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據瑞士《新蘇黎世報》3月8日報道,德國海關近日在德瑞邊境扣留了一輛屬於瑞士公司的貨車,上面有24萬個運往瑞士的口罩。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為此瑞士政府緊急召見德國大使,向德方表達了抗議。按照瑞士方面的說法,德國海關已經不止一次扣留瑞士的醫療物資了。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中國也曾發生類似事件

在疫情期間,中國境內也發生過大理市扣押徵用途經大理運往其他地區防疫物資的事件,事後相關人員遭到了嚴厲處分。不知道這次瑞士和德國兩個國家之間的扣留事件最終會如何收場。

一、富裕且被包圍的瑞士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成年人人均財富常年位列世界首位,生活水平相當不錯,瑞士曾經發起過一項全民投票,希望政府每個月給每位公民發放2500瑞士法郎的福利(約1.7萬人民幣),但77%的人投了反對票,拒絕福利。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發起全民福利的組織將一車硬幣倒在廣場上

免費發給每位瑞士公民

近期歐洲疫情愈加嚴重,僅有800多萬人口的瑞士已經確診了500多例患者,僅次於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由於瑞士幾乎不生產口罩、防護服等基礎醫療防護物品,所以基本上只能依賴進口。正常情況下,一般是德國企業從中國採購口罩等基礎醫療物資,然後瑞士企業再從德國購買,運回國內(本次也是這個流程)。

▲被疫情嚴重國家圍在中間的瑞士

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在地理上瑞士被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包圍在中間,由於這幾個國家因疫情嚴重而相繼宣佈了管制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並將在本週內,由歐盟統一採購防疫物資分配給各個成員國,所以身為永久中立國,至今也沒有加入歐盟的瑞士沒有參與分配物資的資格。換言之,被歐盟國家包圍的瑞士,現在很難把口罩等防護物資運進來,除非直接用飛機跨過鄰國空運,可謂是十分窘迫。

二、口罩雖小,卻折射出了各地工業實力的差距

在平時,口罩這種小玩意可以說十分的不起眼,但在特殊時期,這種小玩意卻成為了緊俏的關鍵物資,也因此成為了各地爭搶的目標。

搶口罩的表面原因雖然看上去僅僅是“缺口罩”,但對一個地區或者國家而言,這背後暴露出來的問題絕不僅僅是“現貨不足”而是農業能力的缺失,說白了就是沒有能力進行某種工業品的生產。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雖然“工業”在最近幾年的某些輿論當中

往往成為“汙染”的代名詞而不受歡迎

然而在真正的大災大難來臨時,還是要靠工業“救場”

在這場疫情當中,中國的一些地區就依靠本身的工業能力在“不等、不靠、不四處求購”的情況下自行完成了口罩生產線的組裝,不但滿足了自己本地的需要,並且還可以對外銷售滿足其他地區的需要,在這方面福建省的莆田就做出了很好的“標準答案”,在利用本地鞋廠的生產線轉產口罩之後,莆田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實現了口罩日產量從0到200萬的突破。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莆田工人在縫製口罩,圖片來自新華社

三、假如中國不能自行生產……

雖然這次“搶口罩”的新聞發生在遙遠的歐洲,但身在中國的我們如果代入一下瑞士的視角的話,一定會“細思極恐”。

瑞士雖然此次被德國扣了一批口罩,暫時比較窘迫,但如果真逼急了,以瑞士的富有和相對較少的人口數量其實是可以出高價買一批“天價口罩”,然後用飛機直接空運進瑞士以解燃眉之急的。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瑞士,一個近乎成為“人間天堂”代名詞的國家

據世界銀行統計,瑞士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2017年其人均GDP已高達80189.70美元,不僅遠遠高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一眾發展中國家,甚至還高出美國2萬美元,英國4萬美元,換言之,瑞士是一個買得起高價口罩的國家(以瑞士的財富用高價從國際市場上買供應850萬人防疫物資,應該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假如這次被扣口罩的是中國,且中國和瑞士一樣缺乏口罩生產能力,那麼中國將面臨的命運必然是極端窘迫的。因為那樣的中國,絕對會面臨著買不起又買不著的局面。

軍武菌之所以做出此種論斷,有三個理由:

1、以中國絕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來看,中國用不起高價口罩;

2、從這次疫情各國的表現來看,

所謂的“自由貿易”在關鍵時刻並不具有實際強制力,在自私的人性面前,“契約”隨時都可能被撕毀,目前德國、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都已經採取措施禁止口罩等其他一些防疫物資的出口了……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歐洲最強大的工業國德國在疫情面前選擇了

禁止出口醫療產品以求得“自保”,那些已經“去工業化”的

歐洲國家在這個狀況面前必然感到十分棘手

3、目前世界上除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以外,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是地區,能夠為如此多的人口提供足夠的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資了(這是最主要的理由)。

▲雖然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外國友人和海外華人

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向中國運來了數量不少的醫療防護物資

但最終緩解中國醫療防護物資緊張的還是中國自己的工廠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雖然中國普通民眾的口罩仍然不算充足,但至少

