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人盡可夫”有什麼歷史故事?

科技小小觀


人盡可夫本來的意思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為其夫,但至於父親,則因為是血緣關係,所以只有一人是丈夫不能和其相比的。當然現在的意思是指一個女子在生活作風上有些混亂,是可以與很多男子有關係來作為其丈夫。

那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有什麼歷史故事呢?

提到人盡可夫,自然是不好的,是貶義的意思。人盡可夫的典故則是發生在春秋時期,而人盡可夫的主人公則是祭仲的女兒、雍糾的妻子雍姬。

在春秋時期,當時的鄭國專權的是祭仲。因為祭仲專權,作為國君的鄭厲公自然對他顧忌、不放心,所以鄭厲公就派他祭仲的女婿雍糾去殺了祭仲。

於是祭仲女婿雍糾就想在外面請祭仲吃飯,然在尋機殺了祭仲。然而這件事卻被祭仲的女兒、雍糾的妻子雍姬發現了。

雍姬發現她丈夫想要殺她父親,這是的她陷入兩難抉擇的地步,畢竟一個是生她養她的父親,一個是她的丈夫。她這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幫助誰為好。

雍姬憂慮了好久還沒有做決定,於是就去求教她的母親。她問其母親:父親和丈夫哪個更親近?

她的母親很直白的就對雍姬說:“人盡可夫,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雍姬聽到她母親這樣說,於是就把其丈夫雍糾要殺其父祭仲的事說了,結果可想而知,因為祭仲提前知道有所準備,所以雍糾被殺,而鄭厲公雖然是國君,但那是畢竟是祭仲專權,結果鄭厲公也被迫逃離了鄭國。


中孚鑑


“人盡可夫”是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出自《左傳·桓公十五年》,而這個“人盡可夫”的女子乃是鄭國大臣祭仲的女兒。

故事是這樣的,這個鄭國的祭仲當時權力非常大,尤其引發了國君的擔憂,於是國君就派了祭仲的女婿取謀殺祭仲,但是這件事情被他的妻子雍姬發現了,這個雍姬當時非常的糾結,於是就問她的母親,說是父親重要,還是丈夫重要,於是他的母親就說:人盡可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這本來的意思就是說,能夠做你丈夫的人很多,但是你的父親只有一個,於是雍姬就把這件事靠訴了他的父親。


這其實是一個古代社會中的禮法問題,女人出嫁以後是從夫還是從父,顯然在當時的社會還是以血緣為紐帶的,更傾向於血統方面的認可。

但是到了後面,這個“人盡可夫”這個詞就變了味道了,認為女人生活做風不檢點就是人盡可夫,其實是帶有一種歧視的意味在裡面的。


這個歷史很正


“任何人,當然這‘人’字是代表某一階級與年齡範圍內的未婚者。在這範圍內,我是‘人盡可夫’的!”。

素以語出驚人聞名的張愛玲,在小說《心經》中,借綾卿之口說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我是‘人盡可夫’的。”。

其實句中的“人盡可夫”,並沒有人們固有觀念中那麼汙,只是張愛玲還原了“人盡可夫”起源典故的本意,告訴人們“任何條件合適的男人,都有可能成為丈夫”罷了。

若追溯“人盡可夫”的典故,我們還要從春秋時期的鄭國說起。公元前701年,春秋小霸鄭莊公病逝,其長子姬忽繼位為鄭昭公,與姬忽爭奪王位的公子姬突逃至宋國。

姬突本是宋國權貴雍氏家族外甥,雍氏在宋國擁有一言九鼎之勢,遂極力攛掇宋國君支持姬忽返國篡位。

恰巧鄭昭公派權臣祭足出使宋國,於是宋國就想脅迫祭足答應廢掉姬忽立姬突為鄭國國君。就在祭足猶豫之際,宋國又放言要派大將南宮長萬率六百乘互送姬突返國,以南宮長萬之神勇,到那時姬忽是否能保住性命就未可知了。

當時南宮長萬是春秋諸將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勇猛威懾四方。祭足反思鄭國現狀,戰將凋零早已沒有了鄭莊公時期不服就死磕的霸氣。於是祭足為保鄭國穩定,答應了宋國之請。當然祭足亦有一己私利,因為宋國許諾姬突繼位後,祭足依舊享有原有的官職地位。既然如此,誰當國君對祭足來說就無所謂了。

不過宋國支持姬突並非無端獻愛心友情幫忙,亦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宋國國君見祭足答應裡應外合後,就緊急約見姬突,明確提出助其上位必須答應幾個條件。

首先鄭國割給宋國三座城池,贈送白璧百雙,黃金萬鎰,每年還要贈粟十萬擔,其次姬突稱王后,一切或國政皆要託付給祭足。姬突稱王心切,只要不要其性命,還有什麼不能答應呢?

