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大量房子能應對通貨膨脹嗎?

WangYao祖國君


首先亮明觀點:通貨膨脹對於持有大量房子的人不僅有利,而且是非常有利。資金的快速膨脹會讓持有房產的人迅速放大數倍收益。但是對於無房的普通人來說,非常不利。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這裡首先通俗地解釋一下,通貨膨脹的外在表現就是物價上漲,實際購買力降低,其內在邏輯是釋放貨幣的速度超過了社會生產力正常的增速。

這樣,市場上貨幣增多,那麼你原來可以用1塊錢買的白菜,現在必須要用2塊來夠買了。如果社會出現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那麼房價的上漲是一定的。

從實際的數據來看,今年年初到現在,CPI已經連續3個月位於2.5%以上,預計7月份的CPI指數也不會低於2.5%。而目前上半年房價的漲幅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對於房產持有者來說,這就是躺著賺錢。

但是社會要發展,良性的通貨膨脹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創造穩定的社會需求。所以說通貨膨脹並非都是洪水猛獸,要辯證地看待通脹。

通貨膨脹與房產有什麼關係

當社會上錢流通多了,勢必要流入到大類資產中去。

每次釋放資金,樓市和股市都是最先吸納資金的。以2008-2009年為例,國家的4萬億資金刺激經濟,樓市從一蹶不振到連連暴漲。

如果大規模放水,那麼做好房價暴漲的準備(現在已經基本不可能);如果小規模放水,那麼做好房價溫和上漲的準備;如果定向放水,不流入房地產,那麼Money還是會想辦法流入房地產。

以深圳為例,近10年房價走勢圖,每次房價的大規模上漲,都是伴隨著經濟的刺激增長。

資金是具有收益偏好性的,哪裡收益高,就會流動到哪裡。當“水”多了,肯定要流入最具海綿效應的地產領域,從而助推房價進一步上漲。

這裡就提到了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貨幣。

貨幣之外,我們更深入地聊一聊通脹對持有房產到底好在哪裡。

房價上漲的邏輯

房價的上漲,最根本的因素在於城市經濟的沉澱。除此之外,貨幣政策和土地財政將房價與城市發展緊緊綁定在一起。

人們所買的並非僅僅是房子,而且還包括這個城市的基礎設施、人文環境、教育資源、就業條件、工資水平等。城市越發展,附屬於房子的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就越改善。房價也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不斷上漲。

通貨膨脹是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對於大量持有房產者來說,他不僅可以享受房價的“政策性收益”,因為貨幣貶值還能夠減輕實際還貸壓力,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但是通脹和房價上漲,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通貨膨脹的不利之處

通貨膨脹對於房價的助推肯定有作用的,對於房產持有者也是有利的,但是對於沒有房產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這不僅僅降低了工薪階層的實際購買力,而且還提高了房價,讓他們買房的機會更加渺茫。

開發商會在這個階段提高房價,這樣首付就提高了,而工資卻沒有實際的上漲,普通人上車更難。

通脹過程往往伴隨著降息、降準等政策,這樣普通人貸款的利息會降低,對於購房者來說也算是一種便利。

綜上所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是承受不了過高的通貨膨脹率的;而持有房產者,則因為已經沒有後顧之憂,享受浮盈當然優哉遊哉。

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這也是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實際情況來調整放水的情況。

水多了,不好;水少了,也不好。

普通人要學會抓住機會,完成階層躍升,買入優質資產,才是正道!


蔣昊說經濟


通貨即流通的紙幣、存款等,通貨膨脹意思就是錢多了,錢相比較貨物不值錢了。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合適的方法來應對通貨膨脹

方法/步驟
  1. 可考慮部分持有實物資產,如房地產、黃金、收藏品等,有助於抵禦通脹險。紙幣可能一夜之間貶值,而實物性資產,會因為通脹而“水漲船高”。當然,實物投資在理論上抗擊通脹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存在市場風險。以比較低的市場價格買到實物並持有,才能更現實更好地規避通脹風險。

  2. 購買基金是一種較好的投資理財方式,風險較低、省時省力、收益較好。目前市場上比較穩健的理財品種主要是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央行票據,債券型基金則主要投資於債券,兩種基金流動性都很好,可隨時贖回。雖然現在股市處於震盪時期,但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不斷高速發展,證券市場將長線向好。從成熟市場來看,股票型基金是抵禦通脹的長期、有效的工具。但普通投資者如果缺乏一定的經驗和信息,在股市中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應根據自身情況加以選擇。

  3. 通過各幣種之間的買賣賺取收益,實現外匯的保值增值。近期人民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可以配置美元資產。

  4. 信託類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較高,收益穩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信託還是一項能跑贏CPI且比較安全的投資選擇。但信託的起點高,一般都要100萬元,離普通投資者較遠。如手中資金較多、承受風險能力較強,可以考慮。

