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我们多少米,才不会被感染?

王民小白兔wmxbt


原则上只要不进身体就绝对不会被传染!多少米?谁能控制它离你多少米?你看得见吗?


大明白有点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我们多少米,才不会被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喷嚏能打多远。一般认为,打喷嚏会将病菌传播至半径5英尺(约合152厘米)的范围内。

但研究发现,一些人打喷嚏会将充满病菌的黏液颗粒喷射至30英尺(约合914厘米)开外。也就是说,一个打喷嚏的病人,周围十米都是不太安全的。

而且一个喷嚏大概会暗藏“30万”致病细菌, 病菌在空气中则会存活几小时到几天不等,所以这就需要大家人人都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才行。

病人带口罩,可以用把病菌隔离在口罩之内,健康人戴口罩则保护自己不受病菌的侵袭。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断75%, N95口罩可以阻断90%以上,至于普通口罩效果没有那么好,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也可以阻断,太薄的,我们可以选择戴两层。


薛有兴医生


我们先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该案例发生在重庆地区,患者就诊过程没有佩戴口罩,一名乘客与其接触过程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感染就在短暂16秒内发生。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破案经历也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这种小概率的事件真的太让人匪夷所思。


病毒传播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唯一传染源。


传染源传播出来的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接触,以及可能的气溶胶传播可能,甚至存在尿液,粪便污染环境导致的气溶胶和接触传播。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便是与你迎面走来的陌生人是否会讲病毒传递给自己造成感染。

而这种途径只能通过有症状的感染者的咳嗽,喷嚏等行为大量的病毒被喷射而出。

病毒传播的过程

病毒从口腔,鼻腔喷射而出后需要经历过这样子的过程。咳嗽,喷嚏所喷射出的液体有直径大小之别。下图是你打出喷嚏后0.34秒的样子。一个喷嚏大约包括10000个以上的飞沫。喷嚏喷出的飞沫在飘荡过程最远可达8米之远。咳嗽一般会产生1000-2000个飞沫,最远飘至6米远。绿色的是那些100um以上大飞沫的运动轨迹,因为足够重他们会在10秒内落在地上。而红色是小飞沫构成的雾云,他们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飞沫核中的上皮细胞蛋白会包裹着冠状病毒在空气中飘荡。


然后直至接触其他人的黏膜完成病毒的传递过程。

除了喷嚏咳嗽以外日常生活中平静的讲话也会有大约500多个飞沫在对话中产生。日常生活中的短距离接触也是特别容易造成传播的。但是不要惊弓之鸟太过害怕。病毒随着飞沫在空气中飘荡在密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传播,到时在空旷的环境下病毒很快被稀释,稀释到无法感染机体的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冠状病毒在家庭成员中最容易传播的原因,而在空旷的通风处基本无法实现传播的可能。明白了病毒传播的过程以后,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佩戴口罩。

口罩的威力

不要小看口罩的威力,意大利已经用血的代价再一次告诉我们口罩的存在对病毒的阻挡能力有多强。无论是N95口罩还是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以及棉质口罩,口罩在工业中的唯一区别在于对0.3um的微粒的过滤效果。对0.3um的颗粒过滤效果达到95%的口罩便是我们日常所说N95口罩。而我们上述咳嗽,喷嚏日常对话,产生的所有飞沫大小82%集中在0.72-2.12um之间。所以看着上面的图片对比,对于绝大多数的飞沫核使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已经足够了。除了在隔离病房的照顾病人的医护人员,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陌生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面对病人,双方在保持1米之内做好防护措施是可以完全杜绝病毒传播的可能。

总结

冠状病毒在空气中以依附飞沫载体进行传播,普通的交流大概500左右个飞沫,喷嚏大概10000个飞沫可飘荡至8米开外,咳嗽1000-2000个飞沫大概传播6米以内。近距离与携带病毒的确诊患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时特别容易受到感染。但是在空旷区域,并且佩戴口罩,空气对流的稀释作用以及口罩的格挡吸附作用让病毒的传播变成了不可能。

亡羊补牢的意大利让我们明白,特殊时期请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1米安全距离是100%可以在呼吸道传播途径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的。



其实这个问题在疫情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就有过相应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主要还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在密闭环境下,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李兰娟院士在采访时也曾说到,一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1.5~2米之间是相对安全的,但最近报道的一个聚集性病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咱们来唠唠这个事儿!

