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績可以,到一中我成鳳尾,但到二中就成雞頭,該怎麼辦?

崆峒


你的成績,在一中屬於鳳尾,到二中屬於雞頭,你不知如何選擇。我簡單幫你分析一下,看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說鳳尾,鳳尾再美它也是尾。在年級或班級裡位列末尾,這種情況下,無論老師還是同學,都不會重視你,甚至還會受到歧視。對自己來講,憑自己目前的水平和所在的處境,一定會嚴重缺乏學習的動力與信心,學習上很難得到切實的幫助,很容易自暴自棄,以至於成績越來越差,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學生,會另當別論。

再說做雞頭,雞頭雖然不如鳳尾美麗,但不管怎麼樣它也是頭。在二中,既然是雞頭,就會受到各科老師的重視,以致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對你格外的加以關照。對自己來講,作為年級與班級的學習上的領軍人物,你會感到自豪,內心會充滿自信,在一種健康狀態的驅使下奮發學習,定會發揮出你所有的潛力,讓你的成績會穩定上升。高考的結果,定會超過一中的最後梯隊。

記住,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


wubaosheng


  • 俗話說寧做龍頭不做鳳尾。這在選擇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問題上怎麼對待呢?
  • 說一下我的兩個學生。陳某和吳某在初中班級裡學習成績差不多,在臨近中考的上學期處於上游偏下一點的水平。隨著一次一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訓練題的訓練,到了期末考試成績出來,陳某比吳某成績高兩個名次。
  • 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是一中、其次是二中,考上北大清華的同學大多來自一中。到了初中最後一個學期,學生們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了,陳某和吳某的成績都是在考一中的邊緣,怎麼報考呢?
  • 陳某選擇了去二中當龍頭,吳某選擇了報考一中。當然都如願以償。三年後陳某考了個二本大學,吳某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為什麼三年後差距這麼大呢?
  • 1、陳某入學成績不錯,在二中某班級裡當了體育班長,籃球打得不錯,人也長得帥。崇拜的女生不少,慢慢有點飄,雖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在全市排名就比較靠後了。高中的學生還沒有那麼深刻的思想吧,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小圈子。
  • 2、人是群居的高級動物,學生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周圍同學們的學習氛圍、學習成績都會激勵你不斷進步。近朱者赤,就是這個道理。吳某的入學成績一般,但是周圍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深深影響著他的學習,他一路奮起直追,三年苦讀終於金榜提名。
  • 我認為“寧當龍頭不當鳳尾”,言之有理,“雞頭”怎麼能和龍頭相媲美呢!

小寶奶奶


今天接兒子返城,恰好也和他談到了這個問題。為了和他說清楚,特意繞著村子轉了一圈。在路上能看到很多楊樹。

我指著一棵孤樹問兒子,這樹有什麼特點。

兒子說,樹幹粗壯,枝杈很多。

我說,對啊,附近地草木沒有給這棵帶來競爭壓力,它也就沒有了生長方向,枝幹主次不分,這是隨意生長的結果。

我又問,你知道對樹來說,什麼樣的算是成材嗎?

兒子說個頭大的。

我指著遠處那片高大的樹林給他解說。你看,樹林裡的樹,枝杈稀少且高大挺拔,建房可以為棟樑,解板可以成傢俱,它們將保持長期存在併發揮出自身的價值。而眼前的這棵孤樹和附近零星種植的幾棵樹一樣,它只能算作一堆不錯地燒火柴,絕大部分結構都難逃被付之一炬的命運。即使是樹林中的樹也不一樣,雖然多數都高大挺拔,但是裡面總有幾棵顯得比較細矮,尤其是生長在樹林周邊的那些,多數存在樹幹歪斜的現象。這意味著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價值差異。

兒子說他知道樹林裡的樹長的高大的原因,是爭奪陽光的緣故。為了爭取更多地陽光,它們只能拼命地向高處生長。那些長的慢的,它們頭頂上的空間會被別人佔據,以後很難有機會趕得上別人了。還有樹林周邊的樹,它們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的,就容易長歪了。

我補充說,周邊的樹還需要承受更多地風雨摧殘,牛羊啃食,它們生存更難。尤其是孤樹,它不但要獨自承受風雨,因為沒有太多選擇,還要隨時面對被折枝、採葉甚至砍伐的風險。

我接著問兒子,如果有人想買樹,他會選擇但成片的樹林裡找呢?還是四處亂跑找分散的?

