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少奶奶”越来越多的问题?这样的人将来会对公公、婆婆孝顺吗?

好郝问情


在农村少奶奶这个名称也只能形容80,90,后的媳妇,但是在形势上做少奶奶的派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两个年代的媳妇大部分没吃过苦,也真正享受共产社会的优越性,基本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年轻的夫妻都在外打拼。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教管,偶尔回家看孩子或过年过节也就只有那么几天,多数婆婆都把儿媳妇当客,而儿媳妇自己也把自己当客人。在人们眼里就比喻过去的少奶奶,也是名附其实的。

农村的公公婆婆大多数对儿媳妇都很好,事事都让着,疼着,宠着。其目的并不是题主所说因彩礼而为。在爱情方面只要是用心去爱对方,就不会半路转移的。毕竟为彩礼而骗婚少至又少,就算是遇上了这种人,用香供着也没用,留得住人可留不住心,终究要离去的。

人与人相处就靠互情,情与情相溶靠真情。真情和亲情是相连的,会生活,懂得爱的婆婆,爱儿子就必须爱儿媳妇,爱儿媳妇儿子才会过的好,才会幸福。

孝字的前提就是爱,有爱就必有孝。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报之一礼,还之一情。儿媳妇不是小孩,也不会宠坏。有正常人的大脑神经,有理智的心态,有善良的思想。不会对婆婆不孝的,何况孝敬婆婆也是为自己以后捕路。再说我们国家有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也留下乡风民约。没有人不尊,没有人不从。所以,懂得知恩图报,懂得爱屋及乌,大部分媳妇都会孝敬公公婆婆的,请忽担忧!



勤修炼


什么是农村少奶奶?其实就是指那些年轻的媳妇,他们在家里面什么事也不干,也不带娃,也不种地,也不干活,就在家里面玩,这就是所谓的农村少奶奶,跟城市里面的小公主是一样的,他们备受宠爱、备受呵护,受不得一点委屈。


我老家就有一个典型的少奶奶,那就是我表哥的老婆。我表哥是二婚,第一婚姻,有一个儿子,离婚后,又找了一个,湖南的,女人很漂亮,身材好,起初,大家还以为表哥碰到狗屎运了,竟然两个老婆都漂亮,但娶回来才知道其中的苦,女人好吃懒做,常年不干家务,不带孩子,天天晒太阳、打麻将,衣服裤子可以堆一大堆,一个星期不洗,都是等我表哥干完活,回来再洗,孩子完全由体弱多病、年迈的妈妈带,最主要的是,这个女人太不懂礼貌了,亲戚去表哥家,她一个人躺客厅沙发上,占着了位置,起都不起来,也不跟来家里的亲戚打招呼,特别是长辈,根本就不打招呼,跟没见到一样,没礼貌、没素养、没家教。

那么,农村少奶奶为什么会出现呢?

第一、男多女少导致。这个就不用说了,男多女少,导致女人有天然的优越感,导致娇生惯养、公主病严重。


第二、独生子女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的时候,一般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家里人都特别宠着她,家里基本上都是什么活都不会让她们干,而且也是十分宠爱她,导致被宠坏了。

第三、女性可以挣钱了,独立了,腰板硬了,说话也硬气了。

第四、男人外出打工导致。大多数还是以外出劳动力为主,大部分的农村男性在结完婚之后都会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媳妇留在家里,男性自然也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媳妇儿,就想着多挣点钱来呵护自己的媳妇儿,这种情况大多数都出现在农村老实的男人身上,也会造成农村少奶奶多的现象,因为男性让媳妇什么事都不干,宛如宠爱的公主一般。

第五、部分家庭孩子家教不好。父母缺乏良好的家教,导致女儿从小品质不好,问题多,嫁人后,这种毛病依然不会改变。


那么,这些少奶奶,面对公婆年纪大了后,会孝顺公婆吗?我觉得几乎为零。大多数“少奶奶”,实话说,品质不咋样,人品不好,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甚至心术不正、行为不端,典型的懒惰女人,这种既不贤惠也不善良,更不会持家过日子的女人,你还指望她老来孝敬父母?

