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南茗佳人



我采访了一些不喜欢喝普洱茶的人,为什么不喝普洱茶,回答最多的原因就是感觉很脏,当然这是针对普洱而言。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普洱茶店,熟茶洗过两次之后,茶汤底部还是有很多类似与尘土的黑色粉末,而且茶汤不透亮,像酱油一样的黑,一些不懂普洱茶工艺的人就会觉与绿茶比较起来,普洱茶很脏。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熟普普遍的带有仓味、堆味,也不被大众所接受,总感觉这个气味非常难闻,不像红茶一样的香甜,或者茉莉花一样的鲜灵,所以也就选择不喝普洱茶。

对于普洱生茶,一部分因为感觉喝完生茶之后,头晕、打哆嗦,这是因为生茶里面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非常高,与绿茶比很容易出现醉茶的情况,所以避而远之;还有一部分是真喝不起普洱生茶,像班章、冰岛、曼松等古树纯料,少则一万多则几万,是真的喝不起,也就选择其他茶了。

普洱老茶,为什么不喝呢,是因为价高,真的少,而且即使喝到真的,也不懂,所以上上策就是不要碰!


眼见不一定为实,用心观世界。


我是一个不正经的评茶师,最擅长正经评茶!

加关注,我们一起评茶、品茶——


不正经的评茶师




我以前做过茶叶生意,对茶叶有较多认识和了解。茶叶有发酵茶,如普洱,砖茶,我们陕西的泾阳茯茶也属于此列。半发酵茶,如铁观音,乌龙茶等。不发酵茶,龙井,碧螺春等绿茶都属于这类茶。

普洱茶性热,好处非常多,主要有暖胃,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我们陕西不光出泾阳茯茶,陕南也出产茶叶,比如陕青,午子仙毫,都是品质不错的绿茶。

作为陕西人,我却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只因为它味道醇厚,养胃暖胃。尤其在冬天,我一直喝普洱茶。普洱茶对我身体的调理和保健作用也显而易见。

我由于长期无法按时吃饭,胃功能有些小毛病,经过长期喝普洱茶,明显能感到以前胃寒,恶心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许多人不爱普洱茶,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没有喝上真正的高品质普洱茶,对它的认识比较片面。大约10多年前,普洱茶很火,市场上炒作普洱茶的商家很多,许多人看到有利可图,用劣质普洱茶冒充高档普洱茶,蒙骗了不少消费者,把这个茶叶的名声坏了。

2、一些人身体本身有些毛病,比如发烧,贫血,或胃溃疡,他们偶尔喝了普洱茶,不小心让病情加重,由此认为,普洱茶有问题,不宜饮用,并且形成了固化思维,出现了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3、冲泡方法不正确的结果。普洱茶适合用陶制茶具,比如紫砂壶,以及刚烧开的沸水冲泡,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一些人冲泡方法不当,影响了茶叶口感,喝完后感觉普洱茶不行。


茶叶被称为“上帝的饮料”,不论什么茶叶,只要合理饮用,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鸿鹄迎罡


绝大多数普洱并不好喝,陈霉味重。附庸风雅,人云亦云的多。


瓜哥闲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试为回答下。

一是历史原因。普洱茶的制茶方式,是特殊原因形成的。过去交通不便,茶马古道运输茶叶的方式,是川藏、滇藏两条线路,运输成本大,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边地流通。

二是饮食习惯,形成了对茶品的独特要求。云南、四川、西藏一带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以肉食为主,调饮为主的饮茶习惯,必须茶品味道重,才能解油腻。

三是地域较偏,生产力不发达,晒青方式就是最节约成本的工艺方法。虽然原始,但是管用。

四是普洱熟茶工艺,现已确定开始时间是1973年,在此之前没有熟普。熟普工业化批量生产时间是1975年,时间跨度太短,也会影响流通。

五是普洱茶陈化价值的最早利用,是港台一带茶商。敏感意识到有极大经济利益可图,于是积极推广。

六是遍地开花的普洱茶,让本来不熟悉的茶客无所适从,无法分清优劣。

七是长期形成的饮茶习惯,也会制约普洱茶的流通,大多数茶人,早已习惯内地茶品的口感,对普洱茶滋味的接受,还需有个习惯过程。

根据个人品茶体验,总结出来这几条,提供茶界达人鉴定,不一定对。有高见请赐教。


秋空彩练


每种茶都有好茶,普洱茶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喝普洱茶的人少了,主要还是太多低端劣质的普洱茶充斥市场,导致消费者对普洱茶失去消费信任,当然还有普洱茶的价格过于昂贵,做好茶,消费者自认会回来的。


