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2020年2月11日當全國都在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時,一名來自四川省西昌市的蜂農在雲南省易門縣的一處養蜂房內上吊自殺,他遺留下的手機裡還保留著一則未發送的遺言信息。


因為蜜蜂治蟎蟲用藥過量,加上當地的一些油菜花打藥,導致大部分蜜蜂中毒死亡,再加上封路蜂群無法轉場錯過花期,損失慘重想不開,所以上吊輕生。


這位蜂農的自殺換來了國家跟政府對蜂農這個群體的重視,多部門聯合發文將"轉場蜜蜂"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範圍,為他們開通了綠色通道。


許多人提到蜜蜂以為它只是負責採蜜這個任務,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蜜蜂在農業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蜜蜂屬於傳粉動物,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顯示,傳粉生物參與了養活全球1/3人口的糧食生產。在眾多傳粉生物中,蜜蜂的授粉效果最優,增產貢獻最大。


如果蜜蜂無法授粉,很多糧食、棉油、蔬果等作物將無法結出果實、種子,不會再繁衍下一代,對農業生產將是致命一擊;如果蜜蜂一旦消失,那麼整個生態系統將會崩潰。


蜜蜂小小一隻卻發揮著其他生物無法比擬的作用。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留下3個有名的預言,其中有一個就是關於蜜蜂的,他說:如果沒有蜜蜂,人類只能活四年。蜜蜂對於自然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近幾年由於環境惡化,氣候變暖,化肥與農藥過量使用,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急劇擴張等問題,已使蜜蜂的棲息地遭到破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


全球各地已經出現了蜜蜂消失的現象,在一些地區甚至已經看不到蜜蜂的蹤影。


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不僅是蜂農群體的切膚之疼,而且對農業大國的中國也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這位蜂農的自殺只是環境惡化的一個小縮影,更多的動物慘劇在南北極不停地上演,而且愈演愈烈,慘況不斷升級。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工廠排放的白色汙染


一、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

南極氣溫首破20度,成為南極地區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20度的氣溫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最適宜的溫度,可對於南極來說卻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溫度升高,冰雪大面積融化對於動物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我們來看看我們印象中的企鵝與現在生活在南極上的企鵝對比照。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曾經的企鵝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現在的企鵝


是不是沒有想到曾經呆萌可愛的企鵝寶寶現在居然滿身泥濘,眼神呆滯?這一切都是因為氣候變暖,引起冰川融化導致企鵝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


不僅生存環境惡化,還有更多的企鵝因為冰川融化導致覓食困難,很多企鵝不得不長途跋涉60多公里去尋找食物,但很多企鵝會餓死在途中,還有一些企鵝墜落在冰川之中。


根據媒體報道,在兩年的時間內已經有15萬隻阿德利企鵝死亡。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如果人類對氣候變暖還是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的話,那麼現存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帝企鵝將在本世紀末滅絕。


這是來自美國最近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的結果,全球變暖是真的很嚴重


同樣的慘況北極也沒能避免,北極的北極熊也同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看到這瘦骨崚峋的北極熊,你會覺得它怎麼瘦成了這個樣子?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還是因為氣候變暖的原因,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導致依賴浮冰捕食的北極熊失去了食物來源,沒有辦法的北極熊只好到人類居住的地方來尋找食物。


即使尋找到食物,北極熊也無法逃脫死亡,因為陸地的溫度根本無法讓它存活,等待它的最終仍是死路一條。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顯示,北極熊的海冰日益縮減,生存將會越來越難。預計在未來35至30年,北極熊數量將會減少三成以上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這不得不說又是一個讓人心碎的消息。


同樣是地球的主人,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卻要承受滅頂之災,請問這是誰的錯?


二、當暫停人類活動時會怎樣?

當人類因為疫情無法出門時,有沒有想過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沒有想到的是外面並不是死氣沉沉,反而是生機勃勃,更恰當一點的說法是動物集體的撒歡


2月25日,四川雅安寶興縣的315國道上,有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國道上休閒地散步,它似乎是誤入人類領域,但因為人煙稀少它一點也不慌張慢悠悠地尋找自己回家的路。


而偶然目睹這一切的人類,也沒有打擾熊貓的安靜,悄悄拿出手機默默地記錄下這一幕,直到熊貓回家。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幕,人和動物也可以做到這樣互不打擾。


不僅僅是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很多很久都沒有出現在人類視線內的動物,也紛紛出來

