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母亲没看护好自己使自己五级残疾,十多年来我怨恨她,如何能从恨的阴影走出来?

幸福一家人wjy


抱抱你,但姐姐想和你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已经很不幸了,不要再让自己活在仇恨当中。仇恨会蒙蔽了你发现美的眼睛。错误已经发生,已无法挽回。但是剩下来的人生还很长,你才是决定自己人生的主宰。这辈子,健康和快乐是最重要的,你已经失去了健康,难道你还想让快乐离你而去吗?因为我也恨过。恨别人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现在我已经不去恨了。放过自己。余生要快快乐乐的。


夏噜啦


一个母亲,带孩子,能把孩子带伤残的。她必然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虽然她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这个人真的很浮躁很懒惰,什么都干不好。

我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带我老公的时候,不小心,从二楼摔下来,掉到一楼,眼睛差点瞎了,现在都看不清东西。我儿子小时候偶尔过下她的手,脸上身上的伤都没断过。从床上掉下来,走路摔到鼻子脸流血,拿剪刀伤到隐私。我都服了,没有一次不挂彩。但是我自己带的时候,都好好的。

我想这就是责任心吧。她太浮躁。总是专注于自己想专注的,反而该关注的,没有做好。

不得不说,你很倒霉,遇见这样不负责任的母亲。但是,我想,她心里肯定是希望你好好的,一定是不希望你出事的。作为一个妈妈,那种爱之深,恨之切,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没有人比她更希望你好了。

事已至此,责怪其实真的也没有用了。她会一辈子饱受良心的折磨。你应该考虑的,是带着恨活一辈子,还是带着爱,珍惜这份亲情活一辈子。

能来人世一场不容易,珍惜吧。别愧对自己!


筱筱竹叶笙


我也因为父母看护问题现在残疾,至于恨也谈不上,那个年代就那种条件,父母也没有多少心思照顾小孩子。只是偶尔提起,我妈说都怪我小时候不听话,这种话说得就很过分。我受伤的时候才两三岁,而且他们从来没有带我去医院治疗过。这个我确实是有怨恨的,从小到大,生病不到躺着起不来就没有人管。所以,有些东西只能看开点,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也许等你有了小孩子了,你会发现,千防万防,也未必能防,只要受伤了有条件去治,尽力了就行。


天一阁图书管理员


我们家宝宝16个月了,昨天摔跤磕到嘴巴了,出了点血,我打算重新买鞋。撞到头了,我心痛的要命,他特别皮,一步小心就撞到了,有时候就算一直看着他,他一直爬高走低的,我有时候没有那么眼疾手快他也会摔倒,每次他撞倒,我都特别心疼然后特别责怪自己。我怕死他摔倒撞疼自己了。如果我的孩子因为我没有看好他,导致他出问题了,我真的会恨死我自己的。希望你早点走出阴影,谁都不想,在你需要照顾的时候没有照看好你,是妈妈的问题,但妈妈肯定也很自责。


我爱花花1113


你在自我折磨,也是折磨家人。恨她,你还是需要她照顾你长大。我从小就得了家族遗传病,本来没好的生活都打乱,一种慢性病,后来慢慢引发身体其他疾病,磨了我许多年,曾几时,年少不懂事,也恨,不知道从哪里恨起,只能怨天,恨自己。父母不容易。


鲸菁鲤


你会提出这个内心深处的问题,内心其实已经开始原谅你的母亲了。中国有句话,母爱最伟大。你一出生就是你母亲的心头肉,因为母子连心。出于意外导致了你的残疾,虽然你母亲有一点责任,我相信她的内心已经很自责了。每一个母亲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她们也都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为现在的你怨恨你的母亲有什么好呢,只有更加让自己不开心,还不如放弃对母亲的恨会更好,对你和对你的一家人都好。做人一辈子也是非常短暂的,毕竟有幸运成为了一家人就要好好珍惜。



周海平124


因为母亲没看护好自己使自己五级残疾,十多年来我都很怨恨她,如何能从恨的阴影里走出来?

我是珍爱生命,快乐生活,我来说说个人的想法,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到这个问题,我心为之一颤,因为母亲没看护好你,使你遭受五级残疾的伤害,身体的残疾,一定影响你的生活,一生命运的改变。

十多年来你都很怨恨她,非常理解你的痛苦,因母亲的大意,造成你今后的人生,受到了许多病痛和生活的艰辛苦难,非常非常理解你对母亲的恨,你怪她,怨恨她都是很正常的。

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位老人,高个子,家庭经济很富裕,他不能提到他的儿子,一提到他儿子,他就懊悔的恨,很内疚。他告诉说,他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乖巧懂事,很省心,儿子在小时候调皮捣蛋,很让人不省心。

儿子在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是星期天,他调皮上树掏鸟窝,爸爸看到儿子上树掏鸟窝,害怕儿子有危险,忙去阻止,晚了,儿子上树爬得很高,他爸没办法,担心的看着他从树上下来,飞起一脚,朝着屁股踢了儿子一脚。

“唉哟,疼。”儿子哭着喊起来。

“小兔崽子,疼你不亏你,让你不长记性。”爸爸没当回事,儿子裂着腰哭着找妈妈去了。

晚上睡到半夜,听到儿子又哭着喊腰疼,忙送到医院,医生诊断是腰伤严重,医生问道,怎样把孩子腰给弄伤了,爸爸说不会是,孩子掏鸟窝我踢的那一脚,医生告诉爸爸,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头,腰椎,都没长结实,不可以打或踢,这可能要引起驼背,孩子一辈子都不能干体力活。

真应验了医生的诊断,儿子驼背越来越严重,长到成人,个子像九岁孩子那么高,儿子长得跟他爸一样很帅,也很聪明,爸爸养托了很多人给儿子说媳妇,谁愿意呀!

