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崗、排查、互助……山東這些村居是這樣戰疫的

2020年3月7日24時起,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Ⅱ級響應。至此,全國已有21個省份下調響應級別。

截至3月7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兩天為兩位數;除武漢外,湖北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三天為零。全國絕大部分省份新增確診病例多日為零……

春天已至,曙光在前。今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報道,回顧過去數十天來的戰鬥歷程。危難來時,武漢決絕封城,全國迅速馳援,萬眾一心,全民戰疫。這場戰爭,雖艱難,但必勝!

逆行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在一線與時間和死神賽跑;在戰疫的大後方,則是數不清的基層工作者,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築起了密不透風的阻斷疫情防火牆。

全國動員、全面部署、快速反應,在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之下,我們打響的,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设岗、排查、互助……山东这些村居是这样战疫的

2月4日,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楊莊村,兩名黨員志願者向村民宣傳預防知識。 新華社發

屏障

這個春節,邵濤和他的“戰友們”一大早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十人一組,分守在小區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前,一遍遍地給車主道歉。

一條十多米長的紅繩,恰好攔住小區的入口。繩後是四張桌子,貼著紅紙黑字“勸返點”的那張桌上放著出入登記表。不遠處,是小區的門崗,除門閘、監控、對講機等原有標配外,又增加了消毒水、噴霧器和口罩等。非常時期,三道屏障把邵濤他們工作的這個小區與外界隔離開來。

這座名為世紀花園的小區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建築面積104萬平米,有148座樓、近200部電梯、420個單元、8000多戶居民,堪稱魯中地區入住率、集中度最高的社區之一。在疫情來襲之時,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邵濤要做的,就是嚴防死守,將疫情拒之門外。

不同的村居形態,同樣的防控配方。

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與村裡熱鬧的大喇叭比,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簡家屯村的主幹道,冷冷清清。村民王鵬戴著黑色口罩向村頭走去。那裡,數輛私家轎車拼成的“臨時關卡”前,村黨支部書記王年昌正帶領志願者隊伍執勤,對那些外來車輛一一進行檢測。

濱州鄒平市西董街道辦北禾村,臨時設立在村口的“檢測點”,對每一個在“關卡”過往的車輛進行嚴格檢查,檢測司乘人員體溫,對車輛進行消毒殺菌等等,哪怕垃圾清運車、物品配送貨車也不放過。

當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升級時,這些第一時間在村居入口設起的屏障,成為一道道有力的防火牆。

设岗、排查、互助……山东这些村居是这样战疫的

2月3日,山東榮成寧津街道明珠花園小區的兩名居民在幫處於隔離期的鄰居買菜。 新華社發

“早覺”

當武漢官方通報指出新冠肺炎“有限度人傳人”時,察覺事情不對勁的邵濤和同事們,就在社區宣傳欄張貼了首份關於武漢新冠肺炎的“明白紙”。同時,他們和小區物業一起,在148座樓、近200部電梯、420個單元內以及各單元樓垃圾投放點、社區基礎設施配套附近的道路展開消毒殺菌工作。小區各個單元樓門前,也貼上了《新冠肺炎防控小知識》。

對於此類“早覺”,彼時,有一種聲音是“邵濤,你們做得有點過”“這不是在製造恐慌嘛”等。

對此,邵濤以及負責小區物業的宜居物業副經理張成利回應:恐慌不至於,有總比沒有強。“如果有疫情,工作提前做,心裡有底。如果沒情況,大不了,提前完成春節消殺工作。”邵濤說。

與邵濤他們的“早覺”引發疑問一樣,北禾村的質疑之聲在其疫情防控的最初時段也存在。自鍾南山明確指出“新冠肺炎肯定人傳人”以來,北禾村——這個離武漢900多公里的村莊瞬間緊張起來。

“當時我們借‘祥和春節’名義有意地展開衛生清理、消毒物資購買等。”村黨支部書記張方庚說,疫情來襲後,這個位於鄒平市城鄉接合部的小村第一時間封鎖了東、北、南三門,只保留西門。那時廣大群眾的警惕性還沒有很高,類似“這不是作秀嗎”的質疑之聲也在北禾不斷出現。

過年

更難改變的,還有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春節,就是走親訪友、拜年聚餐,這是雷打不動的風俗,怎麼能說變就變?現代科學防治觀念和傳統民俗之間,不斷髮生著摩擦和衝突。