  5. 投資自己,讓自己本身掌握謀生的技巧和技能,提升層次,可以在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時掙更多的錢。甚至一招鮮,吃遍天。是個很不錯的主義。可是不管你多麼能幹,不積蓄,不留點家底肯定還是不行的。何況,人有旦夕禍福,有時候也要考慮到風雲變幻的人生也不是完全靠人的能力能支持的。

  6. 6

    購買保險,把錢交給保險公司,也是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到時候也能分點紅,獲點利益,當然保險公司拿大頭,百姓拿小頭。可以部分保值或者好的話能值。還能同時獲得一定的保障,並且投入也不大,非常類似於老百姓的理財手法。按說是非常好的理財手段。可惜也有信用的問題,還有不能應對短期需要的問題。


他知我相思苦


這是一個可以增加經濟學知識的好問題,也是對於房地產投資者有幫助的問題,我對這個問題的專業分析如下:


一,通貨膨脹有利於持有大量房子的人們。


對持有很多房子的人們,有一個稱呼是:房叔或者房嫂。如果出現通貨膨脹,對房叔和房嫂是利好消息,因為通貨膨脹將會刺激和推動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使得他們的房子漲價,讓他們的資產實現增值,也會讓炒房者獲得投資回報。從1998年房地產製度改革開始,一直到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都是呈現長期的上漲形勢,也就是說大部分炒房者都是獲得房子的投資收益。


通貨膨脹有利於房子上漲的原因是,貨幣超發的背景下,錢越來越多,導致貨幣貶值,使得資產會升值,因為很多資金都會流入房地產裡面,推動房子的價格上漲。通貨膨脹,對房子是利好,對實體經濟形成壓力,從而對股票市場造成負面的影響,這就是股票市場在過去這些年無法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

二,通貨膨脹結束。


房叔和房嫂們,不要太高興,房子上漲的時代已經結束,因為通貨膨脹的趨勢已經結束。貨幣不斷處於高速增長的時代,必然形成通貨膨脹,但是,最近兩年開始,貨幣增長速度已經下降很多,未來的錢將更加值錢,未來房子將有下跌的趨勢和壓力。建議持有大量房子的人們,要從過去房子永遠上漲的泡沫裡面跳出來,等房產稅徵收之後,想賣出房子就更加艱難。



關注我的專欄,在專欄裡面,與大家分享投資機會!


雄風投資


短期來看房價上漲幅度大於或等於通貨膨脹,則資本保值或升值,否則貶值。從長期來說,房子永遠都是增值的,部分時期房價有可能大幅下跌,但不會根本性的改變房子增值的趨勢,這與房子的投資性和必須性強關聯,從國內和世界地產發展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但中國是個特殊情況,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而房屋真正增值的是地而不是房屋,房屋有壽命,時間長了就滅失了,地恆在。這跟你去買了一件貂皮大衣,商家只是把毛買給你了,皮是商家的,商家不高興了把皮收回去,你買的毛還有價值嗎?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中國房價太高了也有這個重要因素,如果房子和地都是你的,那麼目前的房價真不高。國外一般房價低促進保有量是用稅來平衡房價的,中國如果出臺類似的稅,那麼房價還會升高,這就是中國跟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不過中國的住房保有量已經達到了戶均1.02套了,其他國家想都不敢想的數據,因此,出臺房地產稅也不怕,因為魚太多了隨便撈都是肉,而且你跑不掉,就是你跑了和尚廟跑不了,政府直接沒收你的房屋。或許到了那個人心惶惶的時候,房價才會真正的長期下降。


HelloSeny


雖然有利,但中國的房價70年小產權已遠遠超過了西方國家的終身大產權的價格,而中國的高房價,高泡沫,100萬億的銀行貸款投資堆積在房地產開發上,勿略物以稀為貴的價格原理,嚴重透支了未來美好遠景乃至整整一個世紀,物有所不值,房有所泡沫,泥土不能代替真金白銀。我看,今後的房地產命運,必將是凶多吉少,房地產不下跌就燒高香了,還想要什麼自行車?尤其是中國政府房產稅政策的相繼出臺,對於多套房的家庭將是致命的打擊,一批批中產階級會就此倒下,同時,也宣佈中國炒房投資已經正式推出中國歷史舞臺。正如996的代言人,資本家馬雲先生說得好:房子八年如蔥,不無道理。


劉年14


通脹對購買力而言是一種財富掠奪,對持有物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價格走勢,如果持有物價格持續上漲,肯定早期持有就賺了,如果持有物價格上漲和通脹同步,那麼持平,如果持有物價格增幅低於通脹,那麼虧了。

簡單舉個例子,你買了一張桌子500元,通脹5%,一年後如果桌子價格超過525元,就證明你賺了,如果桌子低於525,那麼你就虧了,因為通脹的背後是貨幣的超發,一般情況下都會帶動物價上漲,就看漲幅和通脹增速誰快。