兒子說,當然去樹林裡了,有很多可以挑選,找到主人,一次可以買很多,更節省時間。

我說,對啊,這意味著在它們長大後,會有更多被選擇地機會。而且,因為它們處於一個大集體之中,整體價值較大,所以,它們的主人肯定不會忽略它們的存在,會經常施肥、驅蟲、修剪。而孤樹不同,因為個體價值相對較低,它能得到的照護非常有限。

最後我告訴兒子:

樹和人其實一樣,如果想成為棟樑之材,主枝一定要明確,努力向上生長,別落下了,而且絕對不能把主幹長歪了。

藝術就像花園裡的園藝樹種,它們看上去很美,但講究物以稀為貴,多了就會變成燒火柴,就不值錢了,既然沒有那種天賦,就沒必要為此而感到自卑,這些東西對個人來說就只能算是旁枝,象徵性地長几片葉子就可以了。

要努力爭取去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這樣能讓自己時刻從別人身上看到成長的方向,發現不足,不自大也不會自卑。只有在最優秀的集體裡,才能獲得最豐富地資源,同時,那裡也有最多的選擇機會。


馭水客


你的說的話就是在告訴我你不行。我親身經歷是,孩子從小就在普通小學上學,小生初是在25年前。考後我去資詢,教委的告訴我市五所上哪個都可以。一直到上大學都沒有為選擇犯過愁。我說的意思就不要為一小事犯糾結,能去哪就去哪,換句話說能去好學校不去你不是在犯傻嗎。今後的事誰又能說的好呢。自己都不一定能瞭解自己,只要看著好或當下好就行了。千萬別自尋煩惱。


任樂行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句俗語——“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擇校的時候很容易遵從這個觀念,即使在普通學校裡做“雞頭”,也不要去重點學校裡做“鳳尾”。畢竟做“雞頭”是快樂的,輕鬆的,做“鳳尾”,卻只會感覺到壓力。

那麼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打底是做“雞頭”好,還是做“鳳尾”好呢?

1.如果選擇做“雞頭”,你就把自己侷限在水平低的環境裡。

即使是“雞頭”,也還是“雞”,即使是“鳳尾”,那也是“鳳”,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物種。選擇做“雞頭”,那就永遠與水平不如你的人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井底的青蛙視野只有井口那麼大,這樣的”雞頭“又有什麼意義呢?人除了從書本上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從周圍的人身上攫取優秀的思維習慣、行事作風,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在”雞群“裡,你是那個榜樣,認為自己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優秀的人,其實在鳳群裡。

2.“雞頭”會給人安逸感。

在”雞群“裡會有一種安逸感,周圍的人都不如你,那你就有可能會懈怠。這種安逸感最可怕之處就是讓人喪失了前進的動力,把視野侷限在眼下一方小小的天地,永遠不會為了更進一步去縮短與那些優秀的人之間的距離而努力。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和承受壓力的能力不一樣,選擇做“雞頭”還是“鳳尾”,更要因人而異,如果你自身承受能力很強,很善於變壓力為動力,那麼選擇做鳳尾無疑是能夠時刻提醒自己與更優秀的人之間的差距,激勵自己奮起直追,但是如果本身耐挫能力特別差,一旦落後便容易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從此一蹶不振,那麼做“雞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人生的格局也僅僅侷限在平庸的範圍之內了。

所以,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還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大人物王老師


我支持你去二中,做一名受學校重視的“雞頭”。

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多。在一個學校,如果你能考進全校前幾名,學校對你的關注比成績排名靠後的學生多。

當然各種好處也就隨之而來,你會優先享受發展預備黨員的機會,在學校裡面也可以擔任重要的職務。

這一切鍛鍊機會是你進入大學的先天優勢,在大學裡面你就可以順其自然的發展成為黨員,而且在大學裡面可以擔任重要職務,為你以後工作完成了很好的鋪墊。

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是你在較好的學校裡面得不到的。

2.受老師關注多。一般班級排名前幾的孩子老師都比較喜歡,不管是回答問題,還是班級活動,老師自然考慮你比較多。

有老師足夠多的關心,我相信你的成績也不會太差。

3.自信心提升。在學校裡面排名靠前的學生,在學習上可以培養自信。

假如你在比較好的學校,在班裡排名墊底,受老師的關注也不多。如果你的上進心不強,你極有可能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


