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诗应注意些什么?为何在头条很难遇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

刘诗任


新诗相对来说不讲求押韵,也没有形式,字数上的要求,内容也不做限制,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感觉是比较简单。

写的时候要注意

1:语言通俗易懂,考虑到你的受众。第一首白话新诗是胡适的《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2:以切身感受为主,不要无病呻吟。

3:诗歌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借助意象传达出自己想要要表达的。

为什么感觉现在脍炙人口的诗少了。

1:时代原因,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很难形成风潮。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十个人里面就八个写诗的。

2:现在的人们,精力有限,忙着为生活过活,也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欣赏诗歌了。

3:想象力的缺失,面对现实的窘境,想象力对很多人已经成为奢望。所以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不过写诗也不需要迎合大众,就当是自娱自乐也挺好的,当然能把快乐传递给别人更好了。

我写的自娱自乐的两首。

《喜欢》

鸟儿恋着自由,天空不说话

落叶盼着重生,大地不说话

经过你的身旁,我也不说话

你喜欢的玫瑰,我摘下了它

为了你的喜欢,我进行了一场谋杀。

《寒冬》

街角的夜

飘来北方的雪

我是北方的雪

融化在你小小的温柔里

在这座城市的车站

我们曾相见

铁轨向前延伸

像一把巨大的匕首

穿过我的心脏

带你到了南方的街

我打开日历

距离鼠年丁丑日还有二十六天。


小王的后花园


现代诗发展到今天,已经摆脱了古诗词的平仄要求,在用词酌句上更加自由。任何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都是真情流露,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读者。谁说在头条上看不到好作品,我觉得我写的就不错呦。

下面分享我一篇情感浓郁,以回忆为主线的作品:​

记忆里的童年(诗歌)

那是我的家园

山坡上的酸枣红了整个秋天​

麻雀和燕子总在我头顶盘旋

​我在房顶数星星

哪颗最亮,那颗最远

数来数去成了逝水流年

那是我的童年

夕阳中跳绳的我忘了吃饭

​土豆和玉米最香

​煮花生和烤红薯又香又甜

童年的味道总是很馋人

想着想着口水都漫延

那是我的昨天

风吹着村口金色的麦田

稻草人就像将军威武彪悍

其实鸟儿偷食,它从不管

地里的昆虫总叫不出名字

我捉它,只是想把它当做玩伴

童年究竟有多远

家乡定格成朦胧的水墨画卷

昨天是今天的彼岸

记忆里总行驶着千只小船

童年是我放飞的风筝

总有根线不经意把我带回从前​





李小连自由撰稿人


题主该把“脍炙人口”的诗人作品贴上来瞧瞧,让人知道脍炙人口的是什么样。

提问者大概是古韵格律诗的忠粉吧?你们连新韵格律诗都会嗤之以鼻,对现代诗就更是不屑一顾了,怎么会遇上“脍炙人口”?即便遇上“好诗”后,你又拿什么标准来认定会是脍炙人口?

别提啥脍炙人口了,这年头,连国家级诗刊和著名诗人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都被网络批评吐槽骂得吐血而死。诗歌网站你很多专业诗人的作品都读者稀少甚至阅读量为零。你还说头条悟空的诗歌遇不上“脍炙人口”,拿没有责任担负振兴华夏汉诗之凡夫俗子来是问。不如去问问作家协会的专业诗人吧。

其实啊,头条并非专业诗歌园地,即便有一些诗词对联圈子,但诗作者也是神仙老虎狗同在,发表的作品也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俱全。你要寻觅好诗,除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之外,同时还不能对现代诗有偏心眼。比如古韵格律诗圈子里的作者,会看新诗吗?即不看,更谈不上点赞,怎么去让好诗脍炙人口?

