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一晃,離開老家十幾年了,以前在農村,不管是親戚還是街坊鄰居結婚,都會和大人去吃桌(洛陽方言,意為吃喜宴,也就是水席)。

那個時候吃桌又叫官場(洛陽音:guan,che),一般是指八涼八熱八個湯,無論家庭條件如何,八個涼菜是必備,八熱八湯根據自己家能力決定。

一頓水席基本能讓參加喜宴的人議論三天,菜品是否豐富、味道是否可口、主角“小碗湯”的內容是配料實惠還是清湯寡水都是被議論的話題。

這不,剛到家那天,爸媽叫我去參加喜宴,總共兩家需要行禮(出份子錢)。一個在縣城裡的飯店,一個在老家待客,待客這家承包給專門團隊。

在飯店我就沒有興趣湊熱鬧了,那天正好颳大風,冬季在農村吃桌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一陣風颳來,渾身凍透。想想誰家都不去了,自己找個小店去喝羊肉湯,一不小心幹掉兩碗羊肉湯兩份餅絲,老闆看我吃的直打嗝,一臉滿意的表情。

可能讀者會問,吃成這樣和老闆滿意有啥關係?還真有關係,在洛陽任何一家湯店,是可以無限續碗的,如果沒人續碗,說明這家的湯不咋地。

言歸正傳,回家的路上,母親告訴我,後天,也就是20號,需要吃兩場。一場是家族一個長輩十週年,很明顯肯定在縣城飯店待客。另外一場是一個表舅家的兒子結婚,在鄰村街上的飯店待客。

睡了兩覺就到了該吃桌的日子,給父親商量,我帶著他和母親先去那個長輩十週年的地方,給長輩鞠個躬,然後和母親去那個表舅家吃桌,但是父親心疼我來回跑,死活不同意,乾脆兵分兩路。

我和母親收拾停當,十點半準時從家裡出發,不到十分鐘就到了鄰村街上的飯店,人還沒有到齊,母親給我介紹各路親戚。這是你三表舅,那是是二表哥家的兒子,這是你四妗子(舅媽),那是你小姑奶(媽媽的小姑),這是你…那是你…有些還模糊有點印象有些壓根不認識,隨著各種介紹,我這大腦袋已經暈乎乎了,反正男的遞煙握手、女的打招呼就行。

1,

十二點,“認親儀式”準時開始,母親也是“被認親大軍”中的一員。

儀式準備結束,八個涼菜已經被端上來,看一下還是蠻講究,四葷四素,並且還講究顏色搭配,黑白黃綠紅五個顏色都有。涼拌木耳、酸辣藕片、麻辣雞腿、油炸裹酥肉、紅油豬耳、黃瓜切段、香辣牛肉片、蒸紅蘿蔔絲,在北方長大的朋友一看這華麗麗的的菜單就知道這是下酒的菜。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不過因為大家都是開車過來的,沒人喝酒,只顧著悶頭吃菜,認識的親戚相互聊聊工作,年輕後生基本都是低頭玩手機。

和我同桌的一個表哥自己端著保溫杯,裡邊泡著毛尖,我看胳膊和脖子上還掛著一串黃黃的首飾,一看都是講究人,再一聊,人家修高速的,有自己的機器和隊伍,胳膊上和脖子上的都是蜜蠟,我不敢再接話了。

再和一個女性長輩聊天,人家說今年在甘肅乾點活,包點小工程,施工的地方是撒拉族,我問是不是循化縣,那邊的人留長鬍子、白帽子、白衣服,並且很講究?長輩來句,都說你這娃子(洛陽話,一般指男孩子)見多識廣,還真是,這小地方都知道。

東拉西扯之間,熱菜就上來了。

2,

看到前兩個菜,很感慨現在農村的生活確實提升了,一個椒鹽大蝦和清蒸海魚(叫不出名字),在城市裡確實很常見,但是在豫西這種丘陵地帶的農村,能端出來倆硬菜,可見主家也是很用心。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還記得90年代,大表哥結婚的時候,一盆大鯉魚,每個桌子一條,端上來的時候,盤子都裝不下,每桌還有一隻清蒸雞,就這倆打頭的硬菜,讓大姨家在他們村裡風光好久。

嚐了一下清蒸海魚,除了略有腥味,整體味道尚可,廚師應該是沒有或者少放酒了,但是在農村,這種水平也是相當可以了。

吃飯中,新郎父親,也就是那個表舅把我們一桌的一個小夥子叫走,說是帶著一對新人給大家敬酒,讓他當司儀。

魚剛吃完,就上來了本桌的第一個靈魂菜系,水席裡邊著名的“小碗湯”,我一直認為洛陽人挺謙虛的,不過“小碗湯”用盆裝,就相當低調的顯擺了。我們一桌八個成年人,母親和大姨加我們六個壯漢愣是沒把第一盆小碗湯喝完。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這就是洛陽水席的靈魂——小碗湯 !這個小碗湯是葷的!