同時宋國聽聞祭足有女,就強迫祭足將女兒嫁給雍氏子孫雍糾,並讓雍糾赴鄭國任職,名為倒插門實為暗中監控祭足。

祭足返回鄭國,一切按照宋國提前設計步驟表演,成功逼迫鄭昭公姬忽逃往衛國,姬突順利繼位為鄭厲公。

鄭厲公繼位後本想大展宏圖重振鄭國,可是他與祭足皆是強勢之人,始終無法融合反而互為制肘。鄭厲公深覺祭足就是其實現抱負的最大絆腳石,遂有意除掉祭足。

《左傳·桓公十五年》曾記載: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

《左傳》所載祭仲就是祭足,仲乃祭足表字。話說鄭厲公想除掉祭足,就找來祭足女婿雍糾商議此事。雍糾雖娶祭足之女為妻,可是兩人純屬政治聯姻,本沒有深厚愛情可言,而祭足也始終未將雍糾當作貴婿看待,早已引起雍糾憤恨。更何況鄭厲公是雍氏家族外甥,與雍糾還有表兄弟姻親關係。

於是雍糾權衡再三,附和鄭厲公之意,兩人密謀由雍糾出面邀請祭足到郊外赴宴,然後趁機將祭足鴆殺。

俗話說“喜怒不形於色,心事不為人知”。可是雍糾心中藏不住事,他一想到事成後將接替祭足之位,就有興奮過頭,乃至回到家中面對妻子雍姬時,眼神就有些漂移不定。

知夫莫若妻,雍姬察覺丈夫飄忽眼神知其定有事情隱瞞,遂極力逼問丈夫是否遇到麻煩事。雍糾意欲隱瞞,可經不住妻子逼問,就將欲鴆殺祭足計劃合盤托出。

《左傳.桓公十五年》記載: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

雍姬聞訊頓陷兩難抉擇之中,一邊是丈夫,一邊是父親,無論失去誰都是雍姬無法承受之痛。雍姬實在不知該如何抉擇,只得跑回孃家向母親討主意:“如果父親與丈夫一起遇到災難,到底誰親?到底該先救誰?”

祭足夫人直言:“只要條件合適的任何男人都可以成為丈夫,可是父親只有一個,這是血緣基因無法斬斷的關係,丈夫怎能與父親相比呢?”。

母親之言令雍姬明白失去父親就再也沒有父親了,而失去丈夫還可以尋夫再嫁,遂拿定主意,將雍糾計劃告知父親:“雍糾不在家中舒舒服服宴請你,偏偏要大費周章折騰到郊外請你,我感覺其中必有詐,所以告訴你提前防備”。

祭足久涉仕途屹立不倒,何等聰明樣人,他聽女兒話外之音早已猜到雍糾殺心,遂為轉天赴宴做足準備。

第二天酒宴之上,當雍糾端起酒杯向祭足敬酒時,祭足裝作無意將就酒灑在地上,只見酒落地燃起一道藍色火焰。祭足故做大怒挑破雍糾殺心,遂命早已藏好的刀斧手將雍糾砍殺,並將其屍體懸掛於周水河畔示眾。

鄭厲公問詢大驚,只得用車偷載雍糾屍體一起出逃。鄭厲公指著雍糾屍體大罵:“什麼大事都要與女人商量,你就該死。”。隨後鄭厲公逃至蔡國避難,祭足復迎鄭昭公回國復位。

“人盡可夫”只是祭足夫人基於血緣孝道理念送給女兒的一種選擇。於是雍姬面臨無論怎麼選擇都不能兩全的境地,也只能選擇自己能夠承受的代價,畢竟只有孃家才是女人一生不變的靠山。

無論雍姬抉擇是非對錯,往事早已化為煙雨。可是雍姬故事經過千年口口相傳,世人早已曲解了“人盡可夫”之意,雍姬亦成為可以把任何男人當成丈夫的淫蕩女人,成了無辜的千年背鍋女。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看到‘人盡可夫’,這個詞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畫面,就是一個不遵守婦道的女人。擅長亂搞男女關係,好像所有的男人都是可以和她有不正常的關係。

現在這種女人,有一個專有稱呼,叫做“公交車”。

事實上人盡可夫,並不是這個意思。

說到這裡還是有一個典故的,我們說一下這個典故的出處吧,相信講完這個典故,你就明白什麼是人盡可夫了。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人盡可夫這個詞,是和鄭國的權臣祭仲的女兒雍姬有關。古代的時候,若是女兒出嫁了,她們都是跟隨丈夫的姓的。

