼多日,江文劍說:“現在是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我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退伍軍人,這個時候我不帶頭上,誰帶頭上?”不善言辭的江文劍始終保持軍人本色,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普通電力員工的初心和使命。  


而他的妻子胡海霞是溫嶺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的一名護士,這次疫情期間,被安排到了前線,負責預檢分診,給前來醫院的人員測量體溫。


早班的話,胡海霞7時20分就得準時出現在崗位上。而她總是提前到單位,因為還要穿上防護帽、防護鏡、口罩和防護服……


“我這裡是病人來醫院的第一關,每個人過來,我都得給他‘掃一掃’。”胡海霞開起了玩笑,“‘掃’一下,如果安全,就可以讓你‘過關’了”。


電話那頭的她說得很輕鬆,但最忙的時候,她每天要“掃”一兩百人。穿著防護服的她甚至都不敢喝水,因為卸下這一套防護裝備非常麻煩。這不僅是個體力活,還是個危險活。“如果有發熱的情況,我們就得帶病人去發熱門診。”這也是江文劍一直揪心的事,而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護送妻子上下班。


一個是白衣天使,守護著市民的健康;一個是“電力醫生”,守護著電網的安全。在這條抗疫戰線上,“天使白”和“國網綠”的“戰鬥”從未停息,他們並肩作站,是夫妻,也是戰友。


王展


戰“疫”中的鐵人



3月4日,在溫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戴著口罩的國網溫州供電公司龍灣供電服務部城東公司副總經理王展正在為起步2號開閉所城網工程遷改項目做準備。說他是“鐵人”,是因為他在防“疫”戰中已連續在崗1個多月,輾轉於溫州醫科大學附二院甌江口醫區送電、特巡保電、搶修現場的他,從不喊累、從不抱怨,也因為他多次參加國內“鐵人三項”比賽獲獎。


日曆翻到1月26日,因疫情防控需要,甌江口醫院計劃於2月4日緊急投入使用,比原計劃交付時間提前了整整4個月。疫情就是命令。國網溫州供電公司立即成立專項攻堅組,王展第一個請戰,並擔任工程施工負責人。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從1月27日起,王展和團隊通宵達旦商討制定施工方案、組織人員現場踏勘、確定施工進度。由於項目是提前緊急施工,施工用到的3個電纜頭無庫存,王展立即調動一切資源,在全省範圍內發出求援信息,48個小時、300多通電話,他的聲音已經沙啞,終於在施工前一天,他驅車200多公里從多地不同倉庫湊到所需配件。


2月2日施工當天,王展和夥伴們凌晨5點就出發了,為施工爭取時間。13時30分,甌江口院區順利實現雙電源供電保障,救治患者的燈光點亮了!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王展馬上投入到復工復產的工作中去。“本次作業要拆除橫街線8號杆和9號杆支線!注意安全的同時也要做好防疫保護。開始作業!”2月22日10時,隨著王展在站班會上的一聲令下,配合龍灣一拆遷改造項目的施工作業正式實施。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為保證任務順利完成,王展提前一天到現場實地勘察,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應急預案和防疫安全措施,作業當天提早2個小時到達現場,再次確認安全措施。經過3個小時的持續奮戰,兩條支線上的“雷點”終於順利拆除。“鐵人”又匆匆趕往下一個施工現場……


疫情防控期間,聽說血庫告急,王展沒有任何猶豫,向溫州血站裡捐贈了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根據血站建議,獻血後應休息一天,但他卻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正是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他哪能鬆懈!發口罩、消毒、測溫、安排隔離區、穩定員工情緒,他忙碌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工作現場,不放過一絲一毫的隱患。


他負責的施工隊基本都是外省員工,其中少部分為湖北籍,王展就每天收集彙總隊員狀況,確保重點人員不脫管。他幾乎每天晚上都7、8點鐘才回到家,愛人擔心他,他笑笑說:

“出去一次能多幹點就多幹點,再說,我是鐵人,你什麼時候看我生過病!”


充當前鋒,是逆行者的勳章,王展27年如一日在電力一線,他是當之無愧的電力“鐵人”。


-END-



供稿:杭州公司(求力 王婕)

台州公司(張丹瑩)

溫州公司(張原斯)

校對:鄧通

周志仁、江文劍、王展,你們被點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