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人心裡都有一杆秤,一邊放著他犯的爛事,一邊放著他該受的懲罰,如果你瞎原諒就會破壞這種平衡。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1、不原諒是對自己的救贖

在《奇葩說》第四季第7期,辯題:遇到危險,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整場看下來我就只記住了傅首爾的觀點,彷彿變成了她的主場。

遇到危險伴侶逃跑是否應該原諒?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也相信人都是自私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但是當一把刀衝著我刺過來的時候,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替我擋在前面,但我希望你會,可是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了而你又跑了,我便知道你不會替我擋,這是肯定答案不是不確定的猜測,也就不可能再有希望,既然已沒有希望還何必繼續。

所以我特別贊同傅首爾所說的:

人心裡都有一杆秤,一邊放著他犯的爛事,一邊放著他該受的懲罰,如果你瞎原諒就會破壞這種平衡。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不原諒是對自己的救贖,伴侶手刀逃跑你原諒他,它伴隨著對人性深刻的洞察,伴隨著你對人性弱點的接納和妥協,從此你只相信人性不相信人。

從此以後你覺得人性就是應該如此,遇到危險就是應該跑,但我寧願相信就是你一個人的錯,也不願相信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樣,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會做出如此冷漠的理性的選擇。

人生沒有一世坦途,誰也不知道意外何時發生,但我知道意外一旦發生你一定會離我而去,我就會防備、擔憂、恐懼、甚至覺得人都是冷血的,可是決定攜手一起走下去的兩個人,整日像防備敵人一樣防備著彼此,那還不如一拍兩散各自安好。

不原諒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往前走,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超人,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願意拉著你一起跑。

我不奢望你拿命救我,為我犧牲,但至少不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撇下我獨自逃跑。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2、初識奇葩女才傅首爾

無意中觀看了一檔叫《做家務的男人》的綜藝節目,最先讓我注意到並想了解更多的不是嘉賓不是頻頻上熱搜的朱丹,也不是人間不值得的李誕,而是那個話不多但說話一針見血又很有分寸還能時時自侃調節氣氛的傅首爾,這也是我看過關於她的第一個節目。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關注她後去看了《奇葩說》第4-6季,更是喜歡她的辯論場,簡直句句經典,不管是隨之哈哈大笑還是隨之感動流淚,她的很多小經驗、大道理總能讓我在生活中看到影子,更有認同感,我稱之為“接地氣”。

傅首爾,1984年出生,28歲即出版長篇小說《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我們流著淚一讀再讀》,2015年國內首本情感類CP作品《凹凸相對論》上市。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2017年參加《奇葩大會》1v1環節被淘汰,引起網友熱議上微博熱搜,後參加《奇葩說》遺珠賽成功晉級,成為《奇葩說》辯手中的黑馬段子手。沒有天縱奇才也沒有驚奇的坎坷經歷,但能看到她一路走來的認真與努力,最終脫穎而出。

她的觀點總能讓我充滿認同感,她的奇葩觀點總是能讓觀眾捧腹大笑,每次看完她的辯論總讓我覺得:有道理,我想這就是她的特色。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3、辯論場上見真義

辯論,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後得到共同的認識和意見;辯論(賽)旨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

翻查 “辯論”的出處,辯論不僅是與人爭論、爭辯,還是一個人見聞廣博、言談上佳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古有公孫弘憑藉廣博的見聞加上善於言談,被皇上所喜一路升官,雖然他並不是一個良臣。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

公孫弘每次上朝同大家議論政事,總是先開頭陳述種種事情,讓皇上自己去選擇決定,不肯當面駁斥和在朝廷上爭論。

於是皇上觀察他,發現他的品行忠厚,善於言談,熟悉文書法令和官場事務,而且還能用儒學觀點加以文飾,皇上非常喜歡他。在兩年之內,他便官至左內史。

《漢書·嚴助傳》:“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

皇上命嚴助等人與大臣辯論,天子門客與公卿大夫彼此用義理文章互相對答,大臣們多次被駁倒。嚴助憑藉對策時的突出表現被被漢武帝任用。

當然不是所有的辯論都是有意義的,比如生拉硬拽、鬼扯瞎談地打嘴仗,正如魯迅所說:實不如閒坐。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此種辯論,廢時失業,實不如閒坐也。”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在此之前我對辯論類綜藝並不關注,一方面是對這類節目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也有點如部分網友所想:辯論就是一群人在那裡拿著一個觀點爭來爭去,打嘴仗既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又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在學校尚能鍛鍊口才與思維,日常仿似沒什麼大用處。

這種想法在觀看了幾期辯論賽之後發生了改變,辯論不但要能辯還要論之有據,並且憑藉自己獨到的見解、縝密的思維、絕佳的口才來獲得共同的認知。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身的見聞、學識、生活積累在支撐。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一開始關注真的只是因為傅首爾,簡直就是個奇葩段子手,總能讓人捧腹大笑,即便是粗俗的道理也總是能讓人覺得人耳目一新,在看完節目之後娛樂生活的同時確實能引發一些思考,很多自己矛盾或一時理不清的點,看完之後總能受到一些啟發。

所以個人認為辯論的真義不在於辯也不在於論,而在於準備辯論與聽完辯論之後,發散自己的思維,多角度看待問題,找到自己想要理清的那個點,這就是收穫。

《奇葩說》黑馬段子手傅首爾‖論:伴侶手刀逃跑是否應該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