可能眼尖的讀者會發現,“小碗湯”我加了“第一盆”,難道還有第二盆?還真有。兩盆一樣?湯的內容和味道都不一樣。

這第一盆湯的味道是胡椒辣,裡邊附以豆腐乾、金針菇、豬肉絲、小蔥、香菜等用粉芡熬製而成,有水平的廚師除了味道做的正點,顏色搭配也很好,讓人不由食慾大開。

正喝小碗湯期間,糖稀紅燒肉就端上來了,肉塊大、分量足、顏色誘人,據說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可惜我從小對紅燒肉都不感冒,沒動筷子。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紅燒肉是甜的,你吃過嗎?


等服務員把清蒸豬肘子端上來的時候,紅燒肉已經被裝進食客的肚子裡,正在消化中。這清蒸豬肘子聞起來確實香,筷子拿起來了,看看發福的肚皮,忍住了,不吃。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水席中的硬菜——清蒸豬肘子


服務員把第一盆小碗湯和紅燒肉、肘子的盆盤端走。第二盆“小碗湯”就閃亮登場了,不用看,就聞一下猜到是靈魂菜系。

迫不及待喝了兩碗,味道酸辣,胃口大開,這個湯相對第一盆比較清素一點。豆腐皮、豆腐、西紅柿、腐竹、菠菜、蘑菇等材料是第二盆小碗湯的組成元素,所以說洛陽人講究,喝個湯也葷素搭配。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這個小碗湯是素的!


正在喝湯的時候,那個去做司儀的小夥子回來了,說我來吃桌就是為了喝小碗湯,我看他氣都不帶喘直接幹了三碗,洛陽人對小碗湯的愛,只有腸胃知道。

第二盆基本見底,依舊是盆被收走。上來一盤爆炒辣子雞,我吃了一塊不再動筷子,忍住,司儀吃了一口來句,這味道真不賴,繼續大快朵頤。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吃了這麼多菜、喝了這麼多湯,讀者或許會問,主食吃啥?洛陽的麵條?錯,大錯特錯,農村水席的主食從來不吃麵條,五彩甜米飯,顧名思義就是五種顏色的食用料附以大米和糖稀蒸熟。

不過,端上來以後我才發現,現在的米飯也改良了,內容是大米和小米混合,然後上邊的五色也分不太清楚,但是味道是甜的,據說,因為我沒有動筷子。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抬頭看到服務員端著一盆什麼小心翼翼,猜測應該是蘋果湯,就是用糖稀、水、蘋果切片熬成。上來以後我不由感慨,時代變了,這蘋果湯多了山楂和銀耳,所以應該叫酸甜蘋果銀耳湯。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不過,甜品易發胖,忍住!

和大姨聊天,問現在上菜啥規矩,熱菜和湯各八個?她說,熱菜是八個,這些年上湯都是四個。

聽大姨這麼一說,扳著指頭一算,熱菜已經上了六個,湯三個,也就是說熱菜還有倆,湯還有一個。

旁邊的桌上已經有人陸續離場,為了看看最後三道菜和湯,我決定堅持到最後,看看還有啥菜。

熟悉的五香小酥肉上來了,忍住!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最後一個熱菜竟然是蘿蔔丁炒玉米,答案揭曉。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3,

不過,這不是水席的特點,特點是最後這個湯。

這個湯叫酸辣蛋花湯,這個湯上來以後,大家基本都會喝一口,解膩。

說了半天,特點是啥?特點就是這個湯上來,無論客人喝不喝,都該走人了。

所以,這個湯,洛陽人自嘲“滾蛋湯”。


看看洛陽農村水席咋吃

水席的最後一道菜——“滾蛋湯”


以後到洛陽吃水席,看到這個湯,不用問還有沒有菜,意味著可以“滾蛋”了。

無論在洛陽還是河南其他地方,雞蛋湯肯定是最後一個上,服務員如果上錯,遇到脾氣火爆的肯定要問飯店要個說法,因為這事規矩。

不過,這些年漂泊在外,這些老一輩留下的規矩,已經在悄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