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靖玖玮 牧师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2)重压祷告的表现(1:12-18)

①“不住祈祷”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撒上1:12

一个有难处、有压力的祷告,一定是非祷告到得着答应,否则,决不肯罢休。凡是不能持续,或者祷告了一段时间便忘记了自己所求的,都不是有负担的祷告;有负担的祷告,乃是心灵里面有一个强大的压力,叫祈祷者没有办法停止向神呼求的祷告。主耶稣说:“神虽忍了多时,岂不终究要伸他们的冤么?我告诉你们,必要快快伸他们的冤了”(参路18:7-8)。弟兄姊妹,一旦认准了你的祷告是合乎神旨意的,那么你就一直祷告下去,这是有信心的表现,是有信心的祈祷。“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祂的,无不得着”(约壹5:14-15)。

“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哈拿不住的祈祷引起了祭司以利的注意,以致于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嘴。

②“心中默祷”

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撒上1:13

发自心中的默祷也是非常要紧的,一切祈祷必须由心发出,至于声音大小,神都能听见,像哈拿的默祷,神也照样留意垂听,神的耳朵绝非发沉不能听见,神的眼睛绝非昏花不能看见,并不是只有大声祈祷神才能听见。“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喝醉了”显示出当时酒醉的人跑进中央圣所是常有的事情。众人在庆祝收获的时候吃祭肉同时喝酒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不过酒醉的人跑进圣殿,也显出当时的人对神敬畏不足、道德沦丧。女人酒醉跑进圣殿,更令人匪夷所思。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撒上1:14

从这节经文中不难看出,一方面说明当时女子醉酒的事很普遍。以色列民道的堕落,可见一斑。但另外一方面,则让我们看到祭司以利的表现,令人失望。哈拿无声的默祷,使以利误认为哈拿是一个醉酒的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误会?乃是以利自己的灵性出了问题。一个追求到神里面的人,不但被非基督徒误会,就连那些有名无实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也攻击那些热心爱主的弟兄姊妹为疯子。

宋尚节博士从美国回来的船上,将其所拥有的学位证书及荣誉奖章等,都抛入太平洋里,以表示他决意效法使徒保罗,轻看世界名利地位,献身传道的决心。所以,人称宋疯子。他足迹遍及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一生带领归信耶稣的人达十多万。

昆明教会的弟兄姊妹都知道,我是一个向信徒公开我自己微信号的牧师,人说我是最潮的牧师。为什么呢?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学会了使用现在的一切科技手段为教会服务。在使用QQ的第一批人中就有我。后来的飞信、gmail、到现在的支付宝、网购、爱奇艺、优酷、票圈等等我都在使用,很多功能都成为我服侍弟兄姊妹的工具,就连打字也是使用五笔,这得益于二十多年前打下的良好基础,那时电脑还不普及,拼音输入法尚未问世,我去参加社会上举办的电脑培训班,学会了使用电脑。在使用微信方面,每天我会转发牧养弟兄姊妹的文章、视频到朋友圈,以解决弟兄姊妹的信仰问题。我转发的文章有三个标准:一是我亲自看过,二是我相信作者,三是我了解该公众号。现在的微信公众号鱼龙混杂,对于弟兄姊妹来说,难以分辨,一不小心就吃了毒草,走上了邪路。所以,正确引导弟兄姊妹是牧人的职责。

在不理解的人看,天天发那么多文章,是不是靖牧师没事干?我不是没事干,是有很多事情做不完。因为我知道,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抱着一个手机,机不离手,不用正确的文章占据人的心,毒草就会进入人的里面,建造一个人的灵性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但拆毁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是顷刻之间。这不是在牧养、教导吗?我认为是的。保罗在提摩太后书说: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 2:15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保罗又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上

……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9:16下

为了福音,为了主的教会,我有一种迫切的心,强烈的使命感,心里像烧着的火,抓紧时间为主做工,正确引导弟兄姊妹,能让一个弟兄或姊妹的灵性生命成长起来,建立起来,热心起来,不走入极端、异端、邪教,我的功夫就没有白费。因为我们不是讨人的喜欢,乃是讨那位天上的神喜欢。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以利是圣所的监护人和律法宗教的权威。论出身,他是亚伦幼子以他玛的后裔,是祭司正统(利10:12;王上2:24;撒下8:17;代上24:3),按血统遗传,他在宗教上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论职分,他不但为祭司(1:9)也是士师(4:18)。祭司关乎宗教,士师关乎政治,从这一点看,会众的灵性,社会的秩序,国家的安危,都关系在以利一个人身上。这么重要的职分,这么好的机会,他没有好好把握,好好的服侍,反而失败了。

他根据崇拜者的外表,而不是内心来判断。他以自己养儿育女的经验来衡量哈拿。但他未能理解神的启示。圣灵借着哈拿的经验启示他,神所关注的,是人内心的动机。

从后面的经文中我们就看见,神用人常是出人意外,因为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当撒母耳为孩童时,灵命不丰盛,知识不充足,办事无经验,神为什么使用撒母耳,而不使用在圣工、圣事上富有经验的老祭司以利呢?这其中的原因,足可以令我们今天在教会服侍多年的牧者深深反省。多年在神家侍奉,在圣殿服侍的以利,在生命、生活、家庭、工作中的种种失败,也是今日神家众仆人常常失败的原因,应成为我们极大的鉴戒!

