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看昆明黑龙潭精彩的诗词楹联

导语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是昆明黑龙潭著名的楹联,由清人硕庆所题,是黑龙潭景色的最佳写照,也是黑龙潭诗词楹联文化的最好代表。

黑龙潭位于昆明市北郊,由"古建筑群"和"龙泉探梅"两大景区组成,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就在园中的龙泉观建黑水祠,清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作历史题记:"汉书地理志,滇池县有黑水祠,盖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间为祠故址,龙神庙乃下迁者。"他还书匾额"汉黑水祠"挂于观前。

以汉祠、唐梅著称的黑龙潭,园内诗词对联云集,至今还留存有从宋代以来众多文化名人、历代政要、佛道高人的佳作。

一、"滇中第一古祠"--黑龙潭

黑龙潭分前后两池,中有一桥相隔,一泉为清,一泉为浑,似道家所喻阴阳各半的"太极图"。两泉水相连,鱼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奇异景观。传说有黑龙潜于潭中,故称黑龙潭。

古建筑群绕潭而建,上观为龙泉观,隐于绿荫深处依山而建,即"汉黑水祠",龙泉观亦有"滇中第一古祠"的美誉。下观为黑龙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供奉着龙王、水族等塑像,传说为兴云降雨之神。

观中植有被郭沫若称为"三异木"的唐梅、宋柏、明茶,以及元杉、清玉兰等,明清时期,梅花汇聚,故至今古梅荟萃,"龙泉探梅"成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亦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赏梅胜地。

园内亭台楼榭星罗棋布,古梅荟萃,漾溢着中国园林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梅文化的静谧之美。

园内还保留有凸字碑等历代著名碑刻,以及明薛尔望墓等遗址。

二、黑龙潭取材独特的诗词

古今名人游黑龙潭,无不为之所动,留下了不少美词佳句,这些诗词主要围绕黑龙潭的花木及风景来写,笔者且将它分为“描写花木”及“画山咏水”两大类来看。

  • 1. “描写花木”类诗词的主角:“三异木”

黑龙潭名声远播,很大程度源于黑水祠中的花木,著名的黑龙潭"三异木",就是唐梅、宋柏、明茶。

枝干横曲的唐梅,相传为南诏时道安和尚亲手所植,一卧一立,共两株,虽显老态,但逢春来临,花开最早,重瓣粉红,清香袭人,所以硕庆才写下了"两树梅花一潭水"的佳句。

作为黑龙潭龙泉观中经历沧桑最多的一树佳木名花,吟咏唐梅的诗词、对联很多。

如明代晋宁文士黄梦禧的五言律诗《唐梅》、清代阮元的《游黑龙潭咏梅花》七律二首、清代蒙自人李鸿龄的古风诗《龙潭古梅歌》、清代石屏袁嘉谷状元的《咏黑龙潭唐梅》七律二首、近代月溪法师的《如梦令·怀龙泉古梅》三首,还有清代抒写"昆明八景"之一的《龙泉古梅》等以及古今林逋、胡荣贵、高治国、祁山等人的楹联。

其中阮元的一首咏梅七律是: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风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

玉斧曾遭云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

只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


铁石心肠宋开府,玉冰魂魄古梅花。

边功自坏鲜于手,仙树遂归南诏家。

今日太平多雨露,当年万里隔烟霞。

老龙如见三沧海,试与香林较岁华。

这两首诗镌刻在碑馆的石碑上。作者以唐梅历经的岁月沧桑,回顾云南历史,充满了对祖国边疆神奇土地的热爱之情。

作为咏唐梅的诗,既是对黑龙潭生态美的韵叹,又是以花咏史、以花明志的感悟之作。把一首咏花诗抒写得如此具有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品位,又具有幽深厚重的境界,实属不易。

诗中的"春风先到彩云南"可谓诗眼佳句。也应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把云南称为"彩云南",应出自此诗。

月溪法师的三首怀龙泉观古梅也颇为别致:

远黛山前梅树,别后有谁分付。日暮素衾寒,无限雨嗔云妒。归去,归去,回首河山无数。


因露压花做重,香冷寒金初拥。明月照剩有闲情万种。如梦,如梦,清溪遥夜沉沉谁共。


春到南园莺叫,风暖映花如笑。金盏海珠红,转眼梦沉欢悄。多少,多少,年去岁来人老。

月溪法师从日暮、月夜、春日的三个不同时段,描写龙泉观中古梅的不同景状,抒发诗人怀梅感悟,从朦胧的佛意之中,走来一名才情洋溢的性情诗人。可谓人在佛中,佛在尘世。

袁嘉谷的《咏黑龙潭唐梅》二首的一首也是在咏花之外别有天地:

