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3要3不要",輕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的贏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在孕期就開始給孩子做胎教。

孩子聰不聰明,情商高不高,都與生命頭三年的教育有關!

孩子在3歲之前養得好,娃的"雙商"(情商和智商)更高!家長帶著也會更省心。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3要3不要",輕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3要"是指要回應、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要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刺激

1、要回應

在孩子出生的時候,不會說話,對於外界哭是唯一的語言,父母在這時候要給予孩子及時的回應,就比如孩子困了、餓了、尿了、拉了等等問題,只要孩子哭,家長就要及時的回應和關懷。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父母如果不是回應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在長大後和朋友的關係也會變得緊張。

2、要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刺激

要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刺激,孩子的所有認知是通過感知能力的發展。

就比如生活中孩子用嘴嘗、用手拍、用腳踩,用耳朵聽等等。

孩子的認知活動越多,思維就會被激發,孩子也會變得越聰明。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刺激,讓孩子在小的時候給孩子唱兒歌,陪孩子做遊戲等等

3、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的除了安撫孩子,還要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在下次遇到問題的時候知道怎麼解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每一種情緒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不是每一種行為都被允許。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應給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3不要"是指不要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不要太溺愛,不要批判孩子情緒

1、不要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

孩子在小的時候會經歷很多個敏感期,在孩子到手敏感期的時候,就會用手扔、用手拍探索世界。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對於孩子的很多行為,家長都不要急著進行阻止,就比如吃手、啃東西、用手扔東西、撕紙、光腳跑,踩水坑,在牆上亂寫亂畫。只要安全,家長就別阻止!

2、不要對孩子太溺愛

家長不要太溺愛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家長的決定會選擇說不。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如果家長過度的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認為都在為著自己轉,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不利於以後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要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與他人相處,這樣更有利於形成高情商

3、不要評判孩子的情緒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孩子在小的時候心裡比較敏感,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去責怪孩子,更不要去評判孩子的情緒,家長只要做到陪伴和勸哄就夠了

因為正常的情緒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把難過憋在心裡才會更容易生病。

作為父母要知道,寶寶的頭三年可不僅是養,還有育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我家女兒3歲前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小松鼠行為習慣繪本》很不錯,在看故事的時候,

孩子非常容易就會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裡面的人物怎麼做,孩子自然就會跟著模仿,從而學會基礎的生活規則。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書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表達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疊加在一起,會讓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另外,還有《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誠實守信,懂的多了之後上幼兒園,家長們才能更放心。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全書一共10冊,僅需29.8,平均下來一本不到3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划算了,如果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