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沼氣以前大力推廣,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了?

益品佳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介紹一下沼氣。

沼氣是人畜糞便、秸稈等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發酵而成的一種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沼氣在前幾年還是許多地方農村主要的生活用氣,可以用來炊事,供暖,照明等等。

就拿離我們家很近的隔壁村來舉例說明吧。我們隔壁村以前有個私人養豬場,規模還挺大,然後豬糞就很多。當時國家有補貼,所以就建了一個沼氣池,這個沼氣池供應隔壁兩三個村的村民使用,主要用於炊事,而且本村居民使用還是免費的,可以說對村民來說是一件特別好的事。而且經沼氣裝置發酵後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又可以作為肥料和飼料。

就這樣這個沼氣池在村裡存在了有好幾年。然後就在2017年,這個沼氣池被迫關閉了,有些村民覺得很意外,但是我覺得這個結果是必然的,而且用的人會越來越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因素。

1、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設有沼氣池的地方,大部分都有規模養豬場。先不說養豬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多大影響,就說豬場散發出來那個味道,就非常厲害。我們隔壁村住在沼氣池附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常年關門的。為什麼,氣味太大了,。

2、沼氣使用過程不穩定

所謂的不穩定,是指供氣時斷時續。這種不穩定在雨季時候特別明顯。我們知道,沼氣池都設在戶外,那麼一到雨季的時候,會有一部分的雨水從進料口和出料口進入,這樣就會影響發酵濃度,減緩沼氣產生速率,導致居民不能正常使用。

3、安全問題

沼氣池在夏季的時候溫度高,發酵速度快

,要防止池壓過大,造成安全隱患。

以上三點我認為是導致沼氣現在很少有人用的原因。





小島坤哥


大家好!我是農村輝哥,我丈母孃家也有一個沼氣池,現在被廢了,也有十多年!十幾年前,沼氣在農村是流行的,那時家家戶戶都在建沼氣池,我丈母孃家也是為了響應地方上的政策。但從那之後就很少用,漸漸地就廢棄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當時農村條件不怎麼好,建一個沼氣池,會比上山砍柴,要輕鬆些。那是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養豬,養雞,養鴨;豬糞,雞糞,鴨糞也就成了沼氣的原料!後來,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家畜養殖也就減少了,原料也就供應不足,這樣沼氣也就被廢棄了!

其次就是電器的大量普及,像電磁爐,電炒鍋等。而且現在的農村,電費只有0.5元/度,用電做飯,炒菜,用電量也不高,只要幾十塊錢每月,還是比較划算的!

再次就是煤氣灶的大量使用,也方便了廣大農村人。再說一罐煤氣只有100多塊,一家人可以用兩到三月,一天也就是2塊錢左右;煤氣灶做飯,炒菜都非常方便,特別是現在的農村,都是些留守兒童和老人,煤氣做飯,也就成了農村的首選!

時代在進步,農村的沼氣被淘汰也是歷史的必然性!

謝謝關注!


輝哥42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鄉村小白!現在農村並沒有以前那樣推廣的原因是因為!很多地方都是推廣環保,做無公害處理,都是排到魚塘或者地裡面去,現在搞養殖的都是在山上,或者在居住的地方比較偏遠。現在搞養殖都是要向政府部門申報,不像以前了。動不動就是查環保什麼的。沒有以前那麼寬鬆!我們那邊農村很多都是用煤氣,或者直接燒柴火了!煮飯都是用電,洗澡要麼就是熱水器,幾乎沒有一戶用這個!而且我那邊也很少養殖場這野,都是在上裡頭!




鄉村小柏小白


我村2001年的時候就開始建造沼氣池,當時建造費用是用工費500元加石子,水泥沙子400-500元合計就是1000元。村民一班不養豬,都是到外面買牛糞土填,牛糞是20-30一方每個池要填2-3方。每年都60元一90元的費用另外來年還要清理出來費用50-60元。這麼算每年消費100-150元。但是隻能從5月用到8月份3個月。當時如果用電磁爐每天1-2度電就可以了省時省力,所以村民們就不喜歡用了、只是充當了化糞池了,和汙水坑了。這是我從有到無所經歷過的全部過程。


