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李敏营山县教研室


我孩子在托儿所学的汉语拼音,小学一年级时,已经独立自己读完《达芬奇密码》了。


井151276607


原来一年级学生刚上学先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现在统编教材改了: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并且边学拼音边认字。其实,我刚上学先学的就是汉字,不是拼音。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部编本教材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个生活中高频率出现的汉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的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 ,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部编本教材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把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学拼音只是为了识字,给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不要把它当做阅读的工具。因为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杖,不是目的,学会识字就不要这个拐杖了。

另外,让孩子们先认字后学拼音,也是给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来说,一上学就是拼音,比较难,并不利于培养孩子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孩子们学拼音的畏难情绪。


忆梦月华


我记得小时候好像是上小学就直接学拼音了,但我妈告诉我,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在街上认字,看门牌、店名什么的,能认一些。现在比较将就教育的方法论,先认字再学拼音,从思维过程来看,是有道理的。



一是从易到难

孩子从一岁多视力发育健全开始,他就能看见各种各样的字,对于字的形状、字体其实是熟悉的。只是他还没办法将字的形和义跟音对应起来,所以你跟他说一个词,他能听懂,要他看一个词他就看不懂。学认字就是学将音与形和义对应起来,对于已经熟悉了字的孩子来说,这是相对容易的。而拼音比较难是因为,他不仅要将字母的音对应出来,还要学会组合,比只认字是多了一个组合的环节。



说白了认字是记忆的过程,拼音是有逻辑推理的过程。比如说,我认得“个”这个字,就完成了认字的过程,而拼音除了认“ge”这两个字母,还要分辨“ge”应该是一声还是二声还是三声还是四声,然后通过拼“ge”知道“各”和“个”是一样的读音。这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二是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

孩子在9岁以前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意思是,他们接触事物会首先看到形状、大小,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特征。6岁以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起来,直到9岁以后就发展得比较成熟,他们就能理解通过拼音推导字的读音的过程。



先认字再学拼音,比较符合人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学起来不至于那么难、那么枯燥。


肥羊妈妈


孔子不也是先认识字么,拼音是后来才出现的,我儿子也是2岁开始识字,大班后半学期我在家教他拼音!幼儿园中班开始不用我陪读,不会的字圈出来,一年级开学自己学会了查字典,更不需要家长了,现在生气的是把眼睛看的好像近视了。看书太多了,2/3个小时不动


徐州丫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先认字后学拼音,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通过对很多一年级儿童的观察,我发现这种改变完全适应了儿童的学习特点,下面我做一下介绍。

第一,识字兴趣有一个敏感期,抓住这个敏感期,可以让孩子认识大量的字。

通过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我发现儿童在5-7岁间有一个识字兴趣敏感期。既只要家长或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敏感期,可以激励地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尤其是把识字和阅读兴趣结合到一起,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课文或课外书中认识的字,则会让孩子印象格外深刻。在敏感期里,儿童视觉记忆特别棒,只要注意力指向目标明确,很容易把看到的一个字通过视觉记忆,以图片格式保存在大脑记忆中。但是如果过了这个敏感期,儿童的视觉记忆力会有衰减现象,记忆效果自然会就下降。

第二,先学识字便于引导孩子去应用和理解,减少借助拼音拼读这一环节。

在对很多儿童阅读培养的过程中,我发现凡是先学拼音,再认字的孩子,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当阅读中不认识字时,马上就去读拼音。但是问题来了,当注意集中在拼音上面时,就容易去忽略观察这个不认识的字的字形或结构。虽然孩子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的发音,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认识这个生字的目的。先学识字恰好可以解决这个弊端,但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一年级小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字,从而对字建立视觉记忆。

第三,拼音涉及到发音准确与否,还有拼音的拼读与应用规则,一年级儿童学起来相对有难度。

一年级儿童口语发展一般都挺不错了,但是在学习拼音时,有些孩子就会遇到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如有一个男孩子整个一年级都不能正确发K这个音,当老师和家长不断给孩子进行发音矫正,而孩子仍然不会时,会造成孩子学习的畏难情绪。但是如果先学识字,因为生字发音可以借助词汇或句子来理解,容易让一年级小学生既通过视觉记忆记认识一个字,又能通过听觉记忆记住字的读音。

第四,随着一年级儿童识字量的增加,学习语文的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再学习拼音规则时,就更容易理解了。