人树梅花天凿潭,

漫将夷地轻西南。

跨驴骑到三月径,

放鹤归来云一龛。

山瘦石肥秀气拔,

霜清风晓春信探。

诗的前二句就颇不同凡响,仅园中那人工栽种的千年梅花和上苍开凿的神奇龙潭,就不能小看了中国西南边疆的这一方美丽的土地。诗人将爱祖国爱家乡的一腔赤诚,相融一体,提升了咏花诗的境界。

清昆明八景中的《龙泉古梅》五绝诗,虽为佚名之作,却流传至今:

阅世一千载,开花两三枝。

山空孤鹤泪,潭古老龙痴。

黑水欣留记,唐贤惜少诗。

漫谈天宝诗,玉笛且横吹。

诗人由花咏史,让一树古梅负载着云南边疆的历史沧桑,营造出一首咏花诗幽深厚重的境界,且诗语精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乃咏唐梅诗中之佳作。

清代两广总督、禁烟钦差、民族英雄林则徐,对黑龙潭情有独钟,在嘉庆年间赴滇主持乡试时,曾游黑龙潭赏梅。时隔30年后,因鸦片战争失败,他出任云贵总督。

某日,林则徐、程睛峰(云南巡抚)陪同即将离滇返京学使孙梧江再游黑龙潭,赋七律一首:

玉鉴悬秋欲乘风,郊原联辔访龙官。

松杉遇雨垂髯碧,鱼鲔跃波弄眼红。

览胜莫辞衣袂湿,临歧肯放酒杯空。

老梅认取陈根在,卅载鸿泥一梦中。

林则徐这首七律不仅写出送别离任孙学使,游览黑龙潭时的景境、风光和心态,更是在游览观赏唐梅时见这株古树名花的主杆已枯死,不禁感慨万分,老梅的主杆虽死,但陈根还在泥土中活着,三十年的如梦人生,不过是一捧鸿泥而已。

林则徐从中悟出要顺其自然法则规律的人生哲理,颇有发人深省的意蕴。

唐梅近旁的宋柏,高28米,直插云表,枝繁叶茂,古根盘结,是观中现存最雄伟挺拔的古木,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写三异木中宋柏的诗,以袁嘉谷的《宋柏行》为代表:

风霜饱阅八百载,

柏身老失色不改。

问柏何缘老不改,

中坚持有性根在。

此诗咏柏明志,启迪后人,既赞美宋柏饱经风霜仍生机盎然,又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抒情哲理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涵意。

明代种植的茶花树亦在院内,冬末初春,其它茶花尚含苞待放,它已花红似火,艳如桃花,品种为早桃红。

"云南山茶甲天下",滇中花木,山茶首屈一指,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又是昆明市的市花。

明代诗人担当曾写过一首赞美山茶的诗:

冷艳争春喜烂然,

山茶按谱甲于滇。

树头万朵齐吞火,

残雪烧红半个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山茶冒霜雪吐艳灿烂、寄喻浓情隐于清冷、灿如朝霞富聚生气的特点,是其他树木不能与之媲美的。

林则徐在滇为官期间,亦留有吟咏茶花的诗。他对云南这片土地的深情,都在他的诗中呈现了出来。云南人民没有忘记他,现在黑龙潭公园为其立碑、塑像,并镌刻其生平事迹及有关诗作,供后人景仰。

新诗的开山鼻祖郭沫若1961年1月出访回国,在昆明考察,游览黑龙潭后,将唐梅、宋柏、明茶并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应张冲夫人惠国芳女土请求,写下了一首《游黑龙潭》七律: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惊醒唐梅睁眼倦,陪衬宋柏倍姿雄。

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虹,

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

这首诗刻碑立于龙泉观的明茶早桃红树下,最后一句原诗为"千年万代颂东风",后应当时《边疆文艺》之请求,诗人重抄发于该刊1961年2月号的这首诗,把"千年万代"改成了"千秋万代"。

诗人从最能彰显黑龙潭悠久生态文化的三异木入笔来写此诗,形象生动,一气呵成,笔触绮丽,意境独到,是郭老赞美云南诗中的佳作。

  • 2. “ 画山咏水”类诗词的主旨:写景抒情

明代高僧释净伦留下一首《龙泉山行》的七律:

