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引言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發起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秦軍迎戰,大敗五國聯軍於函谷關,其中魏國損失最為慘重,於是意圖與秦講和。此時,秦國西北義渠國乘秦國與五國聯軍交戰之機,從後方起兵襲擊秦國,秦軍大敗。秦國考慮到已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遂同意與五國媾和,第一次合縱攻秦結束。

此戰後,秦國內部對下一步主要戰略進攻方向產生分歧。相國張儀主張東進滅掉韓國以成王業,司馬錯主張向西吞併巴蜀,認為“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秦惠文王經過考量,決定採取司馬錯的主張,趁巴蜀相互攻伐之際派大軍伐蜀,一舉吞併巴蜀之地。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秦滅巴蜀進軍路線

秦惠文王為何最終選擇起兵伐蜀?此舉給秦國及後世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今天我們藉助史料來一探究竟。

秦國面臨的周邊形勢

自商鞅變法後,落後的秦國迅速強大起來,很快就開始對外擴張。先是發兵攻魏國河內,佔領曲沃、平周;後又攻佔韓國的鄢陵,建立了東進擴張的橋頭堡。秦國的擴張引起了東方各國特別是魏、韓 、趙的驚懼,楚國也想利用各國恐秦情緒打擊秦國。在各國支持下,前秦國大良造(爵位)、現任魏相公孫衍發起魏、趙、燕、楚、韓五國聯軍合縱攻秦。秦國出兵迎敵,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大敗聯軍,斬首八萬。魏國損失最為慘重,意圖與秦國媾和,於是向擔任合縱長的楚國提出媾和要求。楚國見打擊削弱秦國的計劃已經失敗,便順勢同意了魏國的要求,第一次合縱攻秦宣告失敗,秦國東線威脅暫時解除。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前320年戰國形勢圖

雖然秦國在東線取得勝利,但是西北的麻煩很快就來了。在秦國的西北部,有一個古老、強大的義渠國,幾百年以來一直是秦國稱霸西戎的強勁對手,屢次對秦國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秦國商鞅變法後,秦國崛起,擊敗義渠,義渠君被迫向秦國稱臣,義渠名義上成為了秦國屬地。但義渠國對秦國的威脅並未完全解除,義渠君一直伺機擺脫秦國的控制。公孫衍發起合縱攻秦的同時,派人遊說義渠乘機從側後襲擊秦國。後來義渠君果然乘秦軍主力東調之際,起兵襲擊秦國後方,大敗秦軍於李伯,秦國腹背受敵,陷於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義渠君劇照

義渠人的進攻,雖然最終被秦國粉碎,但是秦國依然時刻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威脅。秦國變法後,雖然秦國國力日益強盛,但人口、領土面積與齊、楚等大國相比依然處於劣勢。面對東方六國,秦國並沒有絕對的優勢。還有西北的義渠,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無法徹底消滅的大麻煩,義渠國為了對付秦國,不時參與到東方各國的合縱攻秦之中,對秦國後方造成嚴重威脅。秦惠文王很清楚,秦國無力同時應對兩線作戰,秦國迫切需要改善周邊的戰略環境。

“東進”與“西進”之爭

在秦國西南方的四川盆地,有兩個古老的諸侯國,蜀國和巴國。蜀國國都位於今天成都平原附近,巴國國都位於今重慶市。這兩個國家一向不和,經常互相攻伐。除這兩個大國之外,還有一個苴國,苴國是蜀國分封的藩屬國,國君也是蜀國宗室人員,本來應該與蜀國一心,但苴國不滿蜀國的長期壓榨剝削,漸生異心,力圖擺脫宗主國蜀國的控制,於是便與蜀國的仇敵巴國交好,利用巴國牽制蜀國,甚至協助巴國發動對蜀國的戰爭,對此蜀王甚為不滿。公元前316年,蜀國打敗了巴國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征伐苴國,改立親近蜀國的新侯,最終苴國不敵,苴侯跑到了巴國求救。然而此時巴國剛被蜀國擊敗,也無力抵禦蜀國,於是苴國就向秦國求救。正在此時,蜀王也向秦國派出了使者,來遊說秦國不要出兵援助巴國與苴國。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巴蜀苴三國形勢

在秦國內部,就秦國是否出兵巴蜀產生了分歧。秦惠文王本想借機進攻蜀國,但是擔心道路難行,不易攻取,同時又怕韓國來趁機攻打,一時間猶豫不決,所以問計於臣下。

相國張儀主張進攻韓國,他認為魏國、楚國已經與站在秦國一邊,可以讓魏國切斷從韓國南陽派兵南下的道路,讓楚國出兵攻打韓國南部,而秦國則進攻韓國的新城跟宜陽,這樣必然能夠吞併韓國,進而掌控被韓國領土四面包圍的周天子,然後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王業可成。而蜀國不過是偏僻的小國,影響力不大,勞師遠征對成就王業沒有什麼幫助。而且蜀國是荒蠻化外之地,得到了也沒什麼好處。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司馬錯劇照