预计这种女人自己的父母都不会孝敬,更别指望孝敬自己的公婆了。


从小看大,从大看老,如果小时候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家教,品质不行,那么,长大了,就定型了,也不可能改变,因此,这样的儿媳妇,当公婆老了后,也不会做到贤妻良母和贤惠,她们除了长相好看一点,实在没啥拿得出手的,公主病严重、脾气不好、懒惰、跟邻里关系比较差,不会孝敬父母,甚至是老公在外打工,虐待公婆,整天游手好闲、打麻将侃大山晒太阳,这样的女人,公婆老了,指望她们来孝敬?太阳打西边出吧。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真的有见过这种“少奶奶”似的农村年轻媳妇。从农村考上大学并在城里工作成家的闺蜜有一弟弟,仅仅初中毕业,在农村老家的镇上企业上班,年近三十还未娶妻,父母是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后来东托西托的,好不容易给处了个对象,比闺蜜弟弟小上两岁,但在农村也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双方都还算满意,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女方要求在镇上有一套三居室的房,一辆不少于八万的车,外加十万彩礼,总共加起来大概得四十多万,之后还有办酒席的钱,七七八八的,反正把婚结了,得要五十多万吧!

闺蜜父母原想家里新造了三层楼的自建房,再买房,负担太重,想装修个一层给小两口当婚房,可女方家硬是不同意,反正开出的彩礼是一个都不能少。最后,东拼西凑的,闺蜜也帮家里出了十几万,终于把这婚事给办成了。原想着,虽然背了债,但儿子终于娶上媳妇了,也算了了一桩大事了。但让闺蜜父母没想到的是:糟心的日子这才刚开始。

镇上房子还在装修的时候,小两口就和闺蜜父母住一起。那花大价钱娶回来的媳妇原来也是在镇上打工,结婚后,她就没上班了。每天,闺蜜弟弟上班后,她还要蒙头大睡,直到日上三竿,然后起床吃饭。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是闺蜜的母亲做的,小媳妇吃完之后也不洗碗也不收拾,把碗一放,要么就回房玩手机看电视,要么就出门去逛去搓麻将。

刚开始,闺蜜父母觉得也许是新媳妇还没适应在夫家的生活,也没说她什么。可几个月下来,这个新媳妇还是这个样子,不做饭、不洗碗,小两口自己换下的衣服也全是丢洗衣机里洗,很多时候还一丢就忘了,都是闺蜜母亲给晾晒的。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了这儿媳妇几句,没想到她就收拾东西回娘家去了。最后人是接回来了,可脾气也更涨了,闺蜜父母想着娶这个儿媳妇不容易,就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有时候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让儿子去说一说。可儿子说也不行,要么吵架,要么又是回娘家。几次下来,一家人差不多都拿“菩萨”一样供着她。

后来,这儿媳妇又怀孕生了个儿子,这下就更了不得了,完全是将自己当闺蜜家的功臣了。平时,儿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吃穿用度也全由爷爷奶奶支付。就是这样,这儿媳妇还是这样那样挑剔。

闺蜜每每说到这事,总是唉声叹气,说是根本不指望这弟媳会孝敬父母,只要不给她父母气受,她就已经觉得很不错了。而她那弟弟,又是个软脾气的,凡事都听媳妇的。现在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他就更由她拿捏了。所以闺蜜已经准备好自己给父母养老了。