小陈茶事


我喝茶二十多年了,以前一直偏爱喝绿茶特别是江浙产的各种绿茶,清新嫩爽,安徽的绿茶不喜欢口感总带碱水味再好的水都像井水冲泡的茶。铁观音也喝但每次不会连续超过一周就要停喝一段时间,再好的手法冲泡都能喝出一种酸味时间长了受不了。

五六年前接触普洱至今别的茶就不喝了,我说的是真的,大多数喝惯普洱茶的都有这种感觉。

普洱茶不是越贵越好,别听炒作的人说故事,什么纯料什么山头什么年份,真的水很深。如果刚开始喝的就买大厂产的大众品开始喝起,普洱茶是现今唯一还有国营大厂生产茶叶的,品质都是有保障的。怕吃亏上当的就买些比如下关沱茶,大益熟茶中销量好的当年产的自己稍微存点,熟茶有个三五年味道就不错了,生茶喜欢喝绿茶的当年的生茶味道和绿茶差不多,投茶量比自己喝绿茶时少三分之一或者一半。下关的生沱茶大益的熟茶是老茶友公认的适合长期饮用的口粮茶,各等级价格高低的都有。别的小厂的少量的尝尝寻找自己适合的,买有年份的老茶要长点心,少量的买,喝完还是少量的买,水很深要当心。

我是南京人一直都是习惯喝绿茶,重点说下我喝生普洱和绿茶的区别感受。当年的生普洱当绿茶喝我首选下关沱茶中的金丝沱茶或者特级沱茶,如果按江浙人茶杯喝茶的习惯比绿茶投茶量一定要少,和平时喝绿茶的方法可以完全一样,功夫茶具的不说了喝普洱的都会。口感上当年的生普洱比绿茶涩一点所以茶叶一定要少,但茶水比绿茶淳厚有滑的感觉,比绿茶柔和但没绿茶香气高扬没绿茶的叶片好看。

下关生沱茶习惯绿茶的五年的生茶喝起来口感就很好了,熟茶有五年就非常不错了淳厚感已经很好了,窝堆的草席味退的也差不多了

现在我喝绿茶有点喝不下口了,绿茶香气好但茶水寡淡,而且喝了几年普洱再喝绿茶有寡人的感觉喝多了胃难受。

以上是我喝普洱茶的亲身感受希望可以帮助到想喝普洱茶的少走弯路


光头老大51014380


这个问题我有权利回答。小编是在云南长大的潮州人,在福建在了六年,深受福建茶叶习俗文化影响。后面回来云南昆明又偶然接触了普洱茶的朋友,才开始越来越喜爱普洱茶。

说真心话,我一开始也是抵触普洱茶的。

原因1:第一次网络上买的普洱茶是小沱茶,超级便宜,某宝做活动。500克单斤散沱价格是28.8元包邮,送了我一个少数民族的布袋。茶叶是熟茶,用边角料压制的。喝的时候一嘴都是茶沫,然后叶底散碎,冲三泡就没了。那个时候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内心对普洱茶有抵触。如今回想了一下,如果当时第一次接触普洱茶有人告诉我小沱茶不能这么喝,要用个漏网,冲泡的方式要怎样怎样,水温要多少,说个12345,那么我肯定从第一次就会爱上普洱茶。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很多人不会泡普洱茶,也不会买普洱茶,这感觉就跟第一次吃燕窝和海参一样,明明燕窝和海参是好东西,弄不好也觉得难吃,被骗!

