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上海一半的小孩考不上高中,这是真的吗?

酒囊王老板


回答了太多的这类问题,现在总结一下。作为一个祖籍江苏人,儿子明年在上海考大学的上海人,我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发言权。

在上海,通常50%左右的初中生考不了高中,没达到最低高中分数线,私立的也不能收,有钱也不行。而其他省份是可以上高中的,没有强制要求。这也就是说其他省份的高中生基数就会天然高于上海。

到高中后,上海人基本不认可大专当大学的,高职也同样。大学指的是有一定知名度或年份的正规高校,私立野鸡大学也不算。如此,在统计上就会有一定的偏差。现在按我的理解,从正规高校的录取率来看,我不清楚具体的比例不能瞎说,但可以举一个实例。我侄女普通普高,年级稳定前三,最后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二本。

我想表达的是,光看录取率是没有意义的,否则就如同你和一群傻子在一起就代表你比大多数人聪明了一样可笑。上海考进高中的学生整体综合水平要优于其他省份的高中生。

另外,上海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一般要占到双职工家庭的一半收入,差不多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陪伴。

很多人拿考试成绩说事,但我一直在强调综合评分,包括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诗歌朗诵、辩论主持、唱歌乐器、历史文化等等,这些往往是其他省份比较弱的项目,但对于孩子的将来确有着一种说不清的关系。

在外省市孩子学习很辛苦,作业做到很晚。上海好一点,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但基本上小学睡觉不会早于10点,初中不会早于11点,高中不会早于12点。刷题同样存在,但不会盲目刷题,还要挤出时间学别的,老师心里其实也明白。

因此,个人觉得,谈升学率就是把上海前30%的孩子和外省市的前30%的孩子划等号,这对上海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就如同上海第一高峰只有几百米,其他省份第一高峰有几千米,虽然大家都是第一高峰一样。

最后,从朋友处得知,上海区重点高中考入211大学的比例大概在20-30%左右。能靠近复旦交大的基本不会超过5个。

以上个人观点,不想引起地域争端。如有不妥或冒犯,请一笑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