陌上花开且缓归


随着现在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农村“娶妻难”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娶到老婆以后一家人都会当做“少奶奶”一样宠着,就“少奶奶”这种事情可以说在农村比较常见的,就拿我邻居前年娶的媳妇来说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邻居是跟他老婆是相亲认识的,在结婚之前想着以后有了宝宝出行不方便就买了一辆汽车,但是买车过户的时候他老婆无论如何都要上她的户,并且还对邻居说车子如果不过到她的户下,那就不结婚了,而且还说一些不尊敬邻居父母的话,邻居也是迫于无奈想着现在结婚太难,好不容易快结婚了,就什么都依了她吧,然后就把车的户过在了她的名下,想着只要结了婚她的也是自己的,只要结婚以后踏实过日子就够了。



结了婚以后邻居发现他娶的根本不是媳妇,而是一个真正的少奶奶,每天什么事都不做,家里有十多亩果园,全家人都会去果园干农活,只有她每天拿着结婚时候收的礼金去逛街,回来就买一堆零食,而且还不懂得分享,只知道自己吃独食。吃饭的时候每次都是父母把饭给端到她面前,如果合她的胃口就吃一点,不合她胃口一口都不吃。一家人都非常无奈,但是都敢怒不敢言,因为花了两辈人的积蓄才给儿子娶的媳妇,如果闹翻了走掉了,那不但儿子要打光棍,而且花的钱也就打水漂了。一家人也就只能这样忍气吞声的勉强过着。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这边豫东农村不少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男多女少导致一部分女生持宠而娇,还有就是农村家庭父母教育力度达不到,导致女生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这种女生大多数都对男方家人不尊敬,甚至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所以这种人在未来很难对公公婆婆孝顺的。


农业经济第一线


不一定 现在的少奶奶都觉得自己被公公婆婆供着是应该的 因为她们身边的人都这样。

我是农村的, 我有一个高中老师 按理说文化素质水平不低了吧 可在观念里也是觉得公公婆婆应该围着自己转

有一次她在课堂上跟我们吐槽,说:“我婆婆大半年不来我家一趟,来了也啥活都不干,跟客人一样。”

其实这就是思想观念,在她看来,公公婆婆就是应该给儿子儿媳妇家服务的,老人家能干活的时候不给自己的小家干活,这是不对,甚至为人师表她也能够在课堂上讲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听。

她没觉得她讲的话有什么不妥,所以这种观念在农村真的扎根太深了,互相尊重,感恩孝顺,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下,这种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淡漠。


大学女生宿舍


少奶奶,说白了,就是懒人思想,好逸恶劳,这样的人多与少,真的自己,说不清楚。我也是农村出来,我的她勤奋,是村里出了名的。知道自己,没背景和靠山,当时我和她,地里干活,她比我做的多。


后来出来做事情,她依然拼命三郎,生意出现问题,她一个人,独自撑起这个家。忍辱负重,瘦了自己,苦不堪言,然而她从没有放弃追求,任劳任怨。到现在,这辈子,都愧对她的付出,所以农村人,多数都是非常勤奋努力的。

我感觉孝顺媳妇,还是居多的,只是农村条件,相比于城市,各种条件,还是差了很多。真的很苦,一个女人家,又有多大的能耐,能够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家里的公公婆子,又是如何对待她们的,俗话讲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和睦!



佛玉花缘


我们村里就很多这种情况,孩子不满18岁就相亲,一到十八就结婚。但是结婚不领结婚证,只是娶进家门。等到了合法年纪再去领证。

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都还小,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更别指望他们能够照顾公婆了。