雍姬的丈夫叫雍糾,所以,按當時的習慣別人就叫她為雍姬。

雍姬的父親祭仲是個權臣,鄭國的國君鄭厲公,對他的行為表示很不滿,但是,又幹不掉他。

雍糾知道這件事之後,就想為鄭厲公除去這個老丈人。可能祭仲做事真的是太過分了,連自己的女婿都容不下他。

可是,這個雍糾也是一個不靠譜的人,他要想殺自己的老丈人,竟然和自己的媳婦雍姬商量對策。

最後定的是在郊外宴請自己的老丈人吃飯,然後在宴會上把他給幹掉。

可是,雍姬知道了這件事後,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要把這個事情告訴自己的父親。畢竟自己的丈夫要殺死自己的父親了。

但是,若是告訴自己的父親,丈夫就有可能死了。

最後,她實在拿不定主意,就開始詢問她的母親:“丈夫和父親,到底哪一個重要呢?”

雍姬的母親告訴她,天下只有一個人是你的父親,但是,所有的男人,都有可能是你的丈夫。

這就是人盡可夫的來源。

雍姬聽了母親的話之後,就把丈夫雍糾的陰謀告訴了父親,最後的結果就是雍糾被殺,鄭厲公帶著雍糾的屍首開始走向了逃亡之路。


史學達人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來自一個歷史故事,主人公叫雍姬,是春秋時期鄭國卿士祭仲的女兒。故事是這樣的:

鄭國的國君公子突覺得祭仲威脅到了自己,想把他除掉,於是找來祭仲的女婿雍糾一起商量。兩人密謀半天后制定了詳細計劃,公子突也答應了雍糾,事成之後由他來頂替他岳父的位子。

雍糾開心回家,讓妻子雍姬炒菜燙酒。酒席之間無意把他與公子突的計劃說了出來,結果雍姬聽完非常吃驚!面對這樣的情況,雍姬不知如果去做,一邊是丈夫,一邊是父親。於是她去請教自己的母親,當時她的母親說了一句經典的話:“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你要丈夫可以在很多男人中去選擇,但父親只有一個,怎麼能比呢?)

雍姬聽完母親的教導後把丈夫之事告訴了父親,雍糾卒!公子突被雍糾氣得破口大罵:“謀及婦人,宜其死也。”說雍糾把計劃告訴女人,死得活該。

故事分析

春秋時期的女性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當時女人的思想還是比較開放。在“程朱理學”還沒有流行之前,女性離婚改嫁的情況是很普遍的,並不會因此而降低自己的身份。

這個故事中,雍姬要對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尖銳的,如果她還沒有生孩子還好一些,要是有了孩子,雍糾就是孩子的父親,那她的選擇就更加艱難了!一邊是自己的父親,一邊是自己孩子的父親,該如何選擇?

最終她選擇了自己的父親,從孝道上來說她是對的,雍糾要謀害自己的岳父是忤逆行為,他應該為此付出代價。但從雍糾角度來說,他又是為國君辦事,所以還是忠孝兩難全。

雍姬在處理父親和丈夫之間的問題,得到母親“人盡可夫”的指點。還有一個討論了很多年的問題:妻子和母親同時落水該先救誰?不知雍姬的母親又會做出怎樣的解釋,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人盡可夫,本意為:一個女子,是人人皆可以為其丈夫的,至於父親,為天然骨血關係,只有一人,不能與夫相比。現在變為貶義,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上床,當自己的丈夫看待。


但好像古代的並非這個意思,我們來看看吧。 故事是這樣的,故事的主角名叫雍姬,是春秋時期鄭國國相祭足的女兒,長大後嫁給了鄭國重臣雍糾。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鄭國的鄭厲公在位的時候,有一位名叫祭足的權臣,當時他在鄭國的權力很大,甚至威脅到了鄭厲公的地位。

於是鄭厲公為了維護自己的君王權威,決定剷除這位重臣。但是祭足家中戒備森嚴,鄭厲公很難下手,於是鄭厲公就叫來了祭足的女婿雍糾,當即賞賜給他大量的財寶,讓他想辦法去把自己的岳父幹掉。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雍糾自然財迷心竅,就答應了鄭厲公。


於是雍糾就在家中開始暗暗策劃謀殺祭足的計劃,他的妻子雍姬和他的感情本來是很和睦的,但是雍姬看到自己的丈夫最近表現比較反常,於是就偷聽雍糾和其他人的談話,這才知道原來丈夫想要殺害自己的父親,這個時候她也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如果任憑自己丈夫的話,那麼自己的父親肯定會性命不保;但是一旦將這個秘密告訴自己的父親的話,那麼自己的丈夫可能也會性命不保,那麼她作出了怎樣的抉擇呢?


