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地多,該怎麼發展?

塗麼麼噠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多是好事,關鍵取決於怎麼合理利用土地,讓土地利用率最大化這是重點。如果沒有利用好,不僅賺不到錢,反而還會賠錢。那麼如何把土地利用好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小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選擇項目很重要,項目的好壞直接影響收入的好與壞。我覺得目前種植藥材還不錯,疫情期間醫療行業個個都是賺的盆滿灌滿,而疫情過後,醫療藥品原材料肯定也是奇缺,畢竟疫情期間也消耗了大量的藥品,市場為了彌補藥品的短缺,那麼製作藥品的原材料肯定是少不了,所以種植藥材市場前景肯定好。

第二我們可以通過區分土地的等級,按照等級之分,土壤的酸鹼度,肥沃程度,看到底適合種植什麼。

第三我們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徵,以及政府扶持的產業相結合,看適合種植什麼。因為有了政府的幫扶和支持,你就會事半功倍,在資金,技術,銷路等方面就會得到保障,有利於降低風險,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最後辛勤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什麼都不用管,只要種到地裡,就等待收穫了,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會有收穫。




一日三餐走你


你們好!我是綏寧小莫,是一位農民,今天,我很高興來回答農村地多該怎麼發展這個問題,我就把我的所見所想以及親身體驗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吧,我生活在山區,農村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出去廣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創業了,我是一位七零後的農民,沒有文化,因此就在家鄉生活,我弟弟他們去深圳創業了,現在農村的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政府也非常重視農業發展,農村也有很好的地理優勢,我們是山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土地也多,現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歡吃土雞鴨肉,我們可以在山裡放養吃蟲吃草長的雞鴨,不喂飼料的雞鴨肉質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我們家就在山裡餵養了幾年雞鴨,也經常賣雞鴨蛋非常暢消。田地還可以種些來錢快的作物,比如有機蔬菜,運到鎮裡縣城裡的超市農貿市場上出售,還可以建個蔬菜大棚,如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電商平臺上賣,我姨媽就是種蔬菜大棚的大戶菜農,收入也不錯。還有我們村還搞了一個葡萄種植合作社,由一些農戶合作搞了一個葡萄園也都受益了。還有一些村民把一些田挖成塘養魚,養牛蛙等,我們村就是這樣的,就不一一介紹了,有感興趣的朋友再聊,希望能幫到你,謝謝你給我機會說這麼多。








綏寧小莫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就是農村的說說我的看法!

一、農村可以發展養殖業,可以創立一個農業合作社,近年來農民紛紛外出打工,特別是規模養殖業(如養雞,養豬,養牛)也就是立體養殖,魚,雞,鴨,豬,牛,蠍子,黃鱔等。

二、承包土地搞中藥材種植(比如黑藥、靈芝等);

三、生態園建設,利用農村特有的優勢,開辦生態旅遊園,打造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

四、溫室大棚種蔬菜。比如做個塑料大棚種植反季節的蔬菜、種植食用菌帶加工。

五、經濟林種植,環保綠化需求很大收益也不錯!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果你喜歡的話,請關注,點贊,討論!





小創業大夢想


在農村地多可以發展的項目很多。,地多的話,優勢就比較大,幹什麼都可以?不像地少,沒有什麼可以好開發的。

.1.我是安徽省亳州市地區的,我們這裡種植的東西就特別多。因為土地多,他選擇種植的方向就比較廣,在我們村裡種植了大片的桃樹。因為土地比較多。選擇種小麥大豆的話產值不是很高,他們就種植了果樹。把方向投向到果樹上面。

2.在我們村上,不單單隻有搞果樹的,還有搞養殖的,養了很多年了,在我們村上養豬,今年的收益是相當不錯啊,他家的土地就很多,十幾畝的土地,他沒有選擇種高粱,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一干就是十幾年了,景象很好。

3.他的養殖場幹起來是很不錯的。因為上期有一定的補助。每一年可以賺個幾十萬。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有虧損的。但是時間長了,經驗摸索到了,自然賺錢了。

