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銷售1公斤甚至是1.5公斤茶葉,包括郵費還送茶具,才99元,夠成本價嗎?

老邁年高


我們這裡是茶葉產茶區,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茶葉是根據產量和品質決定價格的,售價100元一公斤的茶葉青葉在3至5元一市斤,這樣的茶葉正是茶青高產期,茶葉的品質在中下檔,真正的品茶人不是很喜歡,一般茶青收購價5元500克以下價格都是茶飲料廠收購或直接用於出口,我本人也是常年喝茶,但是中低檔茶基本不喝,因為中低檔茶製茶工藝和口感實在太差,如果想網上購茶的人最好買200元以上的價格衛生和品質更有保障,畢竟茶商是不可能專本銷售的,茶農更是沒錢賺寧可荒掉也不會去採,所以買茶不能貪圖便宜,否則會後悔的


生活要活的精彩


很有意思的話題,我比較喜歡喝茶。因為是北方人,所以一般也品不出茶葉的味道,主要是因為和白開水沒味,所以加點茶葉進去感覺喝起來有滋味而已。

我喝茶一般都是喝濃茶,早上抓上一大把放杯子裡。中間不斷的續水,到了晚上淡的沒味的時候的時候就倒掉。


以前身邊的朋友知道我愛喝茶,單位分的“勞保茶”基本都拿給我喝。照樣喝的“津津有味”。身邊還有朋友喜歡喝“茉莉花茶”,這個茶一般超市袋裝的,大約賣9.9半斤。那麼這麼看來三斤也不過三十塊錢而已,所以包郵費99送茶具,肯定是有利可圖的。

網上包郵的99塊錢的茶,還送茶具夠成本麼?

現在隨著電商的興起,很多人開始選擇網上購物,茶葉也不可避免的加入其中。

  • 因為經常去茶城買茶,跟一攤位的老闆也特別熟了。每次去都會在她那喝點茶,然後買點。她的茶什麼價位的都有,以前喝鐵觀音的時候。一般賣給我100一斤,一天去了顧客在她那裡喝茶。說:“低於600一斤的鐵觀音,不能喝。”我親眼看見攤主把賣我100一斤的鐵觀音,泡給他喝以後。然後600一斤賣給他的!大家知道茶葉裡的水有多深了吧?

  • 那麼網上99塊錢1-1.5公斤的茶葉還送茶具,夠不夠成本?可以這麼說,茶葉是最分等級的東西。而且有很多人雖然長期喝茶,說實話一般喝不出來茶葉中的品質差別。加上茶葉本身就是一個暴利行業,所以99塊錢的1-1.5公斤的茶葉,別說成本夠不夠。只能說掙多掙少的問題。
  • 茶具其實一般也不值多少錢,一般的陶製或者紫砂的大批量生產的,基本售價都了了的。郵費如果是和快遞有協議的話,一單也就幾塊錢。做過電商的都知道,你的發貨量越大,那麼和快遞談價格越好談。

網上99塊錢包郵送茶具的茶葉,賣家成本肯定是夠的!只不過是“掙多掙少”的問題。而且“買的沒有賣的精”,東西太便宜了!肯定質量上是有問題的,不過喝也應該沒什麼問題的。追求品質和口感的,最好還是不要購買這種茶葉。


73神牛


作為武夷山人,我來回答一個吧。

首先來看茶葉,就以武夷巖茶為例,武夷山有關規定,在武夷山市產的茶葉才叫武夷巖茶,包括正巖,半巖,洲茶。除此之外的都是外山茶。

正巖最貴,其次是半巖,最後是洲茶。洲茶的青葉在5元到幾十元不等,主要看山場。巖茶按照正常估算十斤青葉做一斤巖茶,最差的洲茶50+以上(製作加工以及利潤)。

但是99包郵的那種是不會用武夷巖茶的。而是採用外山茶。那種外山茶由於施肥催肥,平地種植等等原因。可以達到畝產600斤+以上。。。再加上機械化採摘製作,平均成本絕對低於10元。

喝茶少或者不怎麼懂茶的人很容易就混淆了。幾乎分辨不出來。這麼算來10元的茶+十幾元的茶具(批量購買潮州啊德化的茶具都能達到這個價格)。再加上包裝費5元(其實不用),運費看地方2-10元不等。總成本才在45以下。

所以99元賣給你,只賺不虧。而且還是大大滴賺!


鋼構聯盟


本人愛好喝茶,幾十年來的習慣改不了,早午晚三泡茶已成是鐵定了。早餐與茶二者選其一,我必定會選茶。按我個人的條件及口味,高檔茶我喝不起,低檔茶喝不了。長期飲用的都屬中檔或中檔以下的茶葉為主。網上購買茶葉,也試購過近十次之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較失望。99元二斤三斤的茶葉也網購過多次,都是經不起商家的廣告推送誘惑,有鐵觀音、大紅袍、小山正種、英紅九號、信陽毛尖等,無不例外都是些垃圾級茶葉。買一次上當一次,以為是價格決定品質,就買貴的。一款自稱是市場價值300元一斤的鐵觀音,網購價168元,一樣是低檔垃圾級的茶。我對網上購買茶葉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購買茶葉還是去茶莊或大商店等實體店靠譜,那些挑擔上街賣茶葉的也信不過,不過還比網購好些。網購茶葉,不要單信商家廣告吹噓,圖片展示,試過你就知。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我是開茶廠的,這種茶葉大都是機械採摘的,通過機器簡單加工一下,成品茶葉一般分2種,一種名優茶,就是明前,穀雨左右手工採摘的茶葉,這種成本較高,99連工人工錢都不夠,另外一種就是夏季和秋季利用機械採摘的茶葉,這種叫炒青又叫毛茶,成本很低,一般用於出口或者奶茶原料加工,味苦且澀,所以你買的是這種茶葉,喝茶不要看價格,適合自己口感的就好。