後來,她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讓母親幫她做選擇,而她的母親雖然沒有直接對她說出選擇,但是卻也長嘆一口氣說:“丈夫沒了還可以再找一個,父親要是沒了可就再也找不到下一個了。”這句話讓她如夢初醒,於是她急忙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祭足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勃然大怒,於是立刻下令把雍糾幹掉,並且準備對鄭厲公下手。事情敗露了,鄭厲公當然只能顧著自己逃命了,於是鄭厲公在國外流浪了十幾年才最終回國,而當時的人們也把雍姬的這個選擇稱為“人盡可夫”。

祭氏和雍糾做了四年的夫妻,因為人盡可夫這句話出賣了丈夫雍糾,這做法正不正確也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了。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網上有一道擺在丈夫面前的選擇題:太太問她老公:“假如我和你母親同時掉到水裡,你先救誰?”她老公回道:“母親溺死了就沒有了,但是老婆溺死了可以再娶一個。”

而成語“人盡可夫”就是古時候擺在一個婦女面前的一道單一選擇題。

春秋時期一個名叫雍姬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的鄭厲公好不容易當上了鄭國的君王。可是他的王位是在一位名叫祭仲的權臣支持下才登上的。這個祭仲權勢很大,可以直接威脅到鄭厲公的王位。

於是鄭厲公一直想除掉祭仲。他想來想去,最後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糾,因為雍糾也有很大的權勢,而且可以有許多接觸他岳父的機會,也有很大的掩飾作用。

鄭厲公注意已定後,便把雍糾找來對他說:“祭仲老賊如今權傾朝野,連我這個國君都不放在眼裡,是可忍,孰不可忍。”雍糾聽出了他的意思,於是回道:“祭仲妄自尊大,早有不臣之心,陛下要儘快決斷啊。”鄭厲公問道:“他是你岳父,你能幫我把他除了嗎?”

“這個只是私情,但我認為君臣大義重於一切。”雍糾回答說。鄭厲公感動的說道:“此事若能搞定,祭仲的位置就是你的,到時由你來主持國政。”於是雍糾馬上獻計道:“這幾天祭仲每天都要來城東建設基地視察,明天我就在那裡設宴款待他,趁機把他殺了。”

可是,這天晚上吃飯時,雍姬看到丈夫神態有些異常,於是主動向丈夫敬酒。雍糾多喝了幾杯,沒想到酒後吐真言。雍姬吃了一驚,原來丈夫要謀害父親。

雍姬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她情急生智,趕回孃家問問母親。

雍姬試探母親:“假如有一天,我丈夫和我的父親必須要消失一個,我應該選擇誰呢?”她母親也沒有問原委,只是隨口回道:“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她母親意思是說:你的丈夫死了,世上這麼多男人,任何男子都可以成為你的丈夫,而你的父親只有一個。母親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道出了其中的重要性。

後來,“人盡可夫”逐漸變為一個貶義詞,用來暗指某些生活上作風不太好的女人。

喜歡作者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不喜歡吃白菜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導語: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在現代“人盡可夫”一詞啊,形容的是生活作風有問題的女子,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來;但是“人盡可夫”放在古代,那可就有學問了!且往下看。

到底救哪個?

現在小情侶在交往中啊,女方總喜歡問:“我和你媽媽掉水裡了,請問你第一個救誰?”,這個問題可以被稱為現代疑難雜題之首了,為啥?打個比方,我選擇救媽媽,女方就會說:“你不愛我了!”,如果我說:“我救女朋友”,女朋友是開心了,但是於道德層面又說不過去,這道題太難了,那麼為什麼提到這個?因為在古代“人盡可夫”一詞和“你丈夫想要殺你爸爸,請問你救誰?”有很強的關聯。

女婿殺岳父

春秋時期,鄭國已實至名歸於寵臣蔡仲手中,鄭國國君鄭厲公雖有名號,但卻像清末皇帝“光緒”般只是個傀儡皇帝,這鄭厲公不甘心啊,我也是男人!我也有野心!我是皇帝!我不甘心!隨即這個鄭厲公就找到了一位殺手,本來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問題在於這個殺手就是蔡仲的女婿!