“少奶奶”以后是否会孝顺老人,要看以后的生活怎么相处了,也就是家庭环境和个人修养问题。

第一、家庭环境

儿媳妇进家门,婆媳关系需要好好处理。我岳母,处理的这个问题就很好。

小舅子结婚的时候才18岁,但是我岳母非常注重家庭环境的打造,说话办事处处考虑“少奶奶”的感受。

逢年过节给“少奶奶”零花钱买衣服,零食水果家里从来没有断过。岳母把她当个孩子,“少奶奶”总是乐的合不拢嘴。

“少奶奶”坐月子期间,岳母更是跑前跑后,伺候的非常到位。婆媳两人,十年来,基本没有生过气。

岳母帮少奶奶看孩子、做饭、洗衣服,少奶奶懂得感恩,挣钱了时不时给岳母1000块钱的零花钱。

第二、“少奶奶”的个人修养和学习能力

儿媳妇精明能干,知道婆婆对自己好,自己也不甘“坐享其成”。自学做饭、学开吊车,家里有什么事情,敢于出面,事事处理的都让岳母满意。

在这种环境下,儿媳妇将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和孝顺老人的好少奶奶。

综上,勤快能干的“少奶奶”可以有,好吃懒做的儿媳妇则需要自我反省。


半路圆心


只要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就别提对公婆孝顺不孝顺这档子了。现在的许多年轻女性似乎早已意识到了男多女少的社会现实,动不动就以离婚相要挟。如果因为年轻夫妻两人的原因选择离婚,大家尚能理解;若因为与公婆闹矛盾而离婚,人们的唾液也能把公婆淹死。春节前后,村子里有三对年轻夫妻离婚了。其中两对是经过多年自由恋爱才走到一起的,男人们辛辛苦苦在外打拼,一年难得回来几次,挣回来的钱全交部给女人。女人在家看孩子,每天擦脂抹粉打扮得花枝招展,不是骑着电动车逛街,就是抱着手机与网友聊天……时间长了,不出轨才怪呢。

一位留守妇女竟然当着公婆和孩子的面将网友领回家,同吃同住,公婆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告诉在外打工的儿子。即便如此低三下四,最终也未能留住这留守妇女的心,她还是狠心丢下孩子跟着网友私奔了,最可恨的是还卷走了丈夫含辛茹苦挣得的几十万元存折。

人都跑了,公婆哪里还指望这样的媳妇孝顺呀!


江山165940261


我是大致,很高兴回答问题。的确,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男多女少,农村媳妇儿相当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儿少奶奶风气是越来越严重,家务活是一点儿都不干,还阵阵有词,我嫁到你家不是干家务的,全部给公婆干,孩子也给婆婆带。这种少奶奶儿媳妇将来孝顺公公,婆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我们村有几家人家媳妇都是这样的,男的都是花大价钱,高彩礼,买楼,买车,加上媒婆苦口婆心很长时间,很不容易娶回来的儿媳妇,他妹娶到家以后,家务活什么活也不干,还指使自己的公公,婆婆干这干那,因为她们都是花高价钱娶回来的,所以公公婆婆干怒也不敢言,只有听之任之。

有一家人家,因为她的婆婆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不小心把孩子烫着了,她就对她婆婆破口大骂,还打了她婆婆几巴掌。她婆婆现在逢人就哭,直言一辈子老头都没打过她,现被儿媳妇打了,边说边哭,情形看着让人很心酸。

现在农村少奶奶风气愈演愈烈,农村的公公婆婆们也敢怒不敢言,自己好不容易花大价钱娶回来的儿媳妇,万一离婚真的是让他们无法接受。现在农村娶媳妇真的是千难万难,公公婆婆自己受点委屈也认了。照这样下去,农村的少奶奶没让他们孝顺自己的公公婆婆,我认为不可能,大家认为呢?


天天大致


现在农村“少奶奶”越来越多的问题比较严重。农村娶妻本来就困难,而娶回来的少奶奶们宁可外出打工 ,也不愿在家务农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媳妇儿出了家门见多识广,根本不把农村的家、农活放在眼里,甚至把孩子丟给老人,自己在外逍遥自在。还有些农村女孩嫁人就要在城市要房子,有了房子跟农村公婆水火不容。这样的“少奶奶”能孝顺公婆吗?

在农村守家带孩子的大多都是老人。这些老人默默的为儿女子孙任劳任怨 。可儿女们心疼受了一辈子苦的父母吗?想想都心酸。

也有个别例外,在家勤劳持家,孝顺公婆的,但微乎极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