这个病例发生在湖南省,确诊病人A,1月22日没有戴口罩乘坐当地的大巴,到达目的地后同车的7人陆续发病,其返程的过程当中也导致了两人发病,另外这些确诊的病例又发生了传播,最终由一个确诊病人导致了13人感染。

这个确诊病例有几个特点:

●第1个特点是所有被感染的患者都没有戴口罩,这是一个关键点!

●确诊病例A与被感染的最远患者距离之间是4.5米,这个距离超越了我们原来1.5~2米安全距离的认知。

●另外还有一个被感染的病例J是这个病例A已经下车的30分钟后,他再次搭乘这辆车被感染,在报道中没有介绍这名患者是接触传播,还是空气中残留的病毒导致其被感染。

从这个聚集性病例当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目前我们国家的疫情控制的非常好,但是在湖南仍然有新增的病例,我们大家还没到彻底放松的时候,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复工复产,很多人开始陆续的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乘坐相对来讲密闭空间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要掉以轻心。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口罩,佩戴口罩的一些细节也必须要注意,比如不要触碰口罩的表面,正确的摘取口罩,而且平时口罩要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干燥,如果已经能够买到新的口罩了,尽量不要重复的长时间使用原有口罩,防护能力会有下降。

●从这个聚集病例当中我们不排除病例J有可能接触到了病例A接触过的东西后,没有洗手去揉了眼睛,或者吃了东西导致的接触感染。所以勤洗手的习惯,用酒精消毒手的习惯一定不要放弃,尤其是在上班到达单位以后或者是回家之后,一定要反复的消毒我们的手和清洗我们的手,这是避免感染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不能开窗,那就相当于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是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的,一定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口罩佩戴和洗手。

●复工、复产的朋友们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提前从家里出门,尽量不要在拥挤的时间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接触大量人群的情况。

●另外大家也没有必要恐慌,在这个病例当中,我们发现还有其他的一些人群与确诊患者共同乘坐了一个车,但是并没有感染,说明这些朋友比较注重意义自己的防护,佩戴了口罩,避免了被感染的风险。

总结

根据我们以前的所知,人与人之间距离在比较空旷的情况下,1.5米到2米的距离是相对来讲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在密闭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能尽量要更远一些。

另外距离往往不是最关键的,如何做好自己的防护才是重中之重,勤洗手、戴口罩,尽量不到人口聚集特别多的地方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前不久钟南山院士也提到疫情在全球最终控制可能要到6月份左右,大家还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虽然我们国内控制的非常好,但是输入性的病例却越来越多了,对于输入性病例的防控,现在变成了控制疫情的重点。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家对防疫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康复病人核酸复阳等情况,就连病毒传播途径,传播距离都有了新的变化。那么,预防新型冠状肺炎,人与人之间需要隔多远才安全呢?

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

新冠病毒的安全距离跟它的传播途径有关,不同的传播途径有不一样的传播距离。现在已知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可能存在粪尿污染环境传播。





  1. 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它的安全距离1.5米到2米,因为平时我们正常说话,打喷嚏咳嗽会形成飞沫,飞沫携带病毒,距离越近,飞沫越多,病毒量越大,2米内的病毒量最容易造成感染。
  2. 接触传播指病毒通过接触皮肤黏膜造成感染,所以接触传播所需要的距离是最近的,只要我们做到外出尽量不触碰公共物品,勤洗手,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富含黏膜的部位,基本上就能避免通过接触途径感染新冠病毒。


  3. 气溶胶传播主要存在于密闭的空间,在密闭的空间里,病毒通过飞沫传出,一部分飞沫蒸发形成粒径几微米的飞沫核,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随着空气流动,使整个空间都充满携带病毒的飞沫核,当然,如果空间太大,病毒量是不足以造成感染的,空间越大,距离传染源越远,飞沫核就被稀释的越多,研究表明,五米以外就比例安全。但生活工作中跟谁都隔着五米不太现实,所以大家都戴好口罩是关键。
  4. 钟南山团队已经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有活性的新冠病毒了,厕所也是相对密闭的环境,也存在新冠病毒散播到环境中形成气溶胶造成感染的情况。