啥意思?鄭厲公為了刺殺足夠萬無一失,竟找到了蔡仲的身邊人來殺蔡仲。

而這個女婿也是個有勇無謀的傻子,自己岳父都已經那麼大權力了,要啥沒有?說不定還能殺君自立為王,自己說不定也能當個皇帝,這個傻子竟然直接就答應了替皇帝殺岳父。

古代人信守承諾,君子一言九鼎,駟馬難追。此時的女婿不殺岳父也是不行了。

喝酒誤事,被反殺

當天晚上,這個女婿喝醉了酒,回到家中看到自己老婆如此美麗,藉著酒意竟一時說快了嘴,將皇帝指派自己殺岳父的任務一五一十全交託給了自己的老婆,坦白完這個女婿便倒頭大睡。

此女一時慌了神,一邊是老公,一邊是老父親,這可怎麼辦?思索再三後,此女實在拿不定主意連夜跑到了母親面前坦白這這件事。母親當機立斷說:“老公可以再找,誰都可以當你的老公,但是父親這輩子只有一個!”

“雍姬……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傳·宣公十五年》

此女心領神會後,跑到了父親蔡仲面前將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頓時勃然大怒!連夜派人砍了女婿的頭!可憐的女婿昏睡中丟了性命。

結語:

“誰都可以當你老公,但你的父親只有一個”,這就是“人盡可夫”的來歷。

那麼這位女子的故事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流傳了下來,很多人認為她是個孝女,但更多的人認為她害死了自己的老公,不是啥好女人,這也是古代爭議性最大的問題了,你瞞著不說,幫了老公,但是別人就會說你不是個孝女。你告訴父親,別人又會說你是個害死老公的壞女,這件爭議性較大的故事,你們怎麼看?


老泰迪講歷史


人盡可夫這一典故出自《左傳》;主人公一名叫雍姬的女子;但,這個典故的背後講述的並不是放蕩不羈的風流故事,而是忠孝無法兩全的艱難,“人盡可夫”這個詞在我們演變的過程中發生了質的改變。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謀及婦人,宜其死也。”

春秋時期,鄭厲公當上鄭國的國君後,因為大權都被祭仲掌握在手中,鄭厲公感到深深的害威脅,於是謀劃著準備除掉祭仲,但苦於自己剛繼位,在朝中沒有什麼根基可言,僅有一個叫雍糾的大夫可供驅使。

加上這個雍糾正是祭仲的女婿,很容易便可以接近祭仲。於是鄭厲公叫來了雍糾對他說到:“祭仲弄權,欲圖廢立國君,寡人對此感覺到恐慌不安,望愛卿能為寡人除掉這個大患!”

不過雍糾做事不密,他與鄭厲公的謀劃被自己的夫人知道了,也就是祭仲的女兒雍姬

面對一邊是自己的枕邊人、一邊是自己的生身之父,所謂忠孝不能兩全,雍姬無比犯難,因為此時的她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又或者說無論自己怎麼做都是錯。自己舉棋不定,於是她跑去問自己母親,“父親和丈夫哪個更加親密?”

雍姬的母親回答道:天底下的男人都可以做丈夫,但是天底下的父親只有一個,孰輕孰重還不好分辨嘛?你為什麼這麼糊塗

雍姬母親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似懂非懂的雍姬就這樣將鄭厲公與雍糾的陰謀告知了自己的父親祭仲。雍糾就這樣被自己的岳父斬殺並暴屍示眾,鄭厲公知道後帶上雍糾的屍體逃亡,直至邊境櫟邑才算脫離危險。

這便是“人盡可夫”的典故,看似荒誕不經,實則裡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如鄭厲公選的人絕對最容易親近祭仲的雍糾,雍糾的妻子雍姬面對丈夫與父親之間的選擇,最終自己母親的一句“人盡可夫”讓自己出賣了丈夫,其實也是不得已為之,所謂忠孝不能兩全!


像素說


人盡可夫”,是一句罵人的話,針對的是不檢點的女人。但是,這個詞的本意卻並非這樣。它來自《左傳》中的一段故事。

祭仲大權獨攬,成了鄭厲公的心病,就派祭仲的女婿,名叫雍糾的,去殺了他。

雍糾設下局,準備在郊外誘祭仲赴宴,然後動手。

雍糾的老婆雍姬,知道了這件事,很糾結,就問母親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

她母親說:“任何男子,都可能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即人盡可夫)。而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能夠相比呢?”

於是雍姬就對祭仲說:“雍氏不在家裡而在郊外宴請您,這件事可疑。所以提醒您一下。”

祭仲明白了。立刻就殺了雍糾,陳屍周氏池塘。

鄭厲公見事情敗露,就裝載了雍糾屍體逃離鄭國,並嘆道:“這種事與老婆商量,是自己找死啊!”

……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六月乙亥,昭公入。

這是“人盡可夫”這個詞的由來。本來的意思,跟現在的意思,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