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你還可以做些什麼?這算是個引子吧!

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實話實說今日頭條刷的明顯多了起來。

不為別的,那些很短時間內利用頭條月入從零到幾千、幾萬的消息,那些成功逆襲的寫作愛好者們著實吸引了我,讓我也躍躍欲試。雖然我是一個典型的工科男,天天和機器打交道的上班族,但是我也很喜歡寫東西,一是因為平時喜歡看書愛寫一點感受,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需要。不過這麼多年來,都是很隨意的寫一寫,這段時間了為了儘快在頭條上能夠立住腳跟,我嘗試著天天堅持寫一寫,但是發現實在是太難了,本來一個習慣養成就已經很困難了,一個有挑戰性的習慣養成更是難上加難。

這段時間我不斷的否定自己,也在不斷的鼓勵自己。畢業十年,跟機器打了十年的交道,我們像一對難兄難弟彼此成就,不過在原地一呆就是十年,我感覺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差,時代在進步,我卻在退步。想到此,我一下子覺得焦慮起來,這樣一眼能夠看到退休的日子,真的好嗎?這樣按部就班的日子,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這樣的安逸狀態,能夠一直持續下去嗎?答案是否定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總有一天會埋葬在社會發展的洪流之中。

言歸正傳,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努力成為一個寫手,我覺得就是最合適的方式。進入社會以後,我們大多數都背上了房貸,車貸,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幾座大山,壓力山大。普通人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金錢進行額外的投資,又有幾個敢於辭職經商下海,前路叵測,是最大的障礙。

但是寫作卻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實現路徑。你不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甚至不需要花錢,只要你找到網絡爆文的寫作技巧,寫出大家喜歡的文字,就有可能實現變現,我想說何樂而不為呢。不過,的確很多人都會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想說無他,唯有寫,從現在開始。今日資本的徐新有一次採訪中說過,在和優秀的人接觸的過程中,學會了一個習慣,每日冥想20分鐘,介於想與不想的一種狀態,我嘗試了很多次,最適合自己的就是寫作,這個每個人因人而異,算是一種善意的推薦吧。

再說,今日頭條,這段時間關注下來,真的是有太多大神了,內容也多,總的感覺相當不錯,收穫滿滿。不過有一些內容,只是有一個吸引人的題目,讀起文章來,相當乏味,有盜取流量之嫌,在粉絲經濟時代,這種無可厚非。不過我倒是覺得,內容為王,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提升內容上來,讓讀者有收穫,不然很難長久。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不放在內容上,早晚會淹沒在時代的大潮中。

這幾天看頭條上的各路大神,真的感覺很多很用心,有的是視頻拍的好,有的是專欄講的好,有的是文章寫得好,經常一刷就是好幾個小時,感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我的寫作興趣一方面來自於大學時期的愛好,更多的是參加工作以後的客觀需要,以前領導們愛說,宣傳也是生產力,你看長征的時候還有篝火晚會呢,我對此深信不疑。今日頭條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他給了很多普通人機會,成就了一個自媒體的時代,好遺憾我不是最先開疆拓土的那一撥人,可是作為社會上的普通一員,誰不想這樣的紅利呢,於是我開通了頭條號,如果哪位好心人看到了,希望可以帶帶我,不勝感激。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我在單位堅守,跟家人分隔兩地,作為二孩奶爸,有了難得的休息機會,只是苦了老婆了,此處省略N個字。這段時間,拾起了大學時候的習慣,摘抄、看書、寫寫心得體會,關注熱點話題,養養花草,挺好,利用頭條記錄下自己的生活挺好,在網絡世界裡開拓眼界,結識朋友挺好,都挺好。順便說一下,跟那些在前線對抗疫情的英雄們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是舒適的,不要忘記向他們致敬,不出門也是貢獻,宅,也可以進步。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知識的年代,這是共享的時代,這是粉絲經濟的時代,這也是我們的時代,跟朋友們一起共勉吧,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從中也立身,不忘初心,這句話真的很好,想要在時代的洪流中弄潮,除了過硬的本領,別無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