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英语吗?学习英语有什么用?

土豆哥哥辣椒弟弟


“学习英语有用吗?“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问这个问题的群体主要是学生以及工作完全与英语不沾边的上班族。而我的答案是:有用,太有用了!因为英语好让我能够脱颖而出公费留学英国,因为英语好,所以我顺利的金融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因为英语好,所以我可以给老外当翻译,也可以教学生英语。

其实,会英语的上班族往小了说,会引来不会英语的同事的羡慕,往大了说,会英语可能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升职加薪机会,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你们公司的业务不会有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君不见,连小区的大爷都会时不时的学点英语,为啥?因为小区来过外国人,因为他会点英语,所以升职加薪了。连一些商户乃至清洁大妈都有不少是会英语的,为啥?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和学习,碰到的机率变高了,如果会英语,业务可能会多,也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以提升咱们的国家形象。其次,如果会英语,公司在裁员的时候,你相当于比别人多了一个技能,那么你被裁掉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如果英语很好,那对你自己的业务能力会有莫大的提升,因为毕竟很多技术和服务标准都是外国定的,而且也是用英语写的。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英语要考试,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虽然现在高中增加了小语种,但毕竟属于刚开始,师资和经验以及配套的教材,教辅等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为什么?因为唯有英语这一门科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分,因为唯有英语这一门可以帮你拉大与别人的差距。有英语这一门优势,你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会更加的轻松。

如果你是旅游爱好者,那你更得会英语了,不为别的,只为遇到外国人的时候,或者去外国的时候,你不会被骗,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求助。因为英语是世界语言,说英语的人占大多数,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你会英语就像你掌握了一门工具一样,对你只会有好处不会有任何坏处。


EnglishDreamWorks


用处大不大,因人而异,但我知道,多学一样本领,你就能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我之前是个英语渣渣(现在也是),虽然读了很多年英语,但看到单词,还是会心生恐惧之情,因为真的是一窍不通



在这里,我想说学习英语非常有用,最大的用途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有条件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

想想要是学会英语,不管是去外国还是翻墙去看国外的论坛,总能先别人一步了解到外面的新鲜信息,再加上自己的甄别信息的能力,总能有为自己所用的东西

还有一点,学好英语,如果以后没钱用了,可以去兼职赚外快(现在翻译一篇技术文章都几百上千),总之好处多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出国转转,近点的日本、韩国、泰国,远一点的澳大利亚、欧洲等等,你会发现,没几个人可以同时掌握、日语、韩语、泰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 但是你只要会英语,基本出行没有问题,可以省掉很多事




早起的混子


So happ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first question is related to whether I could be skilled at

English.Frankly

speaking ,jus so so,哈哈 In this era,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can speak English.

现在来说,一般来讲,估计都是会一些,无论是相对好点的,或者是相对弱点的,估计国人对英语的喜爱,会让每个国人,都会点英语。


第二个问题:The second on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astering English

这第二个问题呢,涉及到了英语的用途

其实这个呢,it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想法吧

  1. 一些人呢,出于喜欢,比较喜欢这个语言,我其实也是比较喜欢罢了
  2. 还有些呢,就是工作中必须掌握,比如说:翻译的工作,工作中,大量的运用
  3. 还有一些,也是比如说:英语教师,其实就是这样,但是英语教师呢,和翻译不太一样,其实呢,就是在讲知识点,不需要你的口语如何如何,Hence,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case.
  4. 还有一些呢,是职称考试,这个需要你英文

还有一些呢,是辅导孩子学习,估计也得把英语pick up within a short time

T sum it up,it really depends on different situations,ranging from your likes to being a translator!

我个人呢,就是希望朋友们利用身边的机会,去练习英语,练习运用,这样的话,提升的比较快,汉语我们都是天天在练习后,自然就掌握了,such is human nature,很正常的事情,不过熟练工种而已吧


个人水平有限,有哪里说的不好的,多多交流!

谢谢大家的阅读,谢谢!

也希望认识更多,喜欢英文的朋友们!