防护措施

虽然现在我国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了,全国各地的病例基本上都在隔离治疗,生活中遇到病毒携带者的几率比较小,但最近境外输入病例频发,我们仍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工作,切断一切传播途径,做到:

  1. 出门戴口罩,口罩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2. 勤洗手,饭前便后,出门回家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3. 工作环境和家里都要做到每天开窗通风。坐公共交通工具先通风,如果不能通风的一定不能取下口罩。
  4.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再丢垃圾桶里。
  5. 不要接触任何野生动物,尽量不吃生食。
  6. 随时检测体温,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

药师陈小君


这是个非常好且大家非常想知道的问题,目前疫情仍然非常严重,据全国统计报道,到今日19时10分全国确认病例已达42744例,死亡人数达1017例。如何确保人们不被感染?是非常关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源到我们这些正常易感人群之间的距离多少才是安全?

1、防护不到位,距离传染源越远越好!

从目前新冠病毒肺炎在全国发病情况一看,大家也知道,与传染源越远感染的机会越少,西藏为什么少,因为西藏人接触的传染源太少、距离太远。从这点来看,距离有多么的重要。

2、防护做得好,距离不是问题!

处于疫情高发地的武汉华大家园小区,人家照样一例感染病人都没有,为什么?武汉P4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天到晚都是在眼皮底下与最烈性的传染病接触,人家也没有被感染,为什么?很多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一天到晚都与传染病人接触,都没有被感染,为什么?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他们做好了防护,切断了传播途径,没有接触到传染源!距离再近也不是问题。

3、防止传染,关键是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从上面二个事例,给我们的提示是:距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少米并不是个安全的距离问题,真正的安全距离是你和传染源之间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也就是说,切断传染病流行中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者间的关系才是防止我们被感染的关键。

隔离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与观察,不去有传染源的地方,不接触有传染源的东西,呼吸没有传染源的空气。

切断传播途径:

离传染源超过2米以上距离,可防止呼吸道飞沫传播。

戴外科口罩与N95口罩、穿防护隔离衣可防止气溶胶传播。

勤洗手、防止接触传染源,可避免接触传染的机会。

不接触新冠病毒肺炎的粪便及粪便污染的东西,可防止粪口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做好个人隔离防护、勤洗手与做好消毒。也就保护了容易感染的自己。


普外科李家大夫


新冠病毒爆发流行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时间,相信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但还要注意粪便和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新冠病毒肺炎离我们多少米,才不会被感染?

最近我国新冠疫情形势逐渐缓解,许多地方都开始复工。我们外出时会发现,许多经营的商场或餐饮店都会有这样的温馨提示:请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人与人之间距离保持1米(或1.5米)以上。的确,李娟兰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容易感染,所以人与人距离保持在1.5-2米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但我认为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这个安全只是相对安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在说话时飞沫覆盖面积约在其半径1.5米左右的范围内,所以保持在这个距离以上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那他飞沫的覆盖范围还要更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数据,这时即使保持在1.5-2米的距离,也可能会被传播感染。

另外,我们还需要结合所处的场所来看,如果大家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时间足够长,那么无论距离多少米,都不能说不会被感染,比如已经出现的家庭聚集性发病。这就是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需要与正常人隔离开来的原因,任何情况都只是相对的。

如何尽可能避免自己被感染?

所以,与其纠结新冠病毒肺炎距离多远才不会被感染,不如主动做好防控措施。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要尽可能避免自己被感染,可以从两方面去做,一是避免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二是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避免到相对封闭的场所活动,可以降低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的几率。个人防护方面,佩戴合格的口罩,接触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房间通风,定期对接触到的物品进行消毒,保持卫生间下水道通畅,并定期消毒。做到以上这些,才能尽可能避免自己被感染。

虽然国内目前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但国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还要严防输入,根据钟院士估计,疫情可能要持续到6月份,所以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药师方健


专家医生表明型冠状病毒肺炎离我们最近大概1.5左右容易会感染,还有主要是以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所以我们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后,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


