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柴油門拯救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被柴油門拯救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汽車商業評論》 記者 石彩雲編譯

“它就像是沒有勞改營的朝鮮。”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曾在2013年這樣描述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

這篇文章諷刺了時任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的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的領導風格:沒有人敢批評他的決定,就連最高管理層也不敢,整個公司充斥著恐懼。

文德恩堅信,柴油車將是大眾未來幾年獲取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在他的領導下,大眾希望能大幅提高柴油車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發起了現在臭名昭著的清潔柴油車運動來提高銷量。


被柴油門拯救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儘管那時候特斯拉具有開創意義的Model S已經開售了,文德恩並不看好電動汽車。他說,電動汽車價格太貴、里程太短。

2015年9月,由於柴油門事件,文德恩被迫辭職,這是數十年來汽車行業最大的醜聞。多年來,大眾在1100萬輛柴油車中安裝非法操縱軟件,在排放測試中作弊。

諷刺的是,這次醜聞和隨之而來的餘波反而在拯救著大眾汽車乃至整個德國汽車業。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汽車經濟學教授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offer) 表示,柴油門事件發生之前,大眾並沒有真正投資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出行服務,儘管這些技術顯然是汽車行業的未來。“如果沒有柴油門,大眾就會真的失敗了。”

在柏林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教授可持續移動管理課程的漢斯-萊傑·迪內爾(Hans-Liudger Dienel)對此表示贊同。

他認為,儘管這一事件代價高昂,但它迫使德國汽車製造商進行了一次清算,將他們推向了未來。就在最近,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公司的戰略重組“加快了步伐”。

有時候姍姍來遲意味著為時已晚。

迪內爾稱,在醜聞發生前,德國製造商似乎更願意隔岸觀火,觀望其他公司在推出這些新創新產品時可能遭遇的挫折。他表示:“相比新技術的領導者,德國企業往往更有可能成為技術的追隨者。”

德國品牌之前就落後於日本競爭對手很多年,例如,精益生產技術和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豐田早在80年代就已經完善了精益生產,然而大眾汽車在上世紀90年代才剛剛起步。

1997年,豐田發佈了第一輛混合動力車普銳斯(Prius),大眾則直到2010年才開始銷售第一輛混合動力途銳(Touareg)。

“幾年之後,德國人常常會後來者居上,重新在技術上獲得領導地位,”迪內爾說,“但是,有時候姍姍來遲意味著為時已晚。”

杜登霍夫和迪內爾稱,柴油們事件給大眾、戴姆勒和寶馬敲響了警鐘,促使這些公司更快地將重點轉向面向未來的技術,轉換商業模式。

今年9月,奧迪和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推出了它們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分別將於2019年和2020年在美國上市。

大眾汽車確認,包括奧迪在內的4個品牌將在2022年前會發布27款電動汽車。該集團計劃“第一波”銷售1000萬輛電動汽車。寶馬早已推出電動款的i3,最近又推出了一款未來概念車。


被柴油門拯救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電動汽車轉變速度比計劃的要快,這不僅僅是因為精明的高管不想白白浪費掉這次危機事件。

柴油門事件之後,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銷售的柴油車越來越少。在德國, 2018年上半年柴油汽車的市場份額由去年的40%降到30%左右。

這本應該是件好事,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意味著德國汽車製造商很可能會超過歐盟為2021年設定的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這是因為,儘管柴油車尾氣中的含氮氧氣體正在汙染歐洲城市的空氣,但它們排放的二氧化碳卻比汽油車少。

新的歐盟指令為汽車製造商所售汽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設定了最高限額。因此,如果沒有大份額的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柴油車,德國製造商幾乎沒有機會滿足這些限制。

“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儘快賣出更多的電動汽車。” 杜登霍夫解釋道。因此,柴油門事件和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結合推動了電動汽車的前進。“這也對氣候有利,”他補充道。

但除了電動汽車之外,還有其它跡象表明,德國汽車品牌希望被視為創新者。戴姆勒和寶馬合併了Car2Go和DriveNow的汽車共享業務,致力於打造一個能夠與優步競爭的全球領軍企業。

大眾汽車正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項目,準備升級非洲的共享汽車業務和汽車所有制形式。梅塞德斯-奔馳也推出了一款基於自動駕駛和模塊化的新型概念車。

梅賽德斯和寶馬正在生產他們自己的人工智能車載語音助手。此外,德國汽車工業希望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以迎接未來的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

顯然,德國汽車工業希望超越硅谷。


被柴油門拯救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現在,大眾內部60多萬名員工正在進行一種文化變革。

迪內爾與大眾汽車代表會面時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柴油車工程師們非常強大,也過於自信。

但是,醜聞打破了這些舊的權力結構,開放的環境也驅散了往日的恐懼。

如今,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專家在公司內部更加直言不諱。相反,在馬丁•文德恩領導時,他們中的許多人幾乎不敢開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