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小孩天天吵吵鬧鬧的,老師們都是咋忍受過來的?

聚緣貓0268


想想,那些都不是親生,就能忍了。如果親生了,怎麼疼就怎麼揍了。

我當了幾年的幼兒園老師,我告訴你們老師是怎麼帶孩子的?

她一定熱愛她的工作。老師這個工作跟別的工作不一樣,你面對的是一群孩子,不是一臺電腦,還是一部手機。你如果沒有熱愛,沒有熱情,你自己上班很累,孩子也累。

因為熱愛工作,熱愛孩子,所以她總是有辦法包容孩子們的任性,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記得應聘幼兒園老師的時候,園長說教育本身都帶有服務性質。這個我相信。





昭晨媽媽


幼兒園的小孩天天吵吵鬧鬧,老師們是怎麼忍受過來的?

我是一名一線幼兒園老師,我來分享一下我們觀點和經驗。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吵鬧的,活潑的,這才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變得特別安靜,反而是特別不正常了。


面對吵鬧的孩子,老師是怎麼應對的呢?

一、心態很重要。

1、作為幼兒園老師,首先是要有愛心的。

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小孩子的,當我看見孩子的一舉一動的時候,會覺得她們特別可愛。我從來不會覺得孩子吵鬧,有的時候看著他們遊戲的畫面,還會把我帶回到小時候,有的時候我會想,如果我能回到童年,該多好啊,如果你有和我一樣的心態,你肯定不會覺得孩子吵鬧。

2、不把負面情緒帶進教室。

作為幼兒園老師,每當走進教室那一刻,就應該把自己的的壞情緒,留在教室外面,這應該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和同事間的互助調節也很重要。

每當覺得自己有情緒的時候,為了不把情緒帶給孩子,其他老師會來來救場,有情緒的老師可以稍微休息,調整自己的情緒。


二、用心讀懂孩子。

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很重要。比如看到一個孩子不停的哭的時候,如果老師沒有耐心,可能會覺得很煩,但是如果老師知道這個孩子是因為被別人打了,受了委屈才會不停的哭,那老師就不會覺得這個孩子的哭聲很煩了。

三、把工作中的困難,當成自己成長的契機。

如果老師每天認為帶孩子,都是在忍受痛苦,那麼肯定會覺得非常煎熬,但是如果老師在遇到問題時願意向內看,你會覺得很有收穫。

比如當一個孩子在老師的面哭的撕心裂肺的時候,老師會覺得很崩潰,但是如果老師繼續向自己的內在看的話,要去想一想,自己為什麼接受不了孩子哭,是為什麼呢?是不是自己的童年有不被接納的經歷呢。如果老師每次遇到困難,都能把困難當成是自我成長的契機的話,那麼肯定不會覺得工作就是在忍受孩子的吵鬧。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遇見幼兒教育,和我一起探討幼兒教育問題。


遇見幼兒教育


這個問題挺有趣。

記得我有個親戚,大專畢業那年非說自己喜歡孩子,要去幼兒園陪孩子玩,結果不到半小時就被吵跑了,再也不提帶孩子玩😅

還有不少家長,送孩子的時候本想在班中逗留一會,結果丟下一句“吵死了!”轉身就逃。

有個認識多年的朋友今天在幼兒園陪了一天孩子,下午臨走前問我:天天這麼吵,你怎麼受得了?

我回:習慣了。

幼兒園老師如果連這點忍功都沒有,真的很難堅持這一行。

我們只要進了單位,就沒有清淨的空間。一點不煩不太可能,但讓孩子們保持安靜,於心何忍?也可能是工作忙碌,沒時間去煩。

我們大多有這樣的感受:下班以後回到家,一句話不想說,只想安安靜靜,不想聽到任何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