4.農村創業不管你是搞養殖還是搞農作物。首先你得具備,土地和資金,這是是最關鍵的管你是幹什麼?只要堅持到底。它就會有成功的一天。相信我們在農村的朋友。也可以賺到自己的一桶金。


星夜的流星


農民手中最不缺的就是地,而隨著農村人走向城市打工,村裡的入地都閒了下來。很多人看到這個契機後都會把地承包過來,而隨著農業的商業化和產業化,很多人在承包大片的土地過後就不知道該幹些什麼事情。畢竟網上關於農業方面的發展方向很多,而這些眼花繚亂的項目也讓承包者猶豫不決。本來想著一心做大事,但卻發現不知道從事什麼方向。下面就和大家講解一下農業的發展方向。

1.農家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農家樂的模式並不陌生,這種項目專門針對遊客而設定,提供吃穿住行等一體化的遊玩體驗。通過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滿足遊客的需求,而這種方式也包括觀光型模式、民間藝術型模式、餐飲型模式,讓遊客充分體驗到農村風光的樂趣。

2.吸引市民的加入

由於城裡人並沒有一畝三分地,而他們有些人也想體驗種地的感覺。於是這種模式就此產生,通過招租的形式把自家的土地出租出去由市民自己打理,或者可以依照市民的需求幫他們種植。

3.打造品牌理念

想要提升農家園的價值,那就要先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特色,依靠自己的特色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經營者可以通過門票和出售自己的產品來增加收入。

4.新農村的旅遊業發展

隨著新農村口號的提出,如今的農村也建設的十分有特色。因此可以通過發展旅遊的項目將農村打造成度假聖地,這樣的模式也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鄉村王小瓊


一:農村可以發展養殖業,可以創立一個農業合作社,近年來農民紛紛外出打工,特別是規模養殖業我個人建議不要汙染的。

二、承包土地搞中藥材種植(比如天麻、靈芝等);

三、結合農村本地特有優勢,生態農家樂,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

四、種植無公害蔬菜:塑料大棚種植的蔬菜、種植食用菌帶加工。綠色壞保:


多彩小王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給你介紹一個收益很高的種植模式,可以參考一下。

早春大棚三膜一苫多層覆蓋,或早春溫室西瓜,一般在12月中旬溫室加溫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西瓜可在4月底至5月20日上市。這是我國華北、華中區域早春西瓜上市很早的一種種植模式。

這茬西瓜一般要選擇早熟、耐低溫、品質好的中果型、中小果型或優質禮品西瓜為最好。此茬西瓜下來早,一般效益都很好,畝產值多在1.8-3萬元之間。對於有營銷思路的種植者,比如種植“彩虹瓜之寶西瓜”,能自產自銷的或採摘園,收益會更高。有的畝產值達5-8萬元,這也是國家一直提倡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模式。另外,如果管理精細,還可以收二茬、三茬瓜。

大棚內普通地爬種植的西瓜品種有:“美味華之秀三號”、“豫藝紅娃娃”、“國豫九號”、“精品黑小寶”等。“豫藝紅娃娃”每畝定植600株左右;“美味華之秀三號”、“精品黑小寶”西瓜,一般畝栽650-800株。

吊蔓種植的禮品西瓜,可以選品質非常好的“彩虹瓜之寶”、“錦霞八號”、“玲瓏瓜之寶二號”、“金童玉女瓜之寶”、“豫藝黃妃”等品種,每畝密度2000株左右。

多層覆蓋大棚或早春溫室西瓜定植早,收穫早,對於勤勞、有創新意識的瓜農、菜農朋友來說,有很多可以增加收入的可利用空間和機會。對於勞動力緊張或勞動力成本比較高的大園區不建議採用,僅供參考以啟發思路。

 

一、在種植西瓜的大棚兩邊套種辣椒

春季種植大棚西瓜的瓜農朋友,可以考慮在大棚鋼架較低的兩邊,套種“豫藝新時代”、“美辣華之秀一號”、“金富130”辣椒,在不影響西瓜生長的情況下,還能多收一批辣椒。豫藝種業經過連續3年試驗,效果很好,辣椒結果能力強,上市早且商品性好,辣椒行情好的年份,可增加1000-2000元收益。