一年级儿童是从幼儿期向儿童期过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孩子们虽然口语普遍都发展不错,但是书面语学习也刚刚起步。如果不优先从识字上面开始教学与应用,实际上对孩子们的书面语学习是一种延迟教学,不利把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充分发挥作用。而随着孩子们识字量的增加,在阅读与理解方面也会同步增强。这样一来,再学习拼音规则时,就相对容易理解,也容易应用,最大的好处是孩子们会不依赖于拼音去阅读。

结束语:虽然从先识字到再学拼音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但是却体现出学习科学的重视。这一改变既方便于教师教学,又让孩子们学习相对轻松,可以说这一变化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只是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千万别忽视孩子识字兴趣敏感期哟,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识字卡片,每天安排一点时间,进行识字练习,会让孩子一年之内,至少能熟练认识至少三百到四百字,甚至更多,这对孩子的学习绝对有好处。


寒石冷月


先认字再学拼音,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现行部编版教材,我们这里已经使用了两年了。

一年级上册教材总共8个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教汉字,第二、第三单元教拼音。

可以看出,确实是先教的汉字,再教的拼音。因为这样其实更符合认知规律。

相对来说,拼音更晦涩难懂一些,如果把一篇文章,全部用拼音来书写,相信大家都要崩溃,因为我们就是文字书写的文化,不是字母书写。

在幼儿园阶段,以及更小的幼儿阶段,在给孩子读绘本,或童书的时候,孩子实际已经接触过很多汉字了,虽然不认识,不明白意思,但是总有很多印象,学起来也快。幼小衔接阶段也会学比较多的汉字。

如果直接学拼音,拼音本身就是独立于汉字的另外一套体系,孩子相当于要从零开始学习,而且整体认读,平舌卷舌等等,对小孩子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从第4单元开始,课文的字都有注音。孩子可以直接认字,遇到不认识的用拼音拼出读音。这样二者结合,是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

而且汉语的发展,本身就是先有汉字,再有拼音的。

汉字的发展从几千年前开始了,而给汉字注音,是近代才开始的事,现行的拼音方案,更是从建国后才逐步发展确定的。

发展拼音的用意,主要是因为国际上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发展一套使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案,有助于与国际接轨。

只不过没想到在后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的时候,与国际接轨的,使用字母的这套方案,竟然挽救了汉字,要不然在电脑端输入汉字,大家都得去学习五笔输入法,那可比拼音更晦涩难懂的多了。


超人爸爸说教育


根据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起,中小学语文将全面启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我们今天以一年级上册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教材中汉语拼音的变化。

一年级上册原来共有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课文20篇;而新教材的变化在于,把汉语拼音课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课文14篇。

我们知道,孩子们在踏进小学的第一课开始,接触的就是汉语拼音,但是,部编版教材让孩子们先接触到的是汉字,不但减少了汉语拼音的课时量,位置也被后移,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要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开心后先做入学教育---《我上学了》,开始识字教学,然后才学拼音,并且降低汉语拼音的难度,这样识字教学和拼音教学能更好地结合。

第二、改变孩子的“第一印象”。

这样安排可以使孩子们对语文的“第一印象”不是汉语拼音,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汉语拼音一览表(收藏):

当然,教材除了汉语拼音的变化之外,其他变化也是非常大,后面我们继续具体来分析。







Xu老师


没有特别研究过小学课本,为什么要改版?

作为家长,我来说说:孩子先学习汉字,再学习拼音的一些学习情况,给大家做参考!

一、一年级刚入学,孩子们先学习的是常见汉字

对于这些常见的汉字,孩子们大多都是认识的

,所以学习起来,孩子们并不会很吃力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我觉得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让孩子慢慢地从散漫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渐过渡到全日制学习的小学生活中。

二、虽然开学初期,孩子们学习的汉字都是常见的。但是
扩充知识很丰富,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开学初期的时候,我陪着孩子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课本上,写满了他的课堂笔记。

包括:组词、近义词,有些字词还有反义词

有的时候,孩子还会很得意的说:“这个词是我想到的!”。

三、学习拼音的时候,上面也记满了他的各种笔记

与之间学习汉字一样的是,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孩子同样做了很多的笔记,只是这些笔记,不再使用汉字记录,而是用拼音写的各种组词。

孩子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觉得拼音的学习枯燥乏味,不愿意学习等情况。

四、我猜想:在学习汉字的时候,老师有可能就已经为学习拼音做好了铺垫。

因为在改版之后的课文中,几乎包含了所有汉语拼音里面的声母和韵母。

之所以有了铺垫,所以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太难。

五、把汉字放前面,也是因为语文学习,是以学习汉字为重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个人觉得拼音只是为了学好语文的一种辅助技能

学习好语文的最基本内容,还是对汉字的学习与理解

六、孩子很容易把字弄混

⑴ 很多词语中拼音都是一样的,但是字形不一样,他们的意思就有了千差万别。

孩子刚学习,并不知道同音字还要区别。

先学习汉字,可能也是为了要让孩子区分字形!

