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瓦窑镇龙舞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成效显

沉寂“山龙”今起舞

—— 隆阳区瓦窑镇龙舞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成效显

隆阳区瓦窑镇龙舞村是一个白族聚居村寨,辖108户478人,其中白族94户432人,占总人口的90.4%。2019年,龙舞村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契机,在实施中摸准需求紧贴民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找准特色弘扬民族文化,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优美、民族团结、文化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广场

笙歌不断聚民心

“建这个村级事务活动场所我们都盼了多少年,如今梦想成真了”,谈起龙舞村新建的文化广场和活动室,老党员杨明高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和参政意识逐步提高。为进一步回应群众新期待,龙舞村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契机,将村子里蚊蝇滋生的臭水塘填平,建成民族文化广场。在广场上建盖了一间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作为党员及村民代表的议事室。原来没有“家”,党员们找不到自豪感和归属感,如今大不一样了,村里的大小事党员们都积极参与。今年以来,龙舞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和人居环境提升中来,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紧跟上的良好氛围。同时,针对龙舞村留守妇女较多的现实,还举办了3期刺绣培训和广场舞培训,以拓宽妇女的增收路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天还不到天黑,民族文化广场上就簇拥着男女老少,有的聊天拉家常,有的载歌载舞。从此,村里打架斗殴的事少了,文明礼貌的现象多了,整个村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古井边上

延续乡愁传文脉

“这口古井是我们村几代人的历史记忆,也是‘龙舞村’名字的由来。几百年来,我们在这里打水洗衣洗菜,由于年久失修,古井残破不堪。多亏了今年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这口古井才得以修葺一新,又焕发了青春”,村支部书记杨常保高兴地说。

在项目实施中,为了保护好古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凹凸不平的井边石原样保留,对古井进行了三面青砖围合及青瓦加盖,建成了古色古香的“龙井”,并在古井的三面墙上绘制了栩栩如生的龙形象,两旁的柱子上写有“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共产党”的对联,教育着全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虽然自来水早就入户了,可我们还是喜欢到古井边来,边洗菜边聊天,在这里,找回了乡愁,多舒心呀!”正在古井边洗衣服的杨发丽一往情深地说。一位长者指着围墙上画着的龙、竹、梅等色彩鲜艳的工笔画赞叹道:“每当我看到这些画,就想起了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要发扬龙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今年,是龙舞村整村出列之年,干部群众都不等不靠,鼓足了精气神,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产业发展和提升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中来,以奋发进取的新姿势告别贫困,开创美好的新生活。

路灯亮了

小康路上大步走

“这些太阳能路灯,我们以前只在瓦窑集镇和城市里看到过,想不到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这么‘稀罕’的东西也来到了我们村寨,点亮了我们的生活”,村副主任杨喜梅高兴地说。这个村的示范村项目建设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灯杆上绘有白族群众喜欢的蓝白相间的漂亮图案,灯柄上挂了把精致的白族龙头三弦。白天,太阳能路灯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格外和谐醒目;晚上,路灯亮了,照亮了宽阔整洁的村庄道路,也照亮了白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程。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的助推下,龙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在基础设施的改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党心民心的凝聚、各民族团结进步一家亲的精神层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