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国内很多企业倒闭,不是死于市场竞争激烈,而是死于过度管理,你怎么看?

自然乡村


有人说,国内很多企业倒闭,不是死于市场竞争激烈,而是死于过度管理,你怎么看?

这个观点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仅仅限于部分企业,现在企业倒闭很大一部分是有几个方面原因:生产过剩、投资失误导致资金链断裂、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变化导致倒闭、管理落后导致倒闭等,其中前4种是主要因素,管理过度导致的倒闭毕竟不占多数,分析如下:

1、倒闭企业各种各样,原因也各不相同

这些年一些企业的倒闭潮似乎并不鲜见,比如制造业,很多电子厂、纺织厂、鞋服厂等劳动密集企业纷纷破产,究其原因很大因素都是生产过剩,市场饱和,竞争导致的利润低等而无法继续经营。

尤其是服装纺织企业,业内有几句话是这样的:打价格战被耗死、人力成本被压死、乱担保被害死、乱投资被坑死、转型慢被拖死、环保不达标被搞死!看吧,有千万种死法,你觉得哪个死的好看?

这一波倒闭潮从2015年开始,温州庄吉集团、山东兰雁集团、浙江红剑集团、 宝丽嘉、维斯凯等,还有尼康光学、福昌电子等,东莞甚至出现了4000家企业关门……以致最近沸沸扬扬的北大方正都陷入了倒闭边缘!

这一系列的倒闭企业有几家是因为过度管理导致?

这些年老板们聚在一起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经营太难了、创业就是九死一生、再坚持一下,或许明年就好了……

当然,能够在市场上活下来,并且活的很好的也大有人在,旧的商业格局不行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创新商品接替出现。比如商业方面,曾红极一时的诺基亚、金立手机没落了,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崛起,有一些虽然国内不出名的手机,比如传音,却在非洲大陆卖的火热。比如近几年零售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沃尔玛关门不断,家乐福被苏宁收购,麦德龙也卖身物美,阿里入股大润发、乐天玛特退出中国等,但是新兴的永辉商超、苏宁易购、华润万家、家家悦等却强势崛起。

是商业不行了吗?

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曾说过一句话发人深省: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大润发管理不到位吗?答案是否定的!

2、一部分企业死于过度管理是存在的,关键因素在与这个“度”的把握

其他的行业本人不过多发表意见,以从事的商业为例,这些年给很多商业做咨询、策划和托管,遇到了类似管理过度的案例数不胜数。

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给一家国有商业华联进行升级改造,这个“国企”的管理当时几乎就有那种计划经济时的影子,最老的一批员工都退休了。上班的员工工资也不高,但是在县城能买各类社保的单位也不多,所以这企业不能算好,也至少不是差的吧!

但是此商场的管理理念和流程都是很落后的,尤其是流程方面,比如报销一个物品费用,哪怕只要10块钱都要经过商场总经理批准,或许这是国企吧。但是,虽然是国企,如果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也可以授权一部分权限的。还比如所有的商品变价都要经过老总批准,这就导致运作效率大大降低,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事无巨细的管理导致流程不顺,效率低下,经营能不困难吗?再加上其他竞争者的强力竞争,企业几乎到了要破产重组的地步,幸亏背后的财政部门支持才坚持了下来。

还有一些创业阶段的公司,这一阶段也是以营利和市场为导向,更不应该在流程及管理上过度要求,老板亲力亲为可以理解,但事无巨细,所有事情都参与直接管理,必然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降低,如果老板能力强和眼光好的话还可以,如果老板出现了差错,那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还见过一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有亲戚在里边,上到经理下到保洁员都能管人,员工在里边上班能好的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