③“倾心吐意”

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撒上1:15

由于以利的误解,哈拿为自己解释“主啊,不是这样……清酒浓酒都没有喝”。“清酒浓酒”

,这句话实在是对那些在喝酒的事上强词夺理的人当头棒喝!“清酒浓酒”是指什么?就是指度数高的和度数低的呀!什么少喝点,喝不醉就行,喝点“提摩太酒”没有关系。保罗为什么嘱咐提摩太稍微用点酒?如果提摩太过去时喝酒,还需要保罗嘱咐吗?为什么嘱咐?其一是因为他有胃病,那时医药不发达,酒做药用时,起到治疗作用;其次,也告诉我们,提摩太本来是不喝酒,所以,才需要保罗这样劝勉。用“提摩太酒”来为自己找借口,甚至加上圣徒提摩太的名字,为自己辩解,是对圣徒提摩太的侮辱,也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今天,一些教牧人员振振有词为自己的醉酒之罪辩解,实在可怜!也让我们震惊!

这些年来,喝酒、醉酒成风,在教会蔓延,我看到的喝酒、醉酒已在中国教会非常严重。有人说,中国教会牧师的汽车后备箱里,拉的不是《圣经》《赞美诗》,是什么呢?是茅台、五粮液。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值得我们牧者反思!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现在相当一部分教牧人员陷在醉酒的罪里不能自拔,我看到一些牧师、长老已经严重酒精中毒,脸色都是酒精中毒的症状。因醉酒导致的疾病死去的牧师有所耳闻,因醉酒羞辱主名的事件也不在少数,因喝酒绊倒弟兄姊妹的事情太多太多。社会上因喝酒导致车祸及其它事故的还少吗?今天我们一些牧者,以酒为伴,以酒为乐,无心追求灵性生命成长,无心牧养主的群羊,无心管理主的教会。这是基督教的耻辱!是牧者的耻辱!

我痛斥这些存在于教会内的丑恶现象,并不表示教会内的罪恶比社会上更多,比社会上更重,比社会上更糟糕。在我看来,教会是神从世界呼召出来的,教会牧者的道德标准理应远远高于社会,传道人更应该持守圣洁的生活,做拿细耳人,做合神喜悦的器皿。我们不要做职业牧师,而应当成为一个有神丰盛生命的牧人,真能像保罗所说,我活着就是基督。

我是坚决反对教牧人员喝酒的牧师,在我服侍的教会,若有传道人喝酒,不要讲理由,不要找借口,自动离开服侍岗位。在《圣经》中,做“拿细耳人”的一生不可喝酒,不能用剃头刀剃头,不可接触死的不洁净的东西(撒上1:11)。

“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拿细耳人”是什么意思?就是分别为圣归神的人。今天谁是拿细耳人?就是教会的传道人,就是牧师、长老。既然选择做传道人,服侍上帝,就要学会约束自己,不要太自由。

我再次大声呼吁,为了上帝的圣名,为了你服侍的教会,为了你牧养的群羊,不要再绊倒弟兄姊妹,不要再羞辱上帝的圣名,住口吧!不要再贪杯醉酒!

“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人愁苦的心,只有在神面前彻底倾倒出来,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有时多少话,不敢对人说,也不能对人说,我们只有来到神面前倾心吐意,吐露苦情。尤其是自己里头的许多愁烦,说给谁听呢?基督徒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在神面前倾心吐意。向人倾诉衷肠不但不能为自己带来安慰,不能擦去你的眼泪,有时适得其反,有的人可能会拿你的难处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话说说,这会给你带来二次伤害。所以,唯有在主面前倾心吐意,才是得安慰、得能力的秘决。哈拿就是这样,她就是在神面前迫切祷告,把内心的重担、压力、困难、苦恼……全倾倒在神面前,这才是正确而唯一能解决你问题的方法。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④“祈求到如今”

