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地產工程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是標準化。


精細化管理是方法而不是手段。


本文就標杆房企的工程精細化管理趨勢予以陳述,一起來吧......


漲知識 | 別人家的地產工程精細化管理


一、工程管理動作標準化

刪繁就簡,將技術標準和管理動作固定成工具手冊,讓一線人員方便執行且願意執行。


圖文並茂地呈現項目從拿地到交付全過程應做事宜,一線人員可按圖索驥地完成開發報建、技術實施和項目管理。


編寫《項目風險管控手冊》,明確項目開發全過程各里程碑節點可能出現的風險項與化解辦法,一線人員可據此制定風險解決方案。


注:傳達與宣貫務必到位,針對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培訓內容。且給足獎勵,縮短獎勵週期,及時兌現,提高績效。


二、工程管理評估數據化


不斷細化“項目自檢-區域抽檢-集團抽檢-第三方飛檢”檢查評估制度。


三、工程管理過程及結果可視化


藉助實時信息化等技術,實現進場、安裝、工序交接、驗收等管控動作的全程可跟蹤可追溯。


四、工程管理前置至拿地階段


工程管理不再=施工現場管理


如工程部充分踏勘項目建設風險,排查地質、市政設施設備等潛在風險,論證施工可行性,調研當地開發工期等,幫助投資部拿對地,拿好地。


如工程部充分參與項目產品定位,投資模型、合約規劃評審等,避免現場變更不斷,工期延誤,被迫趕工搶工。


五、工程管理延伸至交付後


藉助交付,充分覆盤。


梳理交付前的驗收數據與交付後的維護數據,形成《產品缺陷手冊》與《客戶敏感點清單》,指導後續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提升產品功能及安全,實現管理閉環。


六、工程管理增進內外協同


對內以項目經營目標(銷售回款、項目利潤等)為導向,以項目開發流程為主線,協調各職能線充分交圈,增進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成本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


明確提前推進一天工作所增加的費用與產生的效益之差,在守法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開發計劃,確保與現金流密切相關的幾個節點(正負零、示範區、主體結頂)按時交貨,力求效益最大化。


對外協調質監、安監、規劃、環保等部門,協助完成各種證照辦理。

協調數十家施工單位(總包單位、總包的分包、甲分包、甲供單位)錯綜複雜的關係。


七、工程管理強調穿插提效


水平穿插施工:通過項目施工前期的策劃及工作前置,將地庫、市政管網、小區道路、園林景觀與土建工程同步施工。


豎向穿插施工:不同班組在不同樓層內連續有節奏地施工,且相鄰兩個專業最大限度地搭接施工,即上層建造結構,下層室內裝修,室外保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