二、西瓜結束後,接茬早熟耐熱白菜或早熟耐熱花菜

在西瓜5月底拉秧後撤除棚膜,立即整地,種植一茬生長速度快的耐熱白菜或耐熱花菜,搶市場空檔期上市。此期溫度高、病害多,一定要選擇耐熱、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夏綠55”白菜、“珍玉50”花菜是經多年試驗出來的,比較適合這個茬口的經典耐熱品種。此茬早熟白菜、花菜,育苗時間在5月底-6月初,採用“棚膜防雨+遮陽網遮蔭”的育苗方式,苗齡20天左右,定植後水肥供應充足,一般50-55天即可收穫,正是9月上旬中原區域缺白菜和花菜等蔬菜的季節。

三、或西瓜結束後,種植越夏大棚番茄和辣椒

很多地方一般是春大棚西瓜甜瓜,秋大棚番茄、辣椒,這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但多層覆蓋的西瓜,收瓜早,騰茬早,也可以抓緊種植一茬越夏番茄和辣椒。這茬越夏番茄和辣椒,要預測市場,選準時間,選好適合的品種,儘量實現好的效益。一般在4月底-5月初育番茄或辣椒苗,一個月苗齡定植,定植後50天可以採收番茄和辣椒,供應7-8月市場。種植這茬番茄、辣椒有一定難度,但比露地的商品性好,抓住機會,也有盈利空間。適合的品種有“粉都熱美”、“豐滿六號”、“粉都312”等抗TY番茄品種,“金富175”、“新金富808”、“美辣華之秀一號”等辣椒品種。

四、或西瓜結束後,接茬耐熱豆角

西瓜一般在5月底或6月初拉秧。不用整地,可直接播種耐熱性好、顏色好的“珍玉金鳳凰”、“豫藝油豇”長豆角,這是一種不用整地的省力種植模式。注意豆角開花結莢前控水控肥,防止旺長。

 

五、豆角結束後,接茬芹菜

此茬豆角生育期75天左右,根據市場行情和豆角長勢決定拉秧期,一般在8月中旬拉秧騰茬。豆角結束後立即整地,8月中下旬可直播“翡翠小香芹”,或定植西芹苗子。

翡翠小香芹直播後,用噁草酮封閉防草,用遮陽網遮陰降溫,小香芹管理簡單,省工省力,11月上中旬即可扎捆銷售。

做大棵芹菜栽培的,可選用“黃玉西芹”、“才子西芹”、“新生代西芹”,提前於6月中下旬採用小拱棚+遮陽網覆蓋方式育苗,一般需60-70天苗齡,此時溫度高,注意要在20℃左右的低溫條件下催芽後播種,從播種直到7月中下旬都要覆蓋遮陽網,以後將遮陽網撤去,以利於其正常生長。 

 

六、或豆角結束後,接茬搶種耐熱菠菜、耐熱香菜

豆角結束後,在大棚裡搶種一茬耐熱菠菜或耐熱香菜。一般情況下,鄭州市場9-10月份,菠菜和香菜的價格往往都在每斤3元以上。

豆角結束後及時清潔田園,施足基肥,整地做畦。這茬菠菜或香菜最好採用“遮陽網遮陰、拱棚防雨”的方法種植,生長期間選清晨澆小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不可澆大水,澆水後進行劃鋤,這是防病的關鍵。菠菜選擇耐熱能力強、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和品質好的品種,如“墨玉抗熱王”、“黑優圓菠一號”、“豫藝M17”等,香菜選用“香芸”。

七、或豆角結束後,在棚裡種植中熟松花菜、耐寒西蘭花

豆角也可根據市場行情和豆角長勢決定拉秧期,秋棚松花菜、西蘭花一般在9月20日左右定植,提前25天左右育苗,“珍玉松花80”、“康千萬三號”都是非常合適的品種。定植後大棚四周通風口全部打開,以利於降低棚內溫度。12月底-元月份採收,此期中原地區露地花菜早已採收完畢,此時上市,一般價格好,效益高。“康千萬三號”耐寒性強,甚至可以延遲到春節前上市。

