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学校必须办校讯通,一年144元,不办就不要学生报名,这样合法吗?

浮世繁华梦一场57917008


我认为学校的此类收费是不合理合法的。

学校新增收费项目应经主管部门报经政府的相关部门批准,得到了收费许可才能收费,否则就是乱收费,违规收费。但批准学校的这种非书学费项目也应该进行真实的听证。

不过二144元的校讯通,看上去不多,但对于普通家庭是贵了点。不交这个校讯通费不报名,这强制性也太强了吧,但就象假期作业没做完不准报名一样,我赌你敢剥夺孩子上学的权利。估计不交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天下居然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学校就不让享用呢?这个免费的午餐就是微信,多么方便!为何不用呢?为何偏偏要用那个高费的校讯通呢?也许有一堆理由,但不足以服人。通讯商的手无处不伸,自然不会放过学校这个用之不尽的大蛋糕,而且不会独吞。

一些学校借口“为了学生”,实质上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要蒙上一层掩盖真实目的的光鲜的面纱。

如果这个学校有三千学生,那么校讯通的费用总额就是432000元。这是不小的收入。学校与商家勾结,纯利润不会很低,至少也是五五分成的可能。如果学校有五六千学生,离百万大关就很近了。

建议家长拒交此费。

凡收费许可的都是乱收费,是违规收费。现在的学校怎么了,一会儿收这个费,一会儿收那个费。学校收费乱象该制止了。很多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晚自习和周未补课都要收费。

是谁给的这个收费权?

有的学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成头收管,甚至一些初中学校学放学后加课及周末补课,等到学期结束开个家长会,由一些家长委员会成员提议交费。一些高中学校长期与书商合作,把高价教辅资料统一卖给学生,学生和科任教师无选择权,这些教辅资料本来市场的竞争价只需不到学校统购价的一半。有的小学和初中还在根据期未考试分数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到某个书商开的书店定点购买。

对啦,还有保险费问题。学生买的保险又不是强制险种如交强险,买不买取决家长的自愿,家长说了算。学校或班主任不可收费统一买。

说到底,利益熏心是根源,打着“为了学生”的幌子而收费,家长看不出来吗?家长也是无奈,再不情愿也还是要“为了孩子”,什么都不敢说,也只能当面不好说背后悄悄乱骂一阵发发泄而已。

还有少数人,收了学生的钱,学生的资料都用完了,应付给书商的款却总拖不付。

一个人,从上幼儿园算起,读小学,读初中,再读到高中,被学校乱收取的这些费用,细算起来,也是家长的一笔不小的负担。

不仅仅是校讯通!除了书本费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从幼儿园到高中,你都交了哪些费用?

这种乱收费是否算教育领域的顽症与隐性腐败呢?有请有良知者支个招。

学校领域的乱收费何时才能治理好啊?


上德不德而无为


校讯通这样的通讯联络方式,多年以前在全国各地都有。 我们学校在五、六年以前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与家长沟通,当时每月从家长的手机费里面,运营商自动扣除相关的费用十元。

教师通过,后台软件向家长发布每天的作业,或者是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等等,开通了校讯通的学生,由运营商配备一张电子卡,当学生生上学、放学,通过校门口的电子扫描仪,会有信息自动传输到家长手机,告知家长孩子离校或者进校时间。 当时校讯通这样的通讯工具,推广时,坚持的是家长自愿原则,绝不强迫使用。

近几年随着通讯的发达,微信QQ以及其他通讯工具的使用,采取其他方式同家长沟通。所以因为使用这种方式已经显得过时,现在利用微信或者QQ底校讯通更方便一些。

所以关于题主所说的每年缴纳144元,而且不缴纳就要退学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是不符合规定的。在家校沟通方面,可选择的工具很多,现在校讯通这样的方式已经被叫停,没有必要再全部推广校讯通。

家长如果对学校,这样的收费方式觉得不合理,可以与学校去沟通,或者向主管部门反应,寻求帮助。题主所说的不办理就不能给孩子报名,更是无稽之谈,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


汇智坊


学校的这种做法严格来讲并没有触犯什么法律,但肯定是违反了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的!家长有权利向学校所在地区的教育局投诉举报。


我十年前还给移动的校讯通做过一条宣传视频,但是这款产品貌似已经被淘汰了吧?

早期的校讯通,是由中国移动开发的一种增值服务。通过联合学校,绑定家长的手机号,提供对应学校的各种资讯。当年他们的这个服务给移动公司赚了不少钱。

但是后来由于涉及到非自愿捆绑消费,遭到很多家长的反感,2015年开始多个城市的教育局已经禁止学校在推广了,不知道题主是哪里的?


建设智慧校园,把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是大势所趋。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作用下,很多技术公司都在动这方面的脑筋。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公司前期研发的投入会很大,他们都想着尽快推向市场(通过学校)收回投资。

但是往往欲速则不达,最近像某高校安装的教室人脸识别设备,就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指出这种能监控学生具体表现的设备,只会把学校变成监狱。

同样的反面案例还有,部分学校强制学生购买价格昂贵的电子书包,价格高达3000-4000元。家长如果不买,就会对学生区别对待。

或许学校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质量,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些行为都违背了做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因材施教。


作为一个家长,我会接受学校的各种合理安排,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但如果学校拿升学率和所谓的执行效率做幌子,变相搞一些捆绑销售的把戏,我是坚决反对的!


我是微课军师,感谢看到最后,打字不易,请点个赞再走吧,谢谢啦!


微课军师


落后无知。

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一些技术在当时看起非常先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被淘汰,比如说学校里面办的校讯通,其实通过其他的方式完全可以代替,比如说钉钉软件就可以,如果要使用校讯通的话,还不如直接使用飞信,很多人是否还记得呢?

其实更多的一些单位使用一些落后的陈旧的通讯手段,只是利益的一种输送而已,没有其他更深的含义,家长应当团结起来阻止这种非法的利益输送,因此我觉得,不管是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是未经过家长允许,不能以最优秀或者最通顺的方式,保持家校的联系,那么就是不允许的,就是应当被抵制的。

再过几年,可能我们会感觉到,所谓的校讯通真的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不过,现在可能仍然看到,在变成历史名词之前,我们应当,推一把,让他尽快的成为历史名词。

总之所谓的校讯通,基本上,那就是利益的输送,并不是能够起到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义诚老师


违法必究!!!

必须严惩不贷!!!

……!!!





朱群老师四公专页


不合法,其实老师也反对,不敢说而已,我孩子学校就搞过(20一个月),但是老师觉得太麻烦还不如用qq群, 后来直接被家长匿名投诉。 第二个月就取消并且退款了。 该校的副校长也受到了处分。


V那个9


我儿子在江山某镇上初中读书也是收通讯费,一年收不到几条信息。我女儿在萧山读幼儿园上学的日子天天有打卡,吃饭的信息,却不要钱。


用户9504499527780


请给人民记者打电话。


裸奔de蜗牛


你标题是错的。办校讯通没有法规规定,所以不存在违不违法。现在有QQ,有微信,哪个都方便,办校讯通本质就是为了赚钱,你还不得不服。


医学蒙笙


关键办了也没有用,发作业撒的都用钉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