和大成老师学英文


我会英语啊!来是炕末去是够!见面先要说哈喽!地地道道的标准发音,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的学问,咋就知道了这么多呢!总是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你说愁不愁人呢!哎,就这样吧!就有这条件啊!没办法!过于低调是不是更像是一种炫耀了呢!像我这种特别优秀的人,总是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的!其实我也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也是挺多的,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找不着缺点!我自己也纳了闷了,为啥我就没有缺点呢!想了快半个世纪了,终于想明白了,我是真的没有缺点!像我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为啥呢?因为我可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实在编不下去了,有没有想揍我一顿的!其实这也不怪我,就怪提问题的题主,昨天跟我说了答题中大奖的事!是50!万?nonono!是50!看好了!块!50块!然后还告诉我得超过300字,为了这50块,我拼了!今天我玩命也得凑齐300字,至少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了吧!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一个字一个字的数了一遍,到这里的时候,字数是:超过300了!哈哈!不就是英语吗?难不倒我!最后用英文结束今天的胡言乱语,估得儿拜!


炎焙焙


外语很重要,但不需全民学!

手机腾讯网曾发起的15万网友参加的调查显示,网友一边倒地赞成高考取消英语或降低英语权重,认为在学习英语上耗费的精力超过了其他学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超过八成的人觉得英语在其工作中“基本没用”或“完全没用”;57%的人认为高考应取消英语。

本文通过分析典型国家的外语教学及其效果来反思中国的英语教学。

1. 外语很重要,但不需全民学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这和其他工具一样,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学习如何应用这种工具。学了一种外语如果长时间不用,就会对应用这种工具感到生疏,甚至失去应用这种工具的能力。为此,要想学一种外语,首先你要问自己,你准备用这个工具做什么?是为了搞科研查考外国文献,还是为了出国留学?没有目的地学习外语,无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当然,对把外语作为工具谋生的人来说,外语就必须要精通了,半吊子外语是要误大事的。

2008年2月7日,我去埃塞俄比亚历史古城阿克苏姆的路上,有一个镇子叫阿德瓦,历史上著名的阿德瓦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而引爆这场战役的导火线却是一个翻译。

埃塞俄比亚1889年5月2日与意大利签订了《戊沙勒条约》,该条约先由意大利特使用意大利文起草,然后由埃塞俄比亚翻译格拉兹玛赤·尤赛夫翻译成阿姆哈拉文,埃塞俄比亚皇帝米尼力克看了阿姆哈拉文本后就签了字。

后来却发现,意大利文本第十七条规定“由意大利负责埃塞俄比亚对欧洲各国的外交事务”,而阿姆哈拉文本的第十七条则给翻译成了“米尼力克皇帝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可以让意大利参与调解”。显然,翻译者将原文的意思曲解了。

出现分歧后,米尼力克要求意大利修改意大利文本,但意大利坚持这个条约的有效性。两国谈判无果,诉诸武力解决,最后埃塞俄比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为了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必须有一批优秀的外语专业人才。但是,这并非要求全民学外语,就像国家需要音乐人才,而无需全民弹钢琴一样。否则,举国学外语,劳民伤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2.外语在英国初中是必修课,但在其他教育阶段只是选修课

作为英语发源地的英国虽然努力向全世界输出英语,但英国人却对外语学习缺乏热情。

根据英国的《2002年教育法》,英国的外语课程只对第三阶段(11-14岁,相当于中国的初中)学生作为必修课,而在其他教育阶段,外语只作为选修课。其实,英国很多小学根本就不开设外语课,很多学生自然也就没有选修的机会。英国有5门课从小学到高中贯彻始终,它们是:英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体育。

英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4岁至16岁的学生中,不学外语的人比20世纪90年代翻了一番。2011年38万中学生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时没有通过外语科目;报考法语的考生仅为154221人,比上一年下降了15%;报考德语的考生为60887,比上一年下降了13%。

在大学也是如此,注册外语专业的大学生逐年减少,根据英国《卫报》2013年9月11日的报道,在过去10年里,英国大学的外语系关闭了40%。

为了扭转学习外语的学生人数不断下降的趋势,英国政府决定,从2014年9月起,全国7岁至11岁小学生必修一门外语课。不过,教育界人士对政府提出的外语教育计划能否有效实施表示怀疑,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外语教师,而是学生缺乏学习外语的热情。