在前線“戰鬥”的醫護人員有足夠的供應了

在2月底之前,全世界的口罩產能是“每天4000萬個”,其中50%2000萬個是中國的產能,如果中國不增加自己的生產能力,全靠買,就是買斷全世界的工廠為中國生產也還是一樣不夠全體中國人用。

四、“打劫口罩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啥都留一手”是最後的保險

雖然現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已經席捲了世界,很多國家都在搞產業轉移,將一些所謂的“落後”產業搬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本國只保留一些“高端產業”,大力實施全球範圍內的“分工合作”。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即使是性能卓越的第四代戰鬥機

也一樣採用了分工合作的模式

(圖中的土耳其已經被踢出了“產業鏈”)

在這個浪潮當中,有一個國家雖然大力進行適應,但總體而言卻是一個特例,因為它選擇的是“我全都要”。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這個國家就是中國,2019年,中國終於擁有了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這是世界上獨一份的(當然,擁有全部工業門類只是說涉足了所有領域,能造絕大部分工業品,而並不是說什麼都能造,一些工業門類中世界最頂級的工業品,仍舊沒能打破外國壟斷)。

完整的工業體系除了為中國帶來了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生產效率較高的好處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為全體中國人“留了一手”,“上了一道最後的保險”。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在世界主要貿易通道和國際秩序仍由“某大國”

主導的情況下,任何一項由海外輸入中國的物資

都有可能面臨“斷供”的風險

在之前的歲月當中,一直有人質疑中國在糧食安全領域的一項重要政策,那就是18億畝耕地紅線,很多人覺得,現在中國富裕了在必要時從國際市場上買糧食不就可以了嗎?這樣就可以把一些耕地轉變為商業用地,用作他用,更好的發展經濟。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2010年,中國一位非常著名的記者採訪了

當時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上圖是當時的問答實錄

現在的我們把上面那段問答中的“糧食”換成“口罩”也就能清晰的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平時誰能想到,不起眼的“口罩”居然有一天也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物資呢?”

像口罩一樣,擱在平時再不起眼的東西,在關鍵時刻都是能“要命的存在”;像口罩一樣,再小的東西乘以14億人的實際需求都是能用“天文數字”計算的,只有14億人能滿足14億人的需要。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這次是平時貨架上絕大部分人看都不會看一眼的口罩

在下一次社會危機來臨時會是什麼呢?誰也說不好

今天是個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出於“脫貧致富”的目的,建設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將海量的勞動力送進了工廠當工人,在未來,即使哪天中國富裕了,能過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日子了,這個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也不能丟掉(哪怕某一產業已經是夕陽產業了也要留下一些生產線以備不時之需),這不但是“最後保險”的要求,也是讓大部分中國人過上現代化生活的唯一出路,除了“工廠+勞動”以外,再也沒有哪種方式能吸納如此多的勞動力。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如果有的選,誰不想“家裡有礦”呢?

但現實條件如此,就只能靠後天勤奮了

五、無勞動,不致富

很多發展中國家及發達國家,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都出於各種目的進行了“去工業化”的舉措,將工廠遷出了原來的地方,以減少汙染並降低人工成本,但很遺憾的是,除了極個別人數很少的地區成功以外,進行這種舉措的國家或是地區都遭遇了新的麻煩。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中國大約有9億人需要工作崗位

除了製造業以外,沒有其他任何一個行業能提供如此多的崗位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對於中國而言不管是旅遊、餐飲還是其他服務業

它們要想繁榮都要依賴於工業的繁榮

只有工業繁榮才有足夠的消費人口

身在發達國家美國的城市底特律、芝加哥在當地的工廠破產或是搬遷到其他國家/地區之後,原本素質優良的藍領工人階層紛紛失業,陷入貧困,這不但造成了經濟上的困難,而且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

▲截圖來自知名海外視頻製作人@我是郭傑瑞

圖為其親自探訪底特律,美國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優點

但是這一點,顯然是需要當作反面教材的

發達國家美國如此,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去工業化”帶來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比如說人均GDP曾經十倍於中國的巴西(據世界銀行統計,1980年巴西人均GDP為1947.27美元,中國為194.80美元)。在實施了不間斷的“去工業化”舉措之後,今天的巴西不但仍未能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甚至在人均GDP這一指標上還被中國反超了(據世界銀行統計,2018年巴西人均GDP為8920.76美元,中國為9770.85美元)。

▲近些年來去工業化的進程不斷加強

工業佔巴西的GDP比重越來越小

至2017年巴西的工業佔國家GDP的比重為18.3%,這一數字不但大大低於中國約40%的水平,甚至比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都低,就連前文提到的,被搶口罩的以金融業和美景而聞名世界的瑞士,都有20%以上的GDP為工業創造的。

德國扣押瑞士24萬個口罩!再次警醒國人“凡事一定要留一手”

無論是這次瑞士被搶口罩的現實警醒,還是其他國家去工業化的悲劇教訓,都在提醒我們,對於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不管什麼,都要留一手”,“不管何時,都要把工業(實體經濟)發展好,發展全”是絕對必要的。

因為一旦有事來臨,中國做好了不但可以“自己救自己”而且還可以“工業救世界”,而反過來則根本行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