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撒上1:16

不住的祈祷,好像是逼着神要听她的祈求;祈求到如今,乃是坚持不懈,长期等候的祷告;许多基督徒常犯一个毛病,就是为着一件事祷告了一段时间,神还没有垂听,就放弃了,最后甚至连自己也忘记了所祷告的事,但哈拿的祷告不是这样。她说:

“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圣经中这方面的教导太多太多,旧约圣经雅各与神摔跤(创32:33-32),路加福音中主耶稣讲到那个寡妇向不义的官求伸冤的比喻(18:1-8)都是教导我们祷告不放弃的例子。

⑤祷告蒙垂听

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 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撒上1:17-18

前面已经说过,人有时候虽有信心的祈求,但却不一定有信心的接受。祈祷的真信心,更是在于能伸出信心的手,接受你所祈求的。主耶稣曾教训门徒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参可11:24;雅1:4-8)。“只要信是得着的”意思就是说,能用信心接受所求的,信神已经听了我的祷告:即用信心接受,虽然所求的尚未得到,但在信心接受中,就与实际得到了没有两样。哈拿祷告到一个地步,神藉着以利向她说话,哈拿也因着信,在神面前回答说:

“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这里说出哈拿禁食祷告的沉重担子已经卸下了,她用信心接受了以利的祝福。虽然以利老眼昏花,灵里糊涂,但哈拿五次称自己为“婢女”,显明哈拿仍然尊重以利的职份,看他为神的代言人,虽然所求的尚未得到,但她从信心里接受了。“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

“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这就是人有信心的外在表现,没有得到神的应许时,哭泣不能吃饭,或者禁食祷告不愿吃饭,心里愁苦,不得安慰。而现在,她欢欢喜喜地去吃饭,也不用为此放不下心,再去禁食祷告了。诚于中,形于外,这是非常自然的。哈拿既将重担卸在主的面前,用信心接受了主的应许,面上就不带愁容了。所以,哈拿不但有信心的祷告,而且也有信心的接受。

撒母耳在未出生以前,他的一生早已有计划,如果他的母亲,不是在婚后的早期不生育,他的前途可能完全不同。说不定他可能成为以法莲山地一个富有的人,而他永远不能成为一位以色列伟大的领袖。同样,如果哈拿心灰意冷,引致她信奉偶像、邪术,或者仅仅忍受痛苦,既使撒母耳生出来,他的一生也会非常不同。神虽然掌管一切,但神愿意拣选这位敬虔的妇人,将大事成就在她身上。所以,哈拿被称为伟人之母当之无愧!

走进《撒母耳记》(第四课)

二、一切属主一切归主(1:19-28)

基督徒的一切属于上帝,我们只不过是管家,我们没有权力支配儿女和财产,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为神所用。哈拿从不生育,到怀孕生子,都是神的眷顾带领,她给撒母耳起的名字也印证了这一切:“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1:20)。

3一个优秀的儿子(1:19-20)

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撒上1:19

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祈祷已过,敬拜就开始了,这是何等美丽的一幅图画。哈拿虽然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痛苦,但最终“耶和华顾念哈拿”,因为神是顾念人的神(创16:11、13),神不以祂的儿女受苦为祂的满足。当神顾念哈拿时,哈拿早期婚姻不幸的事情便被忘记了,而她的对头毗尼拿再不被提及了,她觉察到上帝的直接介入改变了她的生命。忘记有疏忽之意,就是实际上疏忽了。好像上帝在过去疏忽了她的困难,但现在神立即回应她的祷告。

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撒上1:20

在日期满足的时候(可能指妊娠期至生产的十个月),便赐给了她一个儿子。故此,对哈拿及《圣经》作者而言,撒母耳的出生就是一件神迹。《圣经》告诉我们不少生育的神迹。《创世记》的以撒和约瑟,新约的施洗约翰。每一个例子都清楚告诉我们,上帝的百姓所达到的如此成就,都完全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撒母耳后来对以色列人的贡献,不是因为他的才干或训练,而是上帝赐给他的——出现在以色列历史的分水岭和危机的时刻。

“起名叫撒母耳”,按哈拿的解释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又可按字面解释为“神是他的名字”。为孩子起名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常常反映出父母的一些期望,特别是在旧约时代,中国人无不如此。撒母耳的一生真的活出了这名字的意义,每当他的父母提到他的名字时,都会想起他是因祷告蒙应允才有的。同时,当人们每逢想到撒母耳,就提醒人要呼求神的名,因为神是听祷告恩待人的神。

当哈拿抱着那婴孩的时候,心中何等甘甜,何等喜乐。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手中有多少事物,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其实儿女无论是祷告得来,还是没有祷告自然出生,每一个孩子都是神赐的礼物。只是那些懂得让家庭每一部分的生活都摆在祷告中的信徒,就更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更能经历神的预备和恩典。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