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44歲的王女士,本來是去婦科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可沒想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啊取環之前,常規查了一個心電圖,心電圖報告:竇性心律,ST-T改變,左室肥厚勞損,結合臨床心電圖。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婦科醫生看到如此心電圖報告後,便把王女士轉到了心內科。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王女士有高血壓病病史已經10年了,血壓最高達220/130mmHg.平素間斷口服降壓藥物,據她描述,因為沒有明顯頭痛、頭暈的症狀,所以也沒有監測血壓。心內科醫生看到心電圖,考慮高血壓性心臟病,於是便讓她做了一個心臟彩超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心臟彩超提示:射血分數35%(正常50-70%),左室壁運動減低,欠協調,左房飽滿,左室增大,左室後壁稍厚,二尖瓣、主動脈瓣少量返流,左室功能減低。從報告上我們不難看出,該患者已經存在心衰了,高度懷疑高血壓性心臟病,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心衰的地步,所以把她收住院了。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到了病房,聽說有一個想摘環的住心內科了,我也覺得很好奇,但是看完病歷就覺得不足為奇了。

年齡雖不大,可是高血壓的病史卻10年了,血壓也很高,因為沒有頭暈症狀所以也沒注意,到現在發展到了心衰。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什麼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呢?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壓病最常見的併發症。由於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LVH),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左心衰竭時,有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血和心絞痛等。心電圖顯示左心室高電壓、肥厚,也可出現ST-T的左心室勞損改變。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臨床表現多不典型,常因心電圖提示左室高電壓、心超提示左室肥厚而發現病變,此時僅有左心舒張功能減退,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如心悸、頭痛等,體格檢查可發現脈搏洪大,心尖搏動增強,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等。隨著高血壓病程進展,左心室腔逐漸擴大,左心收縮功能下降,病人可有心慌、氣短症狀,並常在體力活動後加重,隨後勞力性呼吸困難逐漸明顯,可發展為夜間平臥時乾咳、喘息,甚至端坐位呼吸,伴隨乏力。

像王女士其實在活動中已經有明顯的氣短的情況,她也沒有在意,這麼粗心大意,對自己的身體不負責,等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對於王女士目前的病情,我們的救治目的就是預防和延緩或試圖逆轉左室肥厚,而且目前她已經存在心衰了,幸好腎功能還沒有受損,所以我們選擇給她ACEI類(普利類),一是降血壓 ,二是能夠保護心臟,起到預防心室重構,給予β受體阻滯劑,即能降血壓,又可以抑制交感神經系統興奮,起到延緩心衰,延長壽命的作用,根據血壓情況,如血壓控制不良,考慮加用其它降壓藥物。

經過精心治療,王女士血壓逐漸平穩,活動後氣短的症狀,也明顯好轉。但是今後會如何呢?

亡羊補牢永遠也不如未雨綢繆。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出現高血壓之後10年左右,未長期有效控制血壓是根本原因。所以,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應該在心臟未發生病變時控制住血壓,並調理飲食、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心臟負擔過重。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最後強調:高血壓沒有症狀不等於沒有傷害!

給大家整理下高血壓的誤區,千萬別再固執,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誤區二 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誤區三 降得越低越好

誤區四 血壓正常就停藥

誤區五 越貴的降壓藥越好

誤區六 降壓藥要經常換,不然會耐藥

誤區七 怕離不開降壓藥不吃藥或等血壓嚴重時再吃藥

誤區八 只吃藥不監測血壓

誤區九 只吃藥而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誤區十 別人吃啥藥跟著吃啥藥

誤區十一 追求靈丹妙藥

誤區十二 迷信保健品、保健器械

誤區十三 想靠輸液降血壓

誤區十四 降壓是醫生的事

希望大家幫忙轉發,讓更多的人擺脫誤區。如有您朋友或家人是高血壓患者,還很不聽話,可以把文章轉給他看,為他敲響警鐘。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為了彌補大家對醫學認識的不足,我願意利用業餘時間,堅持科普,為民服務。從此預防疾病、走向健康的路上,你並不會無依無靠,如果您信任我,我願成為您的醫靠。

我是心內科醫生亮哥,利用業餘時間科普,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44歲的她來“取環”,環沒取成,卻住進了心內科,不可思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