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对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很喜欢去观察

、去摆弄、去认清楚,在他们的认知不存在的东西,好奇新鲜事物到底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专家提出:孩子拥有好奇心,就是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止的热情,所以孩子有好奇心,喜欢乱翻家里的东西去探索,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其实孩子爱“搜刮东西”、乱翻东西,家长们不用太过于生气,因为这也是孩子正“变聪明”的表现。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孩子“搜刮东西”的同时,父母要做到这4件事

  • 收起危险物品

家长们可能经常会因为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可能眼睛时时刻刻的盯在孩子的身上,可能会稍不留神,孩子们就会翻到一些危险的东西。

比如,说一些刀具、一些打火用具、还有一些带尖的物品,孩子的动作非常迅速,通常当他们看到的时候,他们就会去伸手去触碰这些物品。

这些危险物品可能会对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因为一些好奇心,孩子们可能会被这些尖锐的物品扎伤。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所以家长们要将具有危险的物品全部收起来,放到孩子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来保护孩子的安全,同时家长们要和孩子进行危险物品的普及知识。

告诉孩子们哪些物品很危险、哪些物件器具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让他们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危险意识,才不会随意的去抓危险物品。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 划定玩耍区域

孩子们的想法都是任性妄为,通常他们看到了什么,就一定把它拿起来把玩,在他们认知里,对一件物品是没有危险不危险之说。

如果家长们将孩子的活动区域划分的很广,孩子们的活动将不受限制,他们想在哪里玩就在哪里玩,就会造成看见抽屉柜子就想要拉开的冲动。

所以家长们要给他们划分玩耍的区域,当他们玩耍在特定的区域内,既安全又没有机会乱翻东西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 制定规则

孩子有乱翻东西的坏毛病,家长们一定要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通过一些规则来告知孩子们,什么东西可以动、什么东西不可以动

孩子们此时可能没有说话的能力,但是只要家长告诉他们规则,孩子们就会形成一些忌惮的心里,在乱翻之前,可能会思考家长的要求。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如果孩子对于规则不理睬

,家长们可以用略微重的声调去要求孩子,通过严厉的神情向孩子们传达“这件事情不可以做”的讯号。

同时也可以在不能乱翻的抽屉、柜子上锁,当孩子慢慢发现,他们很打开一个地方时,也会慢慢的明白,这里不能随便乱动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 培养孩子主动整理的习惯

对于孩子们的玩具,大多数家长都会主动的给他们收纳,但是父母经常为孩子们整理玩具、书本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没关系的思想

摆乱玩具乱翻东西乱丢物件家长们也不会批评,相反会有父母帮忙收拾这样错误的思想。

所以家长在整理孩子的玩具时,必须要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整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我的劳动明白,做事情要有头有尾,不可以只玩玩具、不

整理玩具,只乱翻东西,不进行整理的坏习惯。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当孩子们花费了时间与精力在整理玩具上,他们就会减少乱翻东西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些物品被翻乱了,这就必须要花时间去

归整,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乱翻东西

通过培养孩子的亲自动手能力,让他们明白,“打扫战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以“乱来”,同时也能让他们明白劳动的不容易,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习惯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莎莎妈妈为6岁前的宝宝们推荐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绘本,《陪你长大》共30册,里面包含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五方面的启蒙。科学中有关于让孩子认识季节的科普内容,树立孩子时间观的基础。还有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语言发展,让孩子学会社交,增强想象力多个方面。个人认为这套早教书籍很全面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还有一套《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也值得推荐,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2-5岁宝宝一站式生活养成,让孩子从懵懂无知到自理懂事,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

孩子喜欢“搜刮东西”,正是“变聪明”的表现,父母别急着打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