四好鮮果


大家好,我是鄉村娜條河,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農村的沼氣在十多年前大力推廣,每家做一個沼氣池,國家會有一些補助,具體補多少我也忘記了,老爸也響應號召,在我們老院子裡現在還有一個沼氣池,就是十多年前做的。但每個村裡做的沼氣池也有限。

在沼氣池的上方一般都是豬圈羊圈,連著廁所,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養豬🐷羊,家禽,這些都是必備條件,如果產生的沼氣少的話,說明糞太少量達不到,還需要買一些做填補,以達到它所產生的沼氣,才能夠用作日常的供給。

其實好處也很多,平常做個飯,一般的照明,都不成問題,我記得那時候都是用的沼氣,但也有煤氣,因為一天三頓飯都用的話,還是達不到供給效果的,因為基本輸出完,還要再產生,需要個過程。

再後來呢,大部分人外出務工,家裡條件都好了,也沒有人再去養羊養豬,那時候養的豬和家禽,養大之後都是賣掉補貼家用,後來環境這塊也不讓養了,所以沼氣池這塊也沒有了太大的利用價值,都閒置了。

再後來,都搬到了新農村,地方也小,有的都沒有院子,衛生間都是馬桶乾淨衛生都統一有管道,就更不會有沼氣池了,其實這也見證了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一天比一天富裕了,走上了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的觀看,今天就分享這麼多,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關注哦⊙∀⊙!











鄉村娜條河


我們家以前就有一個,那是在八幾年的時候,因為是前幾代的原因,有缺陷,只用了半年。記得那時候還是很好的,一天除了煮飯晚上還可以點燈,那時候我們這邊都還沒有電,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能是沒有升級換代,再加上池頂開裂,所以就用不了啦。那時候農村建一個沼氣池也不容易,都是國家補助自己找人來做。現在農村都通電了,用電又方便,而且電費也不高,再加上大多數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去了,剩下老年人在家,有些豬都沒有養,沼氣池是需要糞便產氣的,所以就沒有人用了。


滇古云味


農村沼氣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使用,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年久失修維護更新難、燃燒不充分有臭氣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質量提升等方面造成的。

一是關於年久失修維護更新難方面,當初推廣使用沼氣池,政府還有補貼,農村人大量進行修建使用,但由於缺乏技術,後續的維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欠缺,導致沒有對沼氣池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出現問題也不能夠及時的進行維修,也不知道怎麼去維修,解決不了問題就只有放任不管,久而久之也就逐漸廢棄了。

二是關於燃燒不夠充分有臭氣方面,我們知道沼氣池使用的燃料,都是人畜的糞便、秸稈等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發酵而成的一種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臭就是它的特點。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點火、關閉會出現跑氣漏氣、使用中有時還會出現燃燒不充分,這些都會導致氣體外溢而造成家裡面臭氣熏天,大多數開始都覺得新鮮,後面就擺起沒有使用了。

三是在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質量提升方面,隨著國家對電網的不斷升級,廣大農村用電基本上已經擺脫了電量不足、電費高等困境,加之農村生產生活水平提升,農村家用電器如電烤爐、電飯鍋、電磁爐等普及,沼氣池也就逐漸淡出了農村人員的視野。

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產生沼氣的原材料越來越少、沼氣池易燃易爆炸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因素,也對農村沼氣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烏蒙泥娃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疑惑。農村的沼氣池在以前大力推廣的原因是老百姓只看到了它好的一面,卻沒有了解他其他的方面的一些特點。當初老百姓一聽,可以產生可燃性的氣體,就用農村常見的秸稈啊,廢料等之類的東西就可以產生。還可以,環保又省錢。廢料呢,又可以做肥料。在農村就開始大力推廣了。但是隨著有些人的使用,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也就暴露了出來。甚至發生過事故。

原因呢,就有以下幾點。

首先,因為沼氣池的原理。產氣非常的不穩定。很多時候用著用著就沒氣了,或者產氣很難很少,使用非常不方便。

第二就是原料問題,產生沼氣需要的原料聽起來到處都是,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是那麼回事,自己家裡的材料根本不夠,還需要購買,這樣造成收集也不方便。處理廢料也不方便,而且購買原料和處理廢料還挺貴。而老百姓要的就是方便便宜。