比如说:八、吧、巴

⑵还有一些字形类似的汉字。

因为长的像,孩子分不清楚。

比如说:乌、鸟;申、田;四、匹,等等。

不论怎样改版,我相信教育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改版肯定也是因为目前社会变化作用下的产物。

我们看起来简单的课本,背后应该是集结了大家凝聚的心血!

我是a妈,家有上学娃,探讨上学事!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让辅导孩子学习更轻松!


A妈说教育


自从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细心的家长也发现了一年级的孩子先学的汉字,后学的拼音,那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上图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目录,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确实是先学一些基本的汉字,再开始学拼音,等到拼音学完之后,又开始学汉字。



培养孩子的兴趣

其实这些课文就类似顺口溜一样,孩子很容易记住,而且这个阶段对汉字的要求不是很高,只是停留在认识,会读的阶段,汉字是孩子从小能用的到的,不会特别抽象,而拼音则不然
孩子刚上一年级,现在幼儿园规定不让提前教学,孩子对拼音的感觉要比生字陌生的多,先学生字孩子更容易产生兴趣。

起到过渡的作用

通过目录可以发现,只是学几课便开始学习拼音了,而不是一直学生字最后再学拼音,好多家长一开始担心孩子幼儿园没学过,一年级的拼音会跟不上,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一年级上册的重点还是拼音!前几课的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些常见的汉字,目的就是让孩子有个缓冲,大致对语文这门课程有个了解。



对孩子来说,拼音的难度是要高于基本的生字的,所以孩子刚上一年级,主要是让孩子先适应这个新环境,让孩子收收心,等孩子彻底融入到校园生活,再学习重点知识。


阳阳爸说教育


部编新教材在我省发行之前,省教育厅曾组织我们一线教师和部编教材的编者进行过研讨会,小徐老师作为语文教师代表曾参加过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讨会。

会上,新语文教材的编者首先介绍了语文教材的新变化,又介绍的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语文考试的新方向等,其中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变化最大,主要表现在:

  1. 教材编写顺序,从先认读拼音改变先识字。

  2. 加大语文教材的阅读量,增加传统文化的渗透。

  3. 加大识字量,减少书写汉字难度等。

关于小学一年级开始为何要改为先认字 ,再学拼音,编者列举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先识字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降低了认知难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日常生活中,汉字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对于一些常见字,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已经认识了,而生活中拼音却很少见,认知起来又很抽象,学习起来主要靠大量练习,提高熟练程度来掌握,难免枯燥乏味,因此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将简单的汉字学习提前。

二、先识字,以有形之字带动抽象的拼音学习,更有利于孩子将拼音拼读和汉字读音相联系,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拼音学习一直是一年级的一个学习难点,小徐老师小时候,拼音学习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来掌握,新教材的拼音教学时间安排在一个半月之内,加上幼儿园不允许超前教学,拼音学习的难度更大,先学汉字,以汉字的读音带动拼音学习,可以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

例如:”小“的读音是三拼音节,"x-i-ao",”水“的读是两拼音节"sh-ui",其中"sh"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要翘起,如果离开这两个汉字,单独讲拼读,如何拼,如何读,孩子们会很难接受,有了汉字的辅助认读,拼音拼读难点就比较容易练习了。三、小学一年级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是经过编者经心编排的,涉及身份认知——“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涉及“天地人”——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涉及对人体部位和功能的初步认知;涉及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初探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等,既让小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汉字,也给小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知识之门,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识字知义以及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拼音作为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后学拼音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拼音将汉字的读音稳定下来,推广普通话。

综上所述,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先识字后学拼音是经过教材编者和相关小学教育专家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年级老师和学生的认可,确实是一次有益的改动,大家以为呢?欢迎大家发表真实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