司馬錯則不以為然,他認為應該趁蜀地內亂吞併蜀地,對此,他說了五點理由:

一、現在秦國國小民寡,不足以成就王業,需要擴張土地、增加人口,所以必須征服蜀地,取用那裡的人力、物力來增加國家的實力。

二、蜀國較弱,吞併相對容易,現在蜀國內亂,正好可以借“禁暴止亂”的名義進軍蜀地,師出有名。

三、蜀地位置偏僻,又是戎狄蠻夷國家,進攻他不會引起東方各國的注意及干涉。

四、進攻韓國、威逼天子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必然會遭到各國聯合反對,況且伐韓難免會牽動其他國家利益,會引起他們的干涉,以秦國現在的力量無法對抗各國聯合。

五、吞併蜀地,可以從西面包抄、打擊楚國,形成對楚國居高臨下的有利態勢。

平心而論,張儀的“東進”攻韓論是建立在魏國、楚國完全依附於秦國、其他諸侯國不干涉的前提之下的。在爾虞我詐、朝秦暮楚的戰國時期,這種前提是不存在的,所以張儀的“東進”論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而司馬錯的觀點則是建立在對秦國及天下形勢精確分析判斷的基礎之上的,是高瞻遠矚的建議,也是最為切實可行的強國方案。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秦惠文王劇照

經過司馬錯的一番高談闊論,秦惠文王茅塞頓開,對其主張大加讚賞,張儀也轉而支持司馬錯的主張,於是,起兵伐蜀的“西進”戰略便確定了下來。

西舉巴蜀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文王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人率大軍三十萬,經金牛道(陝西勉縣---棋盤關---朝天驛---劍門關)伐蜀,苴國大開城門歡迎秦軍。蜀王得知秦軍來攻,親自率大軍至葭萌關迎戰秦軍。蜀軍實力遠不如秦軍,很快戰敗,蜀王逃走,但不久就被秦軍追擊殺死。蜀國相國蜀傅保護蜀國太子退到彭州山區,意圖聯合當地羌族對秦軍開展游擊戰,不久也被秦軍殺於白鹿山。自此,立國數百年的古蜀國正式滅亡,秦國將蜀王子弟貶為蜀侯,任命陳莊出任蜀國相國,張若為蜀國守。然後,秦軍廢掉苴侯,苴國也隨之滅亡了。

滅掉蜀國、苴國以後,張儀力主趁勢滅掉巴國,很快秦軍便攻克巴國全境,將巴國君臣擄往咸陽。秦惠文王派張儀在江州築城,設置巴郡,巴地正式納入了秦國的郡縣體制。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前316年戰國形勢圖

蜀國被降為侯國後,屢生叛亂。公元前310年,陳莊反叛秦國,圖謀自立,但很快被秦將甘茂所殺。公元前301年,被封於屬地的公子嬴煇起兵作亂,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誅殺公子嬴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平定了蜀地叛亂。秦昭襄王廢除蜀國國號,蜀地也被劃入秦國郡縣制體系。

歷史意義

宋人郭允蹈在其所著的《蜀鑑》一書中說:“秦並六國,自得蜀始”。一語道破了吞併巴蜀對於秦國的重大意義。具體而言,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得其地足以廣國”

秦國兼併巴蜀之地後,拓地千里,將秦嶺以南大片土地納入疆域,領土增加一倍有餘,極大的增大了秦國的戰略縱深。人口也大量增加,秦國一躍成為領土、人口大國,實力迅速增強。從此,秦國有了輕視東方諸國的資本。

“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巴蜀之地千里沃野,物產豐富,經過秦國張若、李冰兩任郡守的治理,根除水患,物資尤盛。四面隔絕、易守難攻的巴蜀之地迅速成為秦國穩固的戰略大後方、糧倉及物資供應基地。蜀地的各類物資如糧食、井鹽、蜀錦、銅鐵等大量供應秦國,進一步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得蜀則得楚”

巴蜀之地位於楚國西部,自巴蜀可以居高臨下俯視楚國,佔領巴蜀之地後,秦國完成了從西線對楚國的戰略包抄。自此楚國側翼門戶洞開,開始處於極其不利的戰略地位。而秦國則居高臨下,掌握了對楚戰爭的主動權。自此,秦楚雙方在西線展開了激烈攻防戰,最終秦國獲勝,吞併楚國大片土地,具體有:

公元前308年,秦國令“司馬錯派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公元前280年,“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公元前277年,“蜀守(張)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

評秦國的“西進”戰略--秦滅巴蜀之戰

前260年戰國形勢圖

正如《蜀鑑》所說:“秦既取蜀取漢中,又取黔中,則斷楚人之右臂,而楚之勢孤矣。”

另外,隨著秦國一統華夏,巴蜀地區也正式併入中國版圖,此後一直是古代中國曆朝歷代的核心組成部分。巴蜀文明也融入到華夏文明之中,對於豐富華夏文明的內容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擴大了華夏文明的影響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