原因二:别人家普洱茶越放越好喝,自己家普洱茶生霉。这次方舟子打假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会被推倒。广东还有福建那边,随便什么东西不放冰箱,一两天就会变质生霉,怎么可能普洱茶不会变质生霉?所以买回来普洱茶不懂怎么放,等到有一天想起来,一拿出来,茶叶肯定全部长绿毛,白毛。而云南不用啊,昆明年均气温18℃,湿度都不到60%.所以他们的茶都好存,我们的茶不好存。又要买湿度表,又要卖恒温箱,又要买活性炭,所以广东,福建人爱普洱茶是真的爱,这些地方存茶真的很难。有些朋友觉得存茶麻烦也就懒得喝普洱茶了。但是绿茶也要放冰箱,存储难度也不低。这关键是看茶的品质。好茶肯定要好好放。

原因3:动不动几千块上万块的茶价吓死人了。有很多人跟我刚刚一样,听了别人说这个老班章5万块一饼,那个薄荷糖8.8万,吓死了!这价格也就王思聪那个级别刚喝,我月薪5位数的我也舍不得。后来我去昆明当地茶叶市场去绕了一次。其实也有价格便宜的,有些也就100多,特别好的古树茶,只要不是被商人恶意炒作的也就800左右。不过讲真,我自己喝的也就600左右一饼的,又不用担心质量问题,也不会担心价格受不了。后来我又接触了凤庆滇红茶,也觉得不错,两个茶加上福建的铁观音,成了我每天饮品!不过我依然担心普洱茶价格再涨,那我只有喝铁观音了。

原因4.质量问题监控让人退避三舍。记得我在某转,还有在某茶城看到有人卖高仿茶。一饼价格才15元。当时我就吓了一条。尤其还是熟茶。我算了下,按照当地市场公布的价格,25元一斤毛茶,5块一斤的熟茶加工费,棉纸包装五毛!成本就要25.5左右。还是比较普通的。如果加上水电,房租,仓储,工资等!一饼茶成本可能要到30左右!如果卖15块岂不是要亏15一饼???再看看某宝上10元一饼的,月销量2000+还包邮!一饼加上邮费纯亏本25元!一个月亏5万!!后来有个贴吧吧友跟我私教的时候提醒了我!那个10块,15块包邮的茶根本就不是普洱茶,用普洱茶的工艺发酵而已。一饼茶成本核算下来2.5元,运费5元!纯赚2.5元一饼!一个月也可以赚5000元!先不说这些企业成本核算牛不牛逼,但我觉得这种不是普洱茶而卖成普洱茶的方式,真的是应该招人唾弃和职业,这种低价茶怎么可能喝的出纯正的普洱茶味道呢?都是仓味,泥巴味,抹布味!喝了这个味道的茶,肯定不可能再喝第二次,也不可能再相信普洱茶了。

最后,我想说。云南普洱茶之所以在04.05年被台商,还有香港商人拿来大肆宣传,并不是炒作!云南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树龄最大的生态野生放养古树群,其中最大的古树王是普洱市镇沅九甲乡千家寨的古茶树!树龄3200年!是目前人类社会所知树龄最大茶树。中国的所有茶树都是它的变种后代。这种原生态,让中国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趋之若鹜,因为他们不在乎钱,只在乎产品是不是原生态,是不是那种感觉!所以不管普洱茶经历了几次风波和诋毁。老班章依然每年都不够卖,冰岛价格依然每年都在递增20%,薄荷糖每年依然2万加!然而我还是边骂边喝我500块的普洱茶!其实我内心也想天天喝老班章。怪我不够努力,如果我月收入上7位数,我请大家喝


我家有棵老普树


我简单说一下,普洱茶的熟普,很多人喝太久了的,会感觉不通透,应该是渥堆发酵的原由吧。任何一个东西再好,也不能天天都在喝。一定要看自己身体健康情况如何?

昨晚给家里老哥看健康,他这几年糖尿病,肝脏不好,问他喜欢喝啥茶?他说他天天都喜欢喝绿茶,我说你不知道你,肝经郁结,胆经排毒不好,精神恍惚,血压不正常吗,身体的问题与你常年喝的茶有很大关系!

绿茶寒凉,木性强,木能克土。脾胃虚弱。

他八字五行,水太旺,木太旺。火和土本身就弱。所以他心慌意乱,肝胆郁结。后来我告诉他脾胃虚弱,消化非常差。戒掉你喝的绿茶吧,他说试试吧。

米饭每个人都吃,有的人是两碗饭的量,你让他吃五碗米饭。他上吐下泻。说米饭有毒。

有的人是两碗的量,你让他吃半碗,他不饱,说米饭不好。错不在我们米饭,在于我们的思维习惯。

每个人身体健康嗯不一样。喝茶也要因人而异!体质不一样!