鵬輝茶業


網上銷售的不管是1公斤還是1.5公斤的茶葉,包郵還送茶具才99元,夠本嗎?答案是肯定的,夠本!不但夠本還有得賺的,賺多少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為什麼說夠本呢?


第一,批量生產銷售成本低。大批量的機器炒製茶葉加上和快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運費會便宜到你不敢想象,茶具同樣如此,因為數量可觀直接和廠家對接價格也會很便宜的,這樣一來,99元的包郵茶葉套裝成本也許只有一半呢!所以賺5元叫薄利多銷,賺幾十元就叫暴利了,總之肯定賺錢。

第二,茶葉的等級不高,茶具質量也極為普通。朋友們都知道茶葉等級不一價格差別天壤之別,便宜的幾塊錢一斤到貴的幾千幾萬一斤的都有。99元的茶葉等級肯定也就是普通的茶葉,泡茶喝是沒問題的但是上不了什麼場合的,茶具一套幾個茶杯一把茶壺也就十塊八塊錢的事,所以整體成本並不高,還是有的賺得。



第三,以次充好的翻新茶和改制茶。這些就是有些經營者賺的昧良心錢了,他們用幾乎沒有成本的陳年舊茶加入增亮劑和增香劑等化學物質翻新成新茶便宜銷售;有的用不是產區的便宜茶葉冒充產區的銷售。這些翻新茶和改制茶成本低廉,加上便宜的茶具和快遞費肯定還是賺錢的。


總之,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賺錢的買賣是不會做的。賺多少錢就是他們的秘密,也不可能告訴你。99元的包郵茶葉套裝肯定是賺錢的。


寒寒品人生


這種問題不用大段分析,引經據典。答案顯而易見:不夠!舉個例子吧,年初接到一單新疆客戶的單,買我的白茶(2019年春壽眉散茶與2017年秋壽眉餅),合計重量一公斤左右。從福鼎發貨到新疆,快遞費46元。如果像提問者所說的,1公斤99元還送茶具,扣去這46元快遞費,茶剩多少錢?這茶還能喝嗎?

成熟的茶友都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現在六大茶類,包括白茶,什麼年份什麼等級什麼價,市面上有個基準的。購茶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想要性價比高的茶,找對的人。同時買茶時能提供茶樣試嘗,不滿意可退換!



福鼎妙逸茶者


清明時節溼茶葉大概四五十一斤,四斤半炒一斤幹茶,一個手工師傅一天成本三五百也就炒個四五十斤幹茶了不起了,兩百一斤成本價。茶葉大批量上市肯定便宜些,倒著算看看,99兩斤送茶具,郵費十塊,茶具十塊,利潤十塊,茶葉成本35一斤,機器炒茶成本5元,機器採茶成本7塊一斤?還有包裝運營費用,如果做到極致應該也不是不可能啊,但是人工炒茶採茶肯定不可能。


阿龍88500


其實這個事情在茶行業內都是知道的,一般情況下,春茶茶青是品質最好的,像武夷山的茶一年只採一次春茶。其他茶類,比如福鼎白茶,安溪鐵觀音,一年採春秋兩次。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非原產地的茶葉為了更多產量,一年四季不停的採摘,催肥,加工過程中衛生差,設備簡陋,大量生產。網上很低價的茶,一般都不是原產地的,更有甚者,做改制茶,就是假貨了。最近在某短視頻上也看到有人賣改制茶,竟然說自己是武夷山的,被茶農圈子討伐了一番。在武夷山,政府經常打擊這些賣假貨的,監管還是有力的。茶友們喝茶最好選擇原產地,挑選的時候提高鑑別能力,好茶不一定貴,口感也是相當好,貴的也不一定好,也許是廣告做的好,智商稅高,但是超低價的不夠人工費的茶,會不會給健康帶來危害,需要考慮一下了。茶葉是日常消費品,是商品,不是什麼奢侈品,是人人喝的起的東西,不要相信那些打著文化旗號賣著高價的茶,都是營銷炒作。一個人德行不好,喝再貴的茶也不會變高級。不貪便宜,不跟風,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梧桐嬋娟


不知道說的是哪種99包郵。作為西湖龍井茶農,小時候茶葉是採兩季的,春。夏秋。現在基本只採春茶(在這裡說下,春茶是不得打任何藥的,茶農都簽過字的,抓到罰款坐牢,而且,春茶基本不需要打蟲藥,蟲沒那麼氾濫,茶地都有滅蚊燈)夏秋不合算,沒人採。。某寶,多多的號稱雨前只西湖龍井,茶葉都是富陽,蕭山,麗水,紹興這些地方的夏秋收來賣的。不用懷疑,收購價20-40多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