第三就是安全性問題,因為沼氣池體積有限,萬一有一段時間條件適合,會大量產生,雖然有洩壓閥之類的設施,還是存在爆炸的危險。而且農村熊孩子也多,危險更大。

第四,農村可以使用的燃料很多很多,而且千百年形成的習慣,讓人們很難更改,再加上液化石油氣和電器越來越方便。所以沼氣慢慢就被遺忘了。

所以綜上所述,沼氣很少人用大概就是這些原因,至少我們村大概就是這些原因,其他地區應該差不多。希望回答滿意。


軒哥YG


沼氣池曾經在農村裡十分常見,通過動物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發酵後產生甲烷,也就是沼氣,沼氣易燃,可以作為農民們生火做飯、燒水洗澡的良好能源。因為沼氣池的成本低、材料容易獲取,所以農村裡必不可少的就是沼氣池。而如今,在農村已經幾乎見不到沼氣池的蹤影,為什麼沼氣池會被淘汰呢?

首先,沼氣池的產氣量不穩定。我們都知道如果氣溫低,會非常影響氣體的燃燒,在冬天溫度低的時候,產氣量大大降低,而冬季也是人們用火最頻繁的季節,然而夏天沼氣產量多,但是卻用不了那麼多的沼氣,多餘的只能浪費。所以沼氣並不是最理想的能源,它的不穩定性也給農民們帶來了很多煩惱。

其次,沼氣池佔地面積大,產生的氣體給農民們造成了困擾。沼氣池在農村佔用了很大的土地面積,而大多數都是裸露在外,一旦進行發酵作用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雖然這種氣體正是人們所需要的能源,但同時也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誰都不想自己的生活環境裡一直都伴隨著難聞的惡臭。

再者,沼氣所需要的原材料已經越來越少,每年收成所產生的秸稈已經被統一收購處理,而很多農民選擇到城市裡工作,家裡的飼養的牲畜減少,產生的糞便也隨之減少,根本不足以提供發酵所需的原材料,產生氣體越來越少。

最重要的是,沼氣池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在沼氣池附近產生明火,很有可能導致火災甚至是爆炸,對農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所以,沼氣池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情,而現在農村裡家家戶戶都通上了天然氣,更加穩定、更加安全,一年四季都能給農民們提供清潔的能源,一塊一塊的沼氣池被取消人,人們可以利用這些土地做其他更有益的事情,並且也不需要每天都伴隨著惡臭的氣味,只需要打開天然氣的開關就可以做飯。再加上家用電器的普及,農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





謝微為


你好我是@聽海 很高興為你回答

沼氣池“失寵”真相

1、原料是很麻煩的問題

在建沼氣池的時候,農民考慮的是不建白不建,說不定以後能用得上呢,反正國家也有補貼,但是沼氣池建好了卻發現,原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很多農民朋友當初選地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隨便選擇一個靠近廁所的區域,但是當年的農村並不是現在的農村,當時農民朋友使用的大多數都是旱廁,如果想要使用沼氣池的話,還得先把糞便等從旱廁中轉移到沼氣池中。

於是,大多數農民就此放棄使用沼氣池了,反正柴火做飯也不麻煩。

2、沼氣池居然還需要維護

在建設沼氣池時國家有高額的補助,而使用沼氣池時基本上不花錢,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沼氣池居然隔一段時間就得維護一次,並且維護還得找專業人士,這讓很多農民朋友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放棄繼續使用沼氣池了。

3、老人與孩子不敢用

當沼氣池滿了之後,也是需要清理的,但是清理沼氣池對農民來說卻是一項又累又危險的事情;另外,如今很多農村的年青人都已經務工了,留在老家的只有老人小孩了,他們使用沼氣時很容易出問題,並且也沒辦法清理沼氣池。

沼氣池“失寵”是必然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年,國家基本上沒有怎麼宣傳建設沼氣池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實施了,沼氣池雖然比旱廁要更乾淨,但是使用不當時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後果,比如造成人畜陷落、汙染空氣等等。

然後,現在的新型能源比沼氣更方便。越來越多的家庭用上了簡單便捷和乾淨衛生的煤氣、液化氣、天然氣、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了,相比沼氣池的需精心管護、費時費力、進料出料比較麻煩而言,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更容易被農村家庭所接受。

最後,還有一部分農民一直堅持使用柴火做飯,只要周邊有山林,誰都別想讓他們不燒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