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新四軍成立之初,蔣當局還裝模作樣地發過一些軍餉。皖南事變之後,蔣當局取消了新四軍的番號,什麼軍餉也不再提供,重建的新四軍陷入了生存困難。

新四軍駐防的淮南地區,歷史上地瘠人貧。要養活一個士兵,就需要從100個農民的收入中抽取。新四軍不願增添淮南群眾負擔,以自力更生的精神來解決自己的供應保障問題。

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新四軍開荒種糧,種菜養豬養羊,還開辦了被服廠、毛巾廠、印染作坊廠等企業,以解決新四軍的糧食蔬菜,以及服裝等生活日用品的供應問題。但軍事物資供應需要大量經費,所以新四軍還得想辦法籌集經費。

新四軍淮南軍區供給部部長鬍弼亮,是一個極富經營頭腦的幹部。他另闢蹊徑,想出一個辦法,既能解決部隊急需的一種特殊軍需品供應,又能籌措經費。

這個特殊軍需品是什麼呢?那就是香菸。在戰爭中,香菸可以說是參戰軍人的必需品之一,各國軍隊對此都很重視。胡弼亮的想法是,由新四軍開辦一家菸廠,生產的香菸一部分供應部隊,一部分進入市場,以經營盈利來解決經費問題。

胡弼亮這一想法,得到陳毅、張雲逸的同意。開辦工廠的經費不足,他們就提倡捐獻兩個月薪水支援建廠。陳毅還欣然為新四軍生產的香菸取名“飛馬”牌,寓意新四軍像奔騰駿馬一樣勇往直前。

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不過,新四軍的幹部戰士打仗是好手,辦廠卻是門外漢。籌建辦廠之初,不僅資金不足,還缺乏技術、設備和經營人才,面臨不少困難。胡弼亮得到一個消息,銅城鎮有一家叫“群眾菸草有限公司”的民營菸廠,由於不堪蔣當局苛捐雜稅的盤剝,幾乎要倒閉了。這個廠倒是廠房、機械、熟練工人、技師、經營管理人才都齊備,而且幾個合夥人也很仰慕新四軍,希望能讓新四軍入股,他們也好背靠新四軍這顆大樹,不怕惡勢力盤剝了。

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胡弼亮一聽非常高興,如能多方合資,就可以解決新四軍面臨的難題。經過商議,雙方達成合作協議。新四軍提供部分資金和人員,菸廠投入全部人員和資產,共同興辦了飛馬菸廠。新四軍負責經營權,幾個老股東則每月淨得收入的五分之一。

陳毅對新四軍管理的菸廠付出了不少心血,他在許多工作環節上提出了嚴格要求。首先要求抓好質量,從購買原料,到炒制、香料配方、捲菸生產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把質量關。

新四軍拿出認真精神,確保生產質量,生產的香一經推出,就受到交口稱讚和市場熱捧,一時名聲大噪,就連南京、上海的菸草商都慕名前來進貨。飛馬菸廠的大門前車水馬龍,甚至需要連夜排隊叫號才能買到,可謂生意興隆。

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每個月,飛馬菸廠除供應新四軍所需的香菸外,還有30萬大洋的純利進賬,極大地解決了新四軍的經費來源問題。

另外,飛馬香菸除了為新四軍換取了經費、購買了武器裝備,還被偵察員當作獲取情報的“敲門磚”。新四軍第二師的偵察員居長玉到嘉山偵察時,結識當地的偽隊長,得知這個隊長是個煙不離手的煙鬼,決定用香菸作為誘餌,從他手裡套取情報。一開始,居長玉先是以自己有個戲班、需一套軍裝做道具為由,提出用香菸換一套軍裝。偽隊長一聽這算什麼事,就給了他兩套。居長玉又提出,用一箱香菸換兩把手槍,煙鬼大喜,又給了兩把嶄新手槍!

新四軍開辦菸廠,陳毅取名“飛馬”,既換武器,又換情報

就這樣,居長玉用飛馬香菸不斷從這個煙鬼手中、口中獲得有用情報信息和武器。一次,偽隊長告訴居長玉,有一隊日偽軍要到盱眙龍山搶糧。居長玉立即將情報彙報給了上級,新四軍立即設伏,打了一個漂亮殲滅戰。

新中國成立後,飛馬菸廠成為國企,改為利華菸草公司,飛馬牌子一度成為馳名商標,一直生產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許多人對這個老牌子都印象深刻。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歡迎文創作者加入,留言或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