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新四軍:黨的初心的模範踐行者

核心閱讀

在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裡,新四軍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當年流傳的“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的民謠,正是擁軍愛民的真實寫照。這種魚水深情,成為凝聚黨心民心軍心的堅強力量,成為新四軍戰勝艱難險阻的強大武器。

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新四軍,在近十年的歷史征程中,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著廣大人民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成為黨的初心的模範踐行者。

擎起抗日重任,保障人民安定環境。日軍佔領長三角以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淪陷區的普通群眾,人心惶惶、消極悲觀;被日軍擊潰的國民黨殘餘部隊,毫無鬥志,軍紀渙散。為了解救人民於水火之中,新四軍挺進敵後,義不容辭地擎起民族抗日的重任,帶領各階層人民群眾保家衛國。全面抗戰期間,新四軍對日偽大小作戰2.46萬次,斃傷俘日偽軍41.79萬人(另有5萬多日偽軍投誠),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收復國土25.3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20萬人,開創了8塊抗日民主根據地。新四軍也得到迅猛發展,主力部隊達到21萬人,地方部隊近10萬人,民兵96萬人。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指出:“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出如許的史無前例的偉大功業,不但是由於八路軍、新四軍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戰略戰術,而且是由於我全體將士的艱苦卓絕、奮不顧身的英雄主義氣概……全連八十二人全部殉國的淮北劉老莊戰鬥……無一不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毛澤東在《新四軍的勝利出擊與中國的救國事業》一文中也高度評價新四軍“已經成了華中人民的長城,成了華中人民血肉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民主建政施政,維護人民民主權益。劉少奇、陳毅等堅決執行中共中央指示,在根據地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普遍發動群眾民主建政。參議會及“三三制”的形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精神,體現了民意和時代特點,成為抗日根據地民主建政的典範。抗日民主政權的民主不僅體現在領導機關建設上,更體現在以農村基層政權選舉為載體的對廣大公民民主權力的尊重和落實上。建政初,黨便選派幹部深入農村建立農救會、婦救會、青救會等各種群眾團體,組織、發動廣大民眾開展公民意識教育。基層選舉中,各根據地建立選舉委員會,劃分選區、審查並公佈公民資格、制定公選誓約,組織競選演說,創造性地提出了豆選法、燒洞法等為農民認可的投票形式,徹底改變了基層政權的面貌,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人民的民主權利。新四軍與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黨政領導還積極探索民主施政的路徑,加強法治建設,制定和頒佈相關條例辦法,保障人民民主權益。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提高了共產黨和新四軍在各黨派、各階級、各階層人士心目中的威望,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深了黨群、軍民之間的魚水關係,鞏固了黨在華中根據地的執政基礎。

關心群眾疾苦,關注人民利益訴求。新四軍和地方抗日民主政府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在對敵鬥爭的艱苦環境中,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一手開展武裝鬥爭,一手推進經濟建設,努力解決民眾迫切希望解決的難事、大事。如:20世紀40年代黑熱病在蘇北地區流行,病死率極高,新四軍三師醫務人員冒著被傳染的危險,積極投身黑熱病防治工作,幫助蘇北人民治癒近千名黑熱病人。再比如:新四軍和抗日民主政府幫助鹽阜區人民修築海堤,保障了沿海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治了鹽阜地區幾百年來的海潮、海嘯災害。他們還領導根據地人民大力開展減租減息和軍民大生產運動,倡導廣大軍政人員艱苦奮鬥,與根據地人民同甘共苦。新四軍指戰員始終關注民生、愛惜民力、與民謀利、服務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發起根據地廣大民眾主動參與支持抗戰的積極性,形成了軍民團結一致抗戰的巨大民族力量。

嚴明軍規軍紀,主動接受人民監督。新四軍以嚴格的群眾紀律取信於民,每到一地,都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十項注意”。三大紀律中“愛護老百姓,不違反民眾利益”是重要一條。“十項注意”內容為:上門板,捆稻草;地下掃淨;說話要和氣;買賣要公平;借物要送還;損失要賠償;大便要找廁所;洗澡避開女人;進出要宣傳;不殺害俘虜兵。此外,還有一些細節性的規定:如“東西不還不走,水缸不滿不走,地不掃不走”的“三不走”規定,還有“一不準敲群眾家門;二不準動群眾一草一木;三不準大聲喧譁,驚醒群眾”的夜裡行軍“三不準”規定……新四軍與各根據地還頒佈一系列法紀法規,以此防範、打擊公務人員的貪腐行為和賦予人民對政府的監督檢舉權。他們用鐵的紀律,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與擁護。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7月23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