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殷商有兩大支柱,文臣有著聞太師聞仲,武將有著武成王黃飛虎,再加上諸位大臣,組成了殷商朝堂的構架。

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但是不久西岐叛亂,諸將束手無措,再加上武成王叛逃歸周,如今只剩下聞仲孤木難支,眼看著殷商江山大廈將傾,聞仲決定帶兵親征西岐。

孤帆遠影,聞仲帶領大軍親征西岐,途徑黃花山,在那黃花山上收了鄧辛張陶四天君,也就是後來雷部正神之中的四位。

隨後,聞仲帶領大軍繼續前行,但在不久之後看到一道石碑,石碑之上有著三個大字“絕龍嶺”。

對此,聞仲一時大驚失色,整個人變得默默無言。

這時旁邊的鄧天君上前,看到聞仲面帶驚恐之色,關切的問到:“太師為何見到這石碑就不說話了?”

對此,聞仲有所解釋。

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聞太師曰:“吾當時悟道,在碧遊宮拜金靈聖母為師之時,學藝五十年。吾師命我下山佐成湯,臨行,問師曰:‘弟子歸著如何?’吾師道:‘你一生逢不得“絕”字。’今日行兵,恰恰見此石碣,上書‘絕’字,心上遲疑,故此不決。”鄧忠等四將笑曰:“太師差矣!大丈夫豈可以一字定終身禍福?況且‘吉人天相’,只以太師之才德,豈有不克西岐之理。從古云:‘不疑何卜?’”太師亦不笑不語。

修仙者能掐會算,比如太乙真人知道哪吒有難,雲中子知道姬昌有難,這都是他們掐算得來的,所以說金靈聖母在聞仲下山之前也曾給他算過,並告訴他這輩子都不能逢一個絕字。

可是大家都知道最後的結果,聞仲最後依舊是死在絕龍嶺之中,但是為什麼明知自己碰不得絕字,聞仲還會自己進入絕龍嶺呢?

當時聞仲敗兵而逃,首先想到的是走黃花嶺,進佳夢關,但是在黃花嶺中有著廣成子把守,而聞仲又不是手持番天印的廣成子的對手,只能退走。

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從黃花嶺到佳夢關這條路不通,聞仲就想從燕山入五關,但在燕山之處,卻是手持陰陽鏡的赤精子把守,讓聞仲無法進入。

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進黃花山,走青龍大道,卻有哪吒阻攔,又在黃花山遇到黃天化,最後被姜子牙和武王姬發的幻想引誘,再加上楊戩的誤導,直接將聞仲騙到絕龍嶺。

這是闡教的計謀,明晃晃的陽謀,在回朝歌的每條路上都有人把守,就是不讓聞仲過去,只能順著他們的心意進入絕龍嶺。

在這裡大家都可能會想,聞仲乃是修道之人,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為什麼不用土遁逃出去,只要回到朝歌整兵再戰不就可以了?

其實不止大家想到,聞仲手下的辛環也想到了,不但想到而且還勸說聞仲一人獨自逃生,但是聞仲不願意。

太師沉吟良久,曰:“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見天子,再整大兵,以圖恢復。只人馬累贅,豈可舍此身行。”

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如果聞仲聽從辛環的建議,自己獨自一人逃跑,那麼聞仲至少此時並不會死,但是聞仲表示不願意拋棄大軍。

但是事實上真的是聞仲不願意拋棄大軍獨自逃生嗎?何況大軍現在拋棄了之後還有,又或者投靠西岐苟且偷生,等到聞仲領兵再來,裡應外合,打敗西岐不是更加簡單。

但是聞仲卻沒有選擇這條路,而是選擇一直和闡教死磕到底,即便頭破血流。

因為他的身份就不能夠容忍他拋棄大軍獨自逃生,他是殷商的支柱,是殷商的精神寄託,是他一直在外南征北戰,是他一直四處奔走平定叛亂,是他上打君王下打逆臣重整朝綱。

如果這個時候他拋棄大軍獨自逃生,這會對殷商造成極大的影響,一旦傳出主將獨自逃走,拋棄大軍的言語,對殷商是個沉重的打擊,所以聞仲不敢賭,也不敢逃。

他在此戰犧牲,也只是說明他自己不利,但是他與兵同伍,與卒同行的形象是光輝的,殷商也不會因為他的死亡而背上罵名。

聞仲知道自己一生不能逢絕,為什麼還要進入絕龍嶺?他不怕死嗎?

如果他逃走了,不但外界的謠言,就是聞仲本身在殷商的形象也會直接崩塌,所以即便他知道在絕龍嶺他只能死路一條,但是為了殷商,為了自己,他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只因是他,殷商太師,成湯支柱——聞仲!

這裡是墨談封神,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