儿子小时候不懂事,长大成人看跟同龄的伙伴不一样,手不能提,肩𣎴能挑,废人一个,自卑感很强。

老人真是悔不当初,一生都亏欠着儿子,每天都在懊悔,自责中度过,一至到去世,弥留之际,还拉着儿子的手说对不起,死亡时,两眼还流着泪,睁着双眼过世了。

骨肉至亲,谁能不心疼,谁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受到伤害,她也没估计到会致你残疾,既然已经造成了事实残疾,就要接受现实,勇敢直面生活,天生我材必有用,要从恨的阴影中走岀来,恨着也得过日子,不如乐对生活,笑看人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福你[祈祷]





珍爱生命快乐生活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母亲没看护好自己,致使自己残疾,十多年来,一直怨恨她,如何走出恨?

听到你这么说,首先也的确心疼你,这的确不是你的错,相信这十多年来的生活中,你也是有许多的不便,也生活在不快乐中,辛苦了。

同时听到你说,如何能走出对母亲的怨恨,看到你这样说,我非常的受感动,俗话说,自救者天助之。深深的感受到了,你想积极寻求改变的意愿,这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说一下我的看法喔。

第一、无论事情是谁对谁错,是谁的责任导致了你今天的身体状态,今天感到不快乐,受这份情绪干扰的人,是你自己啊!恐怕已经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正常的生活。这是多么的可惜啊,曾经的残疾,已经发生,无论如何,无法再退回去,唯有接受,接纳的态度,并本着,还能做些什么使自己更好的心态,才是上策喔。毕竟你的生命,还是你自己承担,无论快乐或痛苦,怨恨或释怀,都是由你决定,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着你喔。

第二、放下过往的对错,也不管是因为你的母亲的过失,还是她的无知,导致对你的照顾不周,我想她都已经付上了代价。天下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的成长喔。然而你的身体是因母亲导致,我想她自身也一定生活在多多少少的自责之中,这么多年来,你和母亲,损失了多少呢?不仅是当初错误的那一刻,不仅是已经导致的身体残疾,还有十几年来,你们内心的安宁,平静啊。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就已经离放下这份怨恨不远了喔,过去的已无法更改,却可以决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母亲的这个过失,面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你的生命掌管在自己手中,怨恨已经夺去了你十几年的平静,积极,快乐的生活,愿未来的每一天,都以不同的心态来应对,你一定可以的。祝福你!


慕溪小鹿


如果你成为了父亲或者母亲就会知道,小孩子的精力是多么的旺盛,而大人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看护不到位是很正常的,不会有人24小时一眼不错的盯着孩子,如果是这样你又要吐槽家里人占有欲太强了,天天盯着我,大多数母亲都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她并不是故意的而导致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能说你不太幸运,但你不能一切都怪你妈妈,你自己呢,是否有乖乖听话,不乱跑不作死?我能理解你需要一个精神转移点来支撑自己接受现实活下去,但是你想想,你的妈妈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么?她肯定也是自责的,并且十多年来一直在自责咬牙苦撑,她知道你恨她,她想必也很恨自己,但是恨又能怎样,能时光倒流一夕皆改么?并不能,我觉得你也是知道的吧,但就是放不下这个念头,但是你可以尝试做一些改变,主要是你自己得改变,父母年岁老去,我不希望她咽气之前都拉着你的手说对不起你这种事,想想都太悲凉了,趁着还没到那种局面,改变一下吧,没必要让恨意裹挟自己也裹挟父母一辈子,祝好。


苏筱蝶


首先,我对你遭遇表示同情。我真心的希望你能不为往事忧,只愿余生笑!

希望你能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与其背着烦恼活,不如带着美好过!

你累积的善良,终将会给你带来好运。

世上没有哪个母亲不爱孩子,孩子是妈妈身上的肉,她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的生下你,不是想把你致残。也许,在数不清的夜晚,她躲在被窝里流了无数的泪,在她的心里,她可能责备自己千次万次,她每每看到你时,她的心就会针扎般的疼痛,而你的怨恨更是一把利刃,时不时的在她心口上插上一刀。可是,她不能怨恨你,她不断要自己抚平伤口,还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你,面对生活。

你的妈妈也许在拼了命的爱你,她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而你已经习惯,你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你还厌倦、对抗、无休止的挥霍,如果有一天,这种爱即将失去或者已经失去时,你才会懂得她是何等珍贵。珍惜当下,给爱你的妈妈,一份感恩的心吧!

给你的妈妈一点包容,不要再去怨恨,不要再去伤害,伸手抱抱你的妈妈,你会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充满力量。我深信三毛说过的话:人活在世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的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妈妈老的很快,有些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有些人,需要我们的珍惜。

最后,建议你听听汤潮的《妈妈,我想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