活動


在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現了一位比丹頂鶴更為珍貴的世界瀕危物種,它叫金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已經很久沒有露面過了。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在廣東還發現了60只全球第二瀕危的水禽黑臉琵鷺,在四川西藏多地也再次拍到雪豹出沒,還有網友發現自己家的空氣質量指數從200多降到了30,這不得不讓人陷入反思:究竟誰才是萬物之靈


人類的最大弱點之一,是其自命不凡的幻想,認為自己是這個星球上的主人,以各種目的去殺害動物,讓很多遠比人類早早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徹底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比如西部犀牛、白鱀豚、大海雀,還有很多動物人類再也無法親眼目睹,只能看圖片想象。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於1973年滅絕的斑翅秧雞


即使有這麼動物消失,可人類始終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高樓林立,不斷地侵略動物的生存領域,這一幕像極了谷川俊太郎在他詩歌裡寫的那樣: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直到頻繁出現地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病毒、疾病襲來,人類才意識到要學會敬畏自然。


被譽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作家雨果曾說過: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當自然界開始向人類報復時人類只是很渺小的一個群體,跟其他動物並無二致。這次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它的殺傷力不可謂不強,難道這不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告嗎?


三、人類個體能做什麼?

即使病毒襲來、南北極氣溫上升,但仍有一些人認為這跟我沒有關係,南北極離我很遠,病毒的話我躲在家裡就可以遠離,古人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環保不僅是國家層面上的事情,而且跟我們普通人也息息相關。你隨意丟掉的白色垃圾袋、、廢電池、奶茶杯這些都會對土壤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為什麼老是有人會懷戀以前食物的味道,總覺得現在食物沒有以前好吃呢?不僅僅是情懷的作用,還是因為土壤的原因。長期使用化學跟農藥,土壤很多已經出現了變質。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對於環保,推動的主力軍肯定是在政府。中國政府不僅在全國各大城市率先試點實行垃圾分類管理,而且將在今年的10月份作為主席國,承辦今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重要的會議——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中國將協調眾多國家一起為之後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藍圖。


這是政府側的舉措,而作為個體來說我們能做的也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1 儘可能少買快時尚品牌的衣服

服裝產業是世界第二大汙染產業,僅次於石油業,它涉及生產、原料,紡織、製造、設計、運輸、零售等環節,而快時尚品牌的不斷湧現更是加速這個輪迴,讓環境承受更大的侵害。


適時的斷舍離也是必需的,人類需要的物質並沒有你自己想象的那麼多。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服裝垃圾


2 少點外賣

外賣是中國最大的垃圾來源之一,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包裝盒……外賣包裝絕大多數都是不可降解的材料,對環境的汙染極大。

 

如果喜歡喝飲品,堅持用自己的杯子。奶茶、咖啡杯、吸管這些垃圾每年累計下來都是非常龐大的數量。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努力推進環保行動,比如星巴克鼓勵消費者自帶杯子所購買的產品會打8.5折。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用椰子、香蕉、菠蘿製作的環保吸管


3 節約一切能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習以為常的行為都是一種浪費,只是大家未曾意識到而已。充電器一直在插座上、插座即使不用也一直亮著、空調長期開過低或過高的溫度,這些都是在默默地為全球變暖"做貢獻"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4 儘可能做到綠色生活

互聯網的出現逐漸讓低碳出行成為一種習慣,各種各樣的低碳出行方式正在不知不覺中為環保做出貢獻,共享單車、網約車這些都在不斷改變著人類的出行。


與此同時越來越便捷的生活繳費、綠色政務、預約掛號、綠色辦公以及電子發票等在線服務也在減少人們的出行,同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低碳環保作用。


互聯網的發達會讓綠色生活變得離我們越來越近。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5 種樹

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至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為了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我們需要樹木、森林。


關於如果種樹,我瞭解到的有兩個渠道:

<1>支付寶推出的螞蟻森林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已經有5億網民通過移動互聯網參與種樹的環保活動,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裡,5億網民通過移動互聯網種樹的數量達到1.22億棵,螞蟻森林的力量不容小覷。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點擊公眾號,參與綠色公民主題活動,直接捐款種樹,這種方法簡單直接。如果擔心自己無法堅持螞蟻森林的行動,直接參加這個活動會更快捷一些。


環境問題會越來越成為人類發展前行必須考量的一個問題,到底如何處理高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關係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疫情下,失業、沒收入、禁足、封城45天后,我想通了一個真相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所說那般:今天空前豐盛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資源困境並存,如果到先輩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或許會這樣告誡我們短暫的一生: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