据我所知,在头条偶尔发表诗歌玩的一些作者,其七八十年代就在全国各级诗刊发表作品,并荣获过各种诗歌奖项了。在头条,偶尔还会看到一些作者,把自己当年在诗刊报刊发表过的旧作,应提问者的要求,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回味。但他们现在大多早退出了文坛,也不会再去发行量日渐衰落的纸刊,去其独木桥投稿靠写作挣钱了。

中国号称诗歌大国,可几千年下来,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也就是唐诗宋词上千首而已。所以题主若想看到“脍炙人口”,还是多给头条悟空的作者支持支持,别再热嘲冷讽,为未来脍炙人口的好诗呼风唤雨吧!期待读者的鼓励化作一声春雷。

新雷》清代诗人

造物无声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万紫千红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


默金cc


现在不仅在头条就算是专业的诗歌期刊、网站都难得遇到一首脍炙人口,能广为传颂的现代诗,一说新诗要么就是“轻轻的我走了…”要么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这些诗的人都故去了几个时代了,徐志摩、林徽因、海子、顾城、戴望舒等都是新诗的代表人物。这近一二十年都没有出现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诗,究其原因有内在也有外在的,内在上就是写诗的人不多了,在金钱至上的今天没有人踏实的研究这个不来钱的行当,写诗很难换来面包。外在上清代诗人赵翼有一首古诗写的很好《题遗山诗》:“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人类处的生存环境跟诗歌有莫大的关联,一旦关系到国家存亡,动乱不断,诗人颠沛流离,生活感悟更深更容易凝练脍炙人口的诗句;还有就是“诗穷而后工”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都说的很详细,穷困能使人感悟更多的生活,才能写出更深切的句子。这不是鼓励诗人去过穷困的生活,而是要诗人去体验生活,行百里路读万卷书,做一首诗。有这种精神,新诗才有希望和未来。






九把刷子


个人觉得,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所谓“感人心者莫乎情”。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必须是浓烈的,能打动人心的。切勿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此外,就是一些技巧的运用了。比如语言和意境。新诗有三个要素,那就是语言,意境和韵律。语言来自于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显得重要了。同样是写张志新烈士的诗歌,有人说她视死如归,有人歌颂她坚持真理,但诗人的笔下却是这样写的:“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就是诗的语言,形象、凝练、感情深厚。

说到意境,还有一个词是“气象”。语言是外在的“象”,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已经就是“气”。用舒婷的诗歌《神女峰》为例,民间传说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人们看到之后便会想到爱情的坚贞与守望,而舒婷眼中的神女峰却有了另外的意境“与其在悬崖上展览万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是啊,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舒婷的一声呐喊,道出了现代女性的新追求。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不同于抒情散文的最大特点。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比如公刘的诗,也是写张志新的:“不装哑就必须学会撒谎,想起来总不免暗哭一场,哭自己脑子里缺少信念,哭自己骨子里缺少真钢”!虽然现代诗的韵律没有古体诗那么严格的要求,但新诗的韵律也须从民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从而建立起崭新的更适于现代生活和现代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最后请您欣赏花间一壶酒的意境。


冷恒杂谈


好多年前写的一首,看看算不算是脍炙人口[微笑][微笑]

醉眼回眸之:雨巷

记忆深处的雨巷

弥漫着浓浓郁郁的花香

每场春雨过后

总有茂密的思念疯长

一丛

一簇

写满了少年梦一般的幻想

一枝

一蔓

牵挂着那个

如丁香一样的姑娘

今夜掬起

一捧清清凉凉的月光

我小心翼翼

把它铺满幽深洁净的雨巷

踟蹰

彷徨

希冀和惆怅

只有多情的春风

依旧摇响了

曼陀罗的铃铛

王品玉 2004.2.18



萝北县王品玉诗词选集


如果现代诗能“脍炙人口”,这“人”肯定够现代,文化、精神、审美都脱俗了。下里巴人不会“脍炙”对阳春白雪。现代诗就是阳春白雪,不是“流行诗”。

按大众和普通文学爱好者、一般作者口味,里尔克、兰波、瓦雷里、帕斯捷尔纳克等百号世界级现代大诗人的诗都“不好”[捂脸]。

我写诗只遵从艺术,能走多远走多远。不照顾大众口味,不“就低”,又不是市场店家,谁喜不喜欢是他事儿与我无关。[灵光一闪]