八、或豆角結束後,在棚裡種植秋西葫蘆

此茬豆角生育期75天左右,可在8月中旬拉秧騰茬。豆角結束後立即整地,8月下旬-9月初在棚內直播西葫蘆(也可提前15天左右育苗),出苗後40-45天即可開始採收,11月中下旬在大棚內上二層膜,能使採收期延長15-20天,爭取更多收益。“珍玉1875”、“珍玉17”、“珍玉369”都是適合此期種植的優良品種,抗性能力強,瓜條顏色綠,商品性很好。

希望能幫到你。





彩虹西瓜哥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當下隨著新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選擇回到老家農村去發展家鄉。那麼,在農村應該如何發展?下面,就讓我來說說。

總結以下幾點

1.發展養殖業,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農村搞養殖業是最好的發展方式之一,可以養牛、養豬、養雞、養鴨、養鵝、養羊等常見家禽,還可以養魚、養蟹、養蝦等水產品,關鍵是找到銷路,有一定的規模。然後再實行老戶帶新戶,一戶帶一戶政策,讓家家戶戶都加入,這樣子產值就會大。

2.發展種植業,主要是種植經濟作物為主,根據地方性特點以及人文環境。最常見的就是種果樹,菸絲,甘蔗,花生等作物。可以引進外面的廠家投資(還可以省去銷路問題),像菸絲引進制菸廠會直接提供種子,農人提供勞力和土地,收成以後制菸廠直接上門收購。

3引進工廠在農村建廠,隨著用人成本的提高,珠三角地區越來越多的工廠已經往不發達地區搬離。那麼,如果當地政府配合的話,就可以發展在外鄉賢回農村投資。這樣子,不但帶動當地經濟,還可以有效使當地的勞力得到最大利用化。

4承接外發手工加工,隨著用人成本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工廠將一些手工活外發給外面的人做,以減少成本。那麼,可以承接大數量手工加工活到農村,充分提高非農忙時勞動力的利用。

5打造生態農家樂,跟當地旅遊景點相結合,刺激來當地旅遊的人消費,從而當地農民的收入。

6開辦磚廠,

在農村,泥土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因此可以燒製泥磚,向城市輸出,不但可以提高當地的勞力使用,而且還可以拉動其他經濟的發展。

以上就是針對農村的一些發展方向,供您參考


山裡小王


在農村地多是好事,農村農民都想要自己能多種地,可以發展多種種植業。像大棚種植,種植果樹,種植藥材等。不管種植啥農作物,只要能成批量化,系統的出售模式,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以種植花椒樹為例

1 花椒樹種植是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對於地區和氣候的適應性比較強,根系也比較發達。

2 花椒樹生長的快,結果多,收益也就比較好。

3 花椒樹苗一年生長一般都在一米以上,種植管理好後,第二年就可以結果,第三四年以後,單株一年的產量在7斤左右,最高可到35斤左右。每畝地可以淨收入1900元以上。

形成規模以後,對產品進行深加工,打造自己當地的特色,同時也能發展旅遊農業園,可以有效的吸收附近的農村的勞動力,幫助村民共同致富。



室內裝修小張


在農村地多,該怎麼發展?這個問題有點廣泛,相關因素也多,下面就說下我的看法

第一首先確定一下土地性質,是城鎮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農村耕地還是鄉村建設用地

第二對農用地,在嚴格保護耕地和保護生態環境、堅持農地農用的前提下,可以複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業教育、農業科普、農事體驗等功能;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促進節約集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可以複合民宿民俗、創意休閒等功能。


第三農村物流基地,農村物流網絡決定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現在隨著電商下沉鄉鎮農村經濟越來越好,建議考察一下這個方向。

另外要是依山傍水,面積夠大,膽子也夠大,那就幹墓地吧,單位面積產出最大。但要好好經營哦。自己個人建議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