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为什么可以煮,却不能长泡?

大尖山信阳毛尖


常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不能久泡,但是老白茶、黑茶是可以煮饮的,煮比泡不是更久吗?这不是矛盾吗?其实煮茶和久泡完全是两个概念。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茶为什么可以煮,为什么不能久泡。

先说一下什么茶叶可以煮饮:多数年份茶是可以煮饮的。比如:老白茶、茯茶、熟普洱茶、六堡茶等发酵程度重的茶是可以煮饮的。这类茶煮着喝要比泡着喝滋味更好,口感更醇厚。而绿茶和轻发酵茶是不适合煮饮的。

电影“三国”中小乔正在煮茶。


茶为什么不能久泡呢?

首先“久泡"这个词要分成两方面理解,一是冲泡次数多,而是浸泡时间长。所以要分开说。

1.茶为什么不能冲泡太多次。

每一种茶都有适合它的冲泡次数,以前的回答中我都写过,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在我以往得回答中找到。

大多数的朋友会觉得冲泡次数多只不过会寡淡无味,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不止于此。通常茶叶粒径(条索)大的,物质释放越慢。茶叶粒径(条索)小的,物质释放越快。达到一定的冲泡次数后,香气会越来越低,直至消失。滋味寡淡,但茶叶中苦涩物质释放会越来越多,口感很差,再继续冲泡没有意义。如果你是在招待朋友,会让朋友觉得你是在下逐客令,待客不热情。

泡茶


2.茶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浸泡。

经常喝茶的朋友都知道,长时间浸泡的茶汤物质过分析出,口感会加重,如同毒药,难以下咽。还有就是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可能会滋生细菌,饮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肠胃炎。

还有一点要注意,茶叶过分浸泡会析出有益物质,但是也会析出有害物质,比如大家忌惮的农药残留。农药残留多在绿茶和轻发酵茶中存在,因为绿茶和轻发酵的制作工艺简单,在制作过程中毒害物质不会被剔除。而且绿茶和轻发酵的保质期短,造成农药短时间无法降解。

茶汤中含有很多的有益物质,比如:氨基酸,维生素等,但是时间久了这类物质会氧化,失去本来茶叶的保健作用。

泡茶


茶为什么可以煮饮呢?

煮茶兴起于唐代,这是茶叶历史中很大的转折点,煮茶更像是中药中的“煎服”。

先说一下适合煮饮的茶叶:陈年白茶,熟普洱茶,陈年岩茶还有今年流行的小青柑和碎银子等。这类茶叶发酵程度深,单纯浸泡的话茶中物质释放不彻底,口感也不会太醇厚。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冲泡以上举例的几种茶叶时,如果冲泡次数较多后茶汤变淡失去饮用效果后,将茶叶投壶开煮,你会发现还能喝好几壶呢。煮饮可以使茶发挥出最大的香气,口感厚重富有年份感。

煮茶

煮茶和泡茶最大的区别是:煮茶时的水温时刻稳定在100摄氏度,而泡茶的水温多早80-100度。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泡茶的时间是比较短的。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好喝呢?前段说明了煮茶的温度,决定煮茶口感的主要因素就是时刻保持100摄氏度。茶中物质释放温度是不同的,泡茶时水温较低,所以溶解的物质是不完全的。而煮茶的温度较高,持续时间也长。所以较泡茶来说,煮出来的茶汤物质含量多,其中果胶的释放决定着茶汤的醇厚感。

煮茶


在上面说到的绿茶和轻发酵茶不适合久泡中,有一方面是忌惮农药残留析出。而煮茶没有人会煮绿茶和轻发酵茶的。适合煮饮的茶叶多数为陈年茶,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农药残留早就消失了。就是一瓶农药都过期了,何况残留呢。

但是煮茶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煮茶是应注意:不能喝过烫的茶汤,不能喝过浓的茶汤。过烫会损伤食道和口腔,过浓会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小结:

以上是我个人经验所得,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一起学习。

我是福林茶行,一名爱茶的生活领域创作者,如果您觉的我说的能看就给我点个赞。如果您也喜欢茶叶知识,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