中华茶医五行茶道


喝普洱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原因普洱茶除了它的绿色健康原因之外,核心是它的滋味香气多变带来的品饮价值,深山老林,千百年古树,一山一味、一年一变化、越陈越好等特性是其他茶所不具备的 ,而且普洱茶具有较强的上瘾性,一天不喝就难受。

普洱茶饮用是个经济现象,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被追捧和普及,这从各地区不同的追捧时间对照经济发展状况是非常的吻合,说白了,喝茶,特别是普洱,是有钱有闲人的选择。

三是,大厂茶培育了大量的初始饮茶者,这为后续提升资深喝茶者数量打下了基础。

但是,为什么感觉上喝普洱的人不多呢?或者说有哪些消极因素阻滞普洱茶快速发展呢?

原因:

一是喝普洱是有品饮门槛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普洱专业知识学习和正确大量品饮才会慢慢入门的,仅这一条会吓到好多想喝普洱茶的人或者在喝其他茶转过来的喝茶者,一是麻烦,二是老是喝不正确喝不明白带来的挫折感,很多人没有耐心的,也有的慢慢成为半桶水的人,成为假大师,假普洱茶爱好者或者喝茶装逼者,说说很喜欢 喝喝云里雾里,还喜欢手里撸个串。

二是行业不规范,假冒伪劣横行于市,消费者被蒙被骗不计其数,再加上前面说的品饮门槛,消费者识别能力非常弱,而造假者已五花八门登峰造极,当越来越多的人被骗,自身学习难度大和付出喝茶学费又高,很多人就放弃了,不碰还不行吗?

三是喝普洱需要一定财务能力支撑的,喝茶会不断打升级的,越是高端得茶越是天价,当喝了好的很难降次的,再加上普洱有后陈化需要储藏或者直接买老茶都是很大的开销。

四是很多人都是在喝大厂出的台地拼配茶,虽然茶无好坏、适者为珍,说是这么说,但茶在常态之下当然有好差高下之分,如果是用古树纯料或者古树拼配PK台地时,差异性会非常显著,而且人们往往很喜欢把一点口感差异用很大的价格差异去表现,因为茶是由消费者心理定价的而不是成本加成定价的。

由于大多数人接触的是台地茶这种苦涩明显的茶,新人往往从而断定普洱茶就是这么个不友好的味 从而不再继续探索,其实好的古树普洱茶的味道非常美妙的,比如易武国有林高杆。当然还有些原因是普洱茶在储藏初期有一段时间的口味尴尬期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愉快感受。

五是冲泡限制,普洱茶需要功夫茶冲泡方式,需要每道茶水沥干,不宜长时间浸泡,否则苦涩非常明显,而且破坏整个品鉴进度;品鉴普洱茶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太匆忙也不行,方便些不是太好,功夫茶还需要特定茶具和一定场地要求。

总结一下:

一是普洱茶有品饮门槛 喝懂不容易;

二是行业乱,假冒伪劣难辨别、害客户;

三是喝普洱茶需要经济基础,巨大花费难住不少人;

四是 普洱茶主体是台地茶,滋味并不太友好从而形成偏见。

五是冲泡繁琐,受时间和场地器材有所限制。


wucyhz


首先,喝普洱茶的人并不少,想必大家都还没有忘记,2008年前后普洱茶曾风靡中国茶叶市场,虽然后来遭遇市场泡沫,但普洱茶至今依然是令人咀嚼的话题,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保健功效将越陈越香。

话题中说很多人不喝普洱茶,确实,每一种茶都有它的主要销售区,比如说,福建人是一定会喝乌龙茶的,因为乌龙是福建的当家茶,但福建人不一定会喝龙井绿茶,也不一定会喝祁门红茶,因为福建有武平炒绿有天山绿雪芽,也有正山小种和功夫红茶。所以很多人不喝普洱茶,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茶文化归属范畴;同样的,很多人喝普洱茶,是因为他们被普洱茶文化所感染,从认识到喜爱到忠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