路入龙泉逸兴悠,春风千里片云浮。

远看近碧山无数,东曲西弯水自流。

几个人家花发处,一声啼鸟树高头。

谁知未过松关外,正在清凉池上游。

这是一首由远及近、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画山咏水的风景诗,写出了黑龙潭及龙泉山水的美丽。

曾任民国云南教育总长的清光绪九年的进士陈荣昌,有一首《忆黑羽仙歌》的词:

是鸿都观,有五峰屏列,二水环流,碧波软。又古潭如镜,说潭底潜龙灵且怪,时见吐云天半。仙踪宁尽幻,大壑深山,许有骖鸾下霄汉。愿从今湔俗虑,摒弃人间,披鹤氅,来觅浮丘伴。任沧海红尘复扬,想洞府笙箫,玉音难乱。

这首词写景抒情言志一体,如诗如画,格调清新,反映了作者对喧嚣红尘的厌倦、对龙泉道观静闲清逸境界的倾慕。

今人名家游黑龙潭的诗词也很多,影响大的当数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委员长,他的革命生涯是从云南开始的,云南的许多地方,都有其诗作。

有史记载,辛亥重九起义,朱德曾宿于黑龙潭龙泉古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提笔写下《重游黑龙潭》的七绝:

黑龙潭水清且深,

唐梅宋柏又重寻。

记得宿营古寺里,

重阳光复到而今。

曾印记过重九起义足迹的古寺,历经沧桑,光彩依旧,诗人用一句"重阳光复到而今"来概括,诗后之语,有着广阔的天地任读者去补充、去思索。

三、黑龙潭流传千古的楹联

清嘉庆年间举人、曾任云南地方官的旗人硕庆为龙泉观题联: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在清光绪年间经济特科第一名的袁嘉谷,为黑龙潭写了很多对联。

最经典的是黑龙宫中的那幅,上下联分别集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年人》和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所成:

荷风送香气,甘露滴清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袁状元对黑龙潭的自然景观,有着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才如此得心应手地巧集前人的诗句为联,准确而又生动地呈现了黑龙潭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给人启示的生命感悟。

他在联中,将孟诗原句中的"甘露滴清响"的清响二字,改为"清音",韵味无穷。

清代曾任腾越厅同知的广东新会人黄炳坤兴之所至,也题联并撰书,把古观的风光、生态抒写得诗意盎然:

寒日半现闻鹤语;


古琴三弄有龙吟。

林则徐也为黑龙潭撰写过一副对联:

龙友为灵,流播德泽;


泉神化气,雨润春山。

这首藏头联,分别以上下联的第一个字组合成"龙泉",显示了这位民族英雄对黑龙潭的美好生态环境的真情赞颂。

林则徐

名胜古迹颇多的黑龙潭,还有一座充满悲壮气息的明墓,那是明末书生薛尔望全家殉节后的合葬墓。他是明崇祯年间的秀才,住昆明东门外薛家巷。清兵入关后,他"耻食清粟",带全家7口包括丫环到黑龙潭投水殉节。

清初许弘勋在墓旁的"起云阁"题联赞美其气节:

寒潭于载洁,


玉骨一堆香。

袁嘉谷先生也用他的"旧句"书写为联,赞美薛尔望,悬挂于黑龙宫内:

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


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

龙泉观北面山巅有一座塔,令人瞩目,名"定风塔",高13米七层八角密檐实心,为块石垒砌,始建年代无考,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过。

塔身镌刻对联数副,其一云:

太极南旋双镜月,


定风北峙一壶天。

龙泉山又名太极山。上联写太极山南面清、浑两潭水宛若两面映月之镜;下联则说此塔似将北来的寒风定住的一把盛天风之壶。

结语

黑龙潭悠久的历史、奇彩的文化,流经岁月,穿越沧桑,两株唐梅,一树宋柏,一池清水,一池浊水,可以为证。

今天,我们再游黑龙潭,品读着绝美的诗词楹联,一幅幅历史画卷,次第展开,波涛暗涌中,仿佛间,看见了云南的历史,也看见了云南的文化,看见了悲壮,也看见了明媚。

在这些佳作后面,有着林则徐报国未成的失落,有着袁嘉谷淡泊明志的情思,有着月溪超凡脱俗的境界,更有着朱德立志革命的决心,以及郭沫若热爱自然的情怀。

在这座以民族文化、道教文化为特色的古迹里,古今诗词楹联还有不少,这里挂一漏万,不再逐一叙述。


作者简介:千雨千江月,生于风花雪月,长于濛濛烟雨,居于满城繁花。酷爱散文、诗歌、赏析,在时光书笺中,品茶,品书,品乐,品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