大年初二,簡家屯村村民王鵬的口袋裡,手機微信的提醒聲滴滴答答,親友們正聊得火熱。以往此時,他們會聚在一起“侃大山、喝大酒”,但一切在這個庚子年新春變了樣。這樣的改變,王鵬最初很不適應。在他的潛意識中,春節該走親串友,熱熱鬧鬧,“沒有鑼鼓鬧春,最起碼能拜年打牌吧”。疫情突襲而至,很多人還沒緩過勁兒來。

在網上,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已經被段子手們劃分成了兩派,前者惜命,後者“大條”。其實,這兩個群體的立場並非絕對,但這也正反映出部分中老年人防控意識薄弱,傳統春節風俗與嚴峻現實之間是激烈的撕扯。

所以,村頭的土味宣傳層出不窮。“疫情防控,咱不添亂。坐在家裡,就是貢獻。”這樣的宣傳標語相繼在村裡掛出。伴隨土味標語,防控新冠肺炎的精神通過會議被逐級快速傳達;一沓沓宣傳材料被村幹部挨家挨戶發放;村口的高音喇叭突然熱鬧起來……

當嚴防死守的戰疫行動在村裡相繼展開,不管是以往熱鬧的簡家屯村這樣的村莊,還是人流穿梭的北禾村等城鄉接合部,都逐漸安靜下來。

拜年走訪?也行。對於春節期間來小區“走親訪友”的,張成利介紹,他們或直接把禮物送到業主家,或建議禮物放置小區門崗,統一殺菌消毒後,再由業主定點取走。

在簡家屯村,與靜悄悄的村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個由339名村民參與的“簡家村大家庭”微信群越發熱鬧,拜年、發紅包、翻唱歌曲、美食曬拍,甚至村頭“關卡”實時進展都被錄成小視頻,在群裡傳播開來。

“在家宅就是做貢獻”“不出門就是在戰疫”,這些迅速成為疫情期間民眾的廣泛共識,大家從恐慌或者輕視,逐漸過渡到理性應對。

“呆在家裡不出門的都是戰士!”“網紅”教授張文宏的話,讓每個宅在家的居民都很有成就感。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人民戰爭。

排查

群眾宅在家,邵濤們卻一刻閒不住。除了要檢查勸返外來人員和車輛外,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排查外來人口,尤其是武漢方面的來客。

擁有952戶、3000多口人的北禾村,一場以疫情防控為核心的片區大排查就此開展。張方庚介紹,其所處片區內有40多戶租戶,人口相對複雜。為此,他們以此前建立的租賃電子檔案為基礎,同時安排村兩委成員、黨員對這些租戶逐家逐戶進行摸底排查。

排查中,兩戶重點防控、隔離對象進入視野,其中一家是在北京機場工作的空乘人員家庭。另一家則為從湖北孝感趕來“走親戚”的一家三口。

“排查出後,我們第一時間上報,並對他們進行14天居家隔離,對附近活動區域消毒殺菌等。”張方庚說,上述兩戶家庭隔離期間,除鄒平市疾控中心每天兩次上門量體溫外,村裡自動負擔起隔離戶的吃穿用等生活事宜。

“本地在外的遊子也好,外地人來濱州也罷,我們要一視同仁,關鍵時刻,給他們溫暖。”他說。

硬核與溫情同在的疫情防控網被層層織密。當地實行的是“四包一”“三公示”制度。所謂的“四包一”即黨政幹部、醫護人員、街道網格員、社區民警四人隨訪一名外地來濱州人員,摸清基本情況,每日兩次按時更新體溫狀況,實時掌握所包人員身體狀況。“三公示”指的是,在小區、村居公示社區幹部、小區網格員、社區民警工作職責和聯繫電話的同時,在街道、社區、(小區)村居三級公示“四包一”人員有關情況。

排查,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任務。世紀花園居民26000人,居委會與物業人員加在一起才不到180人。壓力巨大,邵濤、張成利們藉助大數據的同時,聯手小區醫療衛生資源,對於重點防控、隔離業主進行專門的走訪及上門測量體溫服務等等。

邵濤、張方庚們的工作,築起了聯防聯控體系最基層的一道防火牆。“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山東對1月6日以來經武漢入魯的人員進行比對摸排,共排查出69180人,並逐一落實隔離留觀。

1月26日大年初二這天,邵濤的一條微信動態收到了267個點贊以及上百條密密麻麻的讚譽回覆,這條微信說的就是社區全封閉等事宜。回想起開始的質疑聲,邵濤感慨,這些點贊真的來之不易。

內外防控體系建立起來,民眾防控疫情意識逐漸提高,“1月25日,我們在小區大門口送口罩時,幾乎每個車都停下來要,但基本上沒有人戴。1月27日,不用我們送,每一個人都自動戴了口罩。”邵濤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馮冬寧 王建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