第一,尽量少出门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时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毛巾等遮挡口鼻减少飞沫的传染,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清洗掉,做好防护自己和他人。


第二,尽量少出门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购物,就餐,聚会等。减少避免接触不明身体状况《陌生人》,尽量避免与他人握手或亲密接触;不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等等,做好自我防护,切断病毒传播。


第三,要记住定期进行消毒,每天用正规产家的消毒液喷洒桌,椅,墙面,地面一到两次。可用75%的医用酒精对我们的皮肤进行清洗,针对细菌病毒有效的进行消毒,防止传播。


第四,增加本身体质和免疫力,要注意分配菜、果、肉类,饮食要平衡补偿,要多运动,保持屋内空气清鲜畅通。


总之我们要做好防控疫情工作,放好心态积极参与到防疫行动来!杜绝病毒的传播感染!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谢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


小男儿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距离多远才不会被感染?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这样的问题再拿出来探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我们的认识还在不断的更新当中,由原来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也已经基本上得到了确认。

一篇湖南省疾控中心名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穷交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论文,近期引起了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在这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病毒携带者A,在乘坐大巴的过程中,导致了7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在其乘坐班车的过程中,又导致2人感染,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显示,病例A与同乘大巴车被感染的病例G在上车过程中分别从前后门上下车,在乘车途中也无接触史,病例A与病例G之间的距离约为4.5米。

简单分析的这篇论文研究可以看出,原来飞沫传播1.5~2米的安全距离已经被颠覆了,在大巴车厢内,举例4.5米的两个人之间仍然形成了病毒的传播,这种情况是飞沫传播的可能性极小,而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则较大。

通常长途的大巴车的窗户都是封闭的,而在冬季的寒冷气候下,即使有窗户也很少会有人打开,因此在这个相对的密闭空间内,如果病毒感染者喷出的飞沫液滴较小,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这个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的飞行距离就更远,通过这个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传播距离至少达到了4.5米,会不会传的更远,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例证来证明。

那么是不是只有与其他人举例保持4.5米以上,才能够真正的避免新冠病毒的传染呢?这样做一是不太现实,二是也完全不必如此小心。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是存在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二是要在密闭环境下,高浓度暴露;三是没有有效防护。在上述的论文中,病例A是产生病毒气溶胶的来源,大巴车的环境是密闭的环境,而所有的被感染者均未戴口罩是没有最有效的防护,这3个条件都符合,所以才出现气溶胶感染的情况出现,而如果我们在空旷的室外,或者是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车内,同时也戴了口罩,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几率就几乎不存在了。

想要避免病毒的传播,不管是气溶胶传播还是接触传播,光考虑人和人之间应该距离多少是片面的,也是很难做到的,不管是1.5米以上的飞沫传播,还是能够达到4.5米的气溶胶传播,在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完全避免与其他人保持这样的距离。想要真正保护好自己,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还是应该尽量的从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戴好口罩,同时尽量避免待在密闭不通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不得已要待在这样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防护性较好的口罩佩戴。不管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复工后在办公室办公,都应该尽量的保持通风,同时戴好口罩,同时做到勤洗手,好好洗手,每次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洗手时间应该保持在30秒以上,未洗手前不要用手接触触摸口鼻眼,只有结合自己实际所处的环境,适当的保持距离,同时做好其他各方面的防护和注意,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很多,而飞沫传播是其中之一,因为一个感染者打喷嚏飞出的飞沫中带有几万个病毒,而且这些飞沫会飞出10几米甚至更远,还有些病毒会悬浮在空中,但是普通的交流说话距离保持2米以上是相对安全的。



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飞沫传播,还有空气传播及接触性传播等途径,所以只考虑保持距离是不行的,要多方面去考虑预防,所以不做好防护措施哪怕是保持再远的距离还是有很大可能被感染,因为一些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及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病毒在一定的时间短内还是有很强的感染力。

所以预防措施很重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而且勤洗手,房间要通风,避免用脏手触碰眼睛、鼻子及嘴等部位,尽量少外出,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对于一些买回来的物品及时用酒精消毒。

关注马医生,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