英国人不愿学外语主要是英语已成为世界垄断性语言所致。世界上有60个国家和28个地区把英语列为官方语言,很多国家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源占90%,所以说,不学外语的英国人走遍世界也很少遇到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3.英语不是美国官方语言,很多小学只是把外语作为课外兴趣

我在国外工作时常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英语生在英国,长在美国,死在印度。”意思是说,英国人创造了英语,但现在美式英语却风行世界,而印度英语很糟糕,很难听懂。

尽管美式英语受到推崇,但美国并不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其目的就是倡导文化多元化,避免语言歧视。美国联邦政府的重要文件均用英语、西班牙语、汉语、韩语、俄语和越南语等文本发布,以照顾各地移民的权益,体现种族平等。

和英国人一样,美国人学习外语的兴趣也不大。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也试图在中小学推广外语教学,但收效甚微,开设外语课的小学仅占22%。现在,很多美国小学只是把外语作为一种课外兴趣,学校临时聘请移民学生家长讲课。我的一个移民美国的朋友因有孩子上小学,就常被孩子所在的学校请去当临时汉语教师。

4.原殖民地国家没“外语”,因为“外语”是其官方语言

原殖民地国家已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这些欧洲宗主国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因此,不再把它们作为“外语”进行教学。

喀麦隆共10个省,讲英语的西北省和西南省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讲法语的其他8个省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因此,英语和法语都是喀麦隆的官方语言。1998年4月14日颁布的《喀麦隆教育方针》规定,政府要“促进民族语言”,国家给予民族语言一定的地位,鼓励公民使用民族语言,号召公务员能讲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

喀麦隆的普通教育分学前教育(2年)、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7年)、职业教育(2-3年)和高等教育(3-4年)。喀麦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使用两种官方语言中的一种教学,根据学校所在的语言区选择,即英语区的用英语教学,法语区的用法语教学。从六年级开始,必须加上第二官方语言的课程。

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第5号法令要求大学要推行双语教育,以体现国家各民族的统一和互相融合,但坐落在西南省省会的布埃亚大学坚持实行纯英语教学。

尽管喀麦隆把法语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但我在喀麦隆工作期间发现,居民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的部落语言。近些年来,皮津英语日渐流行。皮津英语是一种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本地土语混合在一起的独特语言。例如,“奶奶到学校接我弟弟去了”这句话,里面就有英语、法语和当地土语。

5.埃塞俄比亚虽没被殖民过,但通用英语

埃塞俄比亚宪法规定,所有民族语言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阿姆哈拉语为联邦政府的工作语言,各州自己规定本州的工作语言。埃塞俄比亚虽然没有被殖民的历史,但受周围原殖民地国家的影响,联邦政府努力推行英语,政府文件均以阿姆哈拉语和英语双语印刷,公务员一般都能看懂英语材料,但能讲流利英语的并不多。

由于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人占领过,该国讲意大利语的人也不在少数,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的司机Nebyou就讲流利的意大利语。

埃塞俄比亚的小学为1-5年级,初中为6-8年级,高中为9-12年级。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高中及大学的教材除了阿姆哈拉语课程外,都用英语授课,教材也用英语。我曾问过一个埃塞俄比亚同事为什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要用英语授课,他说,阿姆哈拉语词汇有限,用阿姆哈拉语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科学。

尽管英语几乎是埃塞俄比亚的教育语言,但埃塞俄比亚人的英语水平我不敢恭维。我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个修车行,见一英国人无法与修车师傅用英语交流,急得这个英国人朝修车师傅大叫:“你讲的是英语吗?!”

