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天津人或每個到過天津的人,都知道天津市內六區中有一個“紅橋區”。

我是2000左右到的天津,當時坐5路公交車,沿著河北大橋一直往北走,經過漫長的新紅橋。當時一直以為紅橋區的命名是根據“新紅橋”來的,後來慢慢才知道,紅橋區是根據旁邊的“大紅橋”命名的,多少年前,大紅橋才是紅橋區一帶的地標性建築,只是後來河北大街成了城市主幹路,建起了新紅橋,大紅橋才被世人淡忘許多。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新紅橋


大紅橋,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北營門外大街北口與北河口之間,北運河和子牙河將要匯合的地方,位於新紅橋的上游300米處。詳細見地圖: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平面地圖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衛星地圖


一、最早的大紅橋建成時間不詳,清代中期以前,是一座木質拱橋,連接著子牙河的南北兩岸。

二、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為了改善過河的人流車流量的問題,原本是李鴻章計劃修建在大衚衕總督行轅門前的鐵橋,因運署官員的激烈反對,才改建在通往京師的子牙河官道渡口上,是天津衛當時第一座鐵橋。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也許是施工技術問題,也許是河道中途變寬的原因,製作好的鋼鐵橋樑長度稍短一些,無奈之下,施工人員在橋樑兩端用青條石各搭建了一座橋臺,彌補了橋樑的不足。但,這也為這座橋樑後來的倒塌埋下了伏筆。鐵橋建成後,狀如彩虹,飛架兩岸,巍峨壯麗,被命名為大虹橋,世人皆稱為大紅橋。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白色為橋墩


1924年,天津發生洪災,大紅橋兩端的橋臺嚴重影響著河道的行洪。不久河岸護基被掏空,青條石的橋臺岌岌可危。首先沖垮了大紅橋的護岸和橋臺,致使大紅橋的鋼架全部沉入水中。後來幾經打撈,仍有半數殘骸陷入河底淤泥之中。橋毀之後,人們在原地又修建了一座浮橋以維持交通。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坍塌的大紅橋


三、大紅橋倒塌近十年後,1933年開始籌建新橋,1937年建成,基本樣貌一直保持至今。

民國政府的這次重修,加長了橋樑設計長度,最終建成了如今的大紅橋,一直使用至今。新的大紅橋雖然已經變成了平直橋面,不再有那個高飛的拱度,但仍按照舊稱,稱作:大紅橋。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現在的大紅橋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大紅橋建成後,帶動了這一地區商貿、運輸等行業的發展,繁忙擁擠的水上運輸船隻,岸邊比肩錯落的商鋪,足以證明大紅橋一帶的喧囂與繁華。

四、1984年,天津市政府在大紅橋下游建設了“新紅橋”,連接河北大街與新紅路,自此新紅橋成為這一帶的交通主幹線。


天津紅橋區的命名由來——巍峨壯麗之“大紅橋”

右手的新紅橋,成為交通主幹線


但大紅橋作為限制載重量使用的橋樑,仍在發揮著作用。同時作為紅橋區的標誌性建築物,大紅橋也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也是老天津人懷舊的一個極佳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