房子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後續房子價格持續走高,超過了通脹的增幅,那麼持有房子肯定有利,反之,房價下降,虧了。就目前來看,房價經過一系列非理性上漲以後,除了特別城市和地域,後續持續走高的概率不大,而風險已經遠遠超過了它本身回報率。房產佔據了大量居民財富,信貸持續增長,家庭負債率居高不下,這都是巨大的風險隱患,一旦經濟出現下行,失業率走高,就可能引發拋售潮。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首先說結論,持有大量房產是可以抗通脹的

房產的增值

收集了近19年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2000年的時候為1948元,2018年的時候為8544.11元,19年間累計上漲了338.61%,按照複利計算,摺合每年上漲7%。

實際通貨膨脹

一般我們將CPI作為通貨膨脹率來計算,但是這是被低估的,真實的通貨膨脹率=M2的增長速度-GDP增長速度。同樣是2000年到2018年,累計上漲了308.61%,按照複利計算,摺合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6.45%。

最終得出結論,在我國,過去19年間,房產的增值速度是大於通貨膨脹率的,持有房產可以跑贏通脹。


經濟觀察哨


朋友們好!這個問題非常明確的講:通貨膨脹,對持有大量房產的朋友用巨大影響,而且根據通貨膨脹的不同程度,影響截然相反!但是也有一定的控制方法和餘地…

首先來了解一下通貨膨脹:


關於通脹眾說紛紜,非常複雜,從某個角度最簡單的講:紙幣印多了,超過了商品的正常總價格,比例失衡…!

舉個小例子:有10斤大米,市面上有10元錢,大米的價格是一元一斤!忽然又印了10元錢,成了20元,大米還是10斤,價格自然是…

來看看不同的通脹階段,對大量持有房屋朋友們的影響:

1,輕微通脹!房價溫和上漲,房租收入增加!皆大歡喜!

2,嚴重通脹!房價快速上漲,價格被透支,心理預期膨脹,成交量開始減少,有價無市!持有大量的房產,資金壓力加大,收入和支出的比例開始轉換!

3,通脹末期!隨房價上漲,其他物價也開始大幅飆升,最終各種物資比價混亂,房產被大量拋售,甚至無人問津!持有大量的房產損失慘重…

應對方案:

第3階段,並非必然出現,通過一些貨幣,財政,稅收政策的調節,也有可能,長期保持在一個,較為溫和的狀態…

1,貨幣政策調節!例如加息,收縮流動性!控制房價增長!

2,稅收政策!房產稅…

3,綜合的財政政策,穩健的經濟增長策略…

綜合分析:大量持有房屋的朋友,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巨大,與通脹的發展階段和程度有密切關係!因此未雨綢繆,財產多元化,非常必要,抵禦未知的風險!

我們相信,通過,綜合性的社會經濟策略,會使房價保持相對穩定,通脹,在溫和可接受的範圍內!這樣,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高速發展,皆大歡喜,共享大美中華!


理財迦


首先回答:優質房產可以投資,但不要全部押在房子上。俗話說,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我國9月CPI破三,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大,人民幣確實有持續貶值的可能。手裡持有大量現金的人肯定是徹夜難眠,憂慮自己的財富縮水。

我國目前靠譜的投資渠道確實非常有限,投資環境也很混亂,到處都充斥著投資騙局。

我覺得2019年以後,房產投資也不像前些年那樣穩賺不賠了,國家政策已經明確“房住不炒”,不再以房地產做為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所以,我國房地產價格的暴漲時代已經結束。

但是,優質的房產抵禦通脹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不要把所有財富全部押在房子上,畢竟房產稅還懸在半空中呢,且房產變現週期較長。

優質房產很容易判斷,基本全國通用。

1、新建小區(不要老破小),品牌開發商(下線起碼有保障,不會爛尾),品牌物業。

2、不出市區,拒絕城市遠郊,最好有地鐵。

3、重點學區房,最好雙重點學區。

總結:優質的房產雖然價格會偏高,但保值升值能力強,變現能力強。特別是學區房,以後大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學區房還是稀缺的,你會發現重點學區房附近的房租都會比其它區域高出許多。

注意:學區房的風險在於國家或地方的教育政策,不過,這種關乎億萬家庭的政策要改變,是需要很多年的。學區房買之前一定深度瞭解劃片區域的穩定性。


米多聊地產


對沒有"路子"的普通人來說,房產也許是唯一能跑贏通貨膨脹的財產,過去持有大量房產的人都享受到了房價上漲所帶來的紅利。以小編為例,小編的父母02年在濟南買房,當時只有1800元,現在已經漲到了16000元,增值了九倍,02年時濟南的平均工資只有700-800元,現在已經漲到了4000-5000元,漲了6倍。單看小編的例子,房產是可以跑贏通脹的。

但自從房住不炒成為樓市的主旋律,房產的這種金融投資屬性已經被弱化,未來想再靠房產來跑贏通脹已經很難了。但不管買房是否能跑贏通脹,反正存款肯定是不行,對沒有"路子"的普通人來說還得再找新的理財渠道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