6.国家的盛衰与语言无关,日本英语水平不如阿富汗

中国不少人把国家落后归咎于汉语低级,鲁迅曾愤慨地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吕叔湘也断言“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文明程度,与这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无关。中国使用汉语,在历史上也曾辉煌过。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公元96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欧洲,在此后的4个世纪里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2年世界人均GDP最高的10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外,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非洲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或法语,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也大多集中在非洲,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索马里、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人均GDP排名分别是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倒数第六、倒数第七。

谁也不能否认日本的科学技术世界领先地位,但日本从2011年4月才开始把英语确定为小学5-6年级的必修课。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在世界上也属于较低的,2012年的托福(iBT,满分为120分)考试,日本考生的平均水平仅为70分,还不如老挝和阿富汗考生的分数高。

日本主要是通过培养外语专业人才,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及时介绍到国内,我们汉语里的很多词汇也是从日语转借来的,如电话、调查、法律、方法、干部、革命、积极、计划、阶级、节约、经济、经验、精神、文明、政策、政党、政府、政治等。

所以说,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是语言,而是观念,是思想开放程度,是社会政治制度。

7.汉语是科学语言, 讲国语是文化自信

世界很多民族都热爱着自己的母语。一次,我在巴黎陪美国来的一个朋友去一家旅行社办理登记手续,朋友对接待小姐讲英语,可接待小姐用法语作答,我不得不给朋友当翻译。显然,接待小姐是懂英语的,但她就是不说:在我的地盘上我做主,讲母语是民族的尊严。

法国规定,法国公职人员在法国本土上举行的任何国际会议不准讲外语。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任何商品在法国销售,标签或说明必须用法语,否则就是违法,不得销售。

2006年3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法国商界领袖塞埃用英语发言,法国总统希拉克、外长布拉齐及财政部长布雷东愤然离开会场以示抗议,直到塞埃发言完毕才返回会场。

反观中国,几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要求全程使用英语,有海外华裔学者提出用汉英双语,竟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坚持用汉语作报告,成了一个百分百的华人;而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作报告,反而成了“假洋鬼子”。

近几年来,外国把汉语列为外语的学校不断增多,美国纽约市甚至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汉语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重英语轻汉语。

汉语是严谨、科学、简练的语言。例如,“杨树”,即使你第一次见到这个词也知道是一种树,而英语的“poplar”,你不认识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英语里有个医学词汇“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45个字母,像一条蜈蚣,母语是英语的人认识这个词的人并不多,能正确拼写出这个词的更是寥寥无几,其实这个词用汉语说很简单——“尘肺病”。用汉语说“98”这个数字很简单——“九十八”,要用法语说就是“quatre-vingt-dix-huit”,直译就是“四乘以二十加十再加八”。

美国自由作家鲁道夫·弗莱施博士认为,汉语没有文法,是装配线式语言,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简洁的语言。20世纪中期,他在纽约大学开设培训高级记者的写作班,让学员按汉语遣词造句的方式写英语文章。

用同样大小的字体印刷,汉语印刷品的篇幅仅是拼音文字的三分之二,如果世界上用汉语的人多了,就会减少纸张消耗,减少树木砍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更有利于生态环境。

8.耗费大量资源的中国式英语教学收效不佳

中国人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研究生,一路学英语,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学英语,因为各类职称考试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学习英语,英语水平究竟如何呢?

最近,一项对全球170万18岁以上成年英语学习者的测试成绩评估报告表明,在全球54个非英语母语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排名第36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

2011年,EF英孚教育历时4年,广泛采取44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及地区的200多万测试者成绩后,发布了全球首个《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报告显示:北欧国家挪威排名第一,亚洲地区第一为全球排名第9位的马来西亚,韩国排名13位,日本排名14位,中国排名29位,不敌马来西亚及日韩。

而2004年和2005年的雅思考试,中国考生平均成绩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成绩,口语考试成绩全球倒数第一。2012年托福考试世界平均分为80.5分,中国大陆考生的成绩为77分,与越南相当,而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为90分,朝鲜为80分,韩国为84分,尼泊尔为81分,不丹为79分,孟加拉国为84分。

有机构研究称,中国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环球时报》2013年9月12日报道称,在南海问题的国际研讨会上,“有中方与会者无法很好地用英语发言,或听不懂别人的问题,只能大段背诵有关南海问题的外交辞令,甚至被场下的人嘲笑。”

连外交人员和经常参加国际会议的专家都无法完全做到用英语与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可想而知那些没机会走出过国门的人的英语水平该是如何。郑州市民赵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我们的英语教育完全是在浪费生命”,她说:“我学了10年英语,六级也过了,可到了美国连个咖啡也不会点。”

我们的英语教学走向了极端道路,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使不少国人英语没学好,汉语也丢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英语的时间多了,学汉语和其他学科的时间就少了。在2005年6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竟是个外国人!

