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第一章 初出茅庐

1976年1月,刚刚高中毕业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我,正是求知欲旺盛的年龄。但是,那个年代,继续求学的路早已被封死,工作又无着落,我不得不滞留在家中侍业。于是,我有了一个时髦的新头衔——待业青年。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下乡前的我


一日晚饭后,极少和我们说话的父亲把我叫过去对我说:“总这么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事,下乡去吧,去一处在长治新成立的一个农场。”

父亲的单位是一个有着十余万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局机关在山西太原,全国各地有很多下属机构。一处是众多下属单位之一,处机关在长治北。最近父亲单位做出了一个规定,所有在家待业的子弟都要去上山下乡,领导干部的子弟必须带头。

我以为这个农场已经成立起来了,于是答应到:“好吧!”

3月初的一天早上,我家楼下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一辆敞棚卡车停在下面。那是送我们去下乡的人们。就这样,整个局机关家属大院儿,就只有我们一行七个年轻人被敲锣打鼓的扶上了车,送出大院外。从太原,送去长治乡下的一个新建的农场,做了光荣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然而关于这个农场的一切,在我出发前都是未知数。全凭父亲的安排,父亲要求我听从命令,响应号召。

在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和我又有一次简短的谈话,给我讲了一位贵州下乡知识青年奋斗的故事。然后对我说:

“从明天起,你正式走向社会,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不要再依靠家里。”

父亲又把正在山西大学上学的哥哥叫回来,让他给我讲讲在外面怎么与人相处。哥哥讲了一些他的经验之后对我说:

“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我和哥哥

我带着父亲“不要再依靠家里”的嘱咐,哥哥“不一定适合”的经验,怀着一颗忐忑却又燥动的心,离开了家,踏上了未知前途的征程。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远方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上党地区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是尧王的故里、丹朱的封地、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过去这里是兵家拉锯争夺地带,经常上演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故事。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但是,初出茅庐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一切。只知道这里贫穷,农民吃不饱饭。除了农忙季节,农民们都舍不得一天吃三顿饭,两顿饭还都只是一个馍馍,一碗稀粥,再配上一块咸菜疙瘩。

我们一行7人带着行李站在敞棚大卡车上,翻山越岭,一路颠簸,行驶了200多公里的山路,来到位于长治北的一处机关,在这里又接上一批大约50多人,分乘两辆大卡车,于午后到达一座不知名的水库边上的一片荒地,前方已经没有了路,车停了下来。

我站在车上举目四望,眼前是一大片荒无人烟的荒地。东边1公里开外的样子,是一望无际的水库,水面上波光粼粼,在苍白无力的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青白色的光,一种寒冷的感觉,直逼肌肤。沿水库的岸边展开一条有数百米宽的荒滩,荒滩里长着一层浓密的,已经枯萎干黄了的苇草。一阵风掠过,干草波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们的西边不远处,有两座不知道什么时间修建,早已经废弃了的砖窑,砖窑上杂草丛生,不细看,还以为是两个大土包。我们的身后,也就是我们刚来的路上一公里外,有一个村庄。近处,几摞活动板房的构件,一堆木板堆放在旁边。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我正茫然不知所措,从驾驶室里下来四个人,我猜想那是我们农场的领导。其中一个黑瘦老头对车上的我们说:

“下车,我们到了!”

他这句话一出口,顿时惊得我目瞪口呆,错愕不已。“农场在哪里?”我心中疑惑,跟着大家一同下了车,卸下行李,堆在一边。

那个黑瘦老头用眼睛扫视了我们一遍,说到:

“这里就是我们的农场。”

接着把我们40多男生分成两组,十几个女生一组,指着旁边的那堆活动板房构件和木板说:

“赶快搭建活动板房,争取天黑前建完,不然晚上没地方住。哪组先干完,哪组先休息。”

在他及另外三个人的指导下,我们紧张地搬运那些活动板房构件,搭建我们的宿舍。我们这些年轻人,谁都没有搭过活动板房,抬起构件不知道住哪放,每一块板都得有人指点,进度很缓慢。两栋板房总算是建起来了。紧接着又去搬那些木板搭建床铺。在太阳落下,最后一点余辉消失前,一个大通铺搭好了。我们终于舒了一口气,晚上有地方睡觉了。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天黑了下来,黑瘦老头领着那三个人给我们发了腊烛、馒头和一点咸菜。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我们就着咸菜,啃着馒头,完成了我们到达农场后的第一餐。饭后大家打开行李,一个挨着一个地铺好各自的床铺,钻进冰冷的被窝。一群年轻人在没有炉火,没有热水,四下透风的板房里,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家说笑着,抱怨着,疑惑着热聊了起来,相互介绍自己,寻问对方。在二十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的旺盛的阳刚之气蒸腾幅射下,屋子里渐渐有了温度,被窝里可以伸展开胳膊腿了,不久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有诗为证:

年方舞象好求知,锣鼓相催去抚犁。

小马初游欣路远,雏鹰乍举任天欺。

荒凉断梦烟寒处,疲惫修巢日落时。

秉烛合衾难御冷,伤心入寐却生疑。

初出茅庐(自传体小说《广阔天地,峥嵘岁月》连载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