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疗」医病医身也医心

众多肿瘤之中。男人最忌讳的,莫过于前列腺癌了。随着肿瘤治疗不断发展,不单令前列腺癌的治愈率提高,也让治疗的副作用大大减少。如何让普通民众(尤其是男性)对目前香港发病率排名第四的前列腺癌有更深的认识?怎么样通过跨专科合作,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这些都是临床肿瘤专科邝维基医生关心的问题。

无心插柳 踏上肿瘤科行医路

行医三十多年的邝医生,谈及自己当年选择临床肿瘤科,纯粹是误打误撞,前医务卫生署分派工作时,本想选择内科的他,抱着先稳定下来的心态退而求其次。这本是无心的决定,反而带来了跟随名医何鸿超教授的机会,令他对原本神秘且一直在发展的癌症治疗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还因为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接触,建立起医患之间密切的关系。邝医生回想:认识疾病,帮助病人,这不正是自己学医的初心吗?兜兜转转还是选对了路。

初出茅庐的邝医生,入行两年的服务对象是一群不幸患上骨癌的年轻人。他们进行截肢手术后,要接受一连串辅助性化疗,身心承受巨大压力。谦称只是略尽绵力的邝医生,在病人接受治疗的半年至九个月期间,目睹了他们勇敢坚强的熬过治疗过程,努力学习运用假肢积极面对生活。这些年轻的骨癌病人大概不知道,他们的顽强斗志成了邝医生日后再行医生涯中偶然沮丧时,支撑着他的坚实力量。

因缘际会 偏选冷门泌尿肿瘤科

泌尿肿瘤科包括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睾丸癌,香港早年的病例数字不算多,因而选择这门专科的医生也少。而邝医生却因为担心这科缺人,以致病人未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便选了这科。在诊治过一些年轻的睾丸癌症病人后,他发现自己对泌尿肿瘤科,尤其是对前列腺癌的治疗特别感兴趣。

过去十年,前列腺癌的个案持续上升。因初期病症不明显,患者未能及早就医。此外,不少患者讳疾忌医,往往延误了病情。

其实,一般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初期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后,有可能出现小便频繁,轻微失禁、性能力受损等副作用,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甚至不需要做长期的治疗。邝医生认为,必须向患者讲解清楚当前的病况,分析治疗方案的利弊,更要让家属了解患者的需要。邝医生感叹:医病医身医心,病人的身与心要同时医治,达到这一水平,才算是一名医生。他强调医生要怀有同理心,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共同抗癌,不应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把病人视为冷冰冰的个案处理完就行。

放眼未来 积极推动泌尿肿瘤科发展

近十多年来,治疗前列腺癌的突破性方案陆续出现,例如标靶治疗、荷尔蒙治疗等;可惜,起步较晚的泌尿肿瘤科定位不够清晰,令医生人数不多,眼见发病个案及治疗方案越来越多,邝医生决定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泌尿肿瘤科医生组织起来,于2015年成立了香港泌尿肿瘤科学会,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和公众教育。

「香港医疗」医病医身也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