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警”家庭的戰“疫”故事


“三警”家庭的戰“疫”故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堅守在與疫情搏鬥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公安民警隊伍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在十堰房縣有這樣一個“三警”之家,盧偉和妻子蔡自燕是縣公安局民警,兒子陳立嘯是孝感市孝昌縣2019年招錄分配在小河派出所的新警。他們雖相隔千里,卻共同“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這個家庭並不特殊,而他們在抗擊疫情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是那樣的平凡而偉大。

吃完團年飯,爸媽送別兒子上戰“疫”一線

“你就放心去吧,工作的時候注意搞好防護。”“媽,你就放心吧,我這又不是第一次上‘戰場’。”這是一位警察母親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團年飯,與參警還不到半年、剛剛接到歸所緊急通知,將要趕赴疫情一線兒子臨行前夜晚的簡單對話。

這位母親叫蔡自燕,是十堰市房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兒子叫陳立嘯是孝感市孝昌縣公安局2019年新招錄的民警,參加了2019年國慶、世界軍運會安保工作。臘月30日才從孝昌趕回十堰房縣老家,本想著陪兒子過一個愉快的春節,不料除夕夜就被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

“爸、媽,所裡讓我回去,明天早晨就出發。”接到所長的電話時,他剛剛端起團年飯的碗。疫情就是命令,必須有召必回。聽說兒子要返回工作崗位,父母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去幫他收拾行裝。

陳立嘯從手機上查到,因多地國省道和高速路封閉,只得改變路線,立即買了從十堰站到河南信陽站的火車票,再轉到孝感,由於十堰高速站已封,而襄陽高速還沒封,爸爸盧偉聽說後,決定第二天清晨開車送兒子直接去襄陽。

正月初一零時,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升至最高級別,封城、封路,交通全部停止。從媒體上看到武漢嚴重的疫情,這讓蔡自燕這位有21年警齡的媽媽對兒子有了更多的擔心。當天晚上,她給應該到所裡的兒子打電話詢問情況,但一直未能接通。

其實蔡自燕並不知道,丈夫盧偉第二天清晨開車送兒子到襄陽後,陳立嘯坐火車於晚上10點到達河南信陽,並坐上了所長安排接他的車,趕在孝昌縣所有高速、國道封閉前到達小河派出所。

來不及休息,更顧不上給父母報個平安,陳立嘯就和同事們連夜趕赴小河高速路口,配合交通部門設置路障,勸返司乘人員。大年初一,大量的返鄉人員在此聚集,部分人員不理解為何要封閉道路,一時間質疑聲、埋怨聲、吵罵聲此起彼伏,為了不讓事態惡化,陳立嘯當機立斷,通過車載擴音器反覆播放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講解疫情的嚴重程度,經過4小時的努力,聚集人員的情緒逐漸得到安撫,人退了陳立嘯的嗓子也沙啞了。

一個多月來,無論是街面盤查、接處警、巡邏防控、卡口執勤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近日,孝昌縣公安局發出通報,對陳立嘯在疫情防控中所做的成績進行通報表揚。

一橋之隔,40多天沒回家

盧偉是房縣公安局白鶴派出所所長,所在的白鶴鄉與縣城相鄰,具體地說僅孫家灣一座大橋相隔,橋北是白鶴鎮,橋南就是縣城。因流動人口多,疫情發生以後,轄區防疫壓力與日俱增,雖然離家只有10分鐘車程,但他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

他是送兒子返回後直接去派出所的。2月上旬,在守卡防控的同時,要對上級推送的大量涉漢返鄉人員、與確診病人密切接觸人員、車輛數據進行落地核查,對重點疫區返回轄區人員逐一實地隨訪,還要配合鎮政府對出入社區和各村的人員進行管控。

在轄區確診多名新冠肺炎病人後,鎮醫院被作為除縣城外唯一接收密切接觸和發熱病人觀察點,作為所長,他親自帶領另三名民警24小時輪班值守在疫情定點醫院。

所裡其他民警和輔警換班後可以在所裡進行短暫休息,而盧偉是不能休息的,他要對全部工作負責,110接處警、巡邏防控、防範宣傳等等工作,他都要科學高度安排,一點都不能馬虎,每天工作17個小時左右。困了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眯一會兒,錯過了吃飯時間,醒來後就泡方便麵吃。

堅守防控卡點,是最好的減壓

“只要站在卡點上我的心就會平靜很多。”3月12日晚10時許,在進入房縣城關鎮封控卡口的南寧路口的路燈下,身著警服地蔡自燕正在對經過此處的車輛、人員按照縣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的要求嚴格進行檢查。

比起兒子和丈夫,蔡自燕的壓力似乎要大得多。陳立嘯是她和二級英模、革命烈士陳士欣唯一的兒子。1998年7月8日晚,當刑警的丈夫在執行系列搶劫案件時與四名作案分子搏鬥英勇犧牲,當時兒子才出生幾個月。組成新的家庭後,盧偉對她和兒子悉心照料,夫妻恩愛有加。

疫情發生後,兒子和丈夫都戰鬥在防控一線,作為媽媽和妻子,她心裡時刻想著的是他們的健康安全。平時她的工作是檔案管理,作為女同志,疫情防控期間本可以在單位守後方,但她卻主動請纓,要求去卡點執勤,她說只有在忙著的時候才能把對孩子和丈夫的牽掛壓在心底。

“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執勤時按照單位要求做好防護措施,千萬不能大意。”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要給兒子和丈夫發同一條微信囑咐。而兒子每次的回覆總是那麼簡短:“我沒事”。作為95後青年,在陳立嘯身上看不到絲毫的嬌氣。(魏世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