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的孩子突然高烧不退,医院诊断川崎病,之前都没听说过,有了解这种病的朋友吗?

虾米1637


川崎及时确诊问题不大的,用了丙球温度才会下来,后期需要坚持复查心脏,一定要坚持复查


稳坐后宫751


我家孩子也得过川崎病,孩子爸爸还是外科医生呢,一直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可是一个星期都不退烧,吃药没用,舌头上都是白的,中间有道沟,很恶心,身上好像有红疹子,后来问了儿科医生,说川崎病,不过这个病也不可怕,对症后很快就好了。忘了当时吃什么药了


踏雪归来人


3年前,我孩也得了川崎病,是典型川崎,愈后良好,现在看没有任何后遗症,还在定期复查。当时一次输了12瓶丙静,出院后找了个老中医调理了一下(顺便说一下,很有必要,老中医把脉时,就说娃体内有很多激素和热毒,觉得很厉害,我们之前不认识)。


海燕133562407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大约15%~25%未经治疗的儿童会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arteriallesion,CAL),严重者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猝死。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以下6项症状中,满足五项即可诊断。

⑴持续发热5日以上。

⑵双侧结合膜充血。

⑶多形性红斑。

⑷草莓样舌、口唇发红;口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⑸急性期宝宝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到恢复期指尖出现脱皮。

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


(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1、丙种球蛋白(IVIG):单剂2g/kg,10~12h持续静脉输入。

2、阿司匹林:初始剂量美国80—100mg/(kg·d),日本、西欧30~50mg/(kg·d),研究证实两种方案无差异(Ⅱa类,C级)。在热退48~72h或病程14d后改为小剂量3--5mg/(kg·d),6—8周且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停用。

1、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仅用于初始注射丙球无反应患者的补救治疗。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能够缩短热程、降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2、英夫利昔单抗:为TNF一仪单克隆抗体,能将IVIG无反应率从20%降至5%。其能降低炎症水平,但不能抑制血管炎。新《声明》提到,目前有关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IVIG治疗的报告,但并不能防止再次发热。

3、依那西普:是一种可溶性TNF受体,。剂量为0.8mg/kg.IVIG后1次,1~2周后1次。


以上是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用药还是要根据宝宝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


儿科医生鲍秀兰


川崎病病因不明,表现为毛细血管炎症,高烧不退,眼红,手脚脱皮,草莓舌,淋巴肿大。目前治疗手段比较成熟,一是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在短时间内注入免疫蛋白冲击炎症,二是阿司匹林等控制心血管病变。以及护肝护肾的药物保护肝肾功能。

该病只要发现及时,都能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基本无复发。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主动治疗也会在一定时间内自愈,但是,主要担心心血管炎症后变大影响供血,对以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以及幼儿对疾病的忍耐能力有限,长期高烧必然引起不良后果。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动治疗!

特别是T免疫球蛋白属于非医保药物,较贵,建议让医生开具处方后到知名大药店买一个批次的,一次买齐,药物需低温冷链运输保存,在输药过程中注意监控患儿体温,超过38度会使药物活性失效,应暂停输液利用降温药和物理方法给其降温,待体温恢复后继续,所有药应在十个小时内输完,建议多人轮流看护。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当天应可以降温,所有病相会迅速缓解,但仍要保持继续使用放心血管扩张药物一段时间,并且要经常进行ct,核磁共振等监控心血管情况。半年内不能接种预防针,尽量不要让孩子再感冒。

总之只要发现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问题不大。


住清迈


得病的话是我孩子的大姑做了亏心事,所以造了报应呗!让他儿子承受活该!!!哈哈哈哈哈哈


恶人自有恶人磨654


我儿子三个多月的时候得过,最怕给心脏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打免疫球蛋白,好了以后复查,安医生要求复查心脏彩超,一般两年没事就没事了,一般治好了都没事的!


雪儿飘飘212703361


我女儿川崎病正在住院中,反复发烧到第六天,症状出来了抽血化验确诊是川崎病,前几天都是当感冒加胃受凉治的,宝宝很受罪,但是这个病也不难治,就是后期麻烦点,老要复查,还好目前心脏没有扩张[玫瑰][祈祷]


金桔子123


我孩子也是这个病,在我们山东省立医院看好了,回家吃药了好久,三个月做一次心脏彩超,做了一年,一年后才补的预防针,就是家长揪心,孩子生病家长难受


莫忘初心80378486


我家娃快2岁时得过,16年的事,后来好了,不要太担心,对症用药会好的,没有后遗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