自由诗专家


真正的好诗,让人读后既养眼又舒心。古体诗如此,自由体诗更是如此。但现实中太多的作品却让人失望,主要表现在:1.有意境却忽视了语言凝炼;2.有跳跃但诗无味,缺乏思想感情;3.多首诗不讲押韵,节奏感缺失。诗作者大多追求数量,很少在质量上下功夫;包括我自己,写诗往往急于求成,不是顾此失彼,就是作品生命力不强。写诗的人,一靠灵感无可非议,二得严格按照诗的要求必须去做。好诗少之又少的原因,就是人们不易写出,反正我觉得写一首好诗很难。正如我以前强调的那样:好诗不易遇见,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那种……(文/刘涛)





刘诗任


写诗是需要中精雕细琢的。一首诗寄托了作者的爱,恨,希望,领悟……诸多情感,用最凝练的语言,最精准的文字,表过着最丰富的情感世界。好的诗经的起历史的考验留传下来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代宝库,代代吟诵不绝。

一首诗,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象工匠手中的艺术品,寄托了满满的爱而千万次呵护,抚摸成为杰作。这千万次的呵护与抚摸就是不断完善不断修改,达到完美。古人有”僧推月下门”经历时间的磨砺和作者冥思苦想,最后改为”僧敲月下门”这一真实故事,推,敲二字使作品境界大升,仿佛看见有人敲击寺院的门。推敲二字也成为文人们写作的真实写照。

推,敲不到,功夫没下够,作品肯定粗糙,所以,写诗需要作者将生话感悟上升为思想精华,並且千方次反复思索,反复修改,精确到每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直到最后拿出自己较满意的作品问世。

还有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做人标准,情怀,境界的展示,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是思想者,是社会学家,具有洞察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大到社会动荡,小到风花雪月都需要有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独特的对社会,生活的敏锐发现,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好的作品,启迪灵魂,美丽心灵,感悟人生,甚至推动历史的进步。中国诗歌丰富的知识宝库,是前留给我们的民族瑰宝,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近现代也涌现许多影响了历史和代表社会主潮流的伟大诗人。当今的诗词人,优秀者众多,至于为什么有的人写的诗文不容易被人记住,大多不是作者的艺术修养不足,而是受个人所处环境和生活圈子所限,亦或是作者的观察力有限而己。胸有天地,好诗自然来。

愿中国诗坛百花盛开,迎接一个新时代。


一帘幽梦155603172


就当代新诗而言,诗歌创作是没有什么章法可依的。

当代新诗标新立异,大方向是渐渐地失去了古诗那种使人心动神往的意境之美,丢失了那种和谐流畅的韵律之美,所以,读起来脍炙人口的佳作就很少了。

当代新诗在舍本求未的大背景下,写作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在头条没有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里浅澈一二。

一,当代诗歌发展的方向。

当代诗歌受西欧意识形态的影响,渐渐地脱离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先,写诗要注意语言的凝练性,含蓄性,使其具有传神的艺术效果;多读多练,使诗具有一定的内在的韵律,读起来不但是人心驰神往,还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形式和流派,只是就人而言,每个有成就的诗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艺术风格,绝不会雷同。所以,去追求一种形式,不但是舍本求末,而且还会陷入拾人牙慧的窠臼,是无须注意的。

这里就朦胧诗而言,顾城,北岛,舒婷,他们的诗不但风格各异,语言特色也大相径庭。正因为他们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才能表现自我价值,朦胧诗只是一个统称而已,所以说,写诗,优其当代新诗,无法可依,无章可据。

再以这首《故乡》为例,真可谓是一字千金:

故乡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两个字

如果注意去学,恐怕终其三生,也难以有如此之境界。意识流,非天生之大才者是不能领悟的。

二,头条的发展趋势。

头条是自媒体,诗作浩瀚如海,大都是昙花一现似地,便被尘封了,即便有好诗,也很难读到。所以,以其佳作之少,就很难读到脍炙人口的诗作。

就当代诗歌而言,自朦胧诗之后,国刊《诗刊》中脍炙人口的诗作尚且很少,头条,没有那样的佳作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在头条,有无数的诗歌爱好者参予其中,他们之中不乏年轻有为的才子。也许,在不远的明天,他们会脱颖而出,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作来。

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一旦丢失了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是走不远的。诗歌也是如此,只有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当代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就是创作上的成功。这是我对诗歌创作要注意什么的一点看法。


我是黄土情愫,以上仅个人见解,欢迎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