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从鲍勃·迪伦到痛仰乐队,都对一个人推崇备至,作品被奉为圣经

现在的国内摇滚圈里,痛仰乐队一直都是各大音乐节的压轴乐队,在那些摇滚老炮逐渐黯淡之后,这支乐队迅速成长为摇滚圈内的大牌乐队。

他们的音乐除了有摇滚的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人文气息,而在他们的代表作《再见杰克》中,这种人文气息尤为浓厚。

如果不了解杰克这个名字,可能完全就不会听明白痛仰在唱什么。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这首歌里的杰克,所说的就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他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作品叫做《在路上》,是一本意义非凡的书。

如果单纯介绍这本书,可能偏离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这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只提及几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鲍勃·迪伦这位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对杰克·凯鲁亚克的作品更是推崇备至。甚至在一次采访中直言道:我要去看看杰克·凯鲁亚克写的东西。

仿佛在他的思想中,杰克·凯鲁亚克写的东西就是他的精神食粮。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在鲍勃·迪伦的歌曲中,也能够听出很多杰克·凯鲁亚克的影子,像那首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扬》,单单是这个名字就非常能够体现杰克的精神,那种对自由、真我的向往让人欲罢不能。

众多文艺界人士对杰克的赞美溢于言表,许巍就曾经出过一张叫做《在路上》的专辑,一方面是回顾他多年来的音乐路程,另一方面也是对杰克的致敬,已经改读古典文学和佛经的许巍,在骨子里也是一个杰克迷。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除了这些文艺界人士之外,乔布斯还曾经说过自己是就是在《在路上》的影响下创立了苹果公司,可以说这部作品对人们的影响由来已久。

最开始我国将这本书列为了禁书,大概在90年代那个国内摇滚乐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的摇滚青年都以看过这本书为自豪。

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最近的一次搬上荧幕,是在2012年,这部被众多影迷和书迷期待已久的电影,却因为过于忠实原著,导致没有在国内上映,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从痛仰到鲍勃·迪伦,再到乔布斯,都深受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影响

无论是书、音乐还是电影,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精神内核,那就是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原著中的人物不停地在全国各地徒步或搭车旅行,为的就是要为自己内心中的那份激情寻找一个能平静下来的地方。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在路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给人们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