嗨教育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這句話你肯定聽過。但是怎麼選擇還要看個人性格。

如果去二中你的成績名列前茅,這樣老師以及學生家長都會以你為榜樣,從而更加增強你的自信心。但是,在這種處處以你為榜樣的情況下,你可能就會驕傲,持有驕傲的心態可能會讓你得意忘形,不思進取,從而導致成績下降。

如果你去一中,周圍都是比你厲害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墊底的,這樣時間長了,就會嚴重打擊你的自信心,人一旦喪失信心,就會意志消沉,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這種情況下心裡壓力勢必會越來越大,從而導致無心學習,成績下降。當然這說的只是可能的情況,也許你是那種逆境中求生存的人,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能激發你的鬥志,從而努力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

所以,自身評價一下,你是不是一個寵辱不驚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按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成績好的時候不得意忘形,成績差的時候不灰心喪氣,那麼你去哪個學校都可以取得好成績。

願你做成正確的選擇


初中英語課堂


我看大家都說寧做雞頭,莫做鳳尾,基本提倡一中,說可以有目標。說實話,我覺得看個人。有鬥心,去一中,易被打擊,去二中。

如果你是勝負慾望特別強,而且你特別有能力屬於越挫越勇系列的,真的去!因為這樣你可以享受優質資源,同時可以增強你的信念,讓你像木棉一樣,越長越高,而且可以給予你的挫敗教育。

但是如果你是那種特別容易被人打擊以後就一蹶不振的,真的去二中好了。首先二中也不錯啊。其次,有的人真的經不起大的挫敗,只能一點一點長大的,如果一下子讓他從全級第一變成倒數第一,這樣對他的心理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導致最後適得其反,本來以為樹立了目標,在厲害的學校成為更強的人。結果,成績不好,心理還落下毛病。

所以,我的建議是看你個人,屬於哪一種。我那時候就有一個同學,小升初考的非常好,去了省實,初中以後每次都是考最後,同學也嫌棄他,覺得他是差生,最後他自己也懷疑自己,覺得是自己學習能力不行,初一剛開學的時候得了厭學症,最後中考考砸了。







missAngela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了解你的一些情況,你認為你的成績是靠踏實勤奮得來的,還是好不費力得來的;你是否特別在意老師對你的態度;你是否特別渴望自己的名次排在別人前面。

下面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成績是好不費力得來的,說明你的潛力很大;如果不在意老師對你的態度,說明你很理性,外界對你影響不大,因為到一中後,你是鳳尾,所以你可能失去了原來老師的重視,如果你在意的話,是會受影響的;如果你的上進心非常強烈的話,說明你換一個環境會激發更強的鬥志。如果是上述情況,我強烈建議你去一中,好處就在前文。

反之,我建議你還是留在二中,保持已有的成績,也是不錯的選擇。

你說呢?


冬踏雪夏賞荷


如果你成績可以,我建議你去二中,但前提條件有一個,二中必須有好的教師,不然你還是選擇去一中。

選擇去二中的原因是:你到那裡,學校會非常重視你,把你當作重點的培養對象,你得到的是全校最好的教育資源,最好的教師。這是優點。如果你性格好,肯努力,在二中你將獲得的教育資源超過任何一個學生。而教師也會把你當作他們成功的對象,校長會傾注他的教學資源來幫助你,這樣你就可以在沒有更多的壓力下健康成長。如果你非常刻苦,那麼去二中就對了。如果你智商非常高,只是在中考的時候考得還是那麼理想,到二中後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優勢獲得自信。不足之處就是如果沒有好的教師,你的意志力也不行,也沒有一個競爭對象。所以容易驕傲!

選擇去一中的話:你的教育資源很少,壓力很大,學校對你也不夠重視,因為比你優秀的人太多,你得進行殘酷的競爭,除非你有超人的智商,不然你去後會產生自卑。不利因素非常多。

對於一個上高中的孩子來說,自卑可以摧毀一個優秀的人。驕傲雖然使人落後,但在二中的環境中,學校和老師會加倍地鼓勵你支持你。所以說我的建議是你足夠優秀,最好去二中的原因。因為現在的學校不是好壞,而是看教師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