现在是我们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了。语言是民族的命脉,是民族凝聚力的所在,是民族独立的象征,让英语与汉语平起平坐是对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教育和人事部门应认真研究对英语教学和职称考试的改革,建议小学和初中把英语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将来的志向选择是否学习一门外语。高中可把英语作必修课,但英语考试的分值应大幅下调。对非外语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取消他们职称考试中的外语考试,重点考核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旦出问题,就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福祉,影响到民族的未来。


铁塔-刘植荣


以前会,而且大学期间还拿了英语单科结业证,那一届只有不到三十人有结业证书。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毕业后教语文,逐渐就把英语忘了。到今天,简单对话没问题,句子长了就只有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了!

对于英语学习不宜强求,更不应把它作为每个人必学必考的课目。要知道,学以致用,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如今高考“3+X”考试,还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这大概是教育部那帮尸位素餐的专家们的最后挣扎吧!就因为英语这门学科,毁灭了好多人才!

试问教育部,有多少国家把中文作为必考科目的?


征骑


想读原版英语书,全世界一共有三种方法:

1.国际音标,母语国家的人不会用这种方式,另外学习一套发音系统(48个国际音标),然后一个一个单词查字典[捂脸]音标发不准,英语发音同样不准

2.自然拼读(phonics)(适合幼儿园,小学启蒙),sound a word out(一个一个字母拼),音形严重脱节,导致dyslexia(阅读障碍)

3.全语教学(whole language),母语国家方式,同样导致阅读障碍(dyslexi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何况非母语学习者


苏文浩richard


我会英语,可以和外国人交流。

用处挺大的。

一,可以从事英语类的工作,赚外国人的钱,容易升职加薪,提高收入。

二,可以了解外国的文化,多一个维度看世界,

比如你夸一个人很漂亮,中国人说哪里哪里,讲英语的人直接谢谢,thank u. 有的人还会说我知道我很漂亮,i know that.

我们中国文化崇尚谦虚,英美文化崇尚自信。

当你知道还有人和我们想得不一样,世界就变大,变丰富了。

三,学好英语出国旅行方便,不用带翻译。更方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四,自己家小孩学英语方便指导。


上山英语


学过,丢了,因为一是没学好,二是工作不需要,就在国内打转转,不用则废,还老师去了。

当然有用,而且用处大。这就像手中的工具,扳手、钳子、起子啥都有,需要用时手到擒来就能解决问题,何须求助他人?

语言,无论汉语、英语、俄语、日语、少数民族语,它就是一个交流思想、情感联系、学习知识和传播知识文化的工具。多一种工具怎么没用?只怕你无用,没能耐学好。

而且,英语是世界性通用语,英语国家又发达先进,精通英语还可读原版英文著作,避免翻译水平和一些别有用心的酸腐文人故意误翻误导、曲解。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如果你雄心勃勃想干翻事业、成就,又怎么不应该多掌握一门语言工具呢?当然,如果你只想得过且过,围着锅边转,那学就是浪费资源,不如睡觉去。

学与不学就看你给自已如何定位。


资料完善度低


我当然会英语了。还真是不带吹的。我非常有语言天赋。

有人学英语,学十遍,我只要学一遍就行了。我的英语老师说,你不用考试了。免考。通过。英语老师非常喜欢我。他说像这样的学生教起来不费劲。

我有点沾沾自喜了。确实如此,我在班上成英语一霸了。无人能超过我。我找不到竞争对手了。我仰天长叹:都是英语惹的祸。

学英语对我来说是有用的。我不求干大事。我可以说我自得其乐。我就是干校对员的事。(注意:校对员是自封的。)我买来英语词典,一看,妈呀,错误真不少,还是国家